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柳州》PPT课件.ppt_第1页
《龙城·柳州》PPT课件.ppt_第2页
《龙城·柳州》PPT课件.ppt_第3页
《龙城·柳州》PPT课件.ppt_第4页
《龙城·柳州》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城 柳州,历史协会 于海平,一、柳州简介,柳州,又称龙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全市辖6县4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2万。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柳州是一座底蕴浓厚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风情的旅游名城。,二、工业柳州,柳州是广西工业中心,中国西部重要的制造基地。 柳州市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产业,化工、制药、林纸、制糖、建材、烟草、纺织等产业并存发展的工业体系。全市现有工业企业3400多户,其中中等规模以上430户,大型工业企业11户,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5户企业跻身工业企业全国500强。,柳州钢铁集团一瞥,三、交通柳州,柳州地处广西中北部,是中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中国南部的3条主要铁路干线湘桂线、黔桂线、焦柳线干线在这里交汇。柳州火车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中转站,每天有近50对客运列车开往全国各地,可通往广西境内、云南、贵州、四川、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福建、浙江、山东、陕西、山西等省、市、自治区。,柳州火车站南宁、柳州、桂林之争,三、交通柳州,柳州地区干线公路共有38条,通车里程1833公里,209、322、323国道通过柳州。柳州到南宁、北海、桂林、金城江、湛江、广州等地都有运行良好的高速公路。柳州有零担货运站,旅客如果有大型装备可以在此托运,一次直达和转运可以到达全国27个城市 。 拜柳江所赐,柳州的水运也很发达,可直达梧州、广州、珠海、香港和澳门等沿海重要港口。 柳州白莲机场位于柳州市南郊著名风景区白莲洞附近,距离市区13公里,原为军用机场, 1994年10月正式通航。可满足MD-82及波音737、757飞机全天候起降,高峰小时处理能力近千人次。,从铁路局到三地之争,2007年,柳州铁路局正式南迁,并更名为南宁铁路局,民众一片哗然。以此为焦点,许多旧账纷纷被翻起,本是柳州与南宁的争斗,由于桂林的帮腔,逐渐演化成了又一轮“三地之争”。 众所周知,广西的首府是南宁。但在广西成立的初期,省内最大的城市却不是南宁,而是柳州。桂林则是自汉代广西置郡以后历届政府的驻地,首府之争便在这两个城市中展开。然而,就像澳大利亚的首都之争,广西的首府最终“花落”名不见经传的南宁。这便是第一轮“三地之争”,自此以后,三地人民为了各种鸡毛蒜皮充满热情地“争”了数十年之久,此次柳州局易名,又再一次激起了民众的“热情”。 自然,易名是国家之命。然而一句“结束了全国唯一一个铁路局不在省会城市的历史 ”使柳州人民出离了理智。市民纷纷表示,这根本就是南宁为维护自身首府地位,想方设法打击柳州的“奸计”。南宁位置太“南”,四周丘陵环绕,地理条件明显不如柳州。而且柳州局在柳州数十年,并未见太多麻烦。如今迁至南宁,局中员工大多家在柳州,两头跑的日子实在不太好过。南宁人又抱紧了“省会”之说,不能不令人怀疑。而热心的桂林市民亦来声援柳州,新一轮“三地之争”又开始了。 尽管争吵不休,三地人民还是很明白:吵是没有用的。于是各出奇招,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从民歌节到东盟博览会,奇石节到摩托艇大赛,甲天下到“印象刘三姐”,仿佛三位女神,馋涎着帕里斯手里的金苹果,等待全国人民来评价三地的高低。,母亲河柳江,许多人以为柳州名“柳”是因为柳宗元曾任此地刺史,但实际上,柳州名“柳”是因为一条 穿过城区而过的河流柳江。 柳江是珠江水系西江左岸重要支流,黔、桂水上交通要道。上游在贵州省境称都柳 江,入广西境称融江、柳江。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流经黔东南及桂北,在广西石龙三江 口注入西江。 柳江柳州段全长444.4公里,水流湍急,水量充沛,常年可通行80吨机拖轮,航运便 利。柳江古称“遛水”,后来逐渐谐音为“柳水”,柳州因而得名,并以水运方便成为“桂中商 埠”,由一个南蛮小地逐渐发展成为(前)广西第一大城市。可以说,没有柳江,就没有 柳州今日的繁华。 柳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拔地奇峰画卷开”的山水特点,柳江穿越市区, 把市区环绕成一个“U”字形半岛。登高望之,江水恰如一把酒壶,城市则如壶底美酒,柳 州的另一别名“壶城”即由此而来。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曾用“江流曲 似九回肠”的诗句,来描绘这座城市。 近年来,在柳州政府的规划下,几个沿江大型工厂相继迁出或关闭,生活污水及网箱 养鱼等污染源也得到清理,蟠龙山瀑布、柳江喷泉等沿江人工景点纷纷建成,柳江逐渐由 一条航运河流转变为旅游热点。在2007年,柳州成功举办了中国大学生赛艇公开赛暨北 大清华赛艇邀请赛;2008年10月,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柳州大奖赛在柳江上成功 举办,柳州成为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主办城市之一。,四、历史柳州,柳州是南中国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古人类文化遗址有白莲洞遗址(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约300007000年)、大龙潭鲤鱼嘴遗址(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约7000年)、蛮王城遗址(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4000年)以及柳江两岸台地、蓝家村台地、九头山、甘前岩等古人类文化遗址,此为柳州之原始地域。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此为柳州建城的开端。 三国孙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为郡治所。 南朝齐(公元479502年),从潭中县地分置齐熙郡。 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后为潭中治马平郡治所。 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马平县属桂林。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龙城郡。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资料来自柳州市政府官网,五、文化龙城,柳州是南中国史前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建制于公元前 年的西汉王朝,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唐代大文豪柳宗元曾 任柳州刺史。 柳州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以柳州高中为首的一批重点中学每 年都能取得广西第一的高考成绩。 柳州市是汉、壮、瑶等 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具有 浓郁的乡土文化和民族文 化,几千年来一直是汉族 和岭南土著民族经济和文 化交流、融合的汇聚点, 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 沉积。,白莲洞与柳江人,1956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室华南调查队,在裴文中、贾兰坡 两位教授带领下,在柳州发现了白莲洞古人类遗址,发掘出距今3万-7千年的石 器500多件、人牙化石2枚、动物骨胳化石3500多件、人类用火遗迹2处。 白莲洞分外厅和后部长穴道两部分。遗址为一岩厦式洞穴,遗址总面积约200 平方米,堆积物厚达3米。遗址分东、西两部分,东部堆积物可分为8层,西部堆 积物分为10层,考古专家在这里共测得30多个绝对年代数据,时间跨度达3万年。 1958年9月24日,在距白莲洞古人类遗址东北约2公里的柳江县新兴农场,犯 人在通天岩挖岩泥时发现人类颅骨一具、脊椎骨、肋骨、骨盆和大腿骨化石多块。 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室吴汝康教授鉴定,定名“柳江人”。考古 人员进一步发掘出许多动物骨化石,其中有一具完整的熊猫骨架。 经专家鉴定,“柳江人” 是蒙古人种一个南方属种的典型代表。一些学者认 为,柳江人的生存年代目前尚无确切数据。一些学者依据铀系法测定的结果,最 小值为距今约6.7万年,最大值距今约22.7万年10.1万年,以此则 “柳江人”是迄 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化石。,日本人同宗?,1984,科学之春杂志第一期刊载日本东 京大学人类学教授植原和郎的文章日本人起 源于中国柳江?。文章称,“到目前为止在日 本所发现的人骨化石形态都是矮个子,类似中 国柳江人,特别是港川人简直跟柳江人像极了。 许多日本人类学家认为日本人的起源要到中国 南方去找。 1998年,在柳州市举行的“柳江人”遗址发现 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大会上,日本专家争先恐 后地摆出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以证明日本人 的根在广西,在柳州的事实。日本专家 “认祖归 宗”的热闹场面,令在场的中国人,特别是柳州 人都唏嘘不已。 尽管民间对此抱怨不已,现在,柳州人是日 本人的祖宗,已经在中国科学界,考古界、日 本科学界、学术界与考古界达成了高度共识, 甚至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柳宗元与柳州,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 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 先生”。 唐宪宗元和l0年(公元815年)6月, 柳宗元被贬官来到柳州任刺史,至元 和14年(公元819年)11月8日,病逝于 柳州,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 州” 。他在柳州的时间虽然仅有4年, 但却为柳州黎民百姓办了很多好事, 如兴办学堂书院(即鹿山书院)、破 除巫神迷信、开凿饮用水井、释放抵 债奴婶、植树造林(江边橘林,现已 消失)等,促进了柳州地方文明的发 展,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柳 州的百姓非常怀念他,给他立祠,千 百年来一直祭祀他。,柳候祠内的柳宗元画像,柳宗元与柳州,现在龙城石刻(“剑铭碑”)的复制品, 是一块长一尺多、高六寸的残缺石碣,上面 刻有“龙城柳,神所守;驱厉鬼,出匕首,福 四民,制九丑。元和十二年,柳宗元。”这块 龙城石刻从土里挖出来时,旁边还有一 把短剑,所以又称“剑铭碑”。 相传这是柳宗元逝世前两年,在一次向其 部下魏忠、谢宁、欧阳翼等人交代后事时, 写下的一篇铭文,经柳宗元同意,叫来石 匠,将这篇铭文镌刻成碑,连同他佩戴的一 把短剑一起埋入土中。历经千年人世沦桑 后,被一位百姓无意挖掘到,可惜不久即失 落,只留下拓片。 由于这是一件被认为埋入土中可以镇宅, 携带身上可以护身的神物,所以清代南方赴 京应考的士子和长年经商在外的商贾,多有 随身收藏龙城石刻拓片往来于旅途,以 求逢凶化吉。,柳宗元与柳州,“荔子碑”是过去每年祭祀柳宗元时用的祭 歌,摘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柳州罗池庙 碑中的享神体,此碑刻于公元1217 年(宋代嘉定10年) ,因开头有“荔子”二字, 故名“荔子碑”。由于碑文是韩愈的绝好文 章,又是宋代名书法家苏东坡的绝好行书, 歌颂的是柳宗元绝好故事,因而又叫做“韩 诗苏字柳事碑”,又被美誉为“三绝碑”。 柳州流传着一个故事,明嘉庆年间,在 战乱中,“荔子碑”被毁坏。后来在筑柳州外 城时,有军士捡得半截“荔子碑”,拿来砌城 墙,但是每次砌进墙内,城墙就崩塌。在场 的人终于醒悟过来,知道拿来砌墙是对柳侯 的不敬,受到崩塌的惩罚,便把断碑抬回柳 侯祠,与残留原处的“荔子碑”拼合在一起, 使这一珍贵的文物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六、旅游柳州,“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壮歌、 瑶舞、苗节、侗楼”简约地概括了柳州 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的风情魅力所在。 市区青山环绕,柳江如带,水抱城 流,绕成一个巨大的马蹄形,古籍称其 为“三江四合,抱城壶”,有“世界第一天 然大盆景”的美誉。山、水、城浑然一 体,自然景观与人类文明精妙结合,在 中国城市中极为罕见。 市区内外由石 灰岩构成的奇山峻峰拔地而起,千姿百 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 气候温和,四季长青,任何时候都很 适合旅游。 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族的 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 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柳州夜景,政府开展“光亮工程”后,柳州夜景一直被民间评为“全球十大最美夜景”。,龙潭公园,潘龙山瀑布,柳州的桥,许多人到柳州,是冲着夜景或一些常规景点,实际上,在自称为“桥梁博物馆”的柳州,桥也是一大看点。,文惠桥,柳州市区内共有十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