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上绿色教育教案_第1页
8上绿色教育教案_第2页
8上绿色教育教案_第3页
8上绿色教育教案_第4页
8上绿色教育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 期2014-2015上学期科目绿色环境教育年级八年级班级1,2,3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农业环境概述执教人陈金华教学目标了解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把握农业生态学的特点及其应用。教学准备图片及查阅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生态学概述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的科学,具体内容包括:一定地区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及空间分布;该地区营养物质和水等非生命物质的质量和分布;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土壤等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调节。 二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概括地讲,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可分为 4 个时期: (1) 生态学的萌芽时期(16 世纪以前) (2)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17 世纪至 19 世纪末) (3)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50 年代) (4) 现代生态学时期(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 三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一般可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 理论生态学根据生物个体与环境间的关系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层次;根据生物类群可分为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可进一步分为哺乳动物生态学、鸟类生态学、鱼类生态学、昆虫生态学等;依据生物栖息地可分为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河口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太空生态学等。 应用生态学则包括:农业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污染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野生动物管理学、城市生态学、经济生态学、古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 四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内容,特点,应用。 农业生产的实质就是利用生物与资源环境形成人类所需农产品的过程,是利用、调节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个生态过程。这种生态关系从农业生产开始之时就已被重视,在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的各种农书均有记载。 农业生态学的内容: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关系,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平衡,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农业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等。 教学反思太平学校考查科目(小科)备课教案学 期2014-2015上学期科目绿色环境教育年级八年级班级1,2,3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执教人陈金华教学目标1.分清目前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有哪些?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图片及查阅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大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但是,应当清醒认识到,我国的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遏制,生态环境问题仍很严重,主要表现在: (1)自然环境先天不足 在我国独特的地质地貌基底上,一旦植被破坏,水热优势则立即会转化为强烈的破坏力量。 (2)水土流失仍很严重 据国务院公布的遥感调查结果,1989年底我国轻度以上的土壤侵蚀面积为36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蚀面积179万km2,风蚀面积188 km2,全国平均每年因人为活动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1达万km2,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吨,占世界年流失量的19.2%,其中有33亿吨是耕地土壤。(3)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其中风蚀荒漠化160.7万km2,水蚀荒漠化20.5万km2,冰融荒漠化36.3万km2,土壤盐渍化23.3万km2,超过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总和,有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涉及18个省(区、市)470个县(旗、市),形成万里风沙线。我国荒漠化不但影响范围大,类型多,而且程度严重。 (4)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降水资源总量约6亿吨,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7115亿m3,扣除重复计算量,我国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 m3。 (5)森林覆盖率低,增长缓慢 教学反思太平学校考查科目(小科)备课教案学 期2014-2015上学期科目绿色环境教育年级八年级班级1,2,3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发展生态农业执教人陈金华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说出我国主要的商品性农业基地。 教学准备图片及查阅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中国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对世界的一个贡献。目前,我国的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子、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二、学习新课: 、提问:想一想,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有哪些?明确:一是自然要素,包括热量、地形、土壤、水源等;二是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生产习惯、国家政策、市场等。 、提问:什么是农业?明确:农业的概念有大有小,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则可包括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五大部门。其中,种植业的结构包括粮食作物、棉花、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水果和经济作物等。 、提问: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明确:知道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种则种,宜渔则渔。 、提问:农业基地建设好不好?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这些地区成为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是什么?(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2)为什么华北平原没有成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当地人口稠密,消耗量较大)(3)记住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名称和位置,画示意图。(4)记住九大产业带的主要产品。 、讨论:实例说明生态农业。接着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农村利用秸秆、牲畜粪便生产沼气,并将剩下的渣子作肥料的例子,思考:他们存在着哪些一致的地方?、小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业:农业基地建设教学反思太平学校考查科目(小科)备课教案学 期2014-2015上学期科目绿色环境教育年级八年级班级1,2,3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城市环境概述执教人陈金华教学目标了解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的构成、影响因素和要求,通过功能区、建筑群的合理分布、规划及设计,尽可能地适应气候,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及破坏,创造出适宜的城市环境。 教学准备图片及查阅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1.城市热环境 2.城市声环境 3.城市风环境 4.城市大气环境 5.城市生态规划 一、建筑引起的环境问题 比利时莫兹谷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洛杉矶烟、温室效应、热岛效应 二、我国城市环境现状 三、城市生态环境举例 1. 工厂与其周边建筑的布局关系 2. 海边功能区布局关系 3. 城市气候条件与功能区布局的关系 教学反思太平学校考查科目(小科)备课教案学 期2014-2015上学期科目绿色环境教育年级八年级班级1,2,3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城市环境问题执教人陈金华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列举城市社区环境发生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2、能力目标:能够设计并实施调查社区环境变化的活动,并得出初步的结论,在全班进行交流。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并做到保护身边的环境应该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做起。 教学准备图片及查阅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农村生态系统的一些知识,从中可以看出人在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它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更为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思考:1、什么是城市生态系统? 2、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3、目前我国城市的污染主要有哪些? 讨论: 1、城市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一定比乡村差,这种说法对吗? 2、为进一步美化社区环境,我们中学生应该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 3、你知道废弃的塑料对我们的环境有什么危害吗?防止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4、从保护城市环境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提倡一种什么样的文明消费行为呢? 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动物?怎样做才能为这些小动物提供一个方便的生存条件呢? 讲述: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加强对污染物的回收利用,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2、大力促进城市的绿化和美化,提高城市的植被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并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3、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广大居民能够自觉地保护环境、美化环境。 教学反思太平学校考查科目(小科)备课教案学 期2014-2015上学期科目绿色环境教育年级八年级班级1,2,3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发展生态城市执教人陈金华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近几年,我国绿色城市发展规划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关注“碧水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大电网工程”“安居工程”等城市建设的热点问题。2 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教学准备图片及查阅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了解我国绿色城市发展规划中出现的新趋势。师:上节课,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感受了人类优质的生活,也怀着沉重的心情了解了人类生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身边都存在哪些问题?1、 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生:(能源短缺:停电、停水、油慌等;环境恶化:水污染、大气污染等)2、过渡:那么,我们的城市在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的问题上,政府又有怎样的措施呢?生:(“碧水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大电网工程”“安居工程”等)3、 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交流同学们在课前调查的政府的相关措施。说明:(1)、会议由四个发言团组成;(2)、每个发言团推荐一个主发言人发言,其他成员作补充发言,有问题的还可以进行提问;(3)、最后将评出最佳发言人及最佳发言团。4、小组合作分工准备。师:每个发言团在发言的过程中要落实以下知识点。(出示要落实的知识点)赶快去收集、整理课前调查的资料吧。* 碧水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