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和洗涤剂检验_第1页
化妆品和洗涤剂检验_第2页
化妆品和洗涤剂检验_第3页
化妆品和洗涤剂检验_第4页
化妆品和洗涤剂检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妆品和洗涤剂检验1、化妆品的分类:化妆品的分类在世界各国的方法不尽相同,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1)按使用的目的分类分为:清洁类化妆品,用于洗净皮肤、毛发的产品;基础化妆品,指化妆前,用于对面部、头发的基础处理的产品;美容化妆品,用于美化面部和头发的产品;疗效化妆品,即特殊用途化妆品;2)按剂型分类分为:液体化妆品、乳液、膏霜类、粉类、块状、棒状;3)按年龄分类为:婴儿、青少年、成人用化妆品;4)按生产过程结合产品特点可分为7类:乳剂类、粉类、美容类、香水类、香波类、美发类、疗效类。2、基因类化妆品:目前,在国际市场开始流行或正在开发的生物技术化妆品含有以下几类物质:1)基因工程类:干扰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2)细胞工程类:紫草细胞培养产生的紫草宁、人参细胞、透明质酸及各种糖类;3)酶工程类类:L苯果酸、月桂酸、赖氨酸及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及各种糖类;4)发酵工程及富硒酵母菌培养物。3、洗涤剂的组成:1)表面活性剂:而当表面活性剂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在溶液中缔合成胶团,产生湿润或反湿润、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加溶、洗涤等作用;2)助剂:软化硬水、保证去污效果、具有湿润.乳化.悬浮.分散等作用,有些还能使衣物洁白。4、皂类洗涤剂的分类:洗衣皂、香皂、复合皂、透明皂、液体皂、其它(高级增白洗衣皂、美容皂、减肥皂、药皂);5、 合成洗涤剂:1)普通洗衣粉:高泡洗衣粉是目前市场上最多的品种,它的特点是泡沫丰富、持久,有很好的去污能力。这种洗衣粉容易溶解,可以手洗,也可用于洗衣机洗涤。但由于泡沫较多,漂洗时耗水量较大。近年来国内出现了用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制造的复配洗衣粉,尤其在普通洗衣粉配方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少量肥皂,制成的低泡洗衣粉,该类产品去污力强、泡沫少、易漂洗,特别适宜于洗衣机洗涤。低泡洗衣粉是值得推荐使用的洗衣粉品种;2)浓缩洗衣粉:浓缩洗衣粉属于低泡型洗衣粉,其泡沫低,易漂洗,特别适于洗衣机洗涤;3)加酶洗衣粉:洗涤剂常用的酶制剂有4种: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它们对污垢都有特殊的去污能力,并具有在洗衣粉配方中所占成本少而洗涤效果提高很大的特性,利用几种酶制剂的复配,可以大大提高去污效果;4)膏状洗涤剂;5)餐具洗涤剂。6、洗涤剂的发展趋势:洗涤剂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新的产品形式不断涌现,如片剂、香囊式等。制造商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在性能、特色、香型或其他方面与众不同。另外,含杀菌剂的洗涤剂正逐渐在市场上走俏。7、化妆品的微生物质量规定:1)眼部、口唇、口腔黏膜用化妆品以及婴儿和儿童用化妆品的细菌总数不得大于500个/mL或500个/g;2)其他化妆品的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00个/mL或1000个/g;3)每克或每毫升产品中不得检出粪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8、化妆品中有毒物质:化妆品中所含有毒物质不得超过的限量有 毒 物 质限 量备 注汞1mg/kg含有机汞防腐剂的眼部化妆品除外含乙酸铅的染发剂除外铅(以铅计)40mg/kg砷(以砷计)10mg/kg甲 醇0.2%9、包装及标签:包装材料必须无毒和清洁,标签上应用中文注明产品名称、生产企业、产地,包装上要注明批号;对含药物化妆品或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化妆品沿需注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0、化妆品安全评价程序和方法:凡属于化妆品新原料,必须进行五个阶段的试验;凡属于含药物化妆品必须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皮肤与黏膜试验和人体试验,但是根据化妆品所含成分的性质、使用方法和使用部位等因素,可分别选择其中几项以至全部试验项目进行试验;凡属于化妆品新产品必须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皮肤与黏膜试验和人体试验,但是根据化妆品所含成分的性质、使用方法和使用部位等因素,可分别选择其中几项甚至全部试验项目进行试验;凡进口化妆品必须由进口单位提供安全性评价资料。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共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急性毒性和动物皮肤、黏膜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又包括急性皮肤毒性试验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动物皮肤、黏膜试验包括皮肤刺激试验、眼刺激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和皮肤光毒和光变态反应试验;第二阶段为亚慢性毒性和致畸试验,包括亚慢性皮肤毒性试验、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和致畸试验;第三阶段为致突变、致癌短期生物筛选试验:包括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和SCE检测试验、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检测试验、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检测试验;第四阶段为慢性毒性和致癌试验:包括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第五阶段为人体激发斑贴试验和试用试验。11、急性皮肤毒性试验:急性皮肤毒性试验是指受试物涂敷皮肤一次剂量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人体接触化妆品的主要途径是皮肤。当评价化妆品及其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危害时,进行皮肤毒性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它确定受试物能否经皮肤渗透和短期作用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并为确定亚慢性试验提供实验依据。12、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LD50)分级:级 别大鼠经口LD50分级兔涂皮LD50/(mg/kg)极毒15剧毒150544中等毒5050044350低毒50050003502180实际无毒5000218013、皮肤刺激试验:皮肤刺激是指皮肤接触受试物后产生的可逆性炎性症状。试验方法依据以下原则:受试物应以一次剂量或多次剂量涂(敷)于健康的无破损的皮肤上;每种受试物至少要用4只健康的成年动物;试验均采用自身对照;受试物使用浓度要求,一般情况下,液态受试物采用原液或预计使用的浓度,固态受试物则用水或合适赋形剂,按1:1浓度调制;凡具有高度皮肤毒性,或者为pH11.5的化学物质,均不进行本项试验。14、皮肤刺激反应评分:项 目积 分项 目积 分红斑形成水肿形成无红斑0无水肿0勉强可见1勉强可见1明显红斑2皮肤隆起轮廓清楚2中等至严重红斑3水肿隆起约1mm3紫红色红斑并有焦痂形成4水肿隆起超过1mm,范围扩大415、眼刺激试验:眼刺激性是指眼部表面接触受试物后产生的可逆性炎性变化。16、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皮肤变态反应是指通过重复接触某种物质后机体产生的免疫传递的皮肤反应。化学物质引起的变态性接触性皮炎,属型(即延迟型)变态反应。在人体上的反应可能是瘙痒、红斑、丘疹、水疱或大疱,而动物仅见皮肤红斑和水肿。17、致敏率:致敏率%分 级强度分类致敏率%分 级强度分类08弱致敏物6580强度致敏物928轻度致敏物81100极强致敏物2964中度致敏物296418、皮肤光毒和光变态反应试验:皮肤光变态反应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在光能参与下所产生的抗原体皮肤反应,不通过机体免疫机制,而由光能直接加强化学物质所致的原发皮肤反应,则称为光毒反应。19、人体激发斑贴试验和试用试验:人体激发斑贴试验是借用皮肤科临床检测接触性皮炎致敏原的一种方法,进一步模拟人体致敏的全过程,以此预测受试物的潜在的致敏原性。人体激发斑贴试验的全过程应包括诱导期、中间休止期及激发期,受试物(可疑致敏原)与皮肤有充分接触时间,并选择合适敏感斑贴部位,如人体上背部或前臂屈侧皮肤。同时要求受试者应无过敏史,样本数不少于25人。试验前应向受试者详细告知试验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圆满合作。20、亚慢性皮肤毒性试验:亚慢性皮肤毒性试验是指将受试物重复涂抹在动物的皮肤上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本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受试物多次重复涂抹皮肤可能引起健康的潜在危害,为提供经皮渗透的可能性,靶器官和慢性皮肤毒性试验剂量的选择提供依据。21、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是指动物多次重复经口接受化学物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本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受试物重复经口给予动物后可能引起的健康的潜在危害性,为提供靶器官、蓄积可能性和慢性/致癌性试验提供依据。22、致畸试验:致畸试验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接触了某种有害物质影响器官的分化和发育,导致形态和机能的缺陷,出现胎儿畸形,这种现象为致畸作用,引起胎儿畸形的物质你为致畸原。致畸试验是鉴定化学物质是否具有致畸性的一种方法。通过致畸试验,一方面鉴定化学物质有无致畸性,另一方面确定其胎胚毒作用,为化学物质在化妆品中安全使用提供依据。23、慢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是指动物长期接触受试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进行慢性毒性试验来确定动物长期接触化学物质所产生的危害。24、致癌试验:致癌试验是指动物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后所引起的肿瘤危害,进行致癌试验的目的是确定经一定途径长期给予试验动物不同剂量的受试物的过程中,观察其大部分生命期间肿瘤疾患产生情况。25、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回复突变系统是一种微生物试验。该试验用于测定可引起沙门杆菌基因碱基置换和/或移码突变的化学物质所诱发的回复突变。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是指用来测定依赖于组氨酸的菌株产生不依赖于组氨酸的基因突变。26、体外哺乳动物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和SEC检测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和SEC检测试验是用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的检测来评价致突变物,是世界上常用的短期生物试验方法之一,此方法比较简单、快速。27、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检测试验: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检测试验是在动物以不同途径接触受试化学物后,用细胞遗传学的方法检测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增加,从而评价受试物的致突变性,进一步预测致癌的可能性。28、动物骨髓嗜多染细胞微核试验:研究化学物诱发哺乳动物染色体畸变的方法有很多,微核试验以其简便、快速,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被广泛应用于遗传毒理学的研究中。该试验是一种用体内试验来检查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检出纺缍体的部分损害而出现的染色体丢失或染色单体或染色体的无着丝点断片。29、小鼠精子畸形检测试验:一般认为异常精子数的增加,可能是在精子发生中造成遗传损伤的结果。因此,小鼠精子形态试验可用于鉴定可能引起精子发生功能异常以及引起突变的化学物质。30、绿脓杆菌: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分布甚广,空气、水、土壤中均有存在,对人有致病力,可引起人体皮肤化脓感染,特别是烧伤、烫伤、眼部疾病患者被感染后,常使病情恶化,并可引起败血症。3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分布较广,抵抗力也较强,人类感染后能引起人体局部化脓性病灶,严重时并可能导致败血症,因此对化妆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有着重要的意义。32、化妆品损害:接触性皮炎、光感性皮炎、皮肤色素异常、痤疮、毛发损害、甲损害。33、化妆品损害诊断原则:1)发病前必须有明确的化妆品接触史;2)皮损的原发部位是使用该化妆品的部位;3)排除非化妆品因素引起的相似皮肤病;4)必要时进行可疑化妆品的皮肤斑贴或光斑贴试验,如需进一步做化妆品系列变应原的皮肤斑贴试验,则参照以下化妆品斑贴试验浓度及稀释剂和化妆品变应原斑帖试验浓度及稀释剂。34、化妆品斑贴试验浓度及稀释剂:选择化妆品斑贴试验浓度原则上应低于其刺激浓度,对下列种类化妆品建议采用以下浓度及稀释剂进行斑试。种 类浓 度/%稀 释 剂护肤类膏型50或100白凡士林(油包水型化妆品)或蒸馏水(水包油型化妆品)护发类发乳50或100白凡士林(油包水型化妆品)或蒸馏水(水包油型化妆品)护发类发油50或100植物油烫发剂5或10蒸馏水染发剂2或5蒸馏水摩丝50或100蒸馏水香波2或5蒸馏水香皂2或5蒸馏水甲油5或10丙酮香水5或1070%乙醇唇膏50或100白凡士林35、化妆品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1)有明确的化妆品接触史,且接触后较快出现皮炎改变;2)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界限清晰;3)在同样的条件下,一般有较多的接触者发病;4)皮损形态常呈现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有程度不等的红斑、丘疹、水肿、水疱。破溃后可能有糜烂、渗液、结痂。自觉局部皮损瘙痒灼热或疼痛。皮肤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接触物的浓度、接触时间有明显联系;5)发生在口唇黏膜时可有干燥、脱屑、局部刺痒或灼痛等症状;6)去除病因后很快痊愈;7)排除其他非化妆品接触因素所致病变。36、化妆品痤疮诊断标准:1)发病前有明确的化妆品接触史;2)皮肤损害仅局限于接触化妆品的部位;3)化妆品痤疮一般表现为黑头粉刺、炎性皮疹、脓疱等;4)若原本已有普通的痤疮存在,则症状明显加重;5)停用可疑化妆品后,痤疮样皮损有明显改善或消退;6)排除其他非化妆品接触因素所致病变。37、化妆品毛发损害诊断标准:1)必须有明确的发用化妆品接触史,如洗发护发剂、发乳、发胶、染发病、生发水、描眉笔、眉胶、睫毛油等的使用;2)在使用上述化妆品后出现毛发脱色、变脆、分叉、断裂、脱落、失去光泽、变形等病变;3)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毛发损害,如头癣、发结节纵裂、管状发、斑秃等;4)停止使用毛发化妆品后可逐渐恢复正常;5)必要时对毛发化妆品以及被损害的毛发进行分析检查以协助确定病因。38、化妆品光感性皮炎诊断标准:1)有明确的化妆品接触史和光照史;2)皮损主要发生于曾使用化妆品后的光照部位;3)皮损形态多样,可出现红斑、丘疹、小水泡。自觉症状瘙痒;慢性皮炎可呈浸润增厚、苔藓化等;4)发生在口唇黏膜时可表现为肿胀、干裂、渗出等,下唇发病多见或较重;5)病程可迁延,停用化妆品后仍可有皮疹发生,再接触光敏物质后可再发病;6)化妆品光斑贴试验阳性;7)排除非化妆品引起的光感性皮炎。39、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诊断标准:1)有明确的化妆品接触史和光照史;2)皮肤色素异常发生在接触化妆品的部位;3)面部色素异常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使用某种化妆品后直接发生或在日晒后发生,或继发于皮肤炎症之后;4)化妆品皮肤色素改变可表现为青黑色不均匀的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斑,并且还常伴有面部皮肤过早老化的现象,可因某些化妆品直接作用造成,亦可因使用含有感光物质的化妆品经日晒后发生,或继发于化妆品皮炎之后;5)必要时进行斑贴试验或光斑贴试验,以协助寻找病因;6)排除非化妆品引起的其他皮肤色素异常改变。40、化妆品中有害物质汞含量检验原理:根据汞蒸气对波长253.7nm的紫外线具有物质吸收的特性。在一定的的浓度范围内,吸收值与汞蒸气之间成正比。样品经过消解、还原处理后将化合态的汞转化为元素汞,再以载气带入测汞仪,测定吸收值,与标准系列进行比较定量。41、化妆品中有害物质砷含量检验原理:试样经灰化或消毒后,在碘化钾和氯化亚锡的作用下,样液中的五价砷将被还原为三价。三价砷与新生态氢生成砷化氢气体。通过经乙酸铅溶液浸泡过的棉花去除硫化氢干扰,然后与溶于三乙醇胺氯仿中的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作用,生成棕红色的胶态银,通过比色进行定量分析。钴、镍、汞、银、铂、铬和钼可干扰砷化氢的发生,在正常情况下,化妆品中的含量不会产生干扰,但锑对测定有明显干扰。42、化妆品中铅含量的测定:1)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理:样品经过预处理后,可以使铅以离子状态存在于试液中,试液中的铅离子被原子化后,基态原子吸收来自铅空心阴极灯发出的共振线,其吸收量与样品中的铅含量成正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测量被吸收后的谱线强度,与标准系列比较,进行定量;2)双硫腙萃取分光光度法原理:双硫腙萃取分光光度法用于化妆品中铅的测定,其最低检出量为1.0g铅,即若取1g样品测定,则最低检出浓度为1mg/kg。原理是样品预处理后,在弱碱性条件下样液中的铅与双硫腙作用生成红色螯合物,用氯仿提取后,比色定量。如果有大量锡存在会对测定产生干扰。双硫腙萃取分光光度法不适用于含有氧化钛及铋化合物的试样。43、甲醇含量的测定原理:试样直接或经过蒸馏处理后,以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和定量。44、细菌总数测定原理:化妆品中被污染的细菌种类不同,每一种细菌都有它一定的生理特性,培养时所依据的营养要求,培养温度、培养时间、pH值、需氧性质等均有所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满足所有菌的要求很困难,因此所测定得到的结果,只包括在本方法所使用的条件下(在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上,于37培养48h)生长的一群嗜中温的需氧及兼性厌氧的细菌总数。45、粪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提要:根据粪大肠菌群所具有的生物特性,如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在44培养2448h能发酵乳糖产酸并产气,并能在选择性培养基上产生典型菌落,能分解色氨酸产生靛基质等特性,对其进行培养和检验。46、绿脓杆菌的测定原理:根绿脓杆菌的生物学特征: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能产生绿脓菌素;此外还能液化明胶,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在42条件下生长等,可与类似菌相区别。47、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原理: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特有的形态以及培养特性,应用Baird Parker平板进行分离。该平板中的氯化锂可抑制革兰阴性细菌的生长,丙酮酸钠可刺激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以提高检出率,并利用分解甘露醇和血浆凝固酶等特征,加以鉴别。48、化妆品pH值检验原理:通过测量浸入化妆品中的玻璃电极和参考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来测定化妆品的pH值。49、化妆品相对密度检验原理:通过分别测量一定温度下相同体积的产品和蒸馏水的质量,测定的产品的质量和蒸馏水的质量之比即为相对密度。50、色泽三刺激值和色差E*的测定:本方法是通过对被测样品直接进行透射色或反射色的测定,得到三刺激值,并将被测样品的明度(L*)、色度(a*、b*)与标准参数进行比较,得出色差(E*)值。51、乙醚萃取法测定化妆品香水、古龙水和花露水中的香精原理:根据香精混溶于乙醚的原理,用乙醚将香精从香水、古龙水和花露水中提取出来,除去乙醚后称重,以此求得香精的含量。52、气相色谱法测定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原理:试样经溶剂直接溶解,分离萃取后用气相色谱进行测定并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53、电位溶出法测定化妆品中的铅原理:样品经过消化后,在恒定电位下将待测铅富集到工作电极上,再利用氧化剂(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使其溶后,同时记录dt/de-E曲线,对于选定的体系和实验参数,(dr/d)max与被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54、氨气敏电极法测定水解蛋白质含氮量原理:将水解蛋白液用硫酸钾和硫酸铜在硫酸溶液中进行分解,使有机化合物中的氮转变成氨,在碱性溶液中,释放出氨气,用氨气敏电极定量测定。55、防晒化妆品中紫外线吸引剂定量测定:化妆品中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能够减少或完全吸收紫外线,保护皮肤。但如果过量使用或禁用的紫外线吸收剂,则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引起皮肤过敏。国际上对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有严格的管理和限制,我国的化妆品卫生标准也规定了化妆品中允许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的种类和限用量。本方法就是根据不同紫外线吸收剂对液相色谱的相分配不同,而被流动相依次洗脱,并能被紫外线检测器检出的原理测定防晒化妆品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QB/T2333-1997规定了测定化妆品中紫外线吸收剂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适用于防晒化妆品中19种紫外线吸收剂的分离和定量测定,其最低检出量和检出浓度见下表:中 文 名 称限用浓度/%最小检出量/ng最低检出浓度/%氨基苯甲酸520.02水杨酸辛酯5180.18水杨酸钠260.06水杨酸苯酯160.06羟苯甲酮-31020.0256、化妆品中紫外线吸收剂定性测定:阳光中的紫外线是200400nm的电磁波,其中280320nm的UVB区和320400nmUVA区的紫外线,能使人的皮肤晒红、晒黑、晒伤。化妆品中加入一定量的防晒剂,能预防和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损伤。目前,化妆品中使用的防晒剂有紫外线吸收剂和紫外线屏蔽剂,前者对UVA区和UVB区的紫外线有较强的吸收性能,能减少或完全吸收紫外线。QB/T2334-1997规定的化妆品中紫外线吸收剂定性测定方法是根据紫外线在280400nm处能够吸收的原理而制定的,仅适用于化妆品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定性测定,最低检测浓度为1.5106。57、紫外吸收度法防晒化妆品UVB区防晒效果的评价方法:QB/T2410-1998规定的防晒化妆品UVB区防晒效果的评价方法是根据防晒化妆品中的紫外线吸收剂和紫外屏蔽剂能够吸收和阻挡阳光中紫外线的原理,假定以石英池和医用透气胶带为角质层、表皮等生物材料,在上面直接均匀涂布防晒化妆品,模拟人在皮肤上涂抹化妆品的过程。使用普通紫外分光光度计为紫外光源,测定样品在UVB区(280320nm)的紫外吸光度A值,通过比较样品的吸光度的大小,判断样品对紫外线UVB区的防护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定义概念的不同,不应该将本方法的评价方法用于产品SPP的测定。本方法规定了评价防晒化妆品在UVB区防晒效果的紫外吸光度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适用于护肤类化妆品中膏霜、乳液等黏稠状态产品的防晒效果的测试和评价,不适用于美容化妆品防晒效果的测试和评价。58、防晒效果综合评价:吸 光 度A防 晒 效 果使 用 条 件0.51.0最小防护紫外线效果冬日阳光、夏天早晚阳光和阴天1.11.5中等防护紫外线效果中等强度阳光照射1.62.0高效防护紫外线效果户外工作、夏日强烈阳光照射2.1完全防护紫外线效果户外工作、夏日强烈阳光照射59、化妆品中D-泛醇含量的测定原理:D-泛醇在一定温度下与酸会发生水解,水解产物在pH值(8-9)的介质中与荧胺反应,生成强荧光性的衍生物,该配合物可用吸收波长380390nm的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60、化妆品中维生素E的测定原理:根据维生素E在硅胶GF254层析板上,在混合溶剂中的展开速度与其他物质不同,所形成的斑点在紫外灯下有吸收的原理而制定的。样品破乳后,用石油醚萃取获得试样,将试样与标样同时在硅胶GF254层析板上点样,在三氯甲烷与环己烷混合剂中展开后,于紫外灯下进行目测。61、化妆品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原理:蛋白质物质经水解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对其进行比色定量测定,从而计算出相应的氨基酸含量。62、洗面奶:清洁及保护皮肤,可分为普通型、磨砂型和辅助功效型3种。洗面奶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指 标项 目指 标 要 求感官指标色泽符合规定色泽香气符合规定香气,无异味膏体细腻,有一定流动性理化指标pH值4.58.5黏度(25)/(Pas)标准值2.0离心分离2000r/min,30min无油水分离(颗粒沉淀除外)耐热(401),24h恢复至室温无分层、变稀、变色现象耐寒(101),24h恢复至室温无分层、泛粗、变色现象63、雪花膏:为水包油护肤膏霜,分为普通型、营养型和辅助功效型。雪花膏的理化指标指 标项 目指 标 要 求理化指标pH值4.58.5耐热40,24h膏体无油水分离耐寒-5-15,24h恢复室温后膏体无油水分离64、香水、花露水理化指标:指 标项 目指 标 要 求理化指标密度(20)(g/mL)规定值0.02浊度5水质清晰不浑浊10水质清晰不浑浊色泽稳定性(481),24h维持原有色泽不变65、香粉、痱子粉、爽身粉的理化指标:指 标项 目指 标 要 求理化指标pH值4.59.5细度(120目)/%9566、化妆粉块的理化指标:指 标项 目指 标 要 求理化指标涂擦性能油块1/4粉块均匀度颜料及粉质分布均匀,无明显斑点。pH值5.09.0疏水性粉质浮在水面保持2h不下沉67、润肤乳液的理化指标:指 标项 目指 标 要 求理化指标耐热40,24h恢复室温后无油水分离耐寒-5-15,24h恢复室温后无油水分离pH值4.58.5离心考验2000r/min,旋转30min不分层68、发用摩丝的感官指标和卫生指标:指 标项 目指 标 要 求卫生指标汞/mg/kg1铅(以Pb计)/mg/kg40砷(以As计)/mg/kg10甲醇/%0.2理化指标pH值3.59.0喷出率/%95泄漏试验在50恒温水浴中试验不得有泄漏现象内压力/Mpa在25恒温水浴中试验应小于0.8耐热性能40,4h,恢复室温后能正常使用耐寒05,24h,恢复室温后能正常使用69、发油的理化指标:指 标项 目指 标 要 求理化指标耐寒5,8h,恢复室温,透明,无凝析物密度(20)/(g/mL)单相发油:0.8100.880双相发油:油相0.8100.880;水相0.9001.00070、卷发剂的理化指标:指 标项 目指 标 要 求理化指标pH值9.8游离氨含量/(g/mL)0.0050巯基乙醇含量/(g/mL)热敷型不热敷型0.06800.11740.08000.117571、定型剂的理化指标:指 标项 目指 标 要 求双氧水(溶液)溴酸钠(溶液)过硼酸钠(固体)理化指标含量/(g/mL)0.01500.04000.070096%pH值2447稳定度/%9072、唇膏的理化指标:指 标项 目指 标 要 求理化指标耐热(451),24h无弯曲软化现象耐寒-50,24h恢复室温后能正常使用73、芦荟制品的感官、理化指标、卫生指标:指 标项 目指 标 要 求凝胶类制品全叶类制品未脱色脱色未脱色脱色感官指标外观黄色液体无色液体黄绿色液体无色液体气味芦荟植物味,不得有异味。色泽稳定性暴露在紫外灯下照射6h,应不变色或轻微变色。理化指标吸光度(400nm)0.500.101.000.20pH值3.54.7相对密度1.0001.008总固形物/%0.460.95钙/(mg/L)9.82104.48104.48101.0210镁/(mg/L)2.34101.18103.30102.3010多糖/(mg/L)6.0103.0010卫生指标铅/(mg/L)30汞/(mg/L)1砷/(mg/L)10细菌总数/(个/mL)500粪大肠菌群不得检出(每克或每毫升芦荟制品)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每克或每毫升芦荟制品)绿脓杆菌不得检出(每克或每毫升芦荟制品)74、芦荟制品中钙和镁的测定原理:利用钙、镁基态原子能吸收来自本金属元素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共振线,且其吸收强度与钙、镁原子的浓度成正比。将芦荟制品消化,使钙、镁以离子状态存在于试液中,将试液导入火焰原子化器中使钙、镁离子原子化后,分别在其灵敏共振线422.7nm和285.2nm下测定其吸收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二者均可用空气乙炔火焰。75、芦荟制品中多糖的测定原理:选用乙醇提取,以除去单糖、低聚糖、苷类及生物碱等干扰成分,然后用去离子水提取其中所含的多糖类成分。多糖在硫酸作用下,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与苯酚缩合成有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多糖含量。76、皂类洗涤剂游离苛性碱含量的测定原理:将肥皂溶解于中性乙醇中,用盐酸乙醇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游离苛性碱。77、皂类洗涤剂总碱量和总脂肪物含量的测定原理:用已知体积的标准无机酸分解肥皂,用石油醚萃取分离析出的脂肪物,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水溶液中的过量酸,测定总碱含量。蒸出萃取液中的石油醚后,将残余物溶于乙醇中,再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中和脂肪酸。蒸出乙醇,称量所形成的皂来测定总脂肪物含量。78、皂类洗涤剂乙醇不溶物含量测定原理:将肥皂溶解在乙醇中,过滤和称量不溶解残留物。79、皂类洗涤剂氯化物含量的测定滴定法:分解试样并过滤分离脂肪后,用银量法测定氯化物含量。80、皂类洗涤剂不皂化物和未皂化物的测定原理:萃取石油醚可溶物,然后用氢氧化钾溶液滴定萃取出的游离脂肪酸,将中和过的石油醚溶解皂化物,再用石油醚萃取不皂化物。81、皂类洗涤剂磷酸盐含量测定原理:将肥皂酸化后,用石油醚萃取不溶于水的脂肪酸,取一定体积萃余溶液加入钼酸铵硫酸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45min,聚磷酸盐水解成正磷酸盐并生成磷钼酸,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50nm下测定吸光度,由标准曲线上求出相应吸光度的五氧化二磷量,计算相对样品的含量。82、洗衣皂的理化性能指标:项 目指 标项 目指 标干钠皂含量/%544354乙醇不溶物/%15游离苛性碱含量(以NaOH计)%0.30.3发泡力(5min)/mL400300氯化物含量(以NaOH计)%0.71.083、洗涤剂中总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原理:用硝酸水解聚磷酸盐,加入喹钼柠酮沉淀剂使之生成磷钼酸喹啉沉淀,经干燥并称量来测定洗涤剂中总五氧化二磷的含量。84、洗涤剂中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原理:用乙醇萃取试样,过滤分离,定量乙醇溶解物及乙醇溶解物中的氯化钠,产品中总活性物含量用乙醇溶解物含量减去乙醇溶解物中的氯化钠含量算得。需在总活性物含量中扣除水助溶剂时,可用三氯甲烷进一步萃取定量后的乙醇溶解物,然后扣除三氯甲烷不溶物而算得。85、洗涤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的测定离子交换法原理: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进行离子交换,使其保留在离子交换柱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则不被交换,而随溶剂流出,蒸除溶剂后,用重量法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86、洗涤剂中各种磷酸盐的分离测定离子交换柱色谱法原理:样品溶液注入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后,先用水洗脱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再用递增浓度的氯化钾溶液依次洗提分离出正磷酸盐、焦磷酸盐、三聚磷酸盐、三偏磷酸盐和多聚磷酸盐,经水解后,以磷钼蓝比色法测定。86、洗涤剂中甲苯磺酸盐含量的测定:采用乙醇溶解法从洗涤剂样品中萃取出可溶有机物及表面活性剂,蒸出乙醇至干,用三氯甲烷从残余物中萃取出表面活性剂,用紫外线吸收法测定萃余物中的甲苯磺酸盐含量(在特征吸收波长)。87、肥皂和洗涤剂中EDAT(螯合剂)含量的测定滴定法原理:将样品溶液的整分份用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45后,以1(2-吡啶偶氮)2-萘酚作指示剂,用硫酸铜标准溶液滴定所含EDTA。88、洗衣粉中活性氧含量的测定滴定法原理:过氧化合物的水溶液释出的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共还原,伴有氧释出。89、洗涤剂和肥皂中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原理:用乙醇萃取出试样乙醇可溶物,然后加盐酸酸化乙醇不溶物,用重量法测定析出物的二氧化硅。90、洗涤剂中无机硫酸盐含量的测定重量法原理:用乙醇萃取试样除去所有的乙醇可溶物,存在硅酸盐时,脱水后过滤,然后用氯化钡沉淀存在于滤液中的硫酸盐,将沉淀过滤、洗涤,在900下灼烧、称重。91、低磷无磷洗衣剂中硅酸含量(以SiO2计)的测定滴定法原理:分离去沸石的洗涤剂试液,经酸化脱除碳酸盐后,在过量盐酸和足量的氯化钾存在下,硅酸盐与氟化钠生成难溶于水的氟硅酸钾,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盐酸,计算二氧化硅含量。92、洗涤剂中碳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将洗涤剂样品溶液的整分份分别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和甲基橙指示剂终点,然后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回滴到酚酞指示剂终点,计算碳酸钠含量。93、粉状洗涤剂的颗粒度的测定:将试样用规定孔筛的筛子,经机械振荡器筛分,分别称量留于筛子上及底盘中试样的质量,以对试样的百分率表示之。94、洗涤剂发泡力的测定Ross-Miles法原理:将洗涤剂样品用一定硬度的水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试验溶液,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将200mL试液从90cm高度流到刻度量筒底部50ml相同试液的表面后,测量得到的泡沫高度作为该样品的发泡力。95、衣料用洗涤剂去污力及抗污渍再沉积能力的测定原理:将不同种类的试片用一定硬度水配制的确定浓度的洗涤剂溶液,在去污试验机内于规定温度下洗涤一定时间后,用白度计在规定波长下测定试片洗涤前后的白度值。以试片白度差评价洗涤剂的去污作用,由荧光白布试片洗前与洗后的白度差值评价洗涤剂的抗污渍再沉积能力。96、粉状洗涤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