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第九章行政诉讼.ppt_第1页
行政法第九章行政诉讼.ppt_第2页
行政法第九章行政诉讼.ppt_第3页
行政法第九章行政诉讼.ppt_第4页
行政法第九章行政诉讼.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行政诉讼,本讲内容提要:,1行政诉讼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 2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分析; 3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动向。,一、行政诉讼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一)行政诉讼的角色定位 1产生背景:行政诉讼制度建立于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其理论基础源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和法国孟德斯鸠的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思想,以及有关法治理念和宪政理念:行使特殊公共权力国家行政权力的过程必须依法加以强有力的外部监督约束。 2角色定位:行政诉讼是一支重要的异体监督力量和社会稳定力量,是常规状态下公民合法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保障线,是广义行政救济法制的最重要制度设计之一。,(二)两大行政诉讼模式的特点 1行政法院型(法、德、意、奥、西、台等,以大陆法国家地区为主) 特点:法院单设,管辖较为简单,适用专门规则,本系统上诉,兼顾对个体权利的救济和对行政权力行使过程的监督与保障。 2普通法院型(美、英、澳、日、韩等,以海洋法和其它类型国家地区为主) 特点:法院不单设,管辖较为复杂,有的适用专门规则,上诉路径和审级比较复杂,有的属于转型国家,强调对个体权利的救济。,(三)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1一般原则:略 2特有原则:(1)复议选择;(2)诉讼不停止执行;(3)被告举证;(4)合法性审查;(5)不适用调解(赔偿诉求可调解);(6)司法变更权有限。以上各条原则均有例外。,二、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分析 (一)受案范围 1受案范围的确立原则 基本原则包括:(1)逐步扩大范围;(2)妥处两权关系;(3)借鉴别国经验;(4)结合本国实际。 2受案范围的确立方式 主要有三种方式:(1)列举式;(2)概括式;(3)结合式(我国行政诉讼法典采用)。,(二)管辖 行政诉讼管辖是指上下级法院之间和同级法院之间受理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我国主要有三大类管辖:(1)级别管辖;(2)地域管辖;(3)裁定管辖。 中级法院管辖3类一审案件:(1)专利、海关案件;(2)省部级行为案件;(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案件,(三)行政诉讼当事人 1行政诉讼当事人的概念:是指因与行政争议有利害关系,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自己的名义到法院起诉、应诉、参诉,并受行政裁判约束的行政相对人和行政主体。 行政诉讼当事人行政诉讼原告+行政诉讼被告+行政诉讼第三人 2行政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3行政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四)证据制度 1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点。 (1)行政诉讼证据在行政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和事实。 (2)可定案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这三个特征。 2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法定分类)。 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与现场笔录。,3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与证据来源。 (1)举证责任(证明责任)包括由谁负责举证和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2)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主要由被告负举证责任。 (3)证据来源有三:被告举证;原告举证;法院依职权收集与证据保全。 4行政诉讼证据立法问题。 一直比较薄弱。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10-1施行)有所弥补。,(五)诉讼程序 1起诉与受理。 2一审程序。 3二审程序。 4审判监督程序(再审)。 5执行程序。,(六)行政诉讼强制措施 1妨害行政诉讼的行为:不协助;伪证;妨碍他人作证;隐瞒财产;阻碍执法或扰乱秩序;侵害人身人格。 2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种类与适用: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罚款;拘留。,(七)司法审查标准 1证据是否确凿充分。 2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 3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4是否超越职权。 5是否滥用职权。 6是否显失公正。,(八)裁判与决定 1审理依据(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引用规范性文件)。 2一审判决(维持,撤销,重作,限期履行,变更,驳回,确认)。 3二审判决(维持,改判)。 4行政裁定(针对程序问题作出的裁决,可口头裁定)。 5决定(各种命令的总称,针对特殊事项作出的裁决,可口头决定)。,(九)涉外行政诉讼 1定义:涉外行政诉讼是具有涉外因素的行政案件所适用的诉讼程序。 2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适用行政诉讼法;同等;对等;适用有关国际条约;委托中国律师代理。 3对外送达方式与特殊时限。,三、我国行政诉讼的现实课题,(一)普遍树立民告官、自觉接受异体监督的观念问题 (二)行政诉讼立案难问题 (三)行政程序违法败诉案例较多的问题 (四)行政裁判执行难的问题 (五)行政诉讼特殊风险问题,对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的建议: 依法行政,甘受监督,善待原告,积极应诉,变被动为主动,是新形势下推动行政法治发展、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最大捷径和最佳行为模式选择!,四、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动向,行政诉讼法已正式列入修法计划 专家们已提出非常多的修改方案 中国政法大学提出了大改建议稿,第四编 行政诉讼,本讲内容提要:,1行政诉讼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 2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分析; 3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动向。,一、行政诉讼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一)行政诉讼的角色定位 1产生背景:行政诉讼制度建立于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其理论基础源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和法国孟德斯鸠的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思想,以及有关法治理念和宪政理念:行使特殊公共权力国家行政权力的过程必须依法加以强有力的外部监督约束。 2角色定位:行政诉讼是一支重要的异体监督力量和社会稳定力量,是常规状态下公民合法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保障线,是广义行政救济法制的最重要制度设计之一。,(二)两大行政诉讼模式的特点 1行政法院型(法、德、意、奥、西、台等,以大陆法国家地区为主) 特点:法院单设,管辖较为简单,适用专门规则,本系统上诉,兼顾对个体权利的救济和对行政权力行使过程的监督与保障。 2普通法院型(美、英、澳、日、韩等,以海洋法和其它类型国家地区为主) 特点:法院不单设,管辖较为复杂,有的适用专门规则,上诉路径和审级比较复杂,有的属于转型国家,强调对个体权利的救济。,(三)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1一般原则:略 2特有原则:(1)复议选择;(2)诉讼不停止执行;(3)被告举证;(4)合法性审查;(5)不适用调解(赔偿诉求可调解);(6)司法变更权有限。以上各条原则均有例外。,二、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分析 (一)受案范围 1受案范围的确立原则 基本原则包括:(1)逐步扩大范围;(2)妥处两权关系;(3)借鉴别国经验;(4)结合本国实际。 2受案范围的确立方式 主要有三种方式:(1)列举式;(2)概括式;(3)结合式(我国行政诉讼法典采用)。,(二)管辖 行政诉讼管辖是指上下级法院之间和同级法院之间受理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我国主要有三大类管辖:(1)级别管辖;(2)地域管辖;(3)裁定管辖。 中级法院管辖3类一审案件:(1)专利、海关案件;(2)省部级行为案件;(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案件,(三)行政诉讼当事人 1行政诉讼当事人的概念:是指因与行政争议有利害关系,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自己的名义到法院起诉、应诉、参诉,并受行政裁判约束的行政相对人和行政主体。 行政诉讼当事人行政诉讼原告+行政诉讼被告+行政诉讼第三人 2行政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3行政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四)证据制度 1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点。 (1)行政诉讼证据在行政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和事实。 (2)可定案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这三个特征。 2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法定分类)。 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与现场笔录。,3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与证据来源。 (1)举证责任(证明责任)包括由谁负责举证和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2)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主要由被告负举证责任。 (3)证据来源有三:被告举证;原告举证;法院依职权收集与证据保全。 4行政诉讼证据立法问题。 一直比较薄弱。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10-1施行)有所弥补。,(五)诉讼程序 1起诉与受理。 2一审程序。 3二审程序。 4审判监督程序(再审)。 5执行程序。,(六)行政诉讼强制措施 1妨害行政诉讼的行为:不协助;伪证;妨碍他人作证;隐瞒财产;阻碍执法或扰乱秩序;侵害人身人格。 2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种类与适用: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罚款;拘留。,(七)司法审查标准 1证据是否确凿充分。 2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 3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4是否超越职权。 5是否滥用职权。 6是否显失公正。,(八)裁判与决定 1审理依据(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引用规范性文件)。 2一审判决(维持,撤销,重作,限期履行,变更,驳回,确认)。 3二审判决(维持,改判)。 4行政裁定(针对程序问题作出的裁决,可口头裁定)。 5决定(各种命令的总称,针对特殊事项作出的裁决,可口头决定)。,(九)涉外行政诉讼 1定义:涉外行政诉讼是具有涉外因素的行政案件所适用的诉讼程序。 2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适用行政诉讼法;同等;对等;适用有关国际条约;委托中国律师代理。 3对外送达方式与特殊时限。,三、我国行政诉讼的现实课题,(一)普遍树立民告官、自觉接受异体监督的观念问题 (二)行政诉讼立案难问题 (三)行政程序违法败诉案例较多的问题 (四)行政裁判执行难的问题 (五)行政诉讼特殊风险问题,对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的建议: 依法行政,甘受监督,善待原告,积极应诉,变被动为主动,是新形势下推动行政法治发展、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最大捷径和最佳行为模式选择!,四、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动向,行政诉讼法已正式列入修法计划 专家们已提出非常多的修改方案 中国政法大学提出了大改建议稿,第四编 行政诉讼,本讲内容提要:,1行政诉讼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 2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分析; 3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动向。,一、行政诉讼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一)行政诉讼的角色定位 1产生背景:行政诉讼制度建立于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其理论基础源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和法国孟德斯鸠的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思想,以及有关法治理念和宪政理念:行使特殊公共权力国家行政权力的过程必须依法加以强有力的外部监督约束。 2角色定位:行政诉讼是一支重要的异体监督力量和社会稳定力量,是常规状态下公民合法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保障线,是广义行政救济法制的最重要制度设计之一。,(二)两大行政诉讼模式的特点 1行政法院型(法、德、意、奥、西、台等,以大陆法国家地区为主) 特点:法院单设,管辖较为简单,适用专门规则,本系统上诉,兼顾对个体权利的救济和对行政权力行使过程的监督与保障。 2普通法院型(美、英、澳、日、韩等,以海洋法和其它类型国家地区为主) 特点:法院不单设,管辖较为复杂,有的适用专门规则,上诉路径和审级比较复杂,有的属于转型国家,强调对个体权利的救济。,(三)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1一般原则:略 2特有原则:(1)复议选择;(2)诉讼不停止执行;(3)被告举证;(4)合法性审查;(5)不适用调解(赔偿诉求可调解);(6)司法变更权有限。以上各条原则均有例外。,二、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分析 (一)受案范围 1受案范围的确立原则 基本原则包括:(1)逐步扩大范围;(2)妥处两权关系;(3)借鉴别国经验;(4)结合本国实际。 2受案范围的确立方式 主要有三种方式:(1)列举式;(2)概括式;(3)结合式(我国行政诉讼法典采用)。,(二)管辖 行政诉讼管辖是指上下级法院之间和同级法院之间受理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我国主要有三大类管辖:(1)级别管辖;(2)地域管辖;(3)裁定管辖。 中级法院管辖3类一审案件:(1)专利、海关案件;(2)省部级行为案件;(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案件,(三)行政诉讼当事人 1行政诉讼当事人的概念:是指因与行政争议有利害关系,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自己的名义到法院起诉、应诉、参诉,并受行政裁判约束的行政相对人和行政主体。 行政诉讼当事人行政诉讼原告+行政诉讼被告+行政诉讼第三人 2行政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3行政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四)证据制度 1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点。 (1)行政诉讼证据在行政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和事实。 (2)可定案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这三个特征。 2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法定分类)。 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与现场笔录。,3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与证据来源。 (1)举证责任(证明责任)包括由谁负责举证和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2)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主要由被告负举证责任。 (3)证据来源有三:被告举证;原告举证;法院依职权收集与证据保全。 4行政诉讼证据立法问题。 一直比较薄弱。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10-1施行)有所弥补。,(五)诉讼程序 1起诉与受理。 2一审程序。 3二审程序。 4审判监督程序(再审)。 5执行程序。,(六)行政诉讼强制措施 1妨害行政诉讼的行为:不协助;伪证;妨碍他人作证;隐瞒财产;阻碍执法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