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教案教师:姚红 科:生物 2012 年 9 月 日 第 2 周 高一年级19、20、21、22班教材章节第1章第2节课题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型新授课 课时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内容(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3)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等级水平(A)识记(B)理解(C)应用(D)分析(E)综合(F)说出评价能力目标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大量实验材料,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在实验操作中学会熟练使用高倍镜。(2)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细菌及真核细胞图片,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总结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2)认识水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禁采发菜的意义教学设计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难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技术设备课件教学环节学习目标(1)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2) 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3)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4) 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课题概述本节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材料)和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来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科学史)中认识生物界的统一性。在本节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观察法和比较法是生物学习的常用方法。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教案教学环节分析讲解学生活动设计第一课时【复习导入】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观察细胞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显微镜。【出示学习目标】【新授课】认识显微镜及显微镜使用步骤教师结合课件讲解显微镜的构造名称。请同学们回顾初中所学显微镜的知识。讨论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是什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是:取镜 安放 对光 观察 整理提问:在使用显微镜时,为了更好地观察对象,常需要使用高倍镜观察,如何使用高倍镜呢?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具体方法,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动装片使需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若视野较暗,可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并归纳如下:低倍镜 移动装片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调节细准焦螺旋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问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问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观察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到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问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教师提示注意事项:使粗准焦螺旋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距离,到快接近时(约0.5cm)停止下降。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识图学生小组活动:回顾初中所学显微镜的知识。讨论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学生结合显微镜阅读教材的方法步骤,并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观察高倍显微镜操作方法。学生活动:利用装片进行高倍显微镜的操作练习。学生边操作、边思考、边讨论、边交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教案教学环节分析讲解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实际操作,观察三类装片。真菌曲霉装片植物叶的横切装片 空细胞为没切到核动物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装片 思考: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点,学会使用高倍镜观察当堂训练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程序是 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 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调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象清晰为止A、 B、 C、 D、2、填空:(1)必须先_倍镜观察后_倍镜观察。(2)低倍镜观察时,粗、细准焦螺旋都可调节,高倍镜观察时,只能调节_。(3)由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变_,视野内细胞数目变_,每个细胞的体积变_。(4)目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呈_比;物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呈_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尤其是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课下及时复习,熟练掌握。这是生物实验课的一项基本技能,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还将多次使用显微镜。 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生物组织细胞在形态上具有多样性,同时又有一些共同的结构,也就是说细胞之间也具有统一性。 课后作业1、 将显微镜使用步骤抄于笔记本上,红笔勾出要点。 2、 P12一、1题板书设计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对光放置装片使载物台上升使载物台下降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课后反思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教案教学环节分析讲解学生活动设计第二课时【问题导入】观察课本的四幅图,你能分辨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细胞?它们有哪些共同结构?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过渡:由对照动物细胞和细菌细胞模式图比较后得出其实并非所有生物都有细胞核,有些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这样的细胞称为原核细胞。一、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概念1、概念细胞内含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顾名思义:有真正的细胞核,所以叫真核) 细胞内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称为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核,比较简单原始,所以叫原核)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如植物、动物、真菌等。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如细菌、蓝藻等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过渡像植物、动物这样的真核生物我们相对比较熟悉,那么像蓝藻、细菌等原核生物有哪些特征和生活习性呢?请大家阅读教材9页1、2段及图1-5,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概括蓝藻的各种特征和性质,从而了解原核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2、原核生物 (1)细菌出示图片:细菌通常形态为杆,球,弧,螺旋。 形态:细菌是细菌,如硝化细菌,除此之外,形态上分为杆、球、弧、螺旋 (乳酸菌即乳酸杆菌)讲解:大多数细菌对生物是有益的,少数有害。如人体皮肤,肠道,都生活着很多种细菌,能维持人体内微生物生态平衡,形成屏障,抑制有害菌繁殖,并能分泌些物质提高人体免疫力,肠道内菌可帮助消化食物。多喝酸奶对身体好,含多种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女性生殖道为酸性环境,这些益生菌能帮助维持健康酸性环境。营养方式:大多数异养(寄生或腐生),少数自养(光合)简单讲何为自养和异养请大家阅读教材9页到10页1段及图1-5,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概括蓝藻的各种特征和性质,填写学案 看图思考回答问题,引入新课抄概念在笔记本上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教案教学环节分析讲解学生活动设计(2)蓝藻对答案。讲:水华。发菜。过渡:微观方面,我们来了解下蓝藻的结构是怎样的。 蓝藻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有一个环状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区域,这个区域叫拟核。细胞质中有光合片层,片层结构上有藻蓝素、叶绿素。能光合。无叶绿体。我们可以看一下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光镜下看细胞核有边界的,有核膜为界限的完整细胞核。核膜可以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隔开,使它们各自功能比较专一。因此比原核细胞拟核要复杂,高等。学生完成表格,总结真原核细胞的异同点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 种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不同点大小 细胞核染色体相同点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DNA4、生物分界请大家打开学案,看巴掌图,讲解六界分类法:目前生物界比较公认的是将所有生物分为六界,即植物界、动物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真菌既有细胞壁与动物不同,又无叶绿体不能光合,与植物不同,所以单独列为一界)、原核生物界和病毒界。前四界为真核生物,病毒的结构更简单,无细胞结构,成为病毒届。病毒有寄生专一性,根据宿主分三类:。噬菌体是寄生细菌的病毒。吃细菌。细菌和真菌都带菌字,如何区分呢?【过渡】:现在已经了解细胞可以分为两大类。那么,到底是谁最早发现了细胞呢?他们又是如何发现的呢?阅读,填写学案完成表格,总结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点能判断某种生物属于原核还是真核生物区分酵母菌、大肠杆菌、蓝藻、绿藻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教案教学环节分析讲解学生活动设计二、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请仔细阅读课本P10-12的“资料分析”思考下列几个问题1、第一位发现并命名细胞的科学家是谁?2、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谁?主要观点有哪些?3、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4、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还是生物界的统一性?5、恩格斯给予细胞学说很高的评价,请你说说你对之的理解?全班分为四组,第一组领问题1、2,其他三组各领3、4、5题。各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同学评价、补充。1、建立者:施莱登、施旺2、要点:P10 教师讲解:19世纪建立的细胞学说,它的基本内容阐明了动植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学说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推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科学发现时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地结果,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科学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回答问题学生阅读材料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小组间相互补充、评价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教案当堂训练1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是:(C) A前者有液泡,后者无液泡 B后者比前者叶绿体多 C前者无成形细胞核,后者有细胞核D前者比后者核糖体多2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 )蓝藻 酵母菌 草履虫 小球藻 水绵青霉菌 葡萄糖球菌 念珠藻A B C D3、下列哪一项说法不符合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A) A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C.老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D细胞的作用既有独立性又有整体性课堂小结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生物组织细胞在形态上具有多样性,同时又有一些共同的结构,也就是说细胞之间也具有统一性。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地结果,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科学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概念1、概念2、原核生物(1)细菌(2)蓝藻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 种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不同点大小 细胞核染色体相同点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DNA4、生物分界二、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教学反思习题处理:做课本12页一、2题 (1)(3)教师讲授:(1)皮肤中的角质层是死亡细胞,对内部组织有一定保护作用。如头皮屑,皮肤干燥时脱落的鳞屑就是角质层细胞,洗澡时搓下来的白泥也是。皮下结缔组织有支持和营养的作用。叶的横切:排列整齐紧密的为栅栏组织,有的植物一层有的两层,排列疏松的为海绵组织,均为叶肉细胞。红色集中在一起的是导管和筛管的横切面。导管:死细胞,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活细胞,运输有机物(2)共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看到是没切到核,细胞是立体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叶绿体白萝卜没叶绿体,幼嫩细胞没大液泡,随细胞生长逐渐生成大液泡。(3)由多种组织构成,能行使一定的功能。所谓水华(water blooms),就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海水中出现此现象(一般呈红色)则为赤潮。释放出毒素,对鱼类有毒杀作用。藻类大量死亡后,在被分解的过程中,也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鱼虾死亡,使水体严重恶臭。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发菜发状念珠藻,是蓝菌门念珠藻目的细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沙漠和贫瘠土壤中,因其色黑而细长,如人的头发而得名,可以食用。但营养价值还不如大白菜。广东人取“发”的谐音“发”而写成“发菜”,意为发财,因此成为餐桌上的高级菜肴和馈赠亲友的高级礼品,卖的很贵。导致甘肃、宁夏很多农民到戈壁摊挖发菜,其长于草根上,需用达耙子将草皮翻出,摘出发菜,所以不仅发菜减少,关键是将草全部翻出,采二两发菜就毁掉相当于16个足球场的草原面积。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甘肃宁夏已有上百万英亩土地因采发菜被毁。现在国家已明令禁止采发菜。 另一张图片为电镜下看到细胞核,有核膜为界限,还有其他一些复杂结构,以后再详细学,现在不要求。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人力资源助理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minus-Carvone-d4-生命科学试剂-MCE
- FGFR-IN-21-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学校食堂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 2025年人工智能编试题及答案
- 2025消费维权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工智能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智能设备融资租赁风险分散再担保服务合同
- 2025公务员法普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新能源技术交流会展位租赁合同安全保障细则
- 二手车寄售合同
- 武汉市纳帕溪谷剩余产品价格策略及3月份销售策略报告
- 2024-2030年钻石行业市场调研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景区植物管理办法
- 市场推广活动场地租赁协议书
- 数据平台成本控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辽宁省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
- 手足口病完整课件
- 安徽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项目评审专家管理办法
- 2025年茂名信宜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