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ppt_第1页
2017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ppt_第2页
2017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ppt_第3页
2017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ppt_第4页
2017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曾经有很多难懂的诗词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去读,等我做题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人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哪些诗词说三个字:我恨你,如果非要在这份恨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走好鉴赏诗词的第一步,读懂诗歌,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纲要求,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唐诗,唐诗,宋词,唐诗、 宋诗,宋词,宋诗,宋词,唐诗,边塞诗,羁旅思乡诗,写景抒情诗,羁旅思乡诗,写景抒情诗,托物言志诗,1.选材以唐诗、宋词为主。从考查的篇目看,名家非名作和非名家的名作占比较大;从题材内容看,写景抒情、羁旅思乡类作品多,怀古咏史、托物言志、边塞诗类作品较少。 2.题型全为简答题,两题11分趋于稳定。其一侧重考查诗歌局部(或表达技巧,或关键词语等);其一着眼于整体(情感)。 3.考查重点为表达技巧、思想情感、形象等。,命题特点,答题时存在的问题:,读不懂、 说不清、 答不全,诗歌鉴赏三步走,能 读懂,会 鉴赏,精 表达,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怎样才算读懂?】,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1. 明白表层意思,2. 领会深层意思,10,古诗词特点,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凝练含蓄,言简意丰,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明晓古诗特点,灵活变通 (一)词类活用。 1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3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二)古今异义。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憔悴。 (三)省略跳跃。 1松 下 问 童 子 ,言 师 采 药 去 。 2上吞巴蜀下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3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省主语),(省动词),(省介词),(跳跃),(四)语序倒装。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3.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5.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6.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13,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补充省略!,还原语序!,读诗思路:,重要词语!,特点: (写诗),【如何明白浅层意思?】,补充省略,调整语序,整合句意,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15,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b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泉壑带(围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 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 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茅茨:茅草屋,带:环绕,生:升起,怜:喜欢,期:约定,文言文(词语、语序、省略),联想与想象,扩充内容,将诗的语言变成散文的语言。,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带,生,怜新雨后竹,爱夕阳时山。,闲鹭常早栖,全诗诗意为:山泉沟壑像飘带萦绕着茅屋书斋,墙头长着幔帷一般的薜荔,云霞就像是从薜荔中升腾起来的一样。刚下过雨的竹林和夕阳映照下的山峦多么叫人喜爱。悠闲的白鹭常早早回巢栖宿,秋花饱含生机比别处落得更迟。家童正在打扫爬上滕萝的小径,我昨天与老朋友预约了会面的日期。,竹窗闻风寄苗发 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使我从冥坐中惊醒。 (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来。 (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 (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 (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练习:翻译这首诗的大意,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重重青山,(时隐时现)若有若无。(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摇荡起(远方)的天空 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练习:翻译这首诗的大意,作业:翻译这首诗,江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作业:翻译这首诗,江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翻译:秋天青色的江水碧波万顷,澄澈明净的天空如同一面镜子,两只白鸥如飞雪般忽高忽低的飞舞,我抚摸着岸边仅数尺高的小柳树,期盼盼你快快长大,等到你枝条成荫的时候能够系住我垂钓的扁舟。 关键词:飞雪-比喻 双鸥-反衬 系-拟人 江鸥-动静相间 情感- 孤寂、孤单,21,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他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谢冕,含义韵味,读诗任务,练一练 请你投入诗境展开想像将诗中情境再现出来: 唐 陈羽从军行 海畔风吹冻泥裂, 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天异常寒冷,寒风凛冽,四处不见人迹。就在这时,耳畔传出一阵高亢嘹亮的笛声。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寻声望去,只见在皑皑天山白雪的映衬下,鲜艳的红旗高扬,一行队伍正雄赳赳气昂昂的向雪山顶端挺进。雪一直下,整齐的队伍一往无前。,【特别提醒】,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 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连缀意象成镜头,想像组接 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h叶落山路,枳zh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杜陵:地名。温庭筠幼时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鄠县(现在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曾自称为杜陵游客。,征铎鸣响催促旅人起程,刚上路就伤悲离开故乡。鸡鸣声伴有屋顶的残月,足迹已踏乱桥上的新霜。槲树的叶子落满了山路,枳树的白花只点缀驿墙。回想夜来甜蜜的故乡梦,满眼是凫雁散布在池塘。,【如何领会深层意思?】,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3.筛选词语,确定内容,阅读方法,1、看题目,把握有效信息,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诗歌类型 诗歌主题(情感) 写作手法,诗歌题目,表明写作对象、手法,表明写作内容、情感,表明地点、类别,表明情感,书愤 征人怨 春夜喜雨 悯农,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咏柳 (贺知章),寻隐者不遇 (贾岛),旅夜抒怀,表明时间、内容,练一练,表明时间、地点、情感,表明时间、对象,残春旅舍 (2015年高考全国卷2),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2015年高考全国卷),表明地点、事件、题材,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2015年贪财和江苏卷),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峡口送友人 送人归京师,题材 怀古诗,地点,人物、内容,题材 送别诗,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牛刀小试,思乡,在唐代,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 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 杜陵寒食草青青。,时令、地点、人物、孤独、寂寞、凄凉之情。,陶渊明归园之乐 李白怀才不遇 愤世嫉俗、清新飘逸 杜甫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水田园诗) 白居易雅俗共赏 李贺奇诡变幻 李商隐含蓄绰约 杜牧清丽俊逸,特定内容,固定风格,2、看作者,知人论世,诗歌的个人风格例举 李白 陶渊明 杜甫 白居易 王维 王昌龄 高适 李商隐 陆游 李清照 姜夔 温庭筠 晏殊 欧阳修 贺铸 韦庄,知人,沉郁顿挫,朴素自然,通俗易懂,豪迈飘逸,雄健高昂,悲壮苍凉,朦胧隐晦,诗画一体,缠绵婉约,豪放爱国,清空骚雅,香艳绮丽,温润秀吉,和婉细切,豪健柔婉,疏朗秀美,论世,1、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 2、中唐乱离时世的悲歌。 3、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 4、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 5、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2、看作者,知人论世,被贬怀才不遇、报国思用 常年旅居外地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 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收复失地之心、亡国之痛,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 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你读出了什么呢?(情感),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联系作者注释,典故,注 释,3、看注释背景 典故,残春旅舍 韩 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 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 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 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注】 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 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作者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的情怀。,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3、看注释,3、看注释,帮助读懂诗句,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暗示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10全国卷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 (1)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表现了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意象与情感,月亮,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缺憾;幽静、美好,杨柳,离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菊花,高洁、隐逸,梧桐,凄凉悲伤,浮云,漂泊,4、看意象,悟意境,意象与情感,杜鹃,凄凉、哀伤,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寒蝉,悲凉,鸿雁,思乡怀亲之情、 羁旅伤感 、指代书信,意象组合与情感,白云、青山、苍天、空山,悠远和清净平淡,山林、宫阙、,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2015年高考福建卷)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 明河:银河。太清:指天空。散关:即大散关。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4、看意象,悟意境,北斗、明河、风林、露草、虫鸣。寂静、凄清。,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5、连缀意象成镜头,想像组接,高高地在小阁居住,自甘终老山林,闲时吟诗作赋也丝毫不为秋天到来而悲怆。远眺寒山已被夕阳染上昏黄黯淡的颜色,而昏黄的上弦月偏偏照临在疏林之上。湖上月夜景色浩渺无边,笼罩着一层烟雾,有孤鸿掠空投影水中,菊花都被卷地而来的霜风凋残全无姿态。深夜还坐对短烛无法入睡,已经喝了三升闷酒,快到半夜的时候了,北斗七星已经低落打横,却连看都懒得看。,请对下列诗歌进行诗歌素描。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 吴松:即吴淞,江名。枫桥:桥名,在苏州城闾门外十里枫桥镇,原本称“封桥”,因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而得名“枫桥”。,天刚破晓,船又起航,秋雨霏霏,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雁鸣声惶急,想必是大雁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水鸟们“啾啾”鸣叫着跟在后面,有时船身猛一倒退,鸟儿们便急急地避了开去;鱼儿们聚游在船的两侧,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便惊得鱼儿慌不迭地散了开去。天已黑,今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我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直接表露情感的字眼,“情感关键字”。,如“悲”、“愁”、“孤”、“喜”、“闲”之类。,5、看诗眼(诗歌情感词),只要抓住诗中的“旧别情”和“愁”字就不难体会出了边关军人的悲愁之所在了。,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旧别情,愁,直接表露情感的字眼,“情感关键字”。,如“悲”、“愁”、“孤”、“喜”、“闲”之类。,5、看诗眼(诗歌情感词),只要抓住诗中的“旧别情”和“愁”字就不难体会出了边关军人的悲愁之所在了。,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旧别情,愁,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点拨:最后一联不仅点明了本诗的感情基调,而且说清楚了是“乡愁”。,汴河曲 唐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煞人。 注:李益,中唐边塞诗派,擅长绝句,善写风景。 问: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答案:诗的感情基调是愁。汴河曲就汴水春色、堤柳飞花与隋宫的荒凉颓败作对照映衬,于今昔盛衰中寓历史感慨。,温馨提示:杨花漫天飞舞,飘荡如雪。人们往往把缠绵哀思、离愁别绪、理想抱负以及自身的抑郁不得志寄予温柔多情的杨花,希冀从中寻求自己的归宿。,品味意象,抓关键词,汴水碧波,悠悠东流,望中一片无边春色。春色常在,但当年豪华的隋宫则已经荒废颓败,只留下断井残垣供人凭吊了。行人啊千万别望向长堤上的美景,那随风飘荡、漫天飞舞的杨花,仿佛正是隋代豪华消逝的一种象征,让人惆怅。,关键句,首句(联):从首句了解基调,许多诗词,往往在开头部分,奠定基调,统领全诗。 尾句(联):从尾句了解主旨,在最后一两句升华,卒章显志,或较为鲜明直接地表达出情感、主旨和态度,或婉转含蓄表现郁积在心中的情感。 重要句:隐含诗歌重要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 典故句: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人情感。,看末句,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追求?,(08全国I卷),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1、2句,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3、4句,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看题干,200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看诗歌类别,山水田园诗: 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官场仕途的厌恶,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边塞诗: 表现出戍边的艰辛,表现出对战争的厌恶,英勇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如何读懂诗歌小结,读意象明寓意,1、阅读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2010年全国卷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读意象明寓意,3.、(09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 姜 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案:1.描绘了一幅夏季江南水乡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2.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3.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2012江西卷)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答:“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2分)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2分),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 【答案】 (1)蓝、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山寺夜起 江湜sh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 【答案】(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2013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设题类型意境题,答题步骤: 1.归纳概括是一幅什么图景(明确时间地点,用形容词描述景物的特点) 2.结合诗句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描述具体的画面 3.画面渲染了什么氛围,表达了什么感情,着一字而境界大开。,三、要注意修饰词,“诗眼”即诗歌中揭示主旨或艺术内蕴的警策或精炼之语,是诗歌中最凝炼、最传神的字(句)。,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福建卷)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探诗眼,“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练习:1、动词(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 剩、留、见 剩: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意;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 留:无这么多含义。 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怨: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此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2、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涣)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行宫元稹) 本是表热闹的宫花的“红”,却形容之以表冷清的“寂寞”,运用矛盾修辞法,更觉和情深婉。,3、数量词,A.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小园赋庾信) “一”“二”“三”“两”,寥寥几笔,鱼不一定就这么大,竹未必就这么多,但却写出了鱼虽小而有趣,竹虽少而有味的境界。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西楼晚眺许诨) 登城“一”望,思乡之愁,“万”里无际。未必只望一眼,愁又怎能以“万里”计,但对比中有夸张,增强了表现力,把思乡之愁写得极富感染力。,B.用确数。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惜牡丹花白居易) C.虚数确数同时运用。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宫词张祜),4、虚词:疏通文意,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上兜率寺杜甫)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5 、拟声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6 、活用词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山光美好而使鸟儿感到愉悦。潭影幽深而使心性感到空灵。,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浮云蔽日”这一意象组合,诗人是借自然现象来比喻社会现实,表达的是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奸邪为非作歹,贤者不得任用的意思。,四、要注意首尾句,例: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写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写的是紧张而艰苦的军旅生活,对于揭示盛唐时期为国戍边的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虽然军旅生活紧张而艰苦,但是将士们乐观、豪迈的精神不减,爱国热情、报国丰志不减,从而有力地反衬了将士们的精神风貌。,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思路点拔 尾联的抒情,直截了当,毫无拖泥带水之感,充分展现了将士们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慷慨豪迈的情怀,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时代风貌。当然,是完全建立在前三联的对军队艰苦生活的刻画基础上的。没有前三联的烘托,就没有尾联这种昂扬、乐观、豪迈情感的直接抒发。,看尾句 ,卒章显志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总结,打通“情”“景”二端 明确人、事、景、物之间的关系; 明确人、事、景、物与情之间的关系。,81,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借柳条、藤蔓、黄莺等事物,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诗歌语言的暗示性,82,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诗歌语言的暗示性,83,辨一辨 明关系: 人、事、景、物之间的关系; 各联(各句)间什么关系,顺意(顺向) 逆意(逆向),理关系 :托物言志 因事说理 借景抒情 递进 条件 假设 目的 分总 顺承 其他逻辑,84,顺向(顺意:景与情的和谐 ),金陵怀古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金陵怀古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景:事悠悠、满目秋,情:萧萧、惨惨、凄凉,金陵怀古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金陵怀古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85,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两句写漫江碧波荡漾,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灿烂! 后两句诗人笔路陡转,慨而叹之,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逆向(逆意:景与情的反差),86,看一看 找启示:题目、诗序、注释、作者 抓一抓 寻突破:抓词语的暗示 找出写景(人、事)的词语、 找出直接写情感或暗示情感的词语。 辨一辨 明关系: 明确人、事、景、物之间的关系; 明确各联(各句)间什么关系,鉴赏程序 (走进诗歌),87,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看:题目 抓:景、情 明:关系,注解:林景熙(12421310),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白石巷。,88,历史上曾有“南渡之后,堪与山阴放翁媲美者,唯霁山也”之说 。 此诗透露着诗人的凄凉孤寂, 蕴含着国破家亡、飘泊无依之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溪桥晚兴 郑协 寂寞亭基野渡边, 春流平岸草芊芊。 一川晚照人闲立, 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郑协:南宋遗民。 芊芊:草木茂盛。,作者:南宋遗民,意象:亭基、野渡、春水、草、晚照、杨花、杜鹃啼鸣,题目:地点时间缘由 即景抒情诗,注释:作者身份,问题: 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感情:寂寞、闲?,答案提示:不同意。(1分) 诗人通过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这些悲凉的景物,(1分)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 (1分)表达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带来的凄凉、孤独、怅惘之情。(1分),【特别提醒】,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 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5分),巩固训练:,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注释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题目送别词,别情,意象孤雁、浮萍 尘、马、月、舟,情感语伤情 相思,主旨离别后的孤苦, 别后的思念,关键句:聚散匆匆,答案:离别之苦,别后之思。(2分)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1分)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 (1分)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1分),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阅读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10全国II卷】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 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 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结合诗简要分析(4分),挑战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10全国II卷】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 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 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结合诗简要分析(4分),表现了诗人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分)结合注释因为诗人仕途失意,所以“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1分) “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1分),题目:交代了写作内容,注释:作者被贬谪,情感语:无奈客思家,意象:笛、月、花,回顾总结:读懂诗情的突破口 一读诗题 知门别类,把握情感方向 二读注释、作者 知人论世,感知情感基点 三读关键词: 情感词、意象词、修饰词 知情达意,揣测情感内容 四读关键句:尾句(联)、重点句、典故句 探究主旨,体悟情感,各个突破 综合利用 整体感知 全面理解,1、综合运用读诗的方法赏诗,正确把握诗的情感。 2、答案要具体。 3、答题要规范。,温馨提示,阅读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8全国11)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5分),强化练习,答案提示: 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悲凉(1分)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1分)。 诗人在一二句借小雨丝丝、落花狼藉、暮春黄昏的凄凉景色,寄托了作者政治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门前几可罗雀,只得在宿鸟声中自己掩门,从中可见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慨。(3分),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101,附录: 诗歌的题材及主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