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练习》PPT课件.ppt_第1页
《文言虚词练习》PPT课件.ppt_第2页
《文言虚词练习》PPT课件.ppt_第3页
《文言虚词练习》PPT课件.ppt_第4页
《文言虚词练习》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虚词练习,判断“而”在文中的意义,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1、 连词,并列关系 2、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4、 连词,递进关系,译为并且 5、 连词,修饰关系,可译为地 6、 连词,承接关系,不译 7、 代词,同“尔”,可译为你 8、 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答案,1、 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2、 相当于“于”,译为在 3、 助词,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4、 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5、 助词,词尾,“的样子” 6、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2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3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4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5乃不得已而谢。,答案,1、 副词,表承接,可译为于是 2、 代词,译为你的 3、 判断动词 是 4、 副词,表转折,译为竟然,却 5、 副词,表限制,译为才,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8其一二。9其是耶,其非耶?10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11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12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答案,1、 代词,可译为他的 2、 代词,可译为他 3、 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4、 副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5、 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6、 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7、 副词,表示期望语气,可译为一定 8、 代词,可译为其中 9、 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10、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11、助词,补足音节,无义 12、代词,可译为我或自己,判断“且”在文中的意义,“存者1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声歌,2且委政非人。则李唐3且亡,必矣。于斯世,河水清4且涟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危。纵有“死5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答案,1、副词,译为姑且 2、连词,表递进,译为并且 3、副词,译为将要 4、连词,表并列,译为又 5、连词,表让步,译为尚且,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1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2若人之思,3若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4若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5若龙之一爪也。6若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答案,1、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2、 代词,可译为这,如此 3、 动词,可译为像 4、 代词,可译为你 5、 连词,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 6、 表意思他转,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可译为至于那,判断“所”在文中的意义,“吾1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2所钦。以其3所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可见其4所言非伪饰耳。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5所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6所以教人向上者也。,答案,1、可译为的原因 2、表示被动 3、“所+动词”,后面有名词,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4、“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5、“有所”,可译为“有什么” 6、“所以”,表手段,可译为用来,靠他来,的方法(途径、手段),判断“为”在文中的意义,“天行有常,不1为尧存,不为桀亡。”此2为至理,当3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4为巫所惑。巫者,以诡5为业,其所6为皆7为利也。故8为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9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10为?,答案,1、 介词,可译为因为 2、 动词,可译为是 3、 介词,可译为对、向 4、 介词,可译为被 5、 动词,可译为作为 6、 动词,可译为做 7、 介词,可译为为了 8、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 9、 介词,可译为替 10、句末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判断“焉”在文中的意义,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1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2焉,山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3焉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4焉,骄而轻敌,5焉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6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7焉,则必无颜世上矣。,答案,1、 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2、 兼词,“于是”,可译为“在这里” 3、 兼词,“于何”,可译为“在哪里” 4、 句末语气助词,不译 5、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 6、 句末语助,可译为“呢” 7、 代词,可译为“他们”,判断“也”在文中的意义,“师道之不传1也久矣,汝何以能复之2也?”“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3也。”“汝之言,金玉4也。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5也!,答案,1、 助词,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 2、 句末语助,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3、 句末语助,表肯定语气,不译 4、 句末语助,表判断语气,不译 5、 句末语助,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秉烛夜游,良有1以也。”若2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3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以书卷为伴,弃夷5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6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7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8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9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10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1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12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13以权贵交,14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15以”之叹。,答案,、1、 名词,可译为原因 2、 动词,可译为认为 3、 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等,可译为凭借 4、 介词,可译为把 5、 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或递进关系 6、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 7、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8、 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9、 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10、介词,可译为因 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12、介词,可译为在 13、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 14、连词,表界限或范围 15、动词,可译为任用,判断“因”在文中的意义,1因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2因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3因。其常4因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5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6因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7因枯木变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8因众人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9因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10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答案,1、 介词,可译为根据 2、 动词,可译为沿袭 3、 名词,可译为原因 4、 介词,可译为趁着 5、 副或连,可译为于是 6、 介词,可译为凭借 7、 介词,可译为经由 8、 介词,可译为通过,经过 9、 介词,可译为因为 10、连词,可译为因为,判断“于”在文中的意义,“黄鸟1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2于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3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4于昔。吾乡之美已闻5于四方。世人皆欲老6于吾乡,此乃多人言7于我也,非吾杜撰耳。8于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9于是,不亦乐乎?,答案,1、 助词,动词词头 2、 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 3、 介词,可译为到 4、 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5、 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6、 介词,表示方位,可译为“在” 7、 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或“向” 8、 同现代汉语,可译为“于是” 9、 于:介词,可译为在 是:代词,可译为这,判断“与”在文中的意义,朝过夕改,君子1与之,吾亦赞同。今将他人2与之璧上交,足见其悔过之意,何其坚3与!其4与吾等之约,当亦守之。以吾等之力,寇尚难5与也,应使众6与其事,7与慷慨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事乃成。且其雄才伟略,天下无双,若其助寇而不我8与,如之奈何?若弃之,此城能为我有9与?,答案,1、 动词,可译为赞许 2、 动词,可译为给予 3、 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 4、 介词,可译为和 5、 动词,可译为对付 6、 动词,可译为参与 7、 动词,可译为结交 8、 动词,可译为帮助 9、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判断“则”在文中的意义,“此1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美2则美矣,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3则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只因范希文应邀作赋,文播寰宇,于是岳阳楼4则天下名扬。 当世之风,位卑5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范氏6则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众人避之惟恐不及;及其得知,赶至河边,7则友人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答案,1、 主语后,表判断 2、 者字结构,组成名词性短语,指称上文所说的人、事、物,译为“的人” 3、 放在时间词之后,不译 4、 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个”“样”之类 5、 助词,定语后置标志,判断“者”在文中的意义,李白1者,诗仙也。为当国2者所拒,遂游于此山。今3者,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4者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5者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答案,1、 放在主语后,表判断 2、 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称上文所说的人、事、物,译为“的人”“的事”“的东西”“的想法”“的做法” 3、 放在时间词之后,不译 4、 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个”“样”之类 5、 助词,定语后置标志,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答案,1、动词,可译为到、往 2、代词,可译为他 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