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度文库第一节原电池1.以铜锌原电池为例,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掌握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3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实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原电池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装置示意图现象锌片逐渐溶解,铜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质量增加,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电极Zn电极Cu电极电极名称负极正极得失电子失电子得电子电子流向流出(填“出”或“入”)流入(填“出”或“入”)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Zn2e=Zn2Cu22e=Cu总反应式ZnCu2=CuZn23.盐桥(1)成分:含有琼脂的KCl饱和溶液。(2)离子移动方向:Cl移向 ZnSO4溶液(负极区),K移向 CuSO4溶液(正极区)。(3)作用:使两个半电池形成通路,并保持两溶液的电中性。4原电池形成的条件(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2)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3)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直接接触)。(4)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5原电池两极负极:一般是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一般是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导电非金属),发生还原反应。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原电池构成的闭合回路中,电子从原电池的正极通过导线流向负极。()(2)原电池的正极一定是化学性质较不活泼的金属。()(3)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4)原电池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5)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以实现。()(6)碳棒不能用来作原电池的电极。()(7)反应Cu2Ag=2AgCu2能以原电池的形式来实现。()答案:(1)(2)(3)(4)(5)(6)(7)2锌铜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装置如下:指出上述装置中正、负极的电极材料是什么?并写出电极反应式。答案:Zn作负极,Cu作正极;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正、负极的判断1工作原理示意图(以锌铜原电池为例)2原电池电极的判断正确理解原电池的负极一般,在原电池反应中活泼金属作负极包含两层含义:(1)“活泼”是指相对活泼而不是绝对活泼。 (2)在大部分原电池反应中,金属活动性较强的一极作负极,另一电极作正极。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例外,例如:冷的浓硝酸作电解质溶液,金属铁或铝与金属铜作电极时,铁或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金属活动性弱的铜与浓硝酸发生氧化反应充当负极。Na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金属镁与金属铝作电极时,因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充当负极,而金属活动性强的镁只能充当正极。3盐桥的作用(1)通过离子在盐桥中的定向移动,使两个隔离的电解质溶液连接起来,可使电流持续传导。(2)使用盐桥是将两个半电池完全隔开,使副反应减至最低程度,可以获得单纯的电极反应,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如图为一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B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铜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解析该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铜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锌流出,经导线流向铜电极(电流的方向与之相反),电极反应分别为负极:Zn2e=Zn2,正极:Cu22e=Cu;盐桥中的阳离子向正极区硫酸铜溶液中迁移,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A(1)若将“铜棒”改为“碳棒”,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_(填“偏转”或“不偏转”)。若偏转,请写出原电池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_。(2)原电池反应中有0.1 mol电子转移时,正极析出铜的质量为_。答案:(1)偏转ZnCu2=Zn2Cu(2)3.2 g原电池的构成1下列反应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ANaOHHCl=NaClH2OB2CH3OH3O22CO24H2OCZn2HCl=ZnCl2H2D4Al3O26H2O=4Al(OH)3解析:选A。只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中和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2(2017唐山高二测试)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解析:选D。酒精为非电解质,A错误;选项B中未使用盐桥,没有形成闭合回路,B错误;C项中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不能形成原电池,C错误;依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可知D正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3.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流向锌C负极有O2逸出D铜上有H2逸出解析:选D。该装置是原电池,其中Zn是原电池的负极,Cu是原电池的正极。A项,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错误;B项,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错误;C项,负极上Zn失去电子产生Zn2进入溶液,错误;D项,在正极铜上氢离子得到电子产生氢气,因此有H2逸出,正确。4如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实验后的记录:Zn为正极,Cu为负极H向负极移动电子流动方向ZnCuCu极上有H2产生若有1 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H2为0.5 mol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ABC D解析:选B。Zn比Cu活泼,Zn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Cu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每转移1 mol电子,产生0.5 mol H2,电子由负极Zn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铜片,溶液中H向正极移动,SO向负极移动。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构成原电池的反应的速率比直接接触的反应的速率快。如实验室制H2时,粗锌比纯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或向溶液中滴入几滴 CuSO4溶液,反应加快。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对于酸性电解质,一般是作负极的金属为较活泼的金属,作正极的金属是相对较不活泼的金属。3原电池的设计从理论上讲,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实际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外电路负极(还原性较强的物质)正极(氧化性较强的物质)。(2)内电路将两电极浸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阴、阳离子作定向移动。(3)闭合回路如图为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的装置。将铜棒和碳棒插入FeCl3溶液中用导线连接,并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铜的金属活动性较弱,作正极,电极反应为Cu2e=Cu2B电子从碳棒流向铜棒C碳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Fe32e=2Fe2D溶液中的Fe3向铜棒移动解析:选C。该原电池中C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Cu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电子从铜棒流向碳棒;溶液中的Fe3向碳棒(正极)移动。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2用于金属的保护详见本章第四节知识点2。3设计化学电池例如:以2FeCl3Cu=2FeCl2CuCl2为依据,设计一个原电池。(1)将氧化还原反应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分别作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的电极反应式。负极:Cu2e=Cu2,正极:2Fe32e=2Fe2。(2)确定电极材料若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为金属单质,可用该金属直接作负极;若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为气体(如H2)或溶液中的还原性离子,可用惰性电极(如Pt、碳棒)作负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材料一般不如负极材料活泼。本例中可用铜棒作负极,用铂丝或碳棒作正极。(3)确定电解质溶液一般选用反应物中的电解质溶液即可,如本例中可用FeCl3溶液作电解液。(4)构成闭合回路:将电极用导线连接,使之构成闭合回路。(1)为获得持续、稳定、较强的电流,所选用的电解质溶液一般能与负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且使用盐桥将两个半电池连通。(2)设计原电池时,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无明确的电解质溶液,可用水作为电解质,但为了增强其导电性,通常加入少量强电解质。设计原电池Zn2Fe3=Zn22Fe2,在方框中画出能形成稳定电流的装置图(标出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负极:_,电极反应:_。正极:_,电极反应:_。解析由题意知所要求设计的装置图中有盐桥,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Zn为负极,比Zn活泼性差的金属或非金属石墨等作正极,选择与电极材料有相同金属元素的盐溶液或参加反应的盐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答案装置如图(合理即可)ZnZn2e=Zn2Pt2Fe32e=2Fe2在设计原电池装置时,由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如何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如反应:Fe2Fe3=3Fe2。答案:由反应方程式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先确定好负极,如该反应中Fe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确定Fe为负极,正极应为活泼性弱于Fe的金属材料或能导电的非金属材料如石墨。原电池的设计方法“两极一液一连线”1两极(1)根据电池总反应写出电极反应式。(2)电极材料的选择:电池的电极必须导电。一般电池中的负极必须能够与电解质溶液反应,容易失去电子,因此负极一般是活泼的金属材料,所以正极和负极不能用同一种材料,两个电极可以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或一种金属和非金属。2一液:电解质溶液的选择。电解质溶液是为正极提供放电的物质,一般能够与负极发生反应。3一连线:形成闭合回路。利用原电池原理比较金属活动性、加快反应速率1(2017黄冈高二质检)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abcd BbcdaCdabc Dabdc解析:选C。由甲装置a极溶解,可知a极是负极,金属活动性ab;乙装置依据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规律推出金属活动性bc;丙装置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可知d极是负极,故金属活动性dc;由丁装置电流从ad,则电子从da,故金属活动性da。2锌与100 mL 1 mol/L盐酸反应的实验中,若设想分别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钠、溴化铜、醋酸铜(均为可溶性盐),并测定生成H2的速率(mL/min),预计三种方案的速率大小可能是()A BC D解析:选C。醋酸钠与盐酸反应减小了氢离子浓度,反应速率减慢;溴化铜与锌反应置换出铜,形成锌铜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醋酸铜既有减小反应速率的因素又有加快反应速率的因素,不好判断以哪个因素为主。由的速率最大可确定答案为C。设计原电池3一个原电池总反应为ZnCu2=Zn2Cu,该电池电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可能是()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AZnCuCuCl2BCuZnH2SO4CCuZnCuSO4DMgZnCuSO4解析:选C。原电池总反应:ZnCu2=Zn2Cu,可得出其负极反应: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反应:Cu22e=Cu(还原反应),因此负极材料只能是Zn,正极为Cu2得电子还原成Cu,电解质应为可溶性铜盐,正极材料为活泼性比Zn弱的Cu、Fe(或C、Pt)等。4根据下式所表示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Cu2Ag=Cu22Ag。(1)装置采用烧杯和盐桥,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图,注明原电池的正、负极和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2)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解析:(1)首先将已知反应拆成两个半反应:Cu2e=Cu2,2Ag2e=2Ag,然后结合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特点分析可知,该电池的负极材料为Cu,正极材料为Ag。原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组成,铜和铜盐溶液组成铜半电池,银和银盐溶液组成银半电池,中间通过盐桥连接起来。(2)可根据上述两个半反应写出电极反应。答案:(1)如图所示(合理即可)(2)负极(Cu极):Cu2e=Cu2,正极(Ag极):2Ag2e=2Ag。 重难易错提炼1.构成原电池的“四条件”(1)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2)正、负两个电极。(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4)形成闭合回路。2.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四方法”(1)负极活泼性较强的金属;流出电子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阴离子移向的一极。(2)正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碳棒);流入电子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阳离子移向的一极。3.利用原电池原理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和判断金属单质的活泼性。课后达标检测基础巩固1下列装置中,电流表指针能发生偏转的是()解析:选D。A项中锌电极和乙烧杯中的电解质溶液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错误;B项中冰醋酸不导电,不能构成原电池,错误;C项中装置符合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但两极直接接触,相当于短路,因此电路中无电流,错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金属B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C实验室欲快速制取氢气,可利用粗锌与稀H2SO4反应D原电池可以把物质内部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电能解析:选C。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可以是非金属如碳棒,所以A错。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失电子被氧化,所以B错。粗锌中含有杂质可形成原电池,所以C对。能量转化率不可能达100%,所以D错。3.如图中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极:Cu22e=Cub极:Fe2e=Fe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为原电池Ba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电子沿导线由baDa极电极材料可以为锌解析:选D。该装置为原电池,a极发生还原反应,b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由负极(b)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a),b极为负极,电极材料为铁,a极为正极,电极材料应为比铁活泼性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4在如图所示的水果电池中,外电路上的电流从X电极流向Y电极。若X为铁,则Y可能是()A锌 B石墨C银 D铜解析:选A。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由已知条件知电子由Y电极流向X电极,因此Y电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故Y电极只能为A选项中的锌。5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解析:选C。乙烧杯中锌片与铜片没有接触,不能构成原电池,但锌可以与稀硫酸直接反应,放出H2。甲烧杯中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形成了原电池,由于金属活动性ZnCu,所以锌为负极,铜片上有H2放出,加快了锌的溶解,故只有C项正确。6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在产生电流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Fe是负极,C是正极B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C内电路中阴离子移向FeCl2溶液D电流由C电极流向Fe电极解析:选B。Fe与C作为原电池的电极,则Fe为负极,C是正极;Fe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且左边烧杯中正电荷增加,必然使盐桥中的阴离子移向FeCl2溶液;电子由Fe电极流向C电极,则电流由C电极流向Fe电极。7X、Y、Z、W四块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X、Y相连时,X为负极;Z、W相连时,电流方向是WZ;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是()AXZWY BZXYWCWXYZ DYWZX解析:选A。在原电池中,一般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与电流的方向相反。X、Y相连时,X为负极,则活泼性XY;Z、W相连时,电流方向是WZ,则活泼性ZW;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则活泼性XZ;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则活泼性WY。综上所述,可以得出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是XZWY。8可以将反应ZnBr2=ZnBr2设计成原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Br22e=2Br,2Br2e=Br2,Zn2e=Zn2,Zn22e=Zn。其中表示负极和正极反应的分别是()A和 B和C和 D和解析:选C。负极为Zn,失电子被氧化;正极为Br2,得电子被还原。9(2017安阳高二测试)以锌片和铜片为两极,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当导线中通过2 mol电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溶解了1 mol,铜片上析出1 mol H2B两极上溶解和析出的物质的质量相等C锌片溶解了32.5 g,铜片上析出了1 g H2D锌片溶解了1 mol,硫酸消耗了0.5 mol解析:选A。在涉及原电池的有关计算中,关键是要把握住一点:两极得失电子数相等。利用这一特点,从电极反应式看: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当溶解1 mol锌时失去2 mol电子,铜片上析出1 mol氢气得到 2 mol电子,得失电子守恒,即可推出A正确。10已知某原电池的电极反应是Fe2e=Fe2、Cu22e=Cu,据此设计原电池,并回答下列问题。(1)若原电池装置为图甲所示:电极材料A是_,B是_。(写名称)A电极观察到的现象是_。(2)若原电池装置为图乙所示:电极材料X可以是_(填序号,下同)。a铁 b铜 c石墨电解质Y可以是_。aFeSO4 bCuSO4 cCuCl2解析:(1)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可知Fe2e=Fe2是负极反应,故Fe作负极,即为B;Cu22e=Cu是正极反应,故A可以是铜,现象是有红色物质析出。(2)不含盐桥的原电池中正极材料是比负极金属活泼性差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即可,故此时正极是铜或石墨,但负极只能是铁,电解质溶液是含不活泼金属离子的盐溶液,可为硫酸铜、氯化铜或硝酸铜。答案:(1)铜(答案合理即可)铁有红色物质析出(2)bcbc11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的装置图进行实验。装置现象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C的质量增加A上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是_。(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是_。(3)装置丙中溶液的pH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解析:甲、乙、丙均为原电池装置。依据原电池原理,甲中A不断溶解,则A为负极、B为正极,活动性AB;乙中C的质量增加,即析出Cu,则B为负极,活动性BC;丙中A上有气体即H2产生,则A为正极,活动性DA,随着H的消耗,溶液pH逐渐变大。答案:(1)A2e=A2(2)Cu22e=Cu(3)变大(4)DABC能力提升12有甲、乙两位同学,他们一起做了水果电池的实验,测得数据如下:实验次数电极材料水果品种电极间距/cm电压/mV1锌铜菠萝39002锌铜苹果36503锌铜柑橘38504锌铜西红柿37505锌铝菠萝36506锌铝苹果3450下列对于甲同学提出的问题,乙同学解释不正确的是()甲:实验6中的负极反应式如何写?乙:铝为负极,Al3e=Al3。甲:实验1和实验5电流方向为什么相反?乙:实验1中锌为负极,电流由铜经导线流向锌;实验5中铝为负极,电流由锌经导线流向铝。甲:水果电池的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乙:只跟水果的类型有关。ABC D解析:选A。实验6中Al为负极,故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正确;实验1中Zn为负极,实验5中Al为负极,正确;对比实验1和实验5可发现水果类型相同时,电极材料不同,电压也不相同,不正确。13控制合适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向甲中加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解析:选D。由题图并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可知,Fe3得到电子变为Fe2,被还原,I失去电子变为I2,被氧化,A、B项正确;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项正确;向甲中加入FeCl2固体,对于2Fe32I2Fe2I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此时Fe2被氧化,I2被还原,故甲中石墨电极为负极,乙中石墨电极为正极,D项错误。14将镁条、铝条平行插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用导线连接构成原电池(如图所示),此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Mg比Al活泼,Mg失去电子被氧化成Mg2B负极反应为Al3e4OH=AlO2H2OC外电路中电子由Mg电极经导线流向Al电极DAl是正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会有白色沉淀析出解析:选B。该电池中只有金属Al能与NaOH溶液反应,反应中Al失去电子被氧化,Al作负极,其电极反应为Al3e4OH=AlO2H2O,Mg作正极,其电极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购房合同书范本
- 重症康复技术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宝鸡高三英语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新疆联考申论真题及答案
- 2025版网签版租赁合同样式
- 护坡钢管架搭设施工方案
- 浙江交通集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禄劝六孔桥上部施工方案
- 无砟轨道破除施工方案
- 破坏钢筋索赔方案范本
- 机加工安全生产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班组级)(精)
- 电梯从业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钢结构厂房装修施工方案报告
- DB32-T 5156-2025 零碳园区建设指南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层作业设计
- 网络药理学评价方法指南
-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 2.1力(第2课时)课件
- 中国外卖大战报告(中英)-高盛-202507
- 咖啡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 DB32∕T 4569-2023 发泡陶瓷保温板 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2025-2030年中国生猪养殖屠宰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