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 )字 号本科生毕业设计设计题目:宿州国际会议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姓 名:郭珺芳学 号:02090785班 级:建筑学2009-3班二一四年六月 中 国 矿 业 大 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姓 名:郭珺芳学 号:02090785学 院: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专 业:建筑学设计题目:宿州国际会议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指导教师:王栋职 称:副教授二一四年六月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学院 力学与建筑工程 专业年级 建筑学2009级学生姓名 郭珺芳 任务下达日期: 2014年 1 月 10 日毕业设计日期: 2014 年 1 月 10 日至 2014 年 6 月 5 日毕业设计题目:宿州国际会议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设计要求:1 项目定位:项目拟建一座四星级会议酒店,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城区会议接待等需求。2 项目位置:位于安徽宿州萧县近郊。3 设计目的:设计不仅应收集掌握国家有关星级宾馆标准的规定,熟悉其各部分的功能要求,还应了解会议型酒店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设计应通过新颖的理念,赋予建筑独有的个性;结合山地景观,通过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塑造,发展更多开放的公共场所和景观空间,并赋予相应的场所精神;通过把握客人需求,提供舒适而有趣的体验;通过创新的视觉概念,打造标志性的建筑;通过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解决山地的高差问题。4 设计要点:(1) 满足四星级旅馆设计规范(2) 合理区分宾客人流、服务人流、货流,避免干扰(3) 建筑形象生动、空间丰富、具有时代感(4) 采用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合理(5) 重视室外环境设计(6) 功能要求有对外营业的宴会厅及单独的会议中心5 技术指标要求:总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1) 客房部分:约15000平方米。(标准客房约150间,套间约20间)(2) 公共部分:约1400平方米。大堂约1000平方米,内设总台、休息、行李房、咖啡座、商店、商务中心等康乐约1500平方米,包括健身中心、按摩SPA,KTV包房等。餐饮约5000平方米,包括全日餐厅、西餐厅、中餐厅、对外宴会厅及若干包房,相应的厨房、库房)会议中心约3000平方米,包括大会议室以及小会议室若干。(3) 后勤部分:约1000平方米(办公室、更衣室、浴室、食堂、开水间、厕所每层一个。设备房:配电、空调机房、锅炉房、洗衣、电话总机等)绘制图纸:1 方案设计说明2 基本经济指标3 区位图4方案构思设计5总平面图6各层平面图7立面图8剖面图9客房布置图10 理念分析图11 建筑单体透视效果图15相关意象图18相关技术节点图19手绘效果图其它要求:以上成果个人独立完成,并制作成A3图幅,装订成册的文本一套。主要内容另制作A0展板2-3张。绘制的图纸中,要求手工绘制2张。翻译一篇与设计或专题内容相关的外文参考文献,其中文字数不少于3千字,并且附原文。院长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工作态度及工作量;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存在问题;是否同意答辩等):成 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语(选题的意义;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量的大小;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写作的规范程度;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存在问题;是否同意答辩等):成 绩: 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语(选题的意义;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量的大小;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写作的规范程度;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存在问题;是否同意答辩等):成 绩: 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答辩及综合成绩答 辩 情 况提 出 问 题回 答 问 题正 确基本正确有一般性错误有原则性错误没有回答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学院领导小组综合评定成绩:学院领导小组负责人: 年 月 日摘 要本毕业设计内容为宿州国际会议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期研究;第二部分是项目规划与建筑设计;第三部分是建筑技术设计。在第一部分前期研究中,分析了当代酒店发展的现状、传统酒店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对国内外案例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分析现代酒店存在的问题,并与国际酒店发展进行对比,引出了未来中国酒店的发展新模式。其次,针对本次设计进行的具有针对性的调研研究,选出两个国内外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并取之精华为本次设计提供参考。第二部分是项目规划与建筑设计,包括设计理念、总平面设计以及建筑单体设计。根据宿州当地及基地周边的情况分析,并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创造富有现代感的独具特色的花园式建筑。并且通过对功能和流线的合理设计,在满足会议酒店基本需求的同时,结合造型与立面设计,打造出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高品质酒店环境。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力求打破传统,创造出新颖的、具有创造性的酒店建筑。第三部分是建筑技术设计,包括消防设计、节能环保设计以及结构设计。设计师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绿色理念,使建筑在减少了能源消耗的同时更加现代化。也响应了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的国际建筑发展趋势。关键词:会议酒店;花园式建筑; 城市阳台; 山地台阶; 绿色建筑ABSTRACTThis graduation design content for the SuZhou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mainly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preliminary study; the second part is the project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e design; the third part is the building technology design.In the first part of previous studi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hotel development,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e traditional hotel facing and the cases at home and aboard are analyzed. First,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odern hotel and compared with international hotel development, leads to the new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future Chinese hotel. Secondly, the targeted research study which is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selected two excellent examples at home and abroad for analysis, and take the essence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The second part is the project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e design,including design idea, general layout design, and individual building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ondition of SuZhou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circumstances surrounding the base, combined with modern design concept, creating modern unique garden-style architecture. By the reasonable design of function and streamline in building, to meet the basic demand of hotel meeting combined with the style and facade design, creating a beautiful and high quality hotel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the designer tries to break the tradition, to create an innovative and creative hotel building.The third part is the building technology design, including fire control design, the desig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structural design.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green concept,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while making the building more modern. At the same time, it responds to the green building, low carbon buil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trend of architecture.Keyword: Conference hotel; Garden architecture; City balcony; Mountain steps; Green building 目 录第1部分 前期研究1.1 概述1 1.1.1 酒店业发展现状1 1.1.2 传统酒店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1.2 会议型酒店1 1.2.1 会议型酒店的发展现状1 1.2.2 会议型酒店的发展趋势21.3 针对性调研及案例分析2 1.3.1 国内案例分析2 1.3.2 国外案例分析3第2部分 项目规划与建筑设计2.1 概述4 2.1.1 项目概况4 2.1.2设计理念与依据42.2 总平面设计5 2.2.1 用地情况5 2.2.2 功能布局5 2.2.3 交通布局6 2.2.4 景观布局62.3 建筑设计7 2.3.1 建筑功能布局7 2.3.2 交通流线7 2.3.3平面设计7 2.3.4竖向设计8 2.3.5造型设计9 2.3.6立面设计10 2.3.7剖面设计10 2.3.8停车系统10 2.3.9无障碍设计10 2.3.10建筑意向图102.4 经济技术指标11第3部分 建筑技术设计3.1 建筑消防设计12 3.1.1设计依据12 3.1.2建筑消防设计12 3.1.3防火分区12 3.1.4安全疏散123.2 建筑节能环保设计12 3.2.1建筑节能设计12 3.2.2建筑环保设计133.3 建筑结构设计13 3.3.1上部结构选型13 3.3.2基础选型13参考文献14翻译部分15致谢32中国矿业大学201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4 页1 前期研究1.1 概述1.1.1 酒店业发展现状中国酒店业第一次大的发展机遇是改革开放后,20年间,经过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以及服务行业的不断完善,中国酒店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国际化以及在国际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中国酒店业迎来了第二次大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彻底改变的整个世界,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把中国酒店第一次和世界酒店摆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在这一新的起跑线上,酒店传统的商业模式反而成为了酒店拥抱新商业模式的障碍,中国酒店业是一张白纸正好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中国酒店业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中国酒店业效率低下,运作及形式千篇一律,缺少多元化的酒店液态形式,服务主题不鲜明,在国际酒店中,竞争力低下。1.1.2 传统酒店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中国酒店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是如何依托中国、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发展,创造新的、更有效的商业模式。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加速发展以及日益变化的顾客需求,酒店的不断扩张导致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现代这个高速文明的社会,酒店的竞争其本质应该是文化的竞争。不断变化、创新发展是中国酒店业在将来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选择。另外,随着公众环保意识,节能意识的加强,节能建筑,低碳建筑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绿色酒店、主题酒店将是中国酒店在未来发展道路的的一个新方向。现在,一个酒店的文化特色是否鲜明越发成为人们选择的重要因素,创造别具一格的酒店文化成为酒店运营重要的一部分。国内外的一些具有鲜明主题特色的酒店运营非常成功。客人入住后体验的不仅仅是别具一格的酒店环境,更是在一种文化中熏陶自己。另外,环保意识风起云涌的今天,绿色客房已经从创新走向了成熟。从建筑外墙的新材料运用,到酒店能源的循环利用,再到利用自然创造能源,低碳建筑,绿色建筑已经越来越普及。不仅如此,在客房的设计上也逐渐加入了高科技的元素。伴随中国的发展和新的国际商业模式的出现,新一代的中国酒店人有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为中国酒店业创造另一次飞跃,让中国酒店从此走向世界,成为世界酒店业的引领者。1.2 会议型酒店1.2.1 会议型酒店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和信息交流的不断增加,不同的地方,例如市中心、郊区、飞机场、休闲场所等吸引会议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强,促使了大量风格各异的会议酒店,也引发了业界和学术界对这种酒店的重视。会议饭店建设与运营指南(草案)中对会议型饭店进行了定义:会议型饭店是以会议为主要市场定位并配套住宿、餐饮、会议、展览及相关服务等功能的单体饭店建筑 。会议型饭店有三个特征:1、能独立举办会议;2、会议客源为主要市场;3、收入主要来源为会议综合收入。目前,很多酒店虽然通过营销等方式突出自己是会议型酒店,但是在具体发展方向上,到底是度假村还是商务型酒店,或是培训中心,还很模糊。造成这种情况有两方面原因:1、一些会议酒店通过改造原有设施来承接相关会议活动,所以硬件设施不匹配以及内部人员安排不清晰成为了很突出的问题。2、随着快速变化的市场和需求的多元化,经营者还没有确定要多元兼顾还是走专业化道路。这说明关于会议型酒店的确认标准和规范细节还有待完善,从而明确酒店的发展方向和定位。1.2.2 会议型酒店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公共的会议中心将继续扩展,人们的住宿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在区位选择方面,高等会议目的地范围应进一步扩大,从而使会议酒店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所以会议酒店的选址呈郊区化的趋势。这样,也会减轻大型会议和展览带来中心城区的交通负荷。在功能方面,会议酒店也应多样化发展。传统的单一功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顾客的多种需求,会议酒店应不仅能满足基本的住宿、餐饮、会议功能,还应该加入展览、休闲、商务处理等多样化的功能。不过在酒店设计中,各种功能空间的面积所占的百分比应该根据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区别。在同一功能上,也应该有各种规格的空间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比如会议空间,酒店设计时应考虑承接不同规模的会议,从而有相应规模的会议室。在整体环境上来看,提高绿化率,创造怡人舒适的室外环境必不可少,使用户达到身与心的放松。在节能环保方面,当现在环保意识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意识时,用户也更加关注这一点,所以绿色环保的酒店能更多的受到用户的青睐。另外,空间的品质、价值的可持续性对于酒店建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1.3 针对性调研及案例分析1.3.1 国内案例分析三亚三美湾酒店该项目用地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三美湾,距凤凰机场约25公里,集高标准客房、国际会议中心、研修培训基地、休闲娱乐和露天运动为一体,这里将被打造成国内领先的国际化热带生态型酒店。地块自北向南依次跌落,坡度约为15。场地及周边山体植被良好,景观价值较高。南临南海,东、西、北三山环抱,整体格局背山面海,自然资源极为优越。以“分段的方式”布置建筑体量,保留了“由海到山”的通透视线通廊,形成了“山、海、建筑”的对话,使得建筑与环境更自然的融合到一起。建筑以“折线分段式”布局设置于场地北侧,得到南部最大的景观园林,保证了客房内一览无余的优美海景。(如 图1.1)规划布局采用南北向中轴线关系,轴线东侧以公共活动空间为主,包括公共泳池、露天会议广场等,轴线西侧种植绿化为主,营造安静、惬意的景观氛围。酒店以海景大堂为建筑核心,中餐厅、西餐厅、会议中心、健身娱乐中心配备齐全。园林景观设计以热带园林为主题概念,无边际泳池、300米沙滩、网球场、海边高尔夫等更是海滨休闲的非凡体验。在立面设计中,设计团队不拘泥于已有的热带建筑设计手法,二是创新的将起伏屋面、宽大的阳台挑檐、木色的遮阳设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如 图1.2)创造了热带地区的简洁、现代的新海滨建筑风格。外墙材料以米黄色涂料与棕色木制百叶结合,诠释了热带建筑的色彩性格。图1.2 立面局部图1.1 折线分段式 1.3.2 国外案例分析Avasa酒店(Avasa totel)印度海德拉吧Avasa酒店是一家现代化的五星级酒店,提供位于海德拉巴市的豪华住宿,并设有健身俱乐部、旅游咨询台以及4个餐饮场所。驱车驶向高科技城时,四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商务和公寓大楼,一栋接一栋,让人产生视觉疲惫,这时候Avasa引入眼帘,一座高9层、配有阶梯式花园的酒店,顿时令人舒畅悦然。(如 图1.3)客户想要一个基于商务型酒店设计的解决方案,并希望能打破传统,即在一个与众不同的区域建一座不落俗套的建筑。该建筑最大的特色是阶梯式平台,随着楼层的抬高,阶梯式平台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因此,每一层的客房走廊都带来独特的体验,让住客可以感受到通透的走道和植被充裕的阶梯花园。(如 图1.4)立体绿化的设计使住户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体验到大自然带来的一份宁静与平和,远离外界的喧嚣。阶梯式的立面朝北,把自然光带到中庭,减少了能量消耗。地板和表皮的花岗岩运用,贯穿了整个建筑设计。本地材料的使用,有效减少了碳排放量。在此设计中,值得借鉴的是“阶梯式平台”的概念,以及它的立体绿化。图1.4 建筑剖面 图1.3 建筑立面 2 项目规划与建筑设计2.1 概述2.1.1项目概况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 (如 图2.1) ,是淮海经济圈与徐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一。随着宿州市经济的快速增长,配套设施建设也变得刻不容缓。本项目位于宿州萧县龙城镇(如 图2.2),紧邻徐州,在主干道淮海路西段,北面依山,南面视野开阔。拟建一座以住宿会议为主,展览、休闲、娱乐为辅的四星级花园式会议型酒店。建成后,酒店可以为徐州市和宿州市的各类商务会议服务,并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基地内部高差较大,形状较为方正,基地面积约为5126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为31116平方米,占地面积7317平方米。 图2.2 基地位置图2.1 基地区位图 2.1.2 设计理念与依据设计理念:由于基地视野开阔,景色优美,所以设计师采用景观先行,景观先导的设计原则,创造中心景观带,并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建筑内部发散开,使得景观无处不在。结合基地高差,融入“山地台阶”的概念并用错落的建筑体量来呼应山势的起伏变化。高低错落的建筑屋面可以看做是城市的阳台,与自然融为一体,让人们可以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中看到更多的绿色,赋予建筑更大的意义。另外,将绿色引入建筑中并融入节能设计也是该项目的一大特色。设计结合建筑立面,加入空中花园,立体式的绿化使建筑别具一格。建筑整体风格也打破传统宿州建筑风格,现代感十足,使城区的一角有焕然一新的感觉,成为萧县的标志性建筑。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建筑设计资料集4;并满足各项规范要求。2.2 总平面设计2.2.1 用地情况项目基地位于宿州萧县的龙城镇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如 图2.3)图2.3 基地现状图 基地自西北向东南依次跌落,高差较大。南面为主干道淮海路,西侧为高速路G311。(如 图2.4)交通便利,使得徐州和宿州的客户都可以很方便的到达,扩大了酒店的服务范围。另外,基地北面邻山,自然资源优越,形成了比较好的景观视野。图2.5 建筑功能分区图 图2.4 基地周边交通分析图 2.2.2 功能布局设计打破传统酒店的集中式布局,采用集中加分散式布局,由一栋七层的四星级酒店主体及两栋配套餐饮、会议建筑以及设备部分组成。建筑主体部分从基地北侧中央向西南方向呈台阶状展开,呼应了基地原有高差的同时,丰富了建筑的立面,并与两个配套建筑形成了内向性的视觉中心。酒店设备用房及后勤部分位于西北侧,与主体的服务用房相近,由于高差关系,建筑部分隐于地下,突出的建筑用植被覆盖,使得建筑与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室外布局中,以中间的河流为景观中心,周围提供休闲活动场所,另外在建筑主体东侧设置一块网球活动场地,为客房区提供了优雅生动的景观环境的同时创造丰富的活动空间。面向城市主干道的南侧方向上由西到东分别设置了三个基地入口,分别为酒店的主入口、会议中心和餐饮的主入口,后勤与办公的主入口。(如 图2.5)分别设置的入口使得会议中心和餐饮都可以对外服务。另外,酒店主体分设大堂主入口、团体入口、客房出入口、服务出入口,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餐饮和会议中心分别设置主入口与后勤入口。设计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现有的景观资源,并且结合基地高差形成了错落有致丰富的空间和景观,使建筑与环境很好相互地呼应。2.2.3 交通布局本项目采用人车相对分流的交通系统,车型路线主要沿着在建筑外围。(如 图2.6)停车位布置在会议中心主入口处、酒店大堂主入口处以及后勤部分入口处,以方便车辆的出入与货物的卸载。基地在南侧中央设置步行出入口,结合高差和景观设计,主要以硬质铺地为主,使人们可以便捷地到达各个功能区域。消防车道(如图2.6)基本呈“环形”布置在建筑外围,并满足规范的要求。图2.7 景观布局图 图2.6 车行路线 2.2.4 景观布局设计本着以景观为先导,景观先行的原则,对基地内景观做了整体设计。分为三个景观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水景和入口景观形成的中央景观带;第二个层次是滨水绿化带,;第三个层次是建筑内部绿化以及屋顶绿化。中央景观带形成了景观视觉中心和活动中心,在基地内部形成了开阔的视野。滨水绿化带成为建筑与开阔景观的过渡,也为建筑室内景观廊提供绿化景观。建筑内部的绿化,让住客可以感受到植被充裕的花园,使每一层的客房都有独特的体验。屋顶绿化配合建筑的高低错落,与山地融为一体,体现了“山地台阶”的设计理念。三个景观层次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如 图2.7)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广场与活动场地相配合,使得景观主次分明,也突出了主题。基地西南侧的自然景观成为保护酒店大堂私密性的屏障,使住客与外界的嘈杂隔绝,更好的享受建筑带来的宁静。中心景观带设置水池、室外平台、景观楼梯和错落的植物,吸引人们的眼球,也形成了整个酒店的视觉景观中心。2.3 建筑设计2.3.1 建筑功能布局酒店打破了传统的大堂与客房的布局方式,将大堂与客房主体分开设置,加上景观的引入,突出了花园式酒店的设计概念。大堂与酒店主体通过附属服务空间及特色景观走廊相连,使流线更加有趣。入口大堂、大堂吧以及内庭院这三个公共部分相结合,形成一条贯穿建筑的中轴线,建筑功能分区沿轴线展开,形成动静结合、开敞与私密相结合的功能布局(如 图2.8)。客房主体底层设置了全日餐厅与、健身中心、SPA按摩中心,方便为客人服务。考虑到会议酒店的特殊性,将酒店二层设置为商务层,提供独立承包服务,内设规模大小不同的会议室以及两种不同的房型,最大限度满足客人需求。酒店三、四层设置标准双人间,五层设置标准大床房,六、七层设置套房。基地东侧主要布置了可以对外服务的餐饮和会议部分,包含了宴会厅及能满足不同要求的会议厅。各个建筑通过室内廊道或室外小路相连接,使住户更方便的到达各个区域。酒店一层的景观廊道以及每两层的立体绿化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将景观融入建筑,也将建筑融入到景观之中,是整个酒店的特色与焦点。2.3.2 交通流线酒店流线主要分为客人流线、服务流线和后勤物品流线。三者互不交叉。酒店主体的服务入口设在西北角,与设备用房相连,不对酒店主体产生干扰。后勤部分主要为餐厅和会议中心服务,有单独的车行入口和停车广场,位置隐蔽,降低对其它部分的影响。2.3.3 平面设计1 入口酒店主要入口安放在基地中心,面临中心景观带,入口前的大广场对着基地入口,方便车辆到达。在大堂西侧设置了团体入口,达到分流作用。由于大堂距客房较远,在客房主体北面设置客房入口,以满足不同需求。在客房主体南面,设置两个出入口,一个主要通向中央景观带,一个通向餐饮和会议建筑。在客房主体西北角设置服务入口,通向设备用房。餐饮区域和会议中心均分别设置单独的出入口,不仅为酒店内部服务,同时可以面向酒店之外的市场。在餐厅和会议中心背面均设置后勤入口。2 门厅大堂图2.8 酒店主体功能布局图 大堂部分设置成通透的形式,视线延伸处为中心景观带。局部通高的形式和弧形的平台使得空间丰富有趣。大堂中心景观既增加了大堂的气势又加强了大堂的导向性,而且与室外水景相呼应。大堂一层设置了服务台、办公室、行李间、询问处与休息区,二层为大堂酒吧。与大堂相连的是商店、花店以及商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方便顾客使用。在大堂,客人除了可以办理住宿之外,还可以办理邮件传真接收、行李寄存、存取现金等服务。大堂通往客房是一条观景展览廊,使客人处处感受着花园的气息,也有步移景异的效果。3 客房客房全部朝南北向,加上融入到建筑内部的绿化,使每间客房都争取到较好的景观,有置身于花园中的体验。客房主体中有三个中庭设计,使得空间丰富有趣,也增加了很多交流空间。标准采用4.5米开间,进深9米,满足四星级酒店的客房标准。酒店共约174间客房,其中标准间101间,位于2-4层;大床房52间,位于二层和五层;两开间套间13间,位于6层;三开间套间8间,位于七层。客房卫生间全部干湿分区。由于会议酒店的特色,特别设置二层为商务层,并配备有大小不同的会议室和商务中心,以满足不同需求。每层客房标准层设置一处公共交流区域,增进客人之间进行交流,同时为熟识的人群提供一个公共活动的空间,避免进入较为私密的客房内部区域。每个客房层都设置有服务间和布草间,便于为客人提供服务。4 餐饮餐饮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设在大堂和酒店主体一层,方便住客使用。另一部分是单独的建筑,可以对外服务,包括宴会厅、中餐厅、西餐厅。其中中餐厅和西餐厅位于一层,宴会厅位于二层。厨房与餐厅相连,有专门出入口,流线隐蔽。在功能上满足厨房面积为餐厅面积二分之一的要求,并设有前厅,面积约为餐厅面积的三分之一。5 娱乐用房酒店的娱乐用房包括健身中心、SPA区、KTV等,其中KTV布置在餐厅上层,可对外服务,其它布置在酒店一层。6 会议中心 会议中心位于基地东南角,距基地入口最近,方便大量人流进入。会议中心设有单独的车行入口及停车场。内部包括大会议厅、小会议室以及展览空间,满足不同使用需求。是会议型酒店的主要特色。7后勤及服务用房酒店后勤部分布置在建筑西北角,包括后勤人员的更衣与沐浴等,流线隐蔽,不会与其他流线交叉。设备用房包括配电室、空调机房、锅炉房、水泵房、消防水池、电话总机、洗衣房以及员工餐厅等。2.3.4 竖向设计 由于基地高差较大,所以竖向设计作为设计时的重要考虑因素。考虑到原有地形的等高线排布(如 图2.9),东南角的坡度较缓,所以将大空间的会议中心以及餐饮设置在东南角,同时也方便其与外界单独联系。基地西北角的坡度较陡,所以按照等高线排布方向布置建筑走向,以尽量减少高差。将建筑的最大体量至于北面中间位置,突出了整个建筑的重点。在处理高差的问题上,一方面将高差与景观相结合,另一方面,尽量降低室内外高差。高低错落突出“山地台阶”的概念。(如 图2.10)图2.9 原有地形等高线 图2.10 竖向设计图 2.3.5 造型设计建筑的外观和建筑的功能是紧密相连的。设计采用分散加集中式的整体布局,将酒店主体与餐饮和会议中心分开布置。由于现代建筑多是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商务和公寓大楼,一栋街一栋扑面而来,让人产生视觉疲惫。这时设计这座阶梯式花园的酒店,顿时令人舒畅悦然。酒店主体由客房部分向大堂部分顺着山势逐层递减,与山体互相呼应,体现了阶梯式平台的概念。酒店主体也采用退台形式,屋顶平台结合绿化,使得屋顶和退台像城市的阳台,把绿色引入建筑中。(如 图2.11)餐饮建筑和会议中心的建筑体块采用折线盘旋上升的形式,与退台式形成呼应,起到了异曲同工之效,又使得建筑形式不单调多样化。两个建筑同样使用屋顶绿化。建筑的高低起伏,将视觉中心引向了中心景观,也强调了建筑的内向型。建筑之间的结合布置,通过虚实的变化,体块的大小,让建筑体块互相平衡。图2.12 立面设计图 图2.11 建筑造型图 图2.11 造型设计图 2.3.6 立面设计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上,强调水平向的延伸感。结合了现代建筑的遮阳设计及材料的运用。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出丰富的光影。另外几个体块间虚实结合,也突出了主体部分。底层大面积的玻璃,使建筑留有很通透的视觉通廊,模糊了室内外界限。(如 图2.12)2.3.7 剖面设计对于山地建筑来讲,剖面设计尤其重要,如何解决好室内外高差是重点考虑的问题。建筑层高:酒店主体一层层高4.2米,标准层层高3米,共7层,室内外高差0.6米。总建筑高度22.8米,女儿墙高1.5米。其中大堂内部和室外高差为3米。餐饮和会议中心层高4.2米,餐饮共4层,会议中心共三层,室内外高差为0.6米。2.3.8 停车系统本项目按照宿州市的规划要求不少于0.3辆/客房设置机动车停车位,共计约53辆车。停车位采用地面停车的方式,分四部分停车。分别是会议中心及餐饮停车、酒店主体停车、团体大巴停车以及后勤服务停车。共有小型汽车停车位80个以及大巴停车位5个。2.3.9 无障碍设计酒店的各个主要出入口均设置无障碍坡道,坡道坡度为1/12。室内减少高差的设计,方便残疾人到达各个区域。建筑内部走道的宽度均按照规范的要求设计,公共厕所均设置一个无障碍厕位,每个建筑均设有电梯方便残疾人上下楼。设置有两间残疾人客房,客房设施根据残疾人的人体工程学设置,主要体现在家具的高度、扶手设置及卫生间设置。另外,在室外公共空间,也加设坡道,让残疾人也可以便捷的到达各个活动区域。2.3.10 建筑意向图dcba图2.13 建筑意向图 2.4 经济技术指标宿州国际会议中心 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名称数量1基地面积()512642总建筑面积31116其中大堂1800客房16000康乐中心1647餐饮5952会议3328后勤10003建筑占地面积()7317其中酒店主体4373餐饮中心1536会议中心14084容积率0.615建筑密度14.30%6绿地率32%7地面停车位(辆)85其中小型汽车80大巴53 建筑技术设计3.1 建筑消防设计3.1.1 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3.1.2 建筑消防设计酒店共有三个消防车出入口,消防车道成环形围绕,主要消防登高面设于酒店北侧和东侧。车道以硬质铺地为主,容许消防车到达每栋建筑。所有车道宽度不小于4米,各转弯半径及通道高度均满足国家规范和安徽省地方要求。酒店按一类建筑设计,耐火等级为一级。3.1.3 防火分区酒店客房标准层每层各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分区面积小于5000平方米(设喷淋);酒店餐饮部分,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小于2500平方米;会议中心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小于2500平方米。3.1.4 安全疏散建筑客房部分设有三部封闭楼梯间,门均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酒店房间位于两侧袋形走道尽端的疏散距离小于22米,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任意一点距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40米。酒店餐厅和会议中心,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小于30米。3.2 建筑节能环保设计3.2.1 建筑节能设计宿州与徐州同属于寒冷地区,建筑节能重点考虑的有外墙保温体系和遮阳体系,同时加入了屋顶花园和立体绿化。1 外保温体系:外墙考虑采用先进的外挂内通风型外墙外保温体系。被动式的冷量保存系统,是节能的第一步,其重点在于建筑外壳的隔热复合结构形式与窗的构造以及综合性的遮阳设施。2 遮阳体系:设计引入“气候箱”的概念,对春夏秋冬太阳日照的位置,用外遮阳百叶,设计了一个能量缓冲空间,创造了一个能够冬暖夏凉的自然条件,并使建筑立面光影变化丰富多彩。3 太阳能利用:在建筑屋顶围绕式边带设置太阳能收集器(特殊金属防水面下水管网体系),在不破坏建筑外形的条件下,获得热水生产,满足起码50的客房热水需求,四平方米的手机面积可提供300升容量的热水供应。4 雨水利用:建筑表面立体植被可以自给自足,最小化消耗珍贵资源。上层楼面的雨水,浇灌了下层楼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人机载激光雷达草原测绘-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度商业场地租赁合同范本(含租赁场地使用说明)
- 2025年度物业经营管理承包合同书
- 2025标准二手房买卖合同封面模板(含房屋维修责任界定)
- 2025年茶山茶叶品牌授权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炊事员健康管理与聘用合同
- 2025版社区蔬菜配送与团购服务合同
- 2025版餐具品牌授权与区域代理合同
- 2025年全新第九章进出口合同商订及环保责任履行协议
- 2025版通信工程技术咨询合同范本
- 蓝色简约风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展示模板
- 土建安全员c类考试试题及答案
- T/SHPTA 031-2022电缆和光缆用复合防护尼龙12护套料
- 高中生国防教育
- 汕头侨乡文化课件下载
- 体育公园大众冰雪运动项目配置指南 DB23T 3943-2025
- 值长面试题及答案
- DB32T 4772-2024自然资源基础调查技术规程
- TCECS24-202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 义警队伍管理制度
- 通信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