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对陕西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探讨_第1页
固定资产投资对陕西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探讨_第2页
固定资产投资对陕西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探讨_第3页
固定资产投资对陕西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探讨_第4页
固定资产投资对陕西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固定资产投资对陕西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研究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陕西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实现长期较快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陕西的对外开放和大规模投资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历史欠账较多,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的逐步显现,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即时提出了“项目带动战略”,从工业化、城市化初期的客观实际和经济发展要求出发,积极推进城乡建设,投资总量不断扩张,全省在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通过加大调整投资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带动全省经济进入了又好又快的快速发展轨道,投资已成为陕西近几年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如何利用好固定资产投资这把利器,提升传统产业科技含量,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淘汰落后低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值得深思。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对全省经济的影响和趋势,对当前谨慎对待后危机时代发展趋势和今后长期正确处理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高效运用投资资金存在现实的重大意义。二、陕西投资于经济发展现状 投资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家经济建设重心的转移常常以投资的倾向性为主要标志,陕西经济增长受国家经济建设导向的影响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按照全国发展战略的统一部署,19531975年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和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建设,陕西被国家列为新工业区之一,由国家直接投资进行建设。全国第一批工业建设重点项目(共156项)中陕西占了24项,国家投资总额为18.25亿元,使陕西从农业省“跳跃”式地进入了初级工业化。“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对陕西400多个项目进行了资金投入,仅基本建设的投资就达186.5亿元,新建和迁建了许多大中型工业项目,为陕西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在计划经济时代,陕西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对国家投资的依赖成为其中最明显的特色。 改革开放初期,“六五”期间,陕西投资年均增长9.0%,GDP年均增长10.9%;“七五”期间,投资年均增长14.1%,GDP年均增长9.1%;“八五”期间投资年均增长达26.3%,随着投资增速的加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在逐年提高,GDP年均增长9.2%;“九五”期间投资年均增长17.6%,随着投资增速的回落,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随之减缓,GDP年均增长回落到9.0%。西部大开发以来,“十五”期间投资年均增长提高到19.8%,GDP年均增长也相应提高到11.5%。“十一五”至今投资年均增长提高到34.7%,GDP年均增长也相应提高到14.9%。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我国为克服外需衰退,平稳度过危机,提出了扩大内需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各级政府积极利用扩大投资政策,陕西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陕西GDP达到8169.80亿元,首次突破8000亿元,增速13.6,增速位列全国第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6553.39亿元,同比增长35。投资对保持经济增长,安全度过危机功不可没,据测算,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93.1%,拉动经济增长12.7个百分点。三、陕西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领域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从经济思想史角度看,以凯恩斯的就业、利息、货币通论为界可以把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传统增长理论和现代增长理论。现代增长理论研究的核心主要集中在增长的源泉与动力、如何解释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国别经济差异等问题上。主要有这样一些模型:(1)资本积累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哈罗德多玛模型。哈罗德和多玛提出了决定经济增长的两个因素,即储蓄率与产出量与所需资本量的比例,并据此提出一个旨在解释社会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经济循环理论。根据哈罗德多玛模型,经济要维持稳定的增长,社会中有保障的增长率必须等于投资者合意的增长率。(2)索洛在1956年提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模型认为在人均资本存量与技术外生条件下,经济将以固定速度均衡增长。根据索洛模型,储蓄率的提高在短期内能提高经济增长率,而无法提高长期的均衡增长率。(3)查理科布和保罗道格拉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著名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该函数说明了资本、劳动、技术以及管理与经济增长的关系。(4)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提出新剑桥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分析了不同收入阶层边际储蓄倾向的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为了说明陕西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关系,我们根据误差修正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统计模型。利用1982年到2009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多元线型回归的方法,实证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对陕西经济增长的贡献。采用协整分析来验证二者的长期均衡关系,用误差修正模型说明二者的短期弹性系数,再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得出二者长期弹性系数,同时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建立回归模型,首先要取得各要素的数据。用GDP来测度经济发展情况。可以从陕西省统计年鉴取得数据并可计算出其增长率数据。而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力投入的增长率需要经过相应指标的换算。如表一。表一 陕西省历年GDP与固定资产投资指数GDP指数(82年=100)固定资产投资额投资价格指数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投资指数1982年100.029.5100.029.5100.01983年107.330.8103.229.9101.31984年126.440.4113.735.5120.51985年147.258.0127.945.3153.71986年160.063.5144.743.9148.91987年176.080.9167.748.2163.61988年212.994.7198.447.7161.91989年219.995.2238.339.9135.51990年227.4103.7256.940.4137.01991年243.7124.9281.344.4150.71992年264.0142.5324.343.9149.01993年295.9228.2410.655.6188.51994年321.4283.3453.362.5212.01995年354.8324.3480.067.6229.21996年393.5372.0499.274.5252.81997年435.7424.1507.783.5283.41998年486.2544.9506.7107.5364.81999年536.3619.3504.7122.7416.32000年592.2745.8510.2146.2495.92001年650.2850.7512.2166.1563.32002年722.4974.6513.3189.9644.12003年807.61278.7524.6243.8826.92004年911.81544.2553.9278.8945.62005年1036.71982.0562.8352.21194.62006年1180.82610.2571.2456.91550.02007年1367.43642.1593.5613.62081.52008年1591.64851.4646.6750.32545.12009年1808.16553.4631.11038.53522.62009年1808.16553.4631.197.63522.6 (二)误差修正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是用来研究协整变量lngdpt和lninv短期变动关系,误差修正项用“ecmt”,来表示,以协整方程的残差序列et为基础。解释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短期动态关系,建立如下误差修正模型,lngdpt=0.+0.1935*lninvt-0.0689*ecmt-1=0.+0.1935*lninvt-0.0689*(Lngdpt-1-1.-0.7730*lninvt-1)+ut(10.4404)(4.0507)(-2.7536) 从变量显著性检验来看,所有变量通过t检验。短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化,lngdp与lninv的短期弹性为0.1935,即短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变动1%,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化0.1935%。误差修正项,即ecmt-1项的系数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ecmt-1系数为-0.0689,意味着上一年度的非均衡误差以0.0689%的比率对对本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做出反向修正。 (三)C-D生产函数模型 生产函数可以有多种形式。应用最为广泛的生产函数是Cobb-Douglas生产函数,简记为C-D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P.H.Douglas)和数学家查理柯布(C.W.Cobb)根据历史统计资料,研究二十世纪初美国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对产量的影响时,得出的一种生产函数。由于C-D生产函数模型中的参数具有很好的经济意义,并且符合实际生产活动的规律,因此,本文利用C-D生产函数对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算。简化方程为:lngdp=lninv+lnl+t通过对数据建模可以得到:回归方程lngl=0.+0.2203*lnil+0.0607*t模型分析RR平方修正的R平方估计的标准误差0.99880.99760.99740.0345方差分析表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值显著性回归11.810225.90514949.54270.0000残差0.0286240.0012总和11.838926 从变量显著性检验来看,所有变量通过t检验。模型拟合度很好,对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有着很好的解释意义。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的误差修正关系。从误差修正模型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弹性为0.1935,即短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经济增长0.1935;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2203%,即长期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经济增长0.2203。从长期的投资效果系数和单位投资产生的资本形成总额趋势上看,陕西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高投入、低效益的问题较为突出,部分资金投入后并未得到充分、有效地运用,投资资金的低水平运作,严重影响了投资效益和质量的提高。 (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982年以来,资本投入要素对陕西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逐步增大的,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增加的原因在于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密集化,陕西经济增长对资本密集化的依赖越来越高,到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62.22,已经处于有数据记载以来的最高水平(如图一)。从较长的一段时期看,陕西省当期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实际GDP将增长0.2203%,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在于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是其连接点,目前加大投资力度,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是促进陕西GDP增长的主要方式。图一 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四、陕西省投资效益问题分析 对于地方经济增长来说,由于消费和出口的增长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因素制约较大,因此千方百计扩大投资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投资也不能无限度地扩大,特定时期投资总量的大小由前期国民收入的多少以及积累率的高低所决定。地方投资总量受到产业政策和资金的约束,因此保持合理适度的投资规模,避免重复建设、无效建设才能更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 (一)投资效果系数 即投资GDP系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GDP,等于GDP增加额/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额。 如图二,通过分析投资效果系数可看出,自1996年以来,陕西投资高速增长,而投资效果系数却趋势相反,连续下滑趋势明显,到2009年,投资效果系数为0.1305,处于有历史数据的最低水平,即每一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GDP只增加0.1305亿元,比1995年减少了4794万元。说明在投资规模增大的同时,资本投入的生产效率却在降低,陕西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高投入、低效益的问题较为突出,部分资金投入后并未得到充分、有效地运用,投资资金的低水平运作,严重影响了投资效益和质量的提高。图二 投资效果系数 (二)单位投资产生的资本形成总额 在支出法GDP核算理论中,投资需求称为资本形成总额,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变动两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上是与其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相对应的统计指标,是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重要构成因素。理论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除土地购置费、旧设备和旧建筑物购置费等资本冲减外,基本均属于资本形成总额。 如图三,通过分析单位投资产生的资本形成总额可看出,自1990年至今,陕西单位投资产生的资本形成总额已经形成了连续下滑的趋势,到2009年,单位投资产生的资本形成总额为0.9478亿元,已处于有历史数据的最低水平,每一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形成总额比1990年减少了9694万元。 实践表明,过高的投资增长率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给经济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能力利用率下降。增加投资意味着扩大生产能力。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当生产能力持续超过有效需求规模时,生产能力利用率必然下降。目前陕西就存在生产能力利用率过低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背后实际上是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大大超过了有效需求。 第二、投资回报率低。生产能力利用率下降的直接后果就是投资回报率低,有些建设项目甚至资不抵债,无法形成回报。从核算资料看,陕西虽然经济增长较快,但宏观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图三 单位投资产生的资本形成总额五、政策建议 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既有需求拉动作用,又有供给推动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总需求的总量与结构都有直接影响,当投资增加时,会立即增加对投资品的需求,增加投资品生产企业的产量和效益,就业就会上升,居民收入也会增加,并促进消费增加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是增加社会总供给的重要途径,能够扩大社会的生产能力。投资对经济需求拉动作用常常直接表现在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期数值中,供给推动作用则有一定的滞后期,因为固定资产投资要形成产品生产能力需要一定的时间。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各因素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强度变化情况,分清了现阶段拉动经济增长的各因素的主次关系,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针对以上分析结果,结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调整投资结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继续加快重点项目进度,通过项目实施,培育增量,改善和调整经济结构,带动和促进陕西经济整体发展。二是加强重大项目前期论证工作。项目选择要充分体现加快结构调整和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保证重点项目接替有序。三是努力创造项目建设的良好环境。加强金融供给与服务,引导和开拓多渠道社会融资。积极为企业和重点项目搭建招商引资平台。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加强新开工项目管理。把好新上项目市场准入关,是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保证正常投资秩序的关键。 (二)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努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一是继续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好政府信用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信用平台的作用,把开发银行的信用额度用好、用足、用出效果。同时充分发挥好省级预算内资金的引导扶持作用,合理安排建设资金,重点支持符合国家投资导向和全省投资工作重点,能够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生产经营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卫生、社区服务等方面的规划和前期工作。加大对资源类开发、能源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