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对区域内秦皇岛经济地位的思考地 市:河北秦皇岛市专 业: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姓 名:准考证号:0311122000*身份证号:联系电话:是否申请学位: 是 目 录摘 要1一、秦皇岛的区位条件1(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1(二)位置与交通信息1(三)人口、劳动力与科技2(四)经济情况3(五)社会文化4二、秦皇岛及周边城市经济数据分析5(一)秦皇岛周边经济数据5(二)数据分析6三、秦皇岛在区域中的次增长极地位7(一)增长极的概念7(二)增长极的分类7(三)次增长极的发展8(四)秦皇岛在区域中的经济地位9参考文献9摘 要研究认识秦皇岛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可以更好的把握秦皇岛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从而提出更具体更切合实际的发展措施,促进秦皇岛经济良性持久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秦皇岛所属的地理区位开始,结合周边各大城市经济现状,对秦皇岛在环渤海区域内的经济地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思考,在文中提出并阐述了微增长极、次增长极等观念,通过对这些观念的分析理解,以及对秦皇岛经济及周边的经济环境的分析研究,认为,当前秦皇岛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越了微增长极,初步进入到了次增长极的阶段,在整个经济地域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关键字:秦皇岛;经济地位;次增长极;微增长极一、 秦皇岛的区位条件了解秦皇岛拥有的基本条件,认识研究秦皇岛所在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条件,符合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即:条件结构类型系统区域关系 1。(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秦皇岛市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种类较为齐全。目截止到2013年,已发现各类矿产56种,已开发利用的26种,已探明储量的22种,其中铁矿规模较大,储量达27515万吨,水泥灰岩储量达7.5亿吨,玻璃用白云岩1.5亿吨,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中国“万两黄金”县之一。秦皇岛海区地处渤海西部,辽东湾两翼。海岸线总长162.7公里,所辖海区15米等深线海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全市现有捕捞作业渔场1万平方公里,有适宜发展养殖的浅海80万亩,滩涂2万亩。秦皇岛市林业用地435951公顷,有林地面积267664公顷,森林覆盖率34.45%,在全省列第二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果树种植面积达105万亩,盛产葡萄、苹果、樱桃等作物。皇岛旅游景点颇多,集山、河、湖、泉、瀑、洞、沙、海、关、城、港、寺、庙、园、别墅、候鸟与珍稀动植物等为一体,旅游资源类型丰富,项目多、层次多,可满足不同旅游需求。(二)位置与交通信息秦皇岛区位优势明显(见图1),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葫芦岛,西近京津,位于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西南距石家庄483公里,西距首都北京280公里,距天津220公里,处于京津旅游经济圈核心圈层。图1 秦皇岛区位示意图秦皇岛交通便捷,通讯发达。秦沈高速铁路、京哈、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和京秦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102、205国道贯穿全境;民航已开通至上海、广州、杭州、大连、黑河等国内数十条航线。秦皇岛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秦皇岛港已有百年历史,是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5亿吨,跻身世界大港之列,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2013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将秦皇岛市列为全国42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三)人口、劳动力与科技据秦皇岛市统计局2011年5月17日发布的秦皇岛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秦皇岛全市常住人口为2987605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0 %。从秦皇岛市人口年龄及学历的构成及比例(见图2、图3),可以看出,其劳动力人口比例及高学历人口比例均高于全图平均水平。图2 秦皇岛人口年龄段构成比例图3 秦皇岛人口学历构成比例秦皇岛市教育、科研事业发展迅速。目前,拥有13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8万人。拥有玻璃设计研究院、中冶京诚、视听机械研究所等国家部属科研单位8家,民办科研机构发展迅速,38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2011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117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78件,增长17%;授权专利927件。(四)经济情况秦皇岛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基础雄厚、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五大支柱产业为:以玻璃、水泥、新型建材为主的建材工业;以钢材、铝材为主的金属压延工业;以复合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汽车配件、铁路道岔钢梁钢结构、电子产品为主的机电工业;以果酒、啤酒、粮食加工为主的食品饮料工业,主要工业产品有1000多种。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第一、二、三大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例分别为:13%,39%,48%;第三产业规模高于第二产业。秦皇岛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秦皇岛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全市国民生产总值逐年递增(见图4),已跻身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2012年,全市财政收入已达66.88亿元。图4 秦皇岛历年国民生产总值一览表(五)社会文化文化是支撑一个地区能够得以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丰厚的文化底蕴不但是一种资源,更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秦皇岛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这里有着相当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相当浓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秦皇岛在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开发保护方面投入巨大,兴建各种文化景点;开发以儒学思想、宗教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建立秦皇岛诗词协会,举办诗词论坛;大力保护地方民俗文化。近年来,秦皇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及影响力日渐深远,在国内,不断获得诸如:“中国长城文化之乡”、“中国孟姜女文化之乡”、“中国吹歌之乡”、“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千年古县”、“中华诗词之乡”等荣誉称号;在国外,秦皇岛已与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南非等国家20多个城市缔结了友好交流关系。通过这些友好渠道,与海外广泛开展了经贸、文化、艺术、教育、科技、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二、 秦皇岛及周边城市经济数据分析(一)秦皇岛周边经济数据表1 历年河北省各市区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亿元)表2 2012年河北省各市区企业法人、就业人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表3 2012年各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基本情况3(二)数据分析从表1分析比较可知,秦皇岛的总体经济总量在河北省内属于中等行列,其国民生产总值年度递升,稳步发展;而通过对表2、表3的数据分析则可以看到,秦皇岛的国民生产总值虽然不是最高,但其人均产值、企业规模、零售额却全都排在了前列,其中人均产值、批发和零售业销售总额均排在了第五位。我们知道,经济增长方式普遍的是靠投资进行拉动,这种投资方式很可能造成供给跟不上投资需求造成经济过热,或者产能过剩导致增长效益下降等问题;而由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则可以提高增长效益,并且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表2和表3,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秦皇岛的人均产值、批发和零售业销售总额均在较高的层次,这说明了秦皇岛地区的居民消费能力较强。根据秦皇岛市统计局资料,秦皇岛2013年工业投资累计23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0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4%;直接利用外资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6 %。由此可见,秦皇岛无论从投资还是消费能力都有着较大的优势,存在着很大的潜力,秦皇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可以预见的。三、秦皇岛在区域中的次增长极地位(一)增长极的概念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所谓增长极就是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或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单位的集合体。增长极的基本点包括: (1)其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 (2)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 (3)具有扩散和回流效应。 (二)增长极的分类增长极依据其对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分为主增长极,次增长极和微增长极。经济增长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增长极作为一个中心点,对整个区域内由点到线、从线到面的发展,起着核心的带动引导作用,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起着核心引导带动作用,对此增长极,我称之为核心增长极,或主增长极。而相对于核心增长极,区域内,其它被核心增长极所带动引导而发展,然后反过来对核心增长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的点,我称之为次增长极。或者说,在整个区域内,区位优势明显,自身经济发展迅速,但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较大的弱于核心增长极,且需要被核心增长极发展引导的城市或城镇。同理言之,微增长极相对次增长极而言的,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且已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其经济规模,相比次增长极更小,对周边地区基本没有辐射扩散的影响,称之为微增长极。区域内的核心增长极的经济规模在整个区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整个区域的经济运行、产业分工、经济的地域运动起着最直接关键的影响作用,甚至对区域外的周边地区仍有较大的经济辐射作用。而次增长极的经济影响则小得多。若主增长极经济辐射范围的区域划分成若干个更小的区域,那么,次增长极则可以看成是其所在小区域的主增长极。次增长极特点是经济规模已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且增长迅速,经济结构类型多元化,地域内的经济系统逐渐形成,小区域内的经济地域运动特点较为明显。相比于核心增长极,次增长极的主要特点是经济规模依然较小,产业结构类型仍相对简单,对核心增长极的依赖程度仍然较大,对周边区域的经济影响力比核心增长极弱。三者之间的区别比较见表4。表4 增长极三种类别的区别比较类别区位条件规模主导产业对区域的影响主增长极区位条件优势巨大,通信、交通网络发达,劳动力密集,科技实力雄厚,资金充足。经济规模在整个区域中排在前列,整体经济形势良好。至少有三类产业属于主导产业,且与这关联的产业无论是类别还是规模都在较高的水平。对区域内的经济起着核心引导作用,扩散回流效应明显。次增长极区位条件优势明显,交通网络发达,劳动力丰富,科技实力基础强劲,资金条件良好。在区域内排在中等行列,在小区域内排在前列,经济发展迅速。至少有一类产业属于主导产业,关联产业丰富。对区域内的经济起着一定的推进作用,在小区域内的经济主导作用明显。微增长极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或某一区位条件优势较为明显,交通便利,有一定的技术资金基础。经济规模在区域内属于下游,但经济态势良好。已经或即将形成一类主导产业。对区域内经济作用微小,但对小区域内经济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三)次增长极的发展由于次增长极的经济规模较之核心增长极小,其在整个区域内的作用也相对小,因此,次增长极在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次增长极的特点,制定研究符合其经济地位的措施方案,确保经济发展战略方向的正确。依据区域经济地理学中关于经济地域运动规律的理论,集中与分散规律是其基本规律,核心增长极产业的不断集中与不断扩散,在使其产业不断升级的同时,必然会影响促进区域内周边次增长极也随之不断发展。次增长极城市依托、配合核心城市,由各点连接成线,形成更具发展力的城市群,最终带动整个区域(面)的全面发展,这是经济地域运动规律在区域整体发展中的一种表现。经济地域运动的另一规律,是梯度推移规律。经济发展都由点到面,不断铺开,从地域上不断向前推进,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地理梯度、经济梯度的技术梯度所造成的。次增长级可作为核心增长极低一层次的梯度经济体,借助核心城市的凝聚吸引和扩散作用,全面提供核心增长极所需的劳动力、自然条件、交通运输、文化等资源,积累资金技术,发展建立基础的经济产业体系,逐步从低级的产业发展模式,向中高级的产业模式发展转变,推动产业层次的升级,由人口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业模式逐步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模式发展,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例。次增长极又属于小区域内的主增长极,在极化效应的影响下4,次增长极势必不断地积累各种有利因素,迅速增长,不断趋向大区域内的核心增长极。(四)秦皇岛在区域中的经济地位秦皇岛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网络发达、自然资源丰富、资金及劳动力充裕、科技技术基础良好。依托自身区位条件及外部增长极的辐射带动,秦皇岛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形成多规格、多类型、多层次、结构复杂的产业模式,支柱产业有玻璃、水泥、新型建材等。这些都表明了秦皇岛符合次增长极的定义。通过以上论述,充分说明了,秦皇岛在区域中的经济地位,就是次增长极的地位。秦皇岛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经济增长强劲,无论是在河北省内,还是在京津翼经济圈内,或是在环渤海经济圈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政行业升级应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监理工程师概论法规考点重点知识总结笔记含答案
- 深入研究的项目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经济法专业材料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镁粉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蔬菜烘干脱水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航空保险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眼部磁疗按摩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激光美容仪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水务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6.1 根结、标本的上下关系
- GB/T 3301-1999日用陶瓷的容积、口径误差、高度误差、重量误差、缺陷尺寸的测定方法
- GB/T 13928-2002微型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
- GB/T 12224-2005钢制阀门一般要求
- 偷影子的人-大学语文PPT
- GB/T 11022-2020高压交流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 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 装饰窗帘安装内部验收单
- 同等学力哲学学科综合考试大纲思考题汇总
- 象鼻岭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大纲修定稿
- 2023年中医儿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