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护理与职业暴露防护.pptx_第1页
艾滋病护理与职业暴露防护.pptx_第2页
艾滋病护理与职业暴露防护.pptx_第3页
艾滋病护理与职业暴露防护.pptx_第4页
艾滋病护理与职业暴露防护.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滋病护理与职业暴露防护,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姜贤政,当1981年世界首次发现艾滋病(AIDS)时, 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人类罕见的,以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为主要特征的免役功能减退相关疾病,是一种会引起全球大流行的传染性疾病,更没有想到它对人类造成的灾难如此之大。到2004年底,全球估计约有6000多万人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已经有2200万人死于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俗称“艾滋病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该病的病名是由其英文名称字头缩写AIDS音译而来。艾滋病只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经过大约7-10年的潜伏期,人的抵抗力逐渐下降,最后完全失去抵抗力,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机会性感染,病人表现的症状无特异性,病死率极高。,目前我国正处于艾滋病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的脚步快得会令人惊讶。目前,时针每转动24小时,全球就有1.5万例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同时有8000人因艾滋病而死亡。 它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疾病的特殊性,目前尚没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疫苗和药物,但它具有可防不可治的特点。我们只有了解它,认识它,才能作出良好的反映.当然这要有一个过程,就我们治疗的第一例(1994年)爱滋病人到目前已90例,包括23例HIV阳性者.,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性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二.艾滋病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 (一).HIV危害程度分级和生物危害评估 1.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4级 (1)危害等级I(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2)危害等级II(中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 (3)危害等级III(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4)危害等级IV(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 HIV属于危害等级III(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即危害程度3级。HIV是能引起人类严重疾病,一般不能治愈,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的病原体。 2.HIV生物危害评估 由于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HIV感染者在漫长的无症状潜伏期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却具有传染性.,(二).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1.职业暴露感染HIV的主要暴露途径 1).针刺损伤和黏膜暴露为主 2).利器类型以中空针头为主 美国CDC对医务工作者职业暴露感染HIV情况统计 3).实验室技术人员、各科护士和内科医生职业暴露后感染HIV的人数居多,医务人员因为诊断、治疗或护理病人,接触并暴露与HIV传染源的机会较多。以下是常见的情况: (1)护理人员在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抽血、注射时,被针头刺伤;或其伤口接触到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等。如国外曾报道2名护士在护理艾滋病人过程中,不小心将沾有病人血液的针头刺伤脚背皮肤,分别在27天和45天出现HIV抗体阳转。 (2)血库或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被带有HIV的针头或玻璃损伤。或有伤口的部位接触到被HIV污染的血液、含血体液。 (3)血液透析人员的伤口接触到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4)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血液或含血体液溅到医务人员的眼睛里。美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感染HIV的分布见表: 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后感染HIV的科室分布,安全防护 1.保护屏障 (1) 手套 (2)口罩和/或防护眼镜 (3)穿隔离衣和围裙 2.手 (1)所有皮肤的破损处都应有防水绷带包扎。 (2)在检查病人和每次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的排泄 物和污染的物品后都要洗手。 3.锐器 4.房间 5.物品和环境的消毒处理 6.及时清除溅出的血液和体液,各种医疗操作时的安全防护要求 1.注射、穿刺和静脉切开 2.有创操作(或侵入性或介入性操作) 3.口腔科操作 4.透析 5.内镜检查,三.护理 (一)窗口期的护理 1.窗口期的定义 所谓艾滋病的窗口期是指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血液才会产生艾滋病毒抗体,在此期间抗体检测呈阴性,即窗口期。 窗口期的计算应从高危行为或是接受输血之时算起,也就是说,如果是1月1号发生高危性行为或是接受输血,那么,接受抗体检测的时间应该是从1月1号算起6周后,也就是2月12日。,2.窗口期的护理 作为有过高危行为的家人或护士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首先,在接诊病人时,要认真评估每一位患者,特别留神其职业和经历,有无外伤、吸毒、输血史。学会“查言观色”,如怀疑可能有过艾滋病高危行为,应注意:要防止针刺伤及锐器伤,使用护理安全产品进行治疗和护理;接触病人、操作时戴乳胶手套;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时,穿隔离衣、戴口罩及眼镜,防止血溅到口腔、眼睛;洗手:接触污染物及护理病人前后必须洗手,如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立即用肥皂、清水彻底清洗,脱出手套后也要洗手;家属在家庭中接触有过高危行为的人,要避免血液、体液的接触,过夫妻生活时需要戴安全套。,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窗口期”。由于医学上还没有绝对明确的窗口期,个别有过高危行为的人甚至两年了还在检查,不知道在恐惧中还要多久才能找到回家的路!所以,要用科学的态度对他们进行开导,过了这个期限还是阴性就可以彻底放心,之后的任务就是如何恢复到以前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回到自己以前的生活中去。否则,担心猜疑是没有尽头的,谁也不想永远活在HIV的阴影中。,(二)心理护理 心理反应:否认是在人的自我受到威胁时才具有的潜意识的心理防卫,一旦诊断为病毒携带者,或AIDS时,病人首先是否认短暂而有效的否认可以暂时保护病人免受强烈的心理应激,使病人有一个心理缓冲的余地。病人表现为不服从医疗及护理措施。不采用良好的应对方式应对疾病。,护理措施: 1.鼓励病人谈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使病人平静地接受现实。 2.向病人提供准确的疾病信息,使病人能尽快了解自己的疾病,决定自己的治疗及护理方案。 3.鼓励家属陪伴,接受病人的心理感受,解除病人恐惧感。 4.如病人及家属无法承认现实,不配合治疗及护理,或否认心理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康复,需请心理专家。,当护理受HIV感染,艾滋病患者时必须考虑到该病症对全人的心理社会影响,护理人员必须尊重病人的尊严和独特性,对受HIV感染/艾滋病患者尤为重要,因为这些病人的背景都不相同,护理人员要掌握新知识,有良好沟通技巧及具保密能力。面对HIV/AIDS复杂的心理医护人员应担当起: (1)照顾者 医护人员须为病者及家人在患病期间的不同阶段,提供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照顾。艾滋病病人的护理工作是非常吃力的。一些病人会因身体病变和心理的变化而变得难以相处和照顾,护理艾滋病病人时,护士们必须意识到。,(2)辅导者 为病人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援及预防HIV感染知识.指导患者相互配合免疫监测及预防性治疗。HIV感染者无论是否的症状,都应该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出现轻微症状的感染者要比无感染者接受更严密的免疫监测。 (3)病人的支持者 增强病人的自立能力自信心。护士要事事以病人利益为优先考虑,并避免泄露病人隐私。此外,还应致力改变社会对受HIV感染/AIDS病人的歧视。,(三)常见症状的护理 1.乏力和虚弱 2.厌食和体重下降 3.呼吸困难和咳嗽 4.腹泻 5.皮肤护理 (四)消毒隔离 由于艾滋病是传染病中新的一族,隔离消毒措施没有现成的经验参考。人们谈“艾”色变,特别是我院收治第1例病人时(1994年),大家如临大敌,似乎怎么隔离,怎么消毒都不过分,病人用物几乎能焚烧的全部焚烧,当时有人提出:把病人睡过床、垫全部焚烧掉。但随着知识的普及,了解到HIV感染主要是通过性接触、血液、体液、暴露和母婴垂直传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因此,目前的消毒隔离措施更实际和实用。,(五)尸体处理: 处理尸体医务人员应戴手套,穿隔离衣、围裙。所有伤口及渗出部位均用防水及布或敷料包妥,尸体身上所有腔道 均应以浸泡液棉球或纱布填塞,最好用专用的尸体袋并贴上标记。房间、物品必须进行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