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散文阅读》PPT课件.ppt_第1页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PPT课件.ppt_第2页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PPT课件.ppt_第3页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PPT课件.ppt_第4页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中考“散文阅读精准答题” 备考方略,云南省周国显名师工作室 王德志,拨开云雾见青天,散文阅读考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考查较多成为中考命题者钟爱散文考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云南省省考及各州市中考语文卷中,都可看到散文阅读的试题,这类试题常常成为学生答题路上的“拦路虎”,究其原因是在复习备考中教师不注重指导学生的散文阅读方法指导,没有引导学生理解散文试题的答题规律。为了帮助2016年参加中考备考的广大师生能更好地进行散文阅读备考,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考研究,以供备考中的师生得到启发。,一、为什么中考语文试卷中要考查学生的散文阅能力?,(一)课标依据(2011版)是最重要的实证,基本理念中的相关说明: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目标内容中的相关说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评价建议中的相关说明: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二)散文文体考查成为命题者喜爱的命题形式,随着课新课标的深入实践,散文阅读已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阅读考查中,课外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作品阅读,以散文阅读考查为主。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中散文阅读考察仍将是文学类作品阅读考查的主旋律,因为它能深入而全面的检查出学生阅读文本、解读文本的课外阅读能力。,二、中考语文试卷中要考查学生阅读散文的哪些能力?,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2016年)(简称:考标)依据是最重要的实证。第一部分考试标准学业质量标准中有这样的说明: 现代文阅读能够正确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子的意思及表达作用;能够正确辨别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及其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和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思路;能够根据要求筛选出文章的关键信息;能够分析、概括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能够初步鉴赏、评析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语言形式。,考标中“考试能力要求及考试内容要求”中相关说明:,三、中考语文试卷中散文阅读以怎样的形式进行考查?,从考查的内容来看,主要考查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从材料的来源看,所选材料都来自课外,以整篇全选者居多;从选文题材的角度看,亲情主题,引导学生爱亲朋好友,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励志主题,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吃苦耐劳,做能成大事的人;劝善养德主题,引导学生说真话、行善事,做有德行的人;生活主题,引导学生对立正确的生活、生命、生存的价值观。,从测试的题型看:以理解分析、简述和富有开放性、创造性的主观题、表述题为主;从测试的形式看,又以整体阅读、鉴赏阅读为主。命题者通常以课本散文阅读后面的练习题为例进行变式,以培养学生阅读散文时的语感为切入点,以揣摩散文语言为突破口,以课外材料为检测点为基本命题原则。,现以云南省近几年部分中考题为例感知中考散文阅读的命题形式:,1.2015年省题(写景抒情散文),2. 2015年昆明卷(写景抒情散文),3.2011年曲靖卷(叙事散文),4.2013年普洱卷(叙事散文),5. 2013年曲靖卷(哲理散文),四、中考语文“散文阅读”怎样备考?,(一)弄清历年中考考生失分原因是解决散文高质阅读的基础,从小学到初中,语文课上,老师都在讲课文、分析着每篇课文内容、写作技巧、情感主旨等,本来学生做散文阅读的难度不大,中考时此题的分差也不会太大,可事实上,中考散文题在得分上往往让学生拉开差距,究其失分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不能深入理解文本,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差。具体表现为:不细读,理解不透、审题不清、答题不慎。 2、缺少正确的答题方法,没有清晰的答题思路。具体表现为:不能抓住题目中的提示性词语,导致答案信马由缰,随心所欲。 3.不能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鉴赏评价的能力较低。具体表现为:思维缺乏,答题浅尝辄止,不能深刻全面。 4.概括能力差,不能准确表达。具体表现为:整合能力差,导致内容要点遗漏。 5.习惯不良,发挥不当。具体表现为:慌张、遗忘、动作慢,思维短路、轻率落笔等原因造成过失性失分。,(二)科学制定复习方略,提高学生答题水平。,方略一:梳理理散文文体的基本知识是让学生读懂散文的重要理念支撑,散文概念:散文是指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的,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散文分类: 叙事散文: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这类散文,虽然也有风物、场景的记写,但它不是纯客观的记写,而是将内情与外物融合,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写景抒情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或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 哲理散文:指讲哲理,论道理的散文,即以散文的形式讲哲理,启迪人生的文章。分为:经典哲理散文,爱情哲理散文,生活哲理散文,友谊哲理散文。,散文特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方略二:读懂文本及所设问题的是学生精准答题的重要保证,第一,读出作品的味道:整体阅读,从而感知形象理解内容。局部阅读,感知关键语段呈现的主要信息从而理解文章内容。微部阅读,感知重点语句,因为散文蕴含的道理往往就集中在某一关键语句上。细部阅读,细部感知重要词语,尤其是一些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留心品味这些词语,就能领会文章内容。,第二,读出作者的味道:一篇散文若干字眼都能定下文章基调,对于散文的开头更要细读,因开头往往为通篇铺下全篇情感的底色,还可抓住文章议论或者抒情的句子来分析揣摩作者的情感,读出它们的特殊意蕴,从而把握作者情感。,第三,读出读者的味道:散文阅读的最后一道题常常是“请考生根据文中某一有意蕴的话,并结合你个人生活经历谈评价和理解”。作者思想倾向或观点往往包含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或对某种生活现象的思考。理解或评价文章中又包含着读者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标准,对文中的作者的观点与感悟正确与否,考生的的判断不一定绝对准确,但判断要有个性,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因为这类题目设计就是考查考生的开放性思维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考生应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与知识水平进行分析,恰当判断,理由充分,能引起他人思想的认同与情感的共鸣。,第四,读清问题,确定答题区域。在把大意的基础上,认真研读文后各题题干,看看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各个问题涉及哪些知识,在文中的哪些段落寻求答案,即确定答题区域。有三点提示:一是看题干要一气看完,切忌“看一题,做一题”;二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前后勾连;三是依据题干准确圈定答题区域,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从文本中找到答题依据或答题的提示。,第五,紧扣题干要求,组织语言材料回答问题。在组织语言材料进行表述时,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用词通畅精确,还要有分值意识。注意:尽可能用文中的句子或关键词语作答,实在不能时,也要紧扣原文意思作答。,方略三:总结“热门考点”的答题方法是精准答题的有效积累。,热门考点1.概括文章内容,把握主题及情感。,答题方法:找到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主题;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分析材料表达的观点、态度、感情,进行概括主题思想。答题时注意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概括时也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做到言简意赅但不漏掉答题要点。 概括内容型 答题技巧:概括主要内容就是回答与内容相关的一些问题,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 考题示例:(2015年省题) 22第段写到“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文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题示例:22品种多花期长:品种繁多,一年四季花开不断;花色多: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历史久远:山茶是扎根于深远时光中的璀璨。,提炼主旨型 答题技巧:概括主旨,需要了解主要内容,注意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议论、抒情句子,注意标题的提示,结合文章的背景,注意材料的详略。 考题示例: (2015年昆明题)2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对选文主旨的理解。 答题示例:选文对留在“心影”里的翠湖的回忆以及对现实中的翠湖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田园风光的怀念与向往之情,对嘈杂喧嚣的都市生活的厌恶与无奈之感。, 情感把握型 考题示例:(2015年昆明卷)18.作者住在翠湖边,对翠湖的感受有怎样的变化?(2分) 答题示例:18.先前的翠湖是一个好去处,实在难得;随着城市的急剧膨胀,昆明城区不断扩张,翠湖成了街心花园,“我”感到好无奈。如今,翠湖留下的只是一个心影而已。 考题呈现:(2015年省题)2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示例:24表达了作者对山茶的喜爱,对美的不竭追寻和永恒渴求。,热门考点2. 理清文章思路(脉络型),答题方法:思路即构思的路径与脉络,有总体思路、局部思路之分,理清思路就是分析结构层次、线索脉络来探索作者的思维过程。在中考中,对思路的考查侧重于对文章局部思路的考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层次分析法。首先抓住标志性句子或词语。有的散文会有结构大致相同的句子反复出现,这就是标志性句子。另外,有的散文会有“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之类的标志性词语,这也是思路分析时应注意的。其次依据散文分类来寻找方法,叙事散文往往按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或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安排层次;抒情写景散文既可按上述方式安排,又可按感情的发展变化来安排,还可按观察角度的变化来处理;哲理散文则多是按材料的性质安排,或层进,或并列,或总分,或对照,或综合。 题型示例:(2011年曲靖卷)23整体感知全文,请简要说说作者的行文思路。 答题示例:本文以童话书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十来岁“,“上中学”,“长大后”,“现在”几个时段的叙述,写出了“我”对童话的执著与痴迷。,热门考点3. 品味语言及语言的作用。,知识梳理:散文语言,往往凝练、优美、灵动,甚至富于哲理、诗情和画意。品味语言应力求从其含意和作用上分析,分析其表达意义、表达效果及在结构内容上的作用。从语言特点、语言技巧等方面进行思考,语言特点可从幽默、辛辣、含蓄、深刻、自然、质朴等角度思考;语言技巧可从八种常见修辞的角度思考,品味的方法:一是含有形象生动的形容词、动词、名词等词语的语句,要结合其语境和这些词本身的特点来理解。二是意蕴丰富、含义新颖的词语,要结合其在文中的位置来理解。,字词品味型 答题技巧:词语含义的理解,要掌握词语的字面义,要理解词语的字后意义,分析词语语境义,以及由此传达出的某种感情。答题时一要弄清词语的本意,二要分析这些词语在文句中的表意作用,三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所传递的情感。,考题示例: (2015年昆明卷):17.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中加点的词“百家争鸣”的含义。 (2011年曲靖卷)19结合语境,说说第段“我每次把全世界买下来”中“全世界”的含义及引号的作用。 (2013年普洱卷)19.第段中加点词“受伤”“重伤”分别指的是什么? (2013年曲靖卷)21第段中加点词“透明”、“蕴藉”可分别用文中“ ”、“ ”两个词语来替换。,答题示例: (2015年昆明卷)17. 原指说法很多,文中指早晨翠湖里吼叫的人多。在此作者委婉地表达了清晨“扰人清梦”的吼叫声的厌恶与不满。 (2011年曲靖卷)“全世界”的本意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句中指“童话书”。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2013年普洱卷) “受伤”本意指受到伤害,这里的“伤”指的不是身体上的伤,而是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和现实生活中的挫折。 (2013年曲靖卷)21.天真(一派天真) 深沉(沉静内敛),指代内容型 考题示例:(2013年曲靖卷)22分别写出第段两个加点词“这一刻”指代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1)撷取了天真,就在这一刻欢悦吧。(2)撷取了内敛,就在这一刻凝思吧。 答题示例:(1)“这一刻”是指小姑娘追“我”邀宠的过程。 (2)“这一刻”是指南怀谨不肯说出“好书”的作者是自己的过程。,能否删除型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语句(含语段)直接理解型 答题思路: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诠释深层含义。 考题呈现:(2011年曲靖卷)20谈谈你对第段中画线句子“书都跑进我的身体里,化进我的身体里了”的理解。 答题示例:这句话的意思是童话已进入“我”的精神世界,“我”和童话已融为一体,表现出“我”对童话的痴迷。,语句(含语段)作用分析型,知识梳理: 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从其所在位置入手,结合表达方式来分析。 文章开头句子: (议论、抒情句)开门见山,开篇点题(主旨); (描写句)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渲染气氛,定下感情基调等。 结构:或总领下文,或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等。 文章中间句子:(议论、抒情句)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抒发作者的感情等; 结构:承上启下(过渡)等。如果句子单独成段,还有强调的作用。 文章末尾句子:(议论、抒情句)点明(强调)中心,深化(升华)主题; 结构: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等。,还可考虑到句子所带的标点符号和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 省略号,还有引人联想、思考的作用; 感叹句: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描写事物,表现了人物或作者的感情; 排比,反复:增强语言气势,强调了对象的特点,作者观点,感情,加强节奏感等; 反问,设问:强调某些内容,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思路点拔: 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语境意义和双关意义。对于句子的作用,可从其表达方式的角度来分析,若是景物描写,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若是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主要是突出人物某方面的思想性格;如果是议论句,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果是抒情句,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即可。,考题呈现:(2015年昆明卷)19.文中多处引用汪曾祺先生翠湖心影中的句子,有何用意? 答题示范:引用在文中的作用,一方面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对翠湖的喜爱之情。多处引用汪曾祺先生翠湖心影中的句子,体现出文章厚重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语句进一步表现了翠湖的美丽;引用的语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翠湖的喜爱之情。,考题呈现:(2013年曲靖卷)20第段画线句子“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发生在南怀瑾大师身上的一件 事”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题示例:画线句子是个过渡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考题呈现:(2011年曲靖卷)22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题示例:在内容上抒发了作者虽人到中年,但依然保持童真童趣的喜悦、自豪之情。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描写作用分析型,答题技巧: (1)自然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等,增加事件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2)社会环境:故事有关的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等的描写,其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等。,考题示例:(2015年省题)21第段描写寒流来时昆明冬天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题示例:21用寒凉和萧瑟的气候,侧面烘托了山茶高傲、不畏严寒、持久灿烂的特点,为下文作铺垫。,句子赏析型,考题呈现:(2015年省题)23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子。 赏析示范:23本句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茶的绿叶比作海水,红花比作火焰,“拥挤着”“喧嚷着”“摇头摆脸”等词的使用,赋予山茶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茶的勃勃生机,抒发了作者愉悦欢畅的心情(2分)。,考题呈现:(2013年曲靖卷)23结合语境,对第段中的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赏析示范:画线句子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把拥有美好“精神目标”的人与虚妄的人进行了对比,突出了作者不热衷于廉价的恭维与褒扬、不试图粘住更多激赏目光的那种摈弃浮华、拂去尘屑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在每一刻都说出得体的话的看重。 考题呈现:(2011年曲靖卷)21请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子。 赏析示范: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童话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唤起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句式整齐美观,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品味及作用分析组合型,考题呈现:(2013年普洱卷)20.结合文章内容,品味第12段中划线的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题示范:20、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家”比作“一种生命顽强的植物”,写母亲的坚强,“我”和哥哥的懂事让家重新“站立”起来,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爱,以及对家的深深依恋之情。,知识梳理:写景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咏物常用手法:托物言志;其它常用手法: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 ,在了解表现手法的基础上,看文章与哪种表现手法相对应。 答题方法: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应该联系文章的主旨与背景,联系作品的具体内容与语境,不能架空分析。揣摩赏析表现手法,既要考虑表现手法的本身作用,还要考虑对于文章表达效果和结构的作用。,热门考点4.判断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分析(段落或篇章写作的方法),考题呈现:(2015年省题)24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答题示例:24托物言志(或象征、借物抒情),答题技巧:(1)含义:结合全文的内容、主旨,并结合所使用的修辞等来分析含义。(2)作用:有的交代主要内容;有的揭示(或暗示)主旨;有的点明线索;有的交代描写对象;有的交代故事发生环境;有的设置悬念;有的具有提示文眼的作用等。,考题示例: (2015年省题)20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标题“别样山茶红”的理解。 (2013年普洱)21.结合文意,说出文章标题“家在途中”的含义。 答题示例:2015省题:20既是指杜鹃红山茶、茶梅等山茶花的绽放激动人心;也是指妻儿早逝的独身老人对山茶的爱,对美的追求,鼓舞他重构自己的人生。 2013普洱:21、含蓄的概括了人生路途中,随着年龄的变化,对家的概念的理解也在变换,家对于每个人的概念是随着人生的阅历的不同而时时变化的,家总是给人以奔波的感受。,热门考点5、标题含义及其作用分析,热门考点6、篇章及段落的信息提取。,答题方法:信息提取一般分四步分析:一是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哪些方面的事);二是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三是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四是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挖掘隐含信息。,试题呈现: (2013年普洱卷)18.作者在第段中说“家是随着年龄而不断变化的概念”。请分别说说作者童年合少年时对家的认识和理解。(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013年曲靖卷) 24结合文意,选出信息提取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通过讲故事、谈看法,以小见大,寄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B选文以“说”为载体,“得体”为主旨,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C选文用词准确,语言非常生动形象,人物形象鲜明。 D选文结构上水到渠成,由事入理,析理透彻,卒章显志。 答题示例: (2013年普洱卷)童年时:家是一声呼唤。少年时:家又成了一个想逃脱的地方。 (2013年曲靖卷)答案C。(选文以说理为主,寓义深刻,语言严谨,生动形象并非主要特色。),热门考点7、个性解读和内化拓展。,答题技巧:这类题目要求针对作者观点、思想倾向结合生活经历做出评价。迁移拓展是在理解、领会文章意义的基础上读出个人心得,是对文本阅读的超越。解答此类试题要求考生融入个人体验、个人感悟或者个人观点与看法,揣摩考题的意图,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简洁明晰的表达。其中:材料探究题,从内容、感情、蕴含哲理等方面综合分析文章和材料谈思考和感悟;联系实际题:应立足于文章的主旨联系社会或个人实际谈阅读感受和情感体验;拓展积累题:如对名言警句、作家作品的积累,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读书卡片等等。答题时,明确要求,锁定范围,有针对性的答题。,感悟或启发型 答题思路:有明确的观点或态度,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出病句,表达具有层次性。 考题示例: (2013年曲靖卷)25.结合生活实际,分男U就文中小姑娘、南怀瑾两人的做法,谈谈你的见解或看法。 (2011年曲靖题)24结合你读过的一篇童话,谈谈你对文中“有童话的地方,就有美丽”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答题示例: (2013年曲靖卷)(1)赞同小姑娘的做法,她天真、透明,无饰无邪。作为当代中学生,展示优点、美丽、自信,张扬为何不可。或不赞同小姑娘的做法,她太张扬,尤其是邀宠的行为强人所难。 (2)赞同南怀瑾 的做法,他特别看重生命的“庄严感”,沉静内敛,不张扬、不夸饰。或不赞同南怀瑾的做法,做人应坦诚,不能过于谦虚,说出实情,也许更能激发年轻人读书求知的欲望。(开放性试题,能提出自己的观点,作简要评述即可。) (2011年曲靖题)我最喜欢的童话是丑小鸭。它深蕴着作者的温情,以富有美妙诗趣的笔触,讲述了一个经历太多困苦和灾难的丑小鸭,在好心人的爱护帮助下,终于变成了美丽天鹅的故事。这篇童话不仅给我有益的启迪,开启了我的智慧与想象力,还给我带来美的享受。所以说“有童话的地方,就有美丽”。,考题示例: (2013年普洱卷)22.亲爱的同学,对青春年少的你来说,家是什么呢?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对家的理解。(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 (2015年昆明卷)20.请展开想象,描绘选文第段中作者想寻找的当年翠湖“柳林洗吗”的田园风光。(6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题示例: (2013年普洱卷)家是爷爷奶奶黄昏湖边的搀扶,家是爸爸妈妈携手并肩的奋斗;家是100分时的奖赏和不及格时的鼓励;家是牵扯着风筝的线,既让你高飞又时时刻刻牵挂着你 (2015年昆明卷)当年的翠湖“清回透彻,蔬圃居其半”,周围种菜的人家很多。再往远古追思,那么它就只是昆明城外“赤旱不竭,土人于中种千叶莲”的一片沼泽了。,内化表达型,方略四:关注“非常见考点”的答题策略是获取高分的有效保障。,非常见考点,非常见考点1. 寻找线索(以单线索为主要考查对象,双线并行一般不进入中考试题),思路点拔: 可以人或物来取“线”,如最后一课“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可把反复出现的词语吸句子当成线索,如背影这篇课文中“背影”反复出现,“背影”是线索;可以情为“线”,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憎恶、讨厌敬重、爱戴;可定神看线,如我的老师的一条感情线索:回忆依恋思念。,非常见考点2.段序、句序及词序的分析,答题思路:注意审题,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注意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句子,平常注重语感修养,养成凭借语感对语句理性分析的习惯。如果是叙事性散文,还要弄清叙述顺序包括顺叙、倒叙和插叙,判断连续的材料以及几个段落是否能够颠倒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段落能否颠倒答题步骤:不能颠倒。因为这些段落是采用(顺叙、倒叙、插叙)的记叙顺序。再答该记叙顺序在文中的作用。,词语能否颠倒答题步骤: 不能颠倒。a.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b.这些词语与上下文的总起句或概括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c.这些词语是顺承或递进关系,环环相扣。d.这些词语是按照顺序记叙的,打乱顺序会显得语言没有逻辑性。, 句子位置还原的技巧。注意抽出的段落、语句、词语与上下文的联系,确定其与原文哪些内容相关或照应,由此选择正确的位置。,非常见考点3.叙述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