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知识点串讲,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杨明,根据江苏省2010年考试说明及近年来高考的有关情况,历史学科的复习要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同时要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为了帮助同学们利用好假期,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有关知识点进行串讲,以期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A、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 1、宗法制: 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分封制: 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础上,确定了周王、诸侯之间的关系。对巩固周王室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B、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复习的重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复习: 第一、阶段划分: 1、春秋战国初步形成时期; 2、秦汉确立和发展时期; 3、隋唐完善时期; 4、宋元进一步发展时期: 5、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时期。,第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1、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最大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以至高无上的皇权为核心;人治大于法治。 2、在这套体系内,一直存在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专制主义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最终在北宋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在明朝解决。 3、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长期影响政治制度。,4.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历史作用: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社会影响: 在封建社会形成和上升时期以积极作用为主;在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以消极影响为主。,第三、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 察举制:是两汉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征召等。西汉时主要是以才能和品德为推荐标准,但发展到东汉后期,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依据,使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发展起来。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科举制:隋炀帝时,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隋唐宋元时期以积极作用为主,明清时期以消极影响为主。,(二)、中国古代的经济,A、经济发展的原因: 社会稳定;统治者调整政策;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同外国交往的加强;前代经济发展打下的基础;人民的辛勤劳动等。,B、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兴修,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提高,农作物品种引进和推广等。) 特点: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古代耕作技术的提高。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历代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到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2、手工业 (古代传统手工业主要有丝织业、陶瓷业、冶铸业等) 特点: 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工艺精湛,长期居于世界前列。 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春秋战国以后,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长期并存的局面。 官营手工业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代前期以前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唐代以前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显著发展,到明朝中叶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某些部门开始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 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3、商业:主要包括商品经济、城市的发展和对外交往中的经济往来。 特点: 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商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官府的控制,特别是海上贸易基本上由官府垄断。 商业活动逐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然后逐步渗透到农村,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商品经济发展的作用: 封建社会初期,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统治的加强; 封建社会发展时期,增加政府收入巩固国家政权; 封建社会后期,对封建社会起了一定的瓦解作用,在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均有表现。,(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儒家思想演变脉络: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 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秦朝时期:由于“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儒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宋元时期: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构建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儒家思想的评价 对于儒家思想,既要继承其精华,如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民族气节、注重社会责任感等;又要剔除其中封建糟粕,如君臣等级观念、男女不平等、专制等思想。我们还要重视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如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等。,( 四)、中国的对外关系,1、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两汉时期: 开始建立同周边的交往,开通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把当时世界上的文明中心连结起来。 明清时: 对外交往方面呈现三个特点: 是继续加强同海外联系,如郑和下西洋。 是开始遭到外来侵略 是文化方面出现了西学东渐,2、中国近代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 19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通过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逐步加深 (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19世纪70年代以后,到20世纪初,经过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外交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抗美援朝,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开创外交新局面。 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特别是70年代外交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新时期推行和平外交政策。,(五)、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为反封建反侵略(帝),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民主革命。主要有: 太平天国运动:成就中国农民阶级进行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并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辛亥革命:成就推翻清朝统治 国民大革命: 成就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就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国民党独裁统治 其中以后三次革命运动为主。,2、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制定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的制度,如多党合作、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自治等。,(六)、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近代化问题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 思想科学化,生活西方化。 1、政治上近代化: 争取独立、民主的斗争和建设民主政治的努力。,2、经济近代化:主要包括两方面: 是变革生产关系,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和生产关系,如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土地国有、中共土地政策。 是生产方面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近代企业的出现。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产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萧条被破坏抗战受到毁灭性打击恢复调整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情况: 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大跃进到文革时的曲折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3、思想文化的科学化: 、中国近代社会思想的发展: 新思潮萌发和洋务派学习外国的技术; 洪仁玕先进的中国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早期维新派开始要求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社会改良,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资产阶级革命派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倡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1918年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后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运相结合;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标志开始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提出表明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三大改造,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中共八大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七)世界经济现代化的进程,1、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14、15世纪到18世纪60年代,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这时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心先地中海沿岸后移到大西洋沿岸。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美德等国经济发展迅速。 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电子技术、航空技术、生物工程等, 70年代后,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2、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快。,3、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体制的调整: 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运行体制的调整: 20世纪30年代: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建立 50中期到70年代:主要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加以改变。 70年代以后,苏东剧变,中国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和民族经济的发展:苏联在二战前经济建设的成就;中国建国后初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就。,(八)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古代希腊的民主意识、人文精神和古罗马的法律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世纪后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推动了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 近代欧美通过革命等方式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主要分为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2、君主立宪制:主要有英、德、日三个国家,但各有其特点。 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德国、日本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虽然采取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式,但国家的真正权力掌握在国王或天皇手中。,3、共和制:主要国家有法、美等国 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特点: 由于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势力同样强大,导致国家政体频繁变更,社会长期动荡。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特点: 三权分立制度开创了世界的先河,有力地维护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九)、从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世界的局面,在世界上第一次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建设方案
- 住宅项目施工期间的气候适应性方案
- xx镇天然气管线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 医药产业园整体规划设计方案
- 大豆蛋白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管理方案
- 温室育苗区设计方案
- 可再生能源耦合热力系统集成方案
- 大型商业建筑建设方案
- 管理咨询成果推广方案
- 压力容器应急救援预案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增补合同协议模板
- 玉盘二部合唱简谱
-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课件
- 市级科研课题智慧教育课题现场结题汇报PPT
-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学科知识点归纳总结
- 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2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含答案)
- 面瘫(面神经炎)课件
- 城市道路工程质量事故
- 铁路路基大维修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