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林(2010浙江高考古诗鉴赏).ppt_第1页
定林(2010浙江高考古诗鉴赏).ppt_第2页
定林(2010浙江高考古诗鉴赏).ppt_第3页
定林(2010浙江高考古诗鉴赏).ppt_第4页
定林(2010浙江高考古诗鉴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林 2010浙江卷,定 林,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仍:又。,翻译: 用山中甘冽的泉水漱口,病齿生凉。坐在空旷的地方,烦躁的心情顿时宁静了。脱掉鞋子,在岩石上铺上被褥,躺在上面。只留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寻来。真正的快乐不是不能寄托,悲鸣的虫声同样是悦耳的声音。,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1)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1)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答案: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寻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赏析: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归隐金陵。王安石深爱钟山景色优美,常骑驴游玩钟山,疲倦时便到定林庵休息。后来,他就在庵内建了一个供自己休息和写字读书的书斋,取名“昭文斋”。 王安石一生都摆脱不掉疾病的纠缠,他的诗中提及患病的至少40余首。所患有眼疾、腰疾、昏眩、齿病等。因此,定林开篇便言:“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漱甘,即用泉水漱口。 诗人用山中甘冽的泉水漱口,口齿(病齿)生凉,坐在幽寂、空旷的地方,顿感烦躁的心情都宁静下来了。这两句,抒写感受。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情不自禁,脱掉鞋子(“因脱水边屦”),在岩石上铺上被褥(“就敷岩上衾”),躺在岩石之上。诗人闲适自得之状,呼之欲出。颈联“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为人称道。诗人欲留流白云对宿,恰好又逢明月相寻,两情相契,其乐融融!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白云、明月人格化,因此,这里的自然之景,已打上了诗人的烙印,是“人化的自然”。尾联“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突出“真乐”之意趣。,此题一改浙江卷往年专攻冷门的做法,选了王安石的定林(宋诗鉴赏辞典有较详细的介绍),题型和全国卷、外省卷也有趋同的倾向。这首诗并不好懂,诗人的心情太复杂,诗中多暗用典故,用以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