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小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小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小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小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总结教导处在教师发展中心和校长室的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施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大力弘扬践行xx教育精神,认真完成xx市教育局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加强学校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来太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方法,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规范教学行为。1.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执行作息时间,按照要求编制课程表,保证所有课程开齐、上足、教好。严格实行调代课申报审批制度,坚持教导处成员每日巡课,检查课程计划执行的情况。严格三五一规定。模范执行上级有关作息、资料、作业、考试等相关管理规定。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执行一科一辅制度,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每学期只在学期末组织一次统一考试,平时通过对个别年级或者个别学科的调研,加强质量监控。继续实行全员听课制度,了解全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并借此机会帮助和辅导教师,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2.提高督查力度。规范过程管理,提高教学六认真的实效性,学校向每位教师提出了要向教学六认真要质量的要求,并提出了明确要求。每月自查、互查。教导处每月会安排一次全校六认真检查,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力量相互检查,教导处做好汇总反馈工作。同时加强教师自我检查,在检查中互相学习,进一步规范备课制度,提高备课质量。每日巡课。教导处行政人员每日巡课检查,督促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切实上好每一节课,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通过教学巡查,坚决杜绝教师随意调课、占课、体罚和变相体罚、违反三五一规定等违规现象的发生,切实规范教学行为。行政随堂听课。教导处统一安排各个行政深入课堂听课、督查备课作业,每月将检查情况上传校园内网,由教导处进行汇总、反馈共性问题。本学期对学校所有老师至少听课1节。10月16日,xx市教师发展中心胡莉英主任一行带领各科教研员对xx一小进行了教育教学一日调研活动,各教研员对12位老师的随堂课进行听课,又抽查了各科老师备课、学生作业批改情况,同时分学科进行了课堂点评、学科培训、释疑解惑。教研员与各科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教研员们结合教师教学情况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中肯地提出意见,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勇于实践,以培育学生学科素养为方向,不断提高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品质课堂。3.加强质量监控。教导处通过定期抽查、每月自查互查、跟进检查、专项检查、巡课检查等多种方式的检查,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各项检查做到标准明确,检查结果在管理内网上及时公布以增强透明度。坚持质量调研,准确把握学科质量态势。教导处认真组织好期末质量调研,组织教师进行质量分析。教导处建立班级质量监控档案,从横向、纵向分析各班各学期调研成绩的走向和发展态势,以便更好地做好对各班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监控。教导处定期组织各个学科开展质量分析、复习研讨等活动,探讨各学科调高质量的有效策略,更合理有效地组织好各年级学生的复习工作。二、构建高效课堂。以xx文化课堂品牌建设活动为契机,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xx文化课堂教学主张:开放、融合、创新。xx文化课堂五步教学模式:明确目标开放学习交流融合当堂检测拓展创新。1.承办好市级公开课展示研讨活动。通过承办xx市级及以上的公开课教学活动,让教师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实践和学习,不断提高对课堂改革的认识,掌握新课改最新动态,洞悉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方式。本学期我校共承办了3次市级活动:xx市小学科学二年级教材课堂教学研讨暨学科带头人教学展示活动、xx市小学英语学科发展共同体研修活动暨小学英语公示课活动和xx市小学语文整本书课外阅读专题研讨活动。2.落实好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为确保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教导处在安排课务的时候就考虑到每个教研组成员在同一时间内不安排课务,空出时间进行教研活动(单周教研活动,每周备课组活动)。每个教研组聘请教学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担任组长,有一位行政蹲点负责。每月教导处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或研讨,通过提高组长的综合素质,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带动全组教师开展各类教研活动。教研组活动讲究质量。本学期,我校两组建设以xx市创新项目教为不教教学观下xx文化特色课堂教学的实践为依托,每个教研组期初围绕此研究主题制订教研组课题方案和计划,围绕此主题规划好每次活动的内容,充分发挥每位组员的作用,开展课程标准的学习、教材分析、课例研讨、理论学习等,及时上传教研组活动信息,期末每个教研组都能拿出研究成果。本学期教研课一共有28节(低语3节,中语2节,高语4节,低数3节,高数3节,英语6节,体育2节,艺术3节,信科2节)。备课组重在加强集体备课,采用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完善个案-课堂教学-反思交流的步骤扎实开展每周的备课活动。备课组成员发挥团队集体智慧,加强目标意识,研磨教案,打磨练习,尝试研究课堂活动单设计,共享备课成果,并根据学情完善个案,从而不断提升备课质量,活动资料及时上传校园网备课组活动栏目内。教导处重视教研考核。教研活动考核,既注重活动的过程考核,又注重活动的结果考核。教研活动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重要依据,每位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情况纳入百分量化考核。在上学期xx市优秀先进备课组评比中,xx一小三四年级英语备课组获xx市优秀备课组。3.举办好各类课堂教学展示评比竞赛活动。启航杯青年教师评优课比赛:本学期全校,36位青年教师参与了评优课竞赛。在比赛中一方面使授课教师能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以此改进以后的教学。另一方面让听课教师能从中借鉴到许多新颖的做法,体验别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达到相互比较、扬长避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构建高效课堂。青年教师命题竞赛:本学期语数英青年教师全部参与了命题竞赛活动,通过竞赛帮助教师更准确地理解命题理念和要求,掌握命题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优化命题提高教师学科把握能力,提升学科教学质量。新进教师汇报课:本学期有4位新进教师执教了见面课,在教学中展示了她们的教学风格,也让学校对新老师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全科阅读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为进一步推进全科阅读,营造校园书香氛围,全面实施全科阅读计划,不断创新立德树人教育方式,调绘xx文化课堂的基本底色。xx一小举行了各教研组阅读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课堂教学结合xx文化课堂教学主张,围绕各科阅读教学展开,全校9个教研组共展示了9节课例。三、提升专业素养。着力抓实校本培训,致力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步伐,激励教师不断追求学术地位,演绎精彩人生。1.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教导处认真制定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期初为16位青年教师安排了能力强的骨干教师结为学科师徒,期间又邀请了xx省数学特级教师王文英、金一民分别和青年骨干教师朱丹婷和闻丹静结为师徒,着重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开展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训练设计等专项培训与考核。开展启航杯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青年教师命题竞赛,切实提高青年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的能力。2.继续推进名师工程。名师是立校之本,强校之源,是推动学校持续走强的中流砥柱。目前我校拥有苏州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xx市级学科带头人7名。本学期我校积极承办各级各类活动,积极参与市级各类评比活动,鼓励骨干教师走向更大更广的平台。3.继续开展各类校本研修活动。针对教师的现状,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开展校本培训。加大请进走出力度,均衡教师学习培训机会。本学期我校邀请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孙朝仁老师、苏州教科院胡春娜老师、xx市教师发展中心胡莉英老师、xx市小学数学教研员杨惠娟老师、xx市科学教研员高雯雯老师、常熟实验小学金一民校长、xx市新区二小王文英校长等来校讲座和进行学科教学指导。本学期我校共派出210人次外出培训学习。凡外出参加市级以上听课、培训活动后均须撰写学习体会上传校园网,以便其他老师共享。继续加强全体教师的读书活动,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月博客完成案例反思和教学视野各一篇。本学期继续组织骨干教师走上启航讲坛,这学期由王一叶、王秋两位老师围绕自主学习进行了教学方面先进理念的传播和经验的分享。4.继续加强校际交流活动。加强公民办联盟交流。本学期初,我校部分行政和新港小学行政、部分学科骨干教师进行了师徒结对活动,我校闻丹静、王勤勤、刘桂彬老师到新港小学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并进行学科的指导,新港小学徒弟们到xx一小观摩了师傅随堂课并进行了课堂研讨活动。本学期凡是我校举行对外教学活动或专家来校讲座,都邀请新港小学相关教师共同参与学习研讨活动,促进了两校教师的共同发展。同时,我校积极参与xx市城四小的公民办联盟活动,周婷老师在期末复习研讨中进行了四年级英语学科复习交流活动。参与经贸小学教育联盟交流。我校教师积极参加联盟学校各项教研活动,在教研中使老师们获得成长。本学期我校承办xx市经贸小学教育联盟教学研讨活动6次,多位教师进行了联盟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通过这一平台老师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受益颇多。钱芸施和王秋老师分别获得了联盟语文和英语评优课一等奖。加强县市级联盟学校交流。本学期我校承办了蚁谊杯课堂教学语文专场研讨活动,来自常熟、张家港、xx13所联谊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代表参加此次课堂研讨活动,在课堂教学展示和课例研讨中相互探讨、相互交流、携手并进。加强中小学衔接交流。为进一步增进浏家港学区内中小学教师之间的了解,增强中小学教材教法和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也为探寻中小学衔接教学途径,找准中小学教学上的有机衔接点。浏家港中学部分老师、xx一小、牌楼小学和新港小学六年级语数英任课教师参加了由xx一小承办的中小学衔接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课堂教学活动采用同课异构方式进行了语数英学科的教学研讨。老师们就各自年段和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进行了分享,同时进一步沟通了中小学衔接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思维的训练等问题。5.取得的成绩。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和竞赛评比,我校教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课堂教学获奖:张承智参与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课例第一、第二课时讲授工作、在xx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中执教父母多爱我获好评;闻丹静在苏州市名师发展共同体活动中执教认识平行、在苏州市教育学会苏式课堂展示观摩研讨活动中执教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2均获好评;王一叶等6人在2017年度苏州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课活动中获市级优课;钱芸施获xx市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陶妍玲获xx市小学劳技评优课竞赛二等奖;郑萍、闵莉莉、周龙娇执教xx市公示课获优秀等第;陶妍玲执教xx市公示课获良好等第;王力苑、霍雨婷、钱宇、纪蕙兰执教xx市展示课获好评;王力苑、陶妍玲获xx市第五届市长杯青少年科技创新赛暨xx市第十届中小学科技节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赛二等奖。张承智参与完成的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获2018年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本学期教学论文发表11篇、教学论文获奖62篇、教学案例获奖4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竞赛:顾丹、朱冬兰获2018年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小学语文二等奖;王勤勤等6人获2018年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小学语文三等奖;殷娴静获2018年xx市中小学(幼)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竞赛一等奖;陈静、王力苑、费小燕获2018年xx市中小学(幼)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竞赛二等奖。荣誉:张承智获评首届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入选2017年度姑苏教育人才计划、被评为2018年xx市中小学(幼)教师远程培训优秀辅导员;闻丹静、王勤勤、俞健被评为2017年度星级教师;陶秋艳被评为xx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倪培良获评2018年度xx市教育系统最美乡村教师称号;王勤勤、顾丹、陆梅红、浦淑婷获2018年度xx市第一批阅读素养提升管理平台实验学校阅读实验工作先进个人;俞秋丹被评为xx市优秀备课组长;王力苑获xx市第五届市长杯青少年科技创新赛暨xx市第十届中小学科技节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四、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个性成长。1.开展好学科竞赛活动。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精心组织,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活动。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到期末阶段,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开展了黙百词竞赛、古诗文积累、课外阅读、口算竞赛、解决问题能力竞赛等学科竞赛;综合学科平时注重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组织了各类竞赛活动,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特长。2.开展好兴趣小组活动。学校继续坚持以自愿参与为前提、兴趣爱好为条件、特长培养为重点的思路,结合启航少年宫活动,有计划地建立了田径、排球、绳毽、武术操、合唱、舞蹈、器乐、科技、书法、剪纸、电脑等29个校级兴趣小组,保证活动的时间、空间、师资与内容,每位综合学科的任课教师都要带好一个学生社团,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遴选好人选,落实好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做好本学科的培优工作,确保特长生的强势智能的发展。3.开展好校园主题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学期开展了读书节、英语节、推普周等活动,教导处积极做好各类竞赛活动的策划、组织和评定工作,以此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展示学生的各方面的才华,丰富学生校园生活。读书节活动:暑假阅读小明星展评活动、最美图书角评选活动、全校整班诵读比赛、一年级亲子诵读比赛、二年级自制绘本比赛、三年级好书推荐卡评比活动、四年级命题作文比赛、五年级飞花令比赛、六年级汉字听写大赛。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促使学生喜欢读书、会读书。学校更是为学生提供大量阅读的机会,购买大批适合小学生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