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下册》本科期末试卷及答案.pdf_第1页
《电力系统分析下册》本科期末试卷及答案.pdf_第2页
《电力系统分析下册》本科期末试卷及答案.pdf_第3页
《电力系统分析下册》本科期末试卷及答案.pdf_第4页
《电力系统分析下册》本科期末试卷及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707 级级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 下下 试卷试卷第第 1 1 页页 共共 8 8 页页 诚信应考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 下下 试卷试卷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各项信息信息填写清楚;填写清楚; 2.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 (或答题纸上或答题纸上) ); 3 3考试形式:开(考试形式:开(闭闭)卷)卷; 4 4. . 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4 4 大题,满分大题,满分 100100 分,分,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120120 分钟分钟。 题题 号号 一一 二二 三三 四四 五五 六六 总分总分 得得 分分 评卷人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一、填空题(每空空 2 分,共分,共 28 分)分) 1. 波阻抗和传播常数是长线最基本的特征参数,波阻抗决定线路_的能 力,传播常数说明行波_ _的特性。 2. 在电磁环网中,变压器变比不匹配会产生流经变压器的_ _功率。环网潮流 的经济分布(有功损耗最小)是按线段的_ _分布 3. 一个 n 节点的系统,其中有 m 个 PQ 节点,则直角坐标的潮流方程中将包含 _个方程,极坐标的潮流方程中包含_ _个方程。 4. 某地区电网中枢点采用逆调压方式。若该地区在负荷最大时,电压最低点到 中枢点之间的电压损耗为额定电压的 8%,则此时电压最低点的电压为_ _%的线路额定电压。 若该地区在负荷最小时, 电压最高点到中枢点之间的 电压损耗为额定电压的 2%, 则此时电压最高点的电压为_ _%的线路额 定电压。 5. 计算给定时间的能量损耗时,如果负荷曲线未知,可以采用_ _或_ _的 方法计算。调整用户的负荷曲线,_ _高峰负荷和低谷负荷的差值可以降 低能量损耗。 6. 电 厂 的 燃 料 消 耗 特 性 为 2 40 . 30 . 0 0 0 8 GG FPP, 则 当 电 厂 的 出 力 200 G PMW时,发电厂的耗量微增率为_ _。 7. 大干扰下的暂态稳定评估需要求解的发电机运动方程为_ _和_ _ _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座位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答 题 ) 密封线 0707 级级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 下下 试卷试卷第第 2 2 页页 共共 8 8 页页 _。 三、简答题(共三、简答题(共 42 分)分) 1. (5 分)分)PQ 分解法由于采用了一些简化,计算速度是不是一定比牛顿-拉夫 逊法快?为什么? 2. (5 分)分)对图 1 所示开式网络,A 是供电点,已知各线路(1、2、3)的参数、 各节点的负荷及 A 点的电压,试写出对此系统进行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的基 本步骤。 3. (5 分)分)利用下利用下图形解释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和二次调整过程,并说明 如何通过二次调整实现系统的无差调节。解释时可以在图中另外加线。 4. (6 分)分)某电网应用特征值分析法分析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问题,在某一平 f P O PD(f) PD(f) A B PG(f) PG(f) B B A b c d 1 2 3 图 1 辐射状供电网 0707 级级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 下下 试卷试卷第第 3 3 页页 共共 8 8 页页 衡点处存在 5 个特征根为: 106 . 0;05. 0; 41 . 0 5 , 432, 1 jj ,该电网 是否存在静态失稳问题,振荡失稳的模式是周期性的还是非周期性的?周期 性振荡失稳的振荡频率是多少? 5. (9 分)分)对基于电压偏差的比例式励磁调节器,分析放大倍数对功率极限和 小干扰稳定极限各有什么影响?并简要说明提高稳定极限的措施。 6. (12 分)分)在图示简单电力系统的发电机端接入一个制动电阻 Rb(原理接线 如图 2) ,则发电机的有功电磁功率表达式应如何表达?简要绘图解释制动电 阻如何控制可以增大极限切除角? tb 测量控 制或继 电保护 Rb 切除 投入 切 除 T1T2 DLV 图 2 发电机电气制动原理图 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30 分)分) 1. 某地区全年平均日负荷如下表所示。试画出负荷持续曲线图,并计算全年的 耗电量 W 与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Tmax(5 分)分) 。 时间 0:00-7:00 7:00-18:00 18:00-22:00 22:00-24:00 负荷(MW) 2.8 3.5 5 3.0 2. 一条 35kV 的线路,全线路阻抗为(10+j12),输送功率为(6+j4)MVA。 线路的首端电压为 36kV, 欲使线路末端电压不低于 34kV, 试确定串联补偿所 需的容抗(5 分)分) 。 0707 级级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 下下 试卷试卷第第 4 4 页页 共共 8 8 页页 3. 如图 3 所示简单电力系统,各元件参数(已化为统一基准下的标幺值)如下: 发电机(G) :1 . 0 d X ,0.6 q X ,0.2 d X ; 变压器: 1 . 0 21 TT XX ; 输电线路(每回线) : 5 . 0 L X ; 稳态运行点: 0 . 1V ,9 . 0cos, 0 . 1 00 P 1)分别计算稳态运行状态下发电机内电势 q E 、 q E 和 E ,并分别写出用以上 电势描述的的发电机有功电磁功率的表达式(10 分)分) ; 2) 若系统首端发生三相金属性短路,求保证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极限切除角 (发 电机采用 E 恒定和机械功率恒定模型) (10 分)分) 。 图 3 单机无穷大系统 0707 级级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 下下 试卷试卷第第 5 5 页页 共共 8 8 页页 一、填空题(每空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分,共 28 分)分) 8. _传输功率_ _沿线衰减和相位变化_ 9. _循环_ _电阻反比_分 10. _2(n-1)_ _n-1+m_ 11. _97_%_98_% 12. _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_或_等值功率法_ _减小 _ 13. _0.3016_。 14. _转子运动方程_和_功率特性方程_ 三、简答题(共三、简答题(共 42 分)分) 7. (5 分)分)PQ 分解法由于采用了一些简化,计算速度是不是一定比牛顿-拉夫 逊法快?为什么? 不一定。 PO 分解法的简化减小了每次迭代的计算量, 但是迭代次数可能会增 加, 具体是否比牛顿-拉夫逊法快取决于实际系统的情况。 在 35kV 及以下电压等 级的电压网中,线路的 r/x 比值较大,在迭代计算中可能出现不收敛的情况。 8. (5 分)分)对图 1 所示开式网络,A 是供电点,已知各线路(1、2、3)的参数、 各节点的负荷及 A 点的电压,试写出对此系统进行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的基 本步骤。 1) 假设各负荷节点电压为额定电压, 2) 根据各负荷节点电压及负荷,计算各支路 1、2、 3 的功率损耗, 3) 节点 b 的负荷加上支路 2、3 的功率损耗得到支 路 2、3 的首端功率,进而得到支路 1 的末端功 率 4) 支路 1 的末端功率加上支路 1 的功率损耗, 得到 支路 1 的首段功率 5) 根据节点 A 的给定电压和支路 1 的首段功率, 可以计算支路 1 的电压降落, 得到节点 B 的电压, 进而根据节点 B 的电压及支路 2、 3 的首端功率计 算支路 2、3 的电压降落,得到 cd 节点的电压。 6) 返回步骤 2,重复计算。 9. (5 分) 利用下分) 利用下图形解释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 和二次调整过程, 并说明如何通过二次调整实现系 统的无差调节。解释时可以在图中另外加线。 Pg(f)为系统频率特性曲线,Pd(f)为负荷的频率特性曲 线,原始的运行 d 点为其交点 A。系统负荷增加后,负荷曲线到了 Pd(f),还未 进行二次调整时,运行点移到 B 点,系统频率下降。在同步器的作用下,系统 静态特性上升到 Pg(f),运行点到 B,此时为有差调节。如果二次调整使得静态 特性上升到 Pg(f),运行点到 B,则可实现无差调节。 10. (6 分)分)某电网应用特征值分析法分析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问题,在某一平 衡点处存在 5 个特征根为: 106 . 0;05. 0; 41 . 0 5 , 432, 1 jj ,该电网 是否存在静态失稳问题,振荡失稳的模式是周期性的还是非周期性的?周期 性振荡失稳的振荡频率是多少? A b c d 1 2 3 图 1 辐射状供电网 f P O PD(f) PD(f) A B PG(f) PG(f) B PG(f) B 0707 级级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 下下 试卷试卷第第 6 6 页页 共共 8 8 页页 1、2、3实部大于 0,所以系统存在静态失稳问题,1、2为周期性振荡失稳, 振荡频率为 2 4 。 11. (9 分)分)对基于电压偏差的比例式励磁调节器,分析放大倍数对功率极限和 小干扰稳定极限各有什么影响?并简要说明提高稳定极限的措施。 答: 0 4 d TL VVEq X X SKSa Gq ,如果没有调节器,即 KV=0,则稳定条件变为 SEq0。 装设了调节器后, 在运行功角 90o的一段范围内, 虽然 SEq0, 因此只要 Kv 足够大,仍然有可能使上式得到满足。所以,装设调节器后,运行 角可以大于 90o,从而扩大了系统稳定运行的范围。调节器的放大系数整定值越 大,维持发电机端电压的能力就越强,输电系统的功率极限也越大。 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极限,提高发电机的电势 E,减小系统电抗 X,稳定系 统电压 V,抑制自发振荡,提高系统阻尼。 12. (12 分)分)在图示简单电力系统的发电机端接入一个制动电阻 Rb(原理接线 如图 2) ,则发电机的有功电磁功率表达式应如何表达?简要绘图解释制动电 阻如何控制可以增大极限切除角? 答:答: T P 1 P 3 P 2 P a b c d e f r i P 0 max c r m P b g h 如图所示,发电机正常运行在平衡点 a。短路瞬间,工作点变到短路时 的功率特性 P2上的点 b,发电机加速,功角增大。到点 c 切除故障线路,发 电机工作点变到切除线路后的功率特性 P3上的点 d。 显然, 如果不采取措施, 可能的减速面积 Aefri将小于加速面积 Aabcde, 系统将失去暂态稳定。 如果在故 障切除后接着投入电气制动,发电机工作点将由点 f 变到投入电气制动后的 功率特性 Pm上的点 g。发电机在第一个摇摆周期的最大摇摆角 max,将由面 积 Aabcde+Aefghi=0 所对应的点 h 确定。此刻,发电机转速恢复到同步速度。 0707 级级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 下下 试卷试卷第第 7 7 页页 共共 8 8 页页 tb 测量控 制或继 电保护 Rb 切除 投入 切 除 T1T2 DLV 图 2 发电机电气制动原理图 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30 分)分) 4. 某地区全年平均日负荷如下表所示。试画出负荷持续曲线图,并计算全年的 耗电量 W 与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Tmax(5 分)分) 。 时间 0:00-7:00 7:00-18:00 18:00-22:00 22:00-24:00 负荷(MW) 2.8 3.5 5 3.0 W=(7*2.8+2*3.0+11*3.5+4*5)*365=36164.5 MWh Tmax=30696.5/5=6832.8 h 5. 一条 35kV 的线路,全线路阻抗为(10+j12),输送功率为(6+j4)MVA。 线路的首端电压为 36kV, 欲使线路末端电压不低于 34kV, 试确定串联补偿所 需的容抗(5 分)分) 。 补偿前线路的电压损耗为: 6 104 12 36 V =3, 补偿后要求的电压损耗为36 342VcV 补偿所需的容抗为 36 32 9 4 Xc 0707 级级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 下下 试卷试卷第第 8 8 页页 共共 8 8 页页 6. 如图 3 所示简单电力系统,各元件参数(已化为统一基准下的标幺值)如下: 发电机(G) :1 . 0 d X ,0.6 q X ,0.2 d X ; 变压器: 1 . 0 21 TT XX ; 输电线路(每回线) : 5 . 0 L X ; 稳态运行点: 0 . 1V ,9 . 0cos, 0 . 1 00 P 1)分别计算稳态运行状态下发电机内电势 q E 、 q E 和 E ,并分别写出用以上 电势描述的的发电机有功电磁功率的表达式(10 分)分) ; 2) 若系统首端发生三相金属性短路, 求保证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极限切除角 (发 电机采用 E 恒定和机械功率恒定模型) (10 分) 。分) 。 图 3 单机无穷大系统 1) 0 0 cosV P I 0 s i n 2 0 2 0 )cos()sin(IXIXVE qqQ 0 0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