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风量VAV末端DDC控制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1页
变风量VAV末端DDC控制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2页
变风量VAV末端DDC控制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3页
变风量VAV末端DDC控制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风量(VAV)末端DDC控制的设计与实现孙曙 任庆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变风量末端测控系统及其动态特性的分析,基于上位机DDC控制进行控制算法研究与实现,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测试,实际的控制效果达到了预期要求,为变风量空调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关键词:变风量末端 DDC控制Design and Implement of VAV Terminal Based on DDC ControlSUN Shu, REN Qing-chang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is the control system and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VAV BOX. Based on DDC control with PC test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a control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which reached the anticipative control performance. It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variable air volume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application.Keywords: VAVBOX, DDC收稿日期:2011-2-10作者简介:孙曙(1985),男,硕士研究生;西安市雁塔路中段13号166信箱(710054);E-mail: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水系统中涉及到众多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被控参数,对这些参数实施优化控制是保证整个系统高性能运行的重要基础。末端装置(VAV BOX)作为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运行状态对整个空调系统能否实现设计目标至关重要。在我国,当前的工程及系统集成商大都以代理或使用国外公司的VAVBOX产品,能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甚少。VAVBOX研发水平的滞后与我国空调自控系统的迅速发展局面已不相符。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DDC控制技术在VAV BOX上的应用,利用其功能强,计算速度快,可实现复杂控制的特点,改善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1 直接数字控制法(DDC)所谓直接数字控制法(DDC)就是计算机在参加闭环的控制过程中,不需要中间环节,由底层传感器或变送器采集信号,控制算法在计算机(单片机、单板机、PLC、工业PC机等)上完成,直接控制调节阀、风机等执行机构。这样的控制系统统称为DDC控制。若DDC控制器的构成是集成CPU和存储单元,配置AI/AO/DI/DO通道,实现在现场对执行器进行控制,并通过通讯总线与中央控制站联络,则此类DDC控制器实时性较好,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强。根据实际条件,本文中的DDC控制器是由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中央处理单元,由数据采集卡、PLC完成对输入数据的采集及对执行机构的控制输出。充分利用了工业控制计算机的高速处理能力,实现对系统中不同设备的集中管理和控制。这种模式的DDC控制器,运行灵活,能够满足控制算法的深层次研究,实现在线修正控制器参数,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以下介绍依托西安建筑科大学变风量空调实验室,通过工业控制计算机对变风量末端(VAV BOX)DDC控制的研究与实现。2 变风量末端(VAV BOX)DDC控制系统结构图1为西安建筑科大学变风量空调实验室末端控制系统结构图。图1 变风量空调实验室末端控制系统结构图由图1可见,DDC控制系统主要由上位工控机,传输网络、现场设备三部分构成。1)上位工控机主要完成对整个系统运行参数的控制和监控。2)现场数据采集主要包括现场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传感器将现场的实时工况通过数据采集卡送至PLC和工控机,数据输出卡根据上位机的计算结果来调整现场执行机构的输出。3)传输网络主要用于现场与上位机管理之间的数据传输。2.1 上位机管理与控制作为变风量末端DDC控制的核心,选用研华IPC系列工控机,软件平台采用NI公司的LabVIEW,其提供了丰富的图形控件,可以通过DLL,NET,MATLAB等脚本节点实现混合编程。在LabVIEW函数库中包括了数据采集,串口控制,数据分析等,非常适合进行控制研究。LabVIEW通过PLC和数据采集板卡完成对现场设备的信号采集。对现场的执行设备控制信号也是由数据采集板卡完成。控制器的设计采用LabVIEW中的PID工具包作为对第三节中采用的双闭环控制器,通过MATLAB脚本节点可以实现高级控制算法的设计。在系统运行和研究过程中,无论前期的建模辨识,还是后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都需要大量的数据。因此在LabVIEW中可以通过ADO(Active Data Object)、DAO(Data Access Object)与数据库连接,而且ADO与ODBC(Open Data Connectivity)连接能访问任何支持ODBC的数据库,例如:SQL Sever、Oracle、Microsoft Access等,本文采用的是Access数据库存储数据。2.2 现场设备现场设备主要包括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在VAVBOX的控制系统中,主要有风管内的风量传感器和房间内的温度传感器。本工程中风量传感器采集信号为15V电压信号,温度传感器为标准420mA电流信号。在实验室中,底层传感器众多,除了末端控制所必需的控制信号外,为更好地调节室内空气品质和完成上位机对末端工况的监控,设置了房间温湿度、CO2浓度、房间设定温度、末端风阀位置反馈等信号,这些信号均通过欧姆龙PLC采集。末端风阀执行器输出控制信号为210VDC,位置反馈信号为15VDC,分别对应090的开度。2.2 通信网络温度传感器和风量传感器均由数据采集卡采集,采集卡通过标准PCI总线,选用研华的PCI 1700系列板卡。通过研华PCI板块提供的LabVIEW驱动,可以实现对AI/DI/AO/DO信号的采集和输出。PLC通过OPC技术与工控机进行数据交换,只需要在OPC Servers中进行设置,即可实现在上位机LabVIEW中对数据的调用。3 VAV末端控制器设计基于压力无关型末端设计,其控制回路如下图2所示。图2 压力无关型末端控制回路通过引入双闭环控制,主环为温度控制,副环为风量控制。通过风量控制环节来控制风阀开度,温度控制环节可以根据房间温度的变化计算出风量给定。这样消除由风管静压变化给送风量带来的波动,避免“超调”和“欠调”的现象。根据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选择原则根据其作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主环起定值控制作用,因此主控变量要求比较严格,一般不允许有余差。在VAV末端控制器中,房间温度作为主控量,其时间常数和时滞都比较大,受到的随机干扰较为严重,采用传统PID控制不能完全适应,故本文的温度控制器设计为自适应PID控制器。副环对主控制器输出起随动作用,而对扰动作用起定值控制作用,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在本文中,风量作为副控制量,其时间常数和时滞较小。通过阶跃响应实验,得到风量调解的时间常数为116s,而房间温度模型的时间常数为940s,主副回路的时间常数比TP1/ TP28,因此串级控制系统中的“共振”现象可以消除。故风量控制器设计为PI控制器。在DDC控制器控制逻辑完成后,按照逐次逼近法进行整定,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断开主回路,对副环进行整定。在LabVIEW中将温度控制器PID模块置为手动工作模式,并手动输出为0,并手动改变风量PID控制模块的PID参数。通过多次实验,采用衰减曲线法得其状态图如图3所示。由于风量传感器的精度以及风量信号较为敏感,采集时受到干扰较大,故可以接受其20m/h的超调。图3 风量控制器整定图2)在副环参数整定后,闭合主副回路,保持上一步取得的风量控制器参数,按照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方法整定温度控制器参数。由于温度控制器采用的是自参数整定PID控制,在经过多次090的阀门开度输出之后,PID参数已被自动计算出来。因此采用阶跃信号对其进行测试。在VAVBOX稳定工作在28时,将房间设定温度设置为24。得到VAVBOX的响应曲线如图4所示。系统对于阶跃响应约为700s左右,且超调量较小,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能够满足房间区域温度的控制要求。图4 VAVBOX对阶跃响应曲线图4 结论本文进行了VAV末端控制器的DDC控制设计,借助于上位工控机进行新型VAVBOX研究方式的探索。将VAVBOX的与控制系统集成于一体,可以有效地对空调系统末端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现场试验,控制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的优点,能够满足中央空调房间温度的控制要求。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