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陈代谢症候群_V.S_糖尿病防治.ppt_第1页
新陈代谢症候群_V.S_糖尿病防治.ppt_第2页
新陈代谢症候群_V.S_糖尿病防治.ppt_第3页
新陈代谢症候群_V.S_糖尿病防治.ppt_第4页
新陈代谢症候群_V.S_糖尿病防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陳代謝症候群 V.S 糖尿病防治,新陳代謝 (Metabolism)概述:,1.新陳代謝:人體為維持生命和修復機能,進行許多生化反應與能量轉變,涵蓋體內所有生理活動,包括荷爾蒙、內分泌及六大營養素,藉以進行體內外各式各樣的活動,然後向體外不斷排出代謝產物,維持體內的平衡,形成了所謂新陳代謝。 2.新陳代謝速度大約是每10年5。 3.影響新陳代謝因素包括年齡、性別、運動量、體重、氣候、內分泌或遺傳。,d5tg323cudux 嫡谋 http:/www.sosoxiaoshuo.cc/so/0/989/,新陳代謝 (Metabolism)概述:,4.新陳代謝是西醫專有名詞,中醫提到的名詞是代謝異常。 5.一般常稱為新陳代謝內分泌科、新陳代謝科或內分泌專科 常見的新陳代謝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症、高尿酸症、肥 胖、骨質疏鬆症。 常見的內分泌疾病: 甲狀腺功能障礙(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內分泌失調、腫瘤等) 腎上腺功能障礙(庫氏症群) 泌乳激素過高 副甲狀腺功能障礙 腦下垂體疾病 性荷爾蒙功能障礙(更年期症群、性發育障礙等),新陳代謝 (Metabolism)概述:,6.若體內新陳代謝失去平衡,體內或細胞內各種作用物質不平衡(過多或不足),過多則積聚體內產生不良影響,不足則代謝遲緩身體機能產生障礙。 醣類代謝不良易產生血醣失調-糖尿病、低血糖。 胺基酸代謝不良易產生尿酸過高-痛風。 脂肪酸代謝不良易產生膽固醇過高-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症)。 熱量代謝不良,易產生體重失調-肥胖或過輕。,新陳代謝 (Metabolism)概述:,7. 新陳代謝異常的自我檢測警訊,當身體出現下列這些症狀,請多加注意: 跟以往相比突然變得很容易感到飢餓。 腸胃蠕動變快(腹瀉)或變慢(便秘)。 心悸、心跳加速。 沒有減重,但體重突然減輕。 檢測基礎代謝的功能:不易流汗、易頭暈、易失眠、易倦怠、常打哈欠。 檢測水分代謝功能:有水腫現象、易口渴、水喝的很多但排尿不多、喜歡吃重口味。 檢測脂肪代謝功能:不喜歡運動、喜歡甜食及含糖飲料、喜歡吃油膩油炸、勾芡的食物。 檢測血液循環功能:易手腳冰冷、易發生靜脈曲張、生理週期不正常、易長痘痘。,代謝症候群之判定標準(2007台灣),以下5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 - 國民健康局),WHO統計資料概述:,根據WHO資料顯示 1.2005年全球約有1億8千萬人有糖尿病。 2.到2030年糖尿病人數將倍增。 3.2005年全球約有1.1百萬人死於糖尿病。 有80%糖尿病死亡者發生於中低所得國家。 有50%糖尿病死亡者為70歲以下人口。 有55%糖尿病死亡者為女性。 4.如果沒有積極防治,未來10年死亡數將增加50%。 糖尿病為一慢性病且伴有諸多併發症,是我國近年 來死亡率增加快速之疾病之。,糖尿病死亡概況,歷年糖尿病死亡率變動趨勢-依性別分,分析總結:,2005年糖尿病死亡數10,501人,居國人十大死因第4順位。 2005年糖尿病死亡數中有9成7集中於45歲以上人口。 糖尿病粗死亡率女性高於男性。 縣市糖尿病死亡率南部與東部地區高於北部與中部地區。 糖尿病有許多併發症,以上死因統計所呈現的僅原死因部分,若將其相關併發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等病因一併探討,進行多重死因之變動分析,其死亡率將遠高於目前的數字,糖尿病歷史:,糖尿病自紀元前l55O年在Ebers的紙草紙抄本中,就已為人所知。 2200年前寫成的中國現存最古老的醫學書黃帝內經中,稱糖尿病為消渴症,從遠古時代就被認為是一種具有虛弱、多渴及頻尿特質的疾病。 1674年Willis在英國首先指出糖尿病人的尿有甜味。 1776年英國利物浦的Dobson證實甜味起因於糖類。 1815年法國化學家Chevreul指出在糖尿病病人尿液中的糖是葡萄糖。 1921年兩位加拿大的醫師Frederic Grant Banting及Charles Herbert Best首先發現可以成功控制糖尿病的胰島素。 從1923年開始,胰島素開始用來治療糖尿病病患。 在1979年Goeddel完全藉基因工程合成人類胰島。,胰臟與胰島素:,胰臟,俗稱腰尺,位於胃後下方橫置扁長型的器官,重120-150gm,不到1/4公斤約10公分左右。 主要功能包括內分泌及外分泌兩部份。 消化腺:外分泌部分直接分泌各種消化酵素至腸道中,幫助消化食物。 胰島(尾部):分泌荷爾蒙至血液中 - cell分泌胰島素。 - cell分泌升醣素。 此兩者與血糖控制有關。,如何定義糖尿病(Diabetes)?,糖尿病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的新陳代謝異常的疾病。 主要是由於體內的胰島素分泌缺乏、不足、作用不良,細胞不能利用糖份或消耗少,存留在血液中,血中糖份增高糖尿病。 血中葡萄糖過多,超過腎臟所能回收的極限時,隨尿液排出,造成尿中出現糖份的現象,即是糖尿病得名的原因。 糖尿是血糖增高所致,並非是腎臟出現問題。 血糖超過所訂的標準就算是糖尿病,不一定要有尿糖的存在才算是。,糖尿病診斷標準(ADA):,正常成人空腹血糖是115mg/dl;飯後2小時血糖是140mg/dl。若出現下列情況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隨機的血糖是200mg/dl或以上,同時合併出現典型糖尿病症狀,就可診斷為糖尿病。 空腹血糖值有2次是在140mg/dl或以上。 口服葡葡糖耐受試驗 ,抽血檢查2小時後的血糖值是200mg/dl或以上,且重複試驗得相同結果時,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診斷糖尿病是依據血糖值的高低來判斷,血糖值的高低同時也是追蹤糖尿病人最重要的依據。,你是糖尿病高危險群嗎?,可改變因素: 體重過重,BMI25。 腹部、腰圍堆積脂肪,腰圍大於80;90為肥胖。 酗酒。 高血脂250mg/dl。 高血壓140/90mmhg。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活動量減少。 情緒壓力。,不可改變因素: 姙娠糖尿病史或曾生下巨嬰4000公克。 糖尿病家族史。 種族/民族。 年齡45歲,65歲更是高危險群。 有血管疾病病史。,糖尿病類型:,以病因學的觀點將糖尿病分成下述類型: 第型糖尿病(Type I) 。 第型糖尿病(Type II) 。 續發性糖尿病。 姙娠糖尿病。 營養不良型糖尿病。 葡萄糖耐受不良。,第型糖尿病(胰島素絕對性欠缺造成),以前稱為幼年型糖尿病或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佔所有糖尿病患者3-5。 通常發生於30歲以下,常被稱為糖寶寶。 每年新增150-200位新案例(30歲以下) 。 病因: (確切病因目前並不清楚) 1.特殊體質。 2.病毒感染併發胰臟炎而誘發糖尿病發生。 3.遺傳。,第型糖尿病(胰島素絕對性欠缺造成),發病通常比第二型糖尿病要快且嚴重。 被診斷為第一型糖尿病,就須每日注射胰島素才能控制血糖。 全民健保將第一型糖尿病列為重大傷病。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可正常活動與工作,但維持健康是要有耐心與用心,且需持之以恆。 發病後若無適當治療,易產生糖尿病酮酸中毒(DKA) 。 酮酸中毒嚴重時會出現昏迷甚而危急生命,此時即需積極住院治療。,第型糖尿病(相對性胰島素欠缺造成),發病年齡最常在40-50歲之間,在此年齡中約有10的人罹患第型糖尿病。 以前稱為成人型糖尿病或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與遺傳有關。 胰島素抗性:是構成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重要病因。 致病機轉原因是多重的。 常伴隨肥胖而來。 病情比第型糖尿病輕。 一般可用飲食、運動、口服降血糖藥物來治療。 約佔所有糖尿病患者95。,續發性糖尿病:,非先天性。 發病年齡不一定。 後天的胰臟疾病或內分泌失常所引發。 藥物、毒品所引起。 胰島素結構和功能不佳所致。 若能找出原因加以摒除,糖尿病就會消失。,營養不良型糖尿病(WHO):,發生在熱帶地區開發中國家的糖尿病。 患者都很年輕(30-35歲以內)、瘦弱。 由於蛋白質的缺乏或食物中含有有毒物質(氫化物) ,使病人胰臟纖維化、胰島被破壞所致。 患者通常需注射大量的胰島素,但極少發生酮酸中毒。 目前為止台灣尚未有這樣的病例出現。,姙娠糖尿病:,懷孕時才出現 。 生產後大多又回復正常。 有過姙娠糖尿病的婦女為第型糖尿病高危險群。 常見於: 1.高齡懷孕。 2.羊水過多。 3.曾生下4000公克以上巨嬰者。 4.糖尿病家族史。 5.肥胖的婦女。,葡萄糖耐受不良:,是指75公克口服葡萄耐糖試驗,2小時血糖值介於140和200mg/dl之間謂之。 是介乎於正常與糖尿病的特殊狀況,是多變化的。 有可能回復到正常,也可能於日後發展演變成糖尿病。 也可能持續不變的仍然是葡萄糖耐受不良的病人。 葡萄糖耐受不良沒有症狀,亦極少會出現慢性病變,但大血管的病變機率仍高於正常人且與糖尿病患者相似。,糖尿病症狀:,三多一少典型症狀:多尿、多吃、多喝、體重減少 (不明原因)。 全身症狀:口乾舌躁、全身倦怠、虛弱、四肢無力 神經症狀:神經酸痛。 皮膚:皮膚乾癢、黴菌感染。 四肢:手腳冰冷、四肢傷口不易癒合。 腹部:腹痛、腹瀉。 情緒:易怒、脾氣暴躁。 泌尿生殖系統:小便失禁、尿道感染、腎病變、腎衰竭、性功能減退、女姓外陰部搔癢。 眼睛:視力減退模糊。 有些人也可能不覺得有任何不適症狀。,糖尿病併發症:,急性併發症: 低血糖。 酮酸血症 高血糖昏迷 乳酸酸血症,慢性併發症: 1.大血管病變: 以心臟血管的大血管併發症最為嚴重。 心臟血管疾病是第2型病人最主要的致 死原因。 發生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的機會是一般人的3-5倍。 2.全身感染。 3.微血管病變 眼睛病變:輕者視力模糊,重者失明。 腎病變:早期無症狀,蛋白尿、高血壓、水腫、腎功能退化、腎衰竭、尿毒症。 4.神經病變 酸、痛、麻、辣是末梢感覺神經病變病人常有的感受。 下肢無力是運動神經受損的表現。 自律神經失調。 5.足部問題: 是使病人必須住院治療的因素之一。 導因於自律神經、感覺神經、運動神經的 病變、周邊血管阻塞、細菌感染等。 由於病人有神經病變,血管阻塞,又易感染,使足部易發生潰瘍、壞死甚至需要截肢,且在施行截肢手術後3-5年內,約有30-60%的病人的另一下肢也逃不過截肢命運。,糖尿病治療之目的:,預防糖尿病之的發生,為上上之策。 控制血糖達到正常或近乎正常值。 減輕不適症狀,進而改善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預防急性及延緩慢性併發症的發生。 治療或改善並存的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等)。 減少糖尿病的死亡率。,糖尿病治療:,第型糖尿病: 1.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2.最主要的治療手段是胰島素注射。 3.配合均衡飲食治療。 4.適當運動。 5.衛生教育。,第型糖尿病 體重控制、減重。 飲食治療。 適當運動。 口服降血糖藥物。 血糖控制不佳、腎衰竭、懷孕、急性併發症、外科手術等應考慮使用胰島素治療。,治療基本方法: 飲食運動藥物衛教,四者缺一不可。,糖尿病飲食治療原則:,目前無單一硬性規定之飲食療法,需就個人狀況,與營養師討論並設計出個別適用的飲食方案。 開始宜由專業之營養師擬定飲食總量及分配,並加以示範。 總熱量為理想體重30大卡/公斤體重/天。 均衡飲食,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 減少進食高糖份的食物。 減少進食高脂肪及油膩的食品。 多食高纖維食品,減緩醣類的吸收。 味道宜清淡。 減少出外進食,避免應酬喝酒。 定時定量,有助於維持理想體重及控制血糖值。,糖尿病常見的飲食迷思,少吃飯就好?Yes or No? 不可以吃甜食? Yes or No? 今天扎針驗的血糖值高些就少吃點?Yes or No? 多吃芭樂、山藥、南瓜、薏仁等食物可幫助降血糖?Yes or No? 家裡伙食分開煮?Yes or No?,糖尿病患外食族怎麼吃?,飲食以少油、少塩、少糖、高纖、高鈣為目標 1.儘量挑選清蒸、燉、滷、水煮、涼拌的食物。 2.最好選擇燙青菜,炒的青菜最好過水以減少油脂的攝取。 3.菜飯分開裝,以避免湯汁滲入飯中。 4.麵類儘量選擇白麵,選擇熱量較低、含油量愈低者為佳。 5.吃炸雞或排骨應先去皮再吃。,糖尿病運動原則:,時間: 飯後1-2小時最適合從事運動,千萬不要在飯前或飯後一小時內,每次運動時間以20-30分鐘為宜。 次數 一週至少要三次並且固定運動時間。 運動對於糖尿病人並非百益而無一害,仍隱藏一些危機,要權衡得失,如能得到益處又兼顧安全是再好不過的。,糖尿病運動運動時注意事項:,運動前後一定要做暖身運動,運動強度要視自己的體能狀態慢慢增加。 隨身攜帶方糖、糖果、餅乾或飲料,以防低血糖發作。 隨身攜帶糖尿病識別證件,儘量避免單獨運動。 運動時需穿適當的鞋襪及衣物,不可光著腳丫子運動。 血糖控制不良(飯前血糖值250 mg/dl或常有低血糖發作)或生病時不宜運動。 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物後,不要空腹運動。 天候變化劇烈時(高溫、極冷、霧天、雨天),不要從事室外運動。 有視力模糊、玻璃體出血、神經系統知覺損害或曾有高血壓、中風、心臟病、肝、腎功能不好者,不適合做劇烈運動,最好先接受醫師評估後再決定運動的種類與強度。,發生低血糖怎麼辦?,低血糖定義: 低血糖是指血糖濃度低於60-50mg/dl。 血糖高濃度急速下降,雖血糖值不一定低,也可能會出現症狀。 低血糖原因? 1.胰島素或降血糖藥物使用過量。 2.未進食或吃得太少,太晚或錯過用餐時間 3.劇烈運動,未補充食物。 4.生病、感染造成能量消耗增加。,發生低血糖怎麼辦?,低血糖會有什麼症狀? 1.初期可能會有飢餓感、手腳發抖、冒冷汗、心跳加速、無力、頭暈眼花、嘴唇發麻、倦怠 、不安、顫抖、視力模糊、臉色蒼白等症狀。 2.較嚴重的低血糖會影響中樞神經,中樞神經缺糖會產生頭痛、脾氣改變、精神不集中、昏睡、抽搐、不醒人事。 3.無法認知的低血糖:長期依賴胰島素的患者,在低血糖發生時不會產生警覺性症狀,所以並不知道自己低血糖。,發生低血糖怎麼辦?,低血糖處置 病人意識清楚: 立即給予含糖的食品。 10-15分鐘後若症狀尚未解除,可再吃一次。 若低血糖症狀一直沒有改善,則應立刻送醫院。 如症狀改善,但離下一餐還有一小時以上,則宜酌量吃些牛奶、土司或餅乾等。 如果病人意識不清或昏迷: 家人自行肌肉或皮下注射升糖素,兒童約0.5毫克、成人約1毫克;或靜脈注射葡萄糖,並立即送醫。 假使沒有升醣素,請勿給予任何東西,以防嗆到,立即送醫治療。,低血糖預防:,遵照醫生指示的劑量注射胰島素和口服降血糖藥,且於使用後15-30分鐘內進食。 從事額外的運動之前,須先吃些點心,不可空腹運動。 外出時應隨身攜帶方糖、糖果、餅乾等,以備不時之需。 隨身攜帶糖尿病識別證件,並記載聯絡辦法(醫院、家人等電話),萬一低血糖昏迷時,可爭取急救時間。 當發生低血糖情形後,應分析原因,瞭解個人的警示徵兆,及早處理,避免再次發生低血糖情形,發現糖尿病人低血糖昏迷時你可這麼做?,1.不要幫病人施打胰島素。 2.不要強塞食物或液體到病人可中。 3.不要將手放入病人口中。 4.注射升醣素。 5.維持呼吸到通暢。 6.打電話119求救。,糖尿病足部護理 :,導因: 因糖尿病患的腳部血管常會硬化,感覺神經也會麻痺(血糖控制不佳和容易受傷而不自覺,傷口也不易癒合)。 足部受傷常見的原因: 燙傷:泡熱水、熱水袋、電毯、日曬、熱敷。 剪指甲時傷到皮膚或修剪方法不對。 自行修剪雞眼及老繭。 新鞋子磨擦起水泡或破皮。 創傷、割傷、凍傷、抓傷。 赤腳走路、運動、工作。 鞋子太小或太大。 鞋內有異物(釘子、石頭)。 乾足,易導致皮膚脫屑與乾裂、龜裂。 香港腳。,足部受傷時怎麼辦?,即使是小傷口也不可輕忽,勿以為傷口不痛就沒事,傷口不痛反而不好,可能表示神經病變嚴重,不可忽視它。 可用優碘消毒包紮,每天換藥2-3次,到痊癒為止,如果傷口有發紅、腫脹、潰爛、顏色改變時應立即請專科醫生診治。 不可使用中藥或偏方 。 一有傷口,應馬上尋求處理,並讓腳得到充分休息。,選購鞋子注意事項:,儘量選在傍晚買鞋。 大腳趾蹠關節的位置要剛好在鞋子內側最寬處。 鞋子的寬度要適合腳的寬度。 鞋頭與最長的腳趾之間至少要留1.2的距離。 鞋跟不宜高過1吋。 鞋背的高度要適中以防腳趾與腳背造成不正常的壓力。 穿上鞋子並試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