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进展.pdf_第1页
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进展.pdf_第2页
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进展.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10 乳品加工Dairy Industry -葡萄糖苷酶(-Glucosidase, EC 3.2.1.21)属于纤维素酶类,是能催 化水解芳香基或烃基与糖基原子团之间 的糖苷键生成葡萄糖的酶,其来源不同 底物特异性也不同。 1 -葡萄糖苷酶的分类 根据氨基酸序列分类,人们将- 葡萄糖苷酶划分在糖苷水解酶家族1和3 中。家族1中的-葡萄糖苷酶来源于细 菌、植物;家族3中的酶来自真菌、细菌 和植物。家族1中的酶除有葡萄糖苷酶活 性外,还有很强的半乳糖苷酶活性1。 根据高级结构的相似性,糖苷酶 家族可以被分成若干部族(Clan), 糖苷水解酶家族1属于“clan GH-A” (superfamily 4/7)。其特点是催化 结构域具有(/)桶状结构,2个 羧基氨基酸参与催化反应,作为质子 供体和亲核基团,分别位于第4位和第 7位的折叠上2。Moracci 等通过比 较11种糖苷族1的氨基酸序列,发现 了-N-E-P-和-Y-I-E-N- 2个保守序 列,并用定点突变的方法证明了保守序 列中的2个Glu分别是酸键集团和亲核集 团。也有试验通过自杀底物共价修饰和 定点突变试验证明了这种结论3。 2 -葡萄糖苷酶的理化性质 -葡萄糖苷酶有胞内酶和胞外 酶之分,有些生物体内只含有胞内- 葡萄糖苷酶,也有的只含胞外-葡萄 糖苷酶,但是有少部分微生物体内同 时含有胞内和胞外-葡萄糖苷酶。 -葡萄糖苷酶的相对分子量一般在 40250KD之间。不同来源的-葡萄 糖苷酶的相对分子量由于其结构和组 成不同而差异很大。大部分-葡萄糖 苷酶的最适pH值都在酸性范围,并且 变化不大,但最适pH值可以超过7.0, 而且酸碱耐受性强。-葡萄糖苷酶 的最适温度在30110之间,一般来 说,来自细菌的-葡萄糖苷酶其稳定 性和最适温度要高于普通微生物来源 的-葡萄糖苷酶。对于工业应用来 说,酶的热稳定性越高越有利,对来 自嗜热性和非嗜热性-葡萄糖苷酶的 分析认为,两者在相互演化过程中的 酶修饰作用并不改变酶的活性中心, 也不改变其专一性,只是将酶蛋白结 构作部分调整以适应高温环境4。 3 产-葡萄糖苷酶的生物类群 分布 目前已经发现的产-葡萄糖苷 酶的生物类群包括原核生物、真核 生物。-葡萄糖苷酶普遍存在于植 物、微生物和哺乳动物的肠道中。 植物中很多来源的-葡萄糖苷酶已 被纯化和研究,这些来源有植物的 种子、果实、叶苗、根和花。微生 物有约氏黄杆菌(Flavobacterium j o h n s o n a e) 、 多 粘 性 芽 孢 杆 菌 (Bacillus polymyxa)、肠膜明串珠 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链霉菌(Streptomyces)、镰刀 菌(Fusarium oxyspornum)、 假丝酵母菌(Candida peltata)、 出 芽 短 梗 霉 (A u r e o b a s i d i u m p u l l u l a n s) 、 汉 逊 德 巴 利 酵 母 (Debaryomyces hansenii)、木 霉(Trichoderma koningii)、青霉 (Penincillium aurantiogriseum)、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干酪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asei)等。现在对真 菌中-葡萄糖苷酶产生菌研究较多的 是丝状真菌,主要为曲霉属和木霉属, 而细菌中研究较多的是芽孢杆菌属。 -葡萄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孟宪文 宋小红 陈历俊 刘长江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综述了-葡萄糖苷酶的分类、分布、理化性质及其水解糖苷机制,以及国内外对- 葡萄糖苷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葡萄糖苷酶;理化性质;功能 42 2009.10 DairyIndustry 乳品加工 4 -葡萄糖苷酶的结构与功能 通过X射线晶体衍生法分析出的- 葡萄糖苷酶三维空间结构如图1所示。 糖苷水解酶家族1的典型结构具有 8个(/)结构围成的桶状结构,也 被称为4/7超家族。糖苷水解酶家族3 由A区和B区2个域构成,B区包括SDW 序列,内有活性位点Asp残基。在分子 水平上,水解酶家族3的编码基因由5 个典型的区域构成,N端区、N端催化 区、非同源区、C端未知功能区、C端 残基。 经研究认为,-葡萄糖苷酶的 催化机制是保留型的酸催化双置换机 制(double displacement mechanism )。催化反应需要2个重要氨基酸残基 :质子供体(Proton donor)和亲核集 团(Nucleophile)。带羧基侧链的氨 基酸位于糖苷键的氧原子的氢键距离 内。水解反应的基本过程是:酶的 亲核集团在第2个羧基侧链提供酸/碱 催化(提供1个质子)的帮助下,去攻 击底物的糖苷键氧原子,并与其连接 形成酶底物的过渡态;酸/碱集团 催化1个水分子攻击酶底物过渡态, 与之反应以切断糖苷键释放1个单糖 产物和酶。目前对酶催化糖苷键水解 机理的了解还不是很清楚,普遍认为 酶有2个催化活性中心,一个是亲核中 心,另一个为酸碱催化中心。在糖基 化作用下,酶的亲核中心攻击底物异 头碳原子,形成构像的糖基酶共价 中间体,然后由水介导酶底物中间体 水解(酶的另一活性中心供给-H+,糖 苷键水解)。糖基产物形成,酶回 复到其初始的质子状态。通过动力学 标记、序列分析、对特殊的氨基酸进 行化学修饰、点突变等方法来研究酶 的催化底物水解的分子机制,对于酶 的活性中心的一些氨基酸残基的特殊 作用已取得了进展。酸性氨基酸带有 -COOH基团,在-葡萄糖苷酶的催 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酶的亲核 催化中心和酸碱催 化中心都含有酸性 氨基酸Asp和Glu。 家族1中的-葡萄 糖苷酶属于4/7超家 族成员,在其折 叠结构中的C端的第 4位和第7位都是Glu 残基。在家族3的成 员中,则发现Asp 为保守氨基酸6,7。 -葡萄糖苷酶近 年来被应用于合成 生物寡糖以代替化 学合成法,目前普 遍认为存在2种反应 类型:水解反应的 逆反应和转糖苷反 应。关于水解反应机制和转糖苷键反 应机制如图2所示。 5 -葡萄糖苷酶的分子生物学 研究 -葡萄糖苷酶基因方面的研究 已经有较长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已 经有上百个微生物的-葡萄糖苷酶基 因得到克隆。早期的-葡萄糖苷酶 基因的克隆是通过构建DNA文库进行 活性筛选的方式获得的。随着基因工 程技术的发展,PCR技术的应用,利 用种属相似性扩增克隆得到许多-葡 萄糖苷酶。到目前为止,乳酸菌属( lactobacillus)就有11种之多。随着基 因工程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微生物 基因组全序列被测定。利用同源序列 筛查定位分析出可能的-葡萄糖苷酶 ,是获得-葡萄糖苷酶新基因的有效 手段。 近年来,-葡萄糖苷酶的高效表 达普遍采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和芽孢杆菌(Bacillus)表达系统。 重组表达的酶活量可达野生株的几十 倍乃至上百倍8。 6 国内外研究现状 -葡萄糖苷酶作为纤维素酶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食品、生物 质转化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随 着近年来环境能源等危机的加重,木质 纤维素作为自然界最广泛的碳源受到各 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葡萄糖苷键的 水解是纤维素彻底降解为单糖的一个瓶 颈。采用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手段获 得优良的-葡萄糖苷酶已经成为研究 热点。国外许多研究机构正致力于- 葡萄糖苷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从基础 领域研究酶的催化机制及表达调控机制 ,以期更好地改善纤维素酶的催化效 率。随着表达系统的发展与完善,- 葡萄糖苷酶已经在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中 得到高效表达。近年来在芽孢杆菌、丝 状真菌以及植物中都有-葡萄糖苷酶 重组表达的报道。 国内近年来研究-葡萄糖苷酶已 经成为热点,已由过去的研究-葡萄 糖苷酶的简单提取到现在的酶的培养条 件优化以及粗酶液的纯化。-葡萄糖 苷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已经得到实现,新 构建的工程菌已经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图1 -葡萄糖苷酶分子结构 图2 水解反应机制和转糖苷键反应机制图 43 2009.10 乳品加工Dairy Industry 近年来,我国大型乳品企业的加 工能力、生产规模和乳制品产量都增 长得很快,但是乳制品的品种和企业 的经济效益增长得相对较慢,特别是 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功能乳制品还比较 少,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乳制品就更 少。为此,在加强乳制品营养与功能 等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应大力查 找和挖掘我国传统的并具有中国特色 的药食兼用资源。莲子就是在这种情 况下被笔者首先应用于新型乳制品的 研发当中的。 1 莲子的属性、特征、化学成 分和药理作用 莲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成熟 种子,它属于药食兼用型的中国特有 资源。主要产自长江以南的各省,尤 其以湖南湘潭产的白莲为最佳。据史 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 膨化莲子乳制品市场分析 孔庆伟 赵泽民 郦韬珉 徐亚麦 黑龙江龙丹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从药食同源的角度介绍了莲子的属性、生命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开发利用前 景以及部分莲子乳制品的主要功能。特别详细介绍了以莲子为主要配料的低血糖生成指数营养粉的 主要营养与功能指标。 关键词:莲子;乳制品;营养与功能 7 -葡萄糖苷酶的应用及前景 展望 -葡萄糖苷酶除作用-(1, 4)键外,还能作用-(1,1)、 -(1,2)、-(1,3)和- (1,6)键,具有转移葡萄糖基的作 用。在水果、蔬菜中除了游离的挥发 性风味物质外,还有大量的以-葡萄 糖苷形式存在的非挥发性风味前体物 质,-葡萄糖苷酶能够释放这种香气 的前体物质,因此,开发了将-葡萄 糖苷酶作为水果风味增香酶的应用领 域。目前,国内对黑曲霉中-葡萄糖 苷酶研究较多,但由于采用黑曲霉作 为产酶菌株存在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 隐患,所以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受到 限制。目前有研究选用德氏乳杆菌亚 种进行-葡萄糖苷酶的分离和纯化, 并应用于大豆异黄酮的水解过程中, 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通过该菌株生 产的-葡萄糖苷酶具有高安全性的特 点,为-葡萄糖苷酶的应用和开发提 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Henrissat B.A classification of glycosyl- hydrolases basedon amino acid sequence similarities.Biochem,1991(293):781788 2 Jenkins J,Leggio L L,Haris G,et al.- glucosidase,-galactosidase,family A cellulases,family F xylanases and two barley glycanases from a superfamily of enzymes with a 8-fold /architecture and with two conserved glutamates near the carboxy- terminail ends of -strands four and seven. FFBS Lett,1995(362):281285 3 Moracci M,Nucci R,Febbraio F,et al.Expression and extensive characterization of a beta-glycosidase from the extreme thermoacidophilic archaeon sulfolobus solfataricus in escherichia coli:authenticity of the recombinant enzyme.Enzyme Microb Technol,1995,17(11):992997 4 Parry J,David E,et al.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a thermostable -glucosidase purified from thermoascus aurantiacus.Biochem J,2001 (353):117127 5 Bhatia Y,Mishra S,Bisaria V S.Microbial- glucosidases:Cloning,properties,and applications.Critical Reviews in Biotechnology, 2002,22(4):375407 6 Fukuda K,Mori H,Okuyama M. Identification of essential lonizable gooups and evaluation of subsite affinities in the active site of-D-glucosidase F1 from a Streptomyces sp.Biosci.Biotechnol.Biochem,2002,66 (10):20602067 7 Hakulinen N,Paavilainen S,Korpela T, et al.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beta-glucosidase from bacillus circulans sp alkalophilus: Ability to fo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