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作用于凝血系统的药物.ppt_第1页
章作用于凝血系统的药物.ppt_第2页
章作用于凝血系统的药物.ppt_第3页
章作用于凝血系统的药物.ppt_第4页
章作用于凝血系统的药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凝血药 抗血小板药 纤维蛋白溶解药 促凝血药,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溶系统,凝血物质:凝血因子、前激肽释放酶、高分子激肽原、血小板磷脂 抗凝物质:AT-III、HC-II、肝素、蛋白质C 纤溶物质: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抑制物,凝血系统,血栓栓塞性疾病,抗凝血药,溶栓药,抗凝系统纤溶系统,凝血系统,出 血,促凝血药,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抗凝系统纤溶系统,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2、凝血酶的形成,3、纤维蛋白的形成,凝血的三阶段:,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溶酶,第一节 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指通过影响凝血因子,抑制血液凝固的一类药物,有预防血栓的形成、发展和扩大作用,肝素(heparin) 来源:最初从肝脏发现而得名,药用的肝素主要从猪、牛肺脏和猪小肠粘膜提取。分子量大,带大量的负电荷,显强酸性,化学结构,【药理作用】肝素,1、抗凝作用及机制 肝素在体内体外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通过抗凝血酶 (AT-)发挥抗凝作用,使多种凝血因子灭活(a a a a a a),其它机制:高浓度时增加HC-II的抗凝作用,肝 素,AT,凝血酶,肝素、 AT、凝血酶在血液中呈游离状态,肝素与AT结合引起AT构象改变,大大增强了AT与凝血酶的结合,形成肝素-AT -凝血酶复合物,凝血酶失活,肝素从肝素-AT -凝血酶复合物中解离,游离肝素再与AT结合继续发挥作用,AT-III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抑酶谱广 与凝血酶形成1:1复合物,将酶灭活 肝素可大大加强AT-III抗凝血酶的活性,肝素,凝血酶,丝氨酸残基,精氨酸残基,赖氨酸,AT-III,肝素抗凝作用特点,不能口服,需静脉给药 体内、体外均抗凝 起效快,作用强、稳定,消失快 (快、短、强),强大的抗凝作用 抗血小板作用 降低血液粘滞度,2、抗血栓作用,3、肝素的其他药理作用,降脂作用(脂酶) 保护内皮细胞(阴电荷) 这些作用因生物利用度低及抗凝作用强大而影响其临床应用,三、肝素体内过程,吸收:口服不吸收, 肌内注射易引起局部刺激和出血症状 ,常静脉注射给药 分布:80%与血浆蛋白结合 代谢:主要在肝脏代谢。降解产物经肾排泄,低剂量被网状内皮系统清除,1.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2.缺血性心脏病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 4.溶栓的辅助治疗 5.体外抗凝,四、肝素临床应用,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阻止血栓的形成和扩大 如深静脉血栓(DVT deep vein thrombosis)、 肺梗塞(PE pulmonary embolism)心肌梗塞(MI) 、脑血管栓塞、和心血管手术时栓塞等,2030%,DVT,PE的发生率,普通外科手术后,用肝素后 4.4%,髋、膝关节矫形术 30%,脊柱受伤病人DVT的发生率高达70%,急性缺血性卒中 DVT 2075%,2.缺血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PTCA)。,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间的临床状态,病理 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治疗 抗凝、溶栓,肝素缓解UAP的有效率为92%,明显缩短心绞痛的发作时间,心电图得到改善,逆转UAP病人的高凝状态,改善心肌缺血,增强心功能,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早期(高凝期),防止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消耗,以防继发性出血。 4.溶栓的辅助治疗 以防止已复通的血管再梗塞。 血管畅通率, 死亡率。,5. 体外抗凝 如心血管手术、心导管检查,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出血,血小板减少症,骨质疏松、 自发性骨折,过敏反应,五、不良反应,最常见。 监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解救:iv鱼精蛋白,1mg鱼精蛋白可中和1mg(100U)肝素,5%6%,肝素能使PF4 (血小板因 子4)释放并与之结合,后者再与特殊抗体形成PF4-肝素-IgG免疫复合物引起病理反应所致,从而诱导血小板减少,连续应用36个月,皮疹、药热,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由普通肝素或非极分化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通过酶解或化学降解所产生的片断(依诺肝素),肝素分子中有一5糖基的特殊序列,是结合AT-的位点。灭活凝血酶(因子a)还需要18糖基序列,UFH的分子量较大,含18糖基较多,抗a活性抗a, LMWH糖链短,含18糖单位少,抗a活性抗a活性,国际上多采用抗a与抗a活性比值( APTT或抗凝效价)表示抗栓潜力,该比值越大,抗血栓作用越强,出血倾向越小,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血因子a活性/抗凝血酶a,肝素,1,1.54.0,抗栓抗凝,安全,肝素与LMWHs的比较,药物,平均分子量(d)(范围),抗Fa/抗Fa效价,血浆半衰期(min),肝素heparin,12000 (500030000),依诺肝素enoxaparin,替地肝素tedelparin,氟希肝素fraxiparin,4500 (30008000),5000 (20009000),4500 (20008000),1/1,2.7/1,2.0/1,3.2/1,3060,129180,119139,132162,LMWH的特点,抗血栓作用增强,抗凝活性较弱 与 PF4结合少,较少引起血小板减少 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不易被清除 使骨骼Ca2+ 丢失比肝素轻,凝血酶直接抑制药,基因重组水蛭素,水蛭素与凝血酶以1:1结合 ,使凝血酶灭活(强效、特异),阻止纤维蛋白的形成 抑制多种凝血因子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抗栓作用优于肝素,强、久,香豆素类(coumarins) 口服抗凝药 是一类含有4-羟基香豆素基本结构的物质,因口服有效,又称口服抗凝药。 代表药: 该类药物药理作用相同。,香豆素的抗凝特点:作用缓慢、持久,体内抗凝,体外无效。香豆素是维生素K拮抗剂。 香豆素 拮抗 氢醌型VitK 环氧型VitK NADH 因子、 因子a、a、a、a,香豆素类的药理作用、机制,香豆素类抗凝作用特点,起效慢:对已合成的、 、 、因子无效 消除慢:作用时间长,可维持数天,半衰期长,二、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利用度100%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90%99% 肝脏代谢,半衰期长(华法林42-54h),三、临床应用香豆素类,由于起效慢,对需快速抗凝者应先用肝素3-5天,再应用香豆素类进行长期抗凝,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与发展 优点:口服有效,作用持久,应用方便 缺点:起效慢,剂量不容易控制,四、不良反应香豆素类,1、出血 及时调整剂量 中毒解救VitK1对抗,必要时输新鲜血浆或全血 、皮肤和软组织坏死 起始剂量不宜大,可与肝素并用,五、药物相互作用香豆素类,作用增强,VitK缺乏或使用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菌群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合用(保泰松、甲磺丁脲) 与抑制肝药酶的药物合用(西咪替丁、丙咪嗪) 与抗血小板的药物合用 (阿司匹林、潘生丁),肝素与香豆素类抗凝的比较,肝素 香豆素 机制 增强AT-III作用 VitK拮抗剂,阻止谷AA 灭活多种凝血因子 残基的r-羧化,减少II, VII,IX,X因子的活化 抗凝特点 体内体外 体内 强,快,短 慢,长 用途 血栓栓塞性疾病,DIC 血栓栓塞性疾病 检测指标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APTT PT 解毒 鱼精蛋白 Vit K,Sodium citrate为体外抗凝药,其酸根与Ca2+可形成难解离的可溶性络合物,导致血中Ca2+浓度降低,故有抗凝作用。 仅用于体外抗凝,如输血时每100 mL全血中加入2.5% sodium citrate 10 mL可使血液不凝固。,枸橼酸钠(sodium citrate),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血小板功能,活化的血小板-结合多种凝血因子(II, VII, IX, X), 提供磷脂表面 (PF3),能使凝血酶原的激 活加快20000倍.,1. 促进血液凝固过程 2. 本身是血栓的主要成分,聚集是血小板活化的前提,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便能达到抑制血小板的目的.,聚集诱导剂: ADP、凝血酶,TXA2等. (共同通路:暴露血小板膜表面的糖蛋白受体),血小板的活化包括粘附,聚集,脱颗粒3个过程,纤维蛋白原 VW因子等,血小板,糖蛋白受体(GPIIb/IIIa ),血小板的聚集,影响血小板聚集的因素,1. 血小板内cAMP的浓度 cAMP 抑制聚集 cAMP 促进聚集 2. 阻断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GPIIb/IIIa )抑制聚集,抗血小板药是指能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功能,阻止血栓的形成的药物,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 血小板Gpb /a受体阻断药,一、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环氧酶抑制药阿司匹林 、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双嘧达莫 、 腺苷酸环化酶活化药前列环素(PGI2),环氧化酶,(-),、环氧酶抑制药阿司匹林,机理: 小剂量抑制血小板环氧酶,抑制血小板TXA2的产生,抑制血小板聚集 大剂量同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环氧酶,抑制PGI2产生,从而促进血小板聚集,特点: 药物作用时间长(血小板无核细胞,不能合成环氧 酶,抑制不可逆) 宜用小剂量(50-70mg) 临床上可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ATP cAMP 5-AMP,双嘧达莫(dipyridamol),腺苷酸环化酶,磷酸二酯酶,、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双嘧达莫,机理: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一般与口服抗凝药香豆素类合用,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用于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可抑制血小板在损伤血管内膜和人工瓣膜表面粘附,防止血栓形成。 与Warfarin合用于修复心脏瓣膜时抑制血栓形成。,双嘧达莫,临床应用:,二、血小板Gpb /a受体阻断药 噻氯匹定 机理:与纤维蛋白原、vW因子、纤维连接蛋白等竞争Gpb /a结合位点,而起到抗聚集的作用。,防治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如脑中风、心肌梗死及外周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复发等 可改善血管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抗血小板药小结,使血小板内cAMP浓度升高,双嘧达莫,阿司匹林,前列环素,作用于膜糖蛋白GPIIb/IIIa受体,噻氯匹定,第三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SK) 尿激酶(UK)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葡萄球菌激酶,纤溶酶原激活药,溶栓药及其作用机理,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溶酶抑制物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 机理: SK, UK, rt-PA -使纤溶酶原从精AA -缬AA 处断裂成 纤溶酶. APSAC-将SK的丝AA酶酰基化而保护其活性部位,在血栓的纤维蛋白上, 将酰基水解活性酶区暴露,激活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SK UK t-PA,(-),各溶栓药的作用特点,SK选择性差,呈全身纤溶状态。具有抗原性 UK选择性也差,但不具有抗原性 t-PA 能选择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