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练习题 (1)_第1页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练习题 (1)_第2页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练习题 (1)_第3页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练习题 (1)_第4页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练习题 (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潮阅读练习一、观潮是_朝的_所写,写的是回忆南宋时期于京都_(今杭州)外观看_大潮的盛况。二、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方其远出海门(当时候) B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穷尽) C略不相睹(略微、一点) D披发文身(文采)下列加点词的词性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如履平地 B披发文身 C吴儿善泅者数百 D鞭数十,驱之别院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B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C 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D 水爆轰震,声如崩山。4下面各句中的“而”表转折的一项是( ) A 溯迎而上 B 而旗尾略不沾湿 C 随波而逝 D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5.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A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B天:天下之伟观也 吞天沃日C百:艨艟数百 腾身百变D而:溯迎而上 而僦赁看幕观潮阅读练习题答案6. 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 )A天下之伟观也 势极雄豪B则一舸无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C吴儿善泅者数百 溯迎而上D分列两岸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三、翻译下列句子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2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10而僦凭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四、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五、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六第二段文字主要写 这一场面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 ”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 写法,这种写法有 作用。七第一段描写突出了“弄潮儿”的 、 、 等特征。“ ”一句是对弄潮儿本领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八、古诗文中写潮的名句很多,试写出四句。 _ _ _ 参考答案:一、宋;周密;临安;钱塘江二、D C C B C C三略四、首句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最后一句是对上文作形象概括,进一步说明涨潮时的宏伟景象,呼应首句,又为下文作铺垫。五形、色、声、势六、水军演习;烟消波静;动静相衬;为下文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七勇猛;矫健 灵活 “旗尾略不沾湿”八、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观潮阅读练习观潮练习题及答案(1) 读准字音.艨( ) 艟( ) 倏( ) 泅( ) 舸( ) 雉( )溯( ) 僦( ) 绮( ) 溢( )(2) 读懂词义.同义词释义联读.略: 略不相睹( ) 略不沾湿( )虽: 虽席地不容闲也(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皆: 皆披发纹身( ) 皆出酒食( )既而: 既而渐进( ) 既而儿醒( )生词释义点读.珠翠罗绮溢目 _ 倏尔黄烟四起 _方其远出海门 _通读句子,指出其修辞方法.A.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 B,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3. 研读.(1) 本文作者采用分镜头摄影的笔法,分别写了涨潮,水战,弄潮,观潮的盛况.按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板块,将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段自然美,第24段人情美.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角度,可将文章分为两层,第13段正面描写,第4段侧面烘托.(2) 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以人多马众侧面烘托出浙江潮的壮美.4. 赏读.(1)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机雄豪.写涨潮,由远而近,顺势而下,挽狂澜于笔端.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尽了大海的威仪和气派.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角度进行描绘,如:仅如银线写其形;玉城雪岭状其色;大声如雷霆描其声;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绘其势.(2)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和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屡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任务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写参演船舱之多的句子是:_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_写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_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写静的句子是:_写动的句子是:_5.亮点探究.(1)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点拨:用渲染的手法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点拨: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潮来之状,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作者由远而近写潮来之状,演兵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3)渲染,烘托和对比是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三种写作方法,请各找出一个例句,说说它的作用.点拨: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机雄豪.是渲染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增强了艺术效果.烘托又称衬托,映衬,如饮食百物皆倍穹于常时是烘托观潮人极多和观潮盛况.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是对比,突出了吴中健儿弄潮表演技艺超凡.(4)试从课文中找出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妙处.点拨:吞天沃日动词吞沃极有气势.倏尔一词表现了水军动作神速.动词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的连用,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般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动态美.虽席地不容闲也的也是用来加强肯定语气的助词,强调观潮的人特别多.五、回答下列问题1、全文共四段,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各段的内容 , , , 2、文章第一段描写潮水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这段写景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 3、文章第二段描写演习的场面很精彩,说说精彩体现在哪些方面? 4、第三段写吴地健儿的表演,紧紧扣住文段的哪一个字来写的?文中具体哪个地方体现出了健儿们的本领高超? 5、文章最后一段写人们观潮,在文中有何作用? 一.解释加点的字:自既望( 从 )吞天沃日(用水淋洗 ) 既而尽(不久 穷尽 ) 如履平地( 踩 ) 一舸无迹( 船 ) 溯迎而上(逆流而上 ) 鲸波万仞( 形容浪头极高 )溢目(满眼 )倍穹常时( 高 ) 艨艟(战船 ) 乘骑弄旗(马 )僦赁看幕(租用 ) 倏尔( 忽然 )披发文身(动词,画着花纹 ) 二翻译句子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_ 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银线。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不久,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然合,极尽种种变化。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虽席地不容闲也 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地方也不容有。三.问题探究1.首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_概括全文,点明 主旨2. 第一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 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刻画了海潮的雄伟壮观。3.第二段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4. 第三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 的高超本领?壮士形象:“披发文身; 手持大旗;争先鼓勇;”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溯迎而上; 出没于鲸波万刃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5. 文章第四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 为了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学员姓名张丽梅学员单位西固区东川中心校观察时间段40分钟观察对象四年级学生授课内容观潮观察点教学过程客观描述教学实施优缺分析教学行为调整建议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齐读课题直接导入:1、 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2、 放映大潮录象,配上进行曲音乐,学生尽情地观赏。3、 学生谈谈感受。优点:导入的设计,利用录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谈观后感,接着问: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来描写这种景象的吗?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缺点:农村学校的学生收集资料较困难,对钱塘江大潮的有关资料准备不足,教师没有及时补充资料。 教师在课前准备充足的资料,以备学生对所学课文的有关资料,背景等进行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才能让学生学习课文变得更加顺畅。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一)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1. 说说读懂了什么?理解“天下奇观”。2. 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快速浏览或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哪些部分是详细,哪些部分是略写。(二)学习重点部分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1. 默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大潮的句子。2. 展示自己画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3. 再默读或小声读这些句子,说说,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画面。4. 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同学听。5.学法总结。(三)学习潮来之前,潮退之后部分。课文除了潮来之时部分写得美,潮来之前和潮退之后也非常美,选择你喜欢的一部分学习,用刚才的学习方法。1. 找出喜欢的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画面。2. 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或说说想到的画面)。优点:1、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所以,初读课文后,学生会对课文形成整体的印象。2、学习用边读边想画面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把想到的画面转换成口语,又进行了语言训练。落实了新课标的精神,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能力要在具体实践中训练才能形成。3、总结学法,让学生学会迁移,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缺点:没能让学生更好的感悟课文的语言美,真正学会运用学过的语言文字,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1、教学中应再让学生读读自己觉得美的句子,怎样读才能把你感觉到的美有感情地读出来。再说说觉得这个句子美在哪里。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美,形象美。2、学生说想象到的画面时,应让学生能尽量用上文中的重点词,如:闷雷流动、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白浪翻滚、白色城墙等。用多媒体投影这些词语。三、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1.同学们,钱塘江大潮是世上少见的伟大奇观,今天我们见识了祖国这么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象。你心中一定有一种情感在涌动,能不能用语言来抒发一下你心中的情感呢?学生抒情。2. 在体会作者表达方面,你能向课文学习什么?这一环节的设计没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很好的展示与延伸。没有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与把握。让学生观看录像,结合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给录像配上解说词,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只关注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对后进生的引导与鼓励。没能关注在课堂教学进行中学生的神态表情,因此失去了对学生的学习内心思考的把握。反馈突出本节的重难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