高考二轮复习之诗歌鉴赏(玲上课用).ppt_第1页
高考二轮复习之诗歌鉴赏(玲上课用).ppt_第2页
高考二轮复习之诗歌鉴赏(玲上课用).ppt_第3页
高考二轮复习之诗歌鉴赏(玲上课用).ppt_第4页
高考二轮复习之诗歌鉴赏(玲上课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高考二轮复习 之,诗歌鉴赏,诗歌鉴赏的难点,1.读不懂诗 2.看不透题 3.答不对路 4.知识回生,3,古诗词特点,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凝练含蓄,言简意丰,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4,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补充省略!,还原语序!,读诗思路:,重要词语!,特点: (写诗),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不知人面去何处, 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崔护题都城南庄,?,6,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泉壑带(围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 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 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茅茨:茅草屋,带:环绕,生:升起,怜:喜欢,期:约定,文言文(词语、语序、省略),(一)看标题,抓题眼;,(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三)看作者,关注熟悉作家的概况;,(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七)看尾句,卒章显志。,一、寻求突破口“读懂诗”,(八)看题干,获取有用信息。,(一)看标题,抓题眼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 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1.概括重要内容; 2.揭示了作品的线索; 3.确定诗歌内容分类: 借景抒情 咏史怀古 伤春伤别 羁旅行役 山水田园 托物言志 赠友送别 边塞征战 闺怨闲愁 4.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读标题,(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例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七)看尾句 ,卒章显志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仔细阅读题干,帮助理解诗意。 命题人为了讲清题意,有时在表述中会透露一些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理解诗意,因而要好好把握。,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八、看题干,获取有用信息,14,课堂小结,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一)看标题,抓题眼;,(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三)看作者,关注熟悉作家的概况;,(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七)看尾句,卒章显志。,(八)看题干,获取有用信息。,1、读懂:八个关注(P150),关注题目 关注首尾句 关注常见题材的常见主题 关注情意关键词 关注常用意象 关注常用典故 关注熟悉作家的概况 关注文题间的注释,分析语言风格型,炼字型,一词(句)统领全诗型,二、树立题型意识“看懂题”,表现手法类:,一、形象 1.人物形象 外在特点、内在性格品质、身份 2.典型意象(蕴含某种意蕴的物象) 自然类、人文类 3.意境(画面) 苍凉(茫)雄浑(壮阔) 辽阔高远 空旷深远 宁静清幽 恬静幽美 皎洁明净 空灵澄澈 清新明丽 淳朴自然 繁华喧闹 安宁祥和 萧瑟凄凉 暗淡清冷 寥落空寂 荒凉冷寂,二、语言 1.炼字 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叠词等。 2.语言风格(特色) 豪迈奔放 沉郁顿挫 言近旨远 朴素自然 清新淡雅 生动形象 婉约细腻 含蓄蕴藉 幽默讽刺,三、表达技巧 1.修辞手法(11种)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双关、列锦等。 2.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记叙) A.描写 角度:形(视觉)、色(视觉)、声(听觉)、味(嗅觉)、冷暖(触觉)。 手法:白描、渲染,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等。 B.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情景交融、用典抒情、托物言志(情)。,3.结构特点 起承转合、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卒章显志等。 4.其它表现手法 衬托(正衬/烘托、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象征、想象、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赋(铺陈)、兴(起兴)等。,四、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1.思想情感(关注题材) 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坚守节操、游子迁客思念故乡、征夫思妇思念亲人、讽刺针砭时弊、离愁别恨、友谊爱情等。 2.感情基调 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等。 3.情感载体 景、物、人、事、史。,有效答题要注意答题的步骤和语言表达。 答题步骤取决于试题提供的指令,诗歌鉴赏的答题一般不超过三个步骤。,三、按照规范答题“做对题”,诗歌鉴赏题型思路与模式,1.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表现手法。,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求品味整首诗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词)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诗人经过锤炼的字词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 (1)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要特别注意看是否运用修辞手法或词类活用。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重点关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1)指出作者描绘形象的特征和身份(概说),(2)具体分析揭示形象特征的相关诗句(展开分析),(3)人物形象表现出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总结),4、分析人物形象型答题步骤,(见状元360P173),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2012湖北卷,【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高考真题演练,()设问方式:这首诗选取的意象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请作分析。 ()答案要素:意象特征、画面或意境思想情感或表达效果 ()答题思路: 点明诗人选取的意象或景物形象。 概括意象的特征或描绘景物构成的画面或营造的意境。 指出诗歌的表达效果或所表达的情感。,5、分析意象型答题规范,6、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景象)?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范式】 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 (景境情) 【答题套路】 这首诗描绘了( )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7、赏析托物言志诗 解题分析: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的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答题步骤:(1)托物言志的手法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结合所咏事物的生存环境或特征挖掘其内在的品格、精神;(3)作者所寓之情感、志向、抱负、追求、精神、理想等。,35,提问方式: 试分析这首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 诗人写到了某个意思,说说这个意思是如何表达出来的。,三步作答:,1.字句的内涵(理解、翻译) 2. 诗中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3.抒发什么思想感情。,8、情感主旨类答题规范,36,福建卷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 bin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玉花:喻雪花。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山水田园诗,20,37,(2)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