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模板备查信息_第1页
博士论文模板备查信息_第2页
博士论文模板备查信息_第3页
博士论文模板备查信息_第4页
博士论文模板备查信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者: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高俊山 刘小军制作参加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001年12月25日制定2002年4月21日第一次修订博士论文备查信息目录1 模板的总体说明模板的总体说明2 学校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的有关新规定(模板、装订、复印份数等)关于博士学位论文和摘要格式、装订、报送的暂行办法.doc3 博士学位论文编写指南博士学位论文编写指南论文的定义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时间总体编写要求论文结构和顺序有关论文密级的规定有关论文提交日期题名及题名页的规定有关博士论文详细摘要的规定有关编号的规定有关正文整体的规定有关图的规定有关表的规定有关数学、物理和化学式的规定有关计量单位的规定有关符号和缩略词的规定理论分析、数学解析及数值计算实验原理、方法及实验装置实验结果和结果的讨论分析论文中图、表、公式的示例.doc4 专业名称及代码、学位名称等北京科技大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5 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6 计量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模板的总体说明返回目录本模板是根据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编写指南(1996.12)制作的。这项指南的修订将影响本模板的修订。本模板适用于博士论文(全文和详细摘要),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1 应用的软硬件环境:1.1 计算机可以运行Windows97、Word97。1.2 计算机中安装了Windows97、Word97。2 具体使用方法:2.1 将本模板的所有文件拷贝到硬盘的某一目录下2.2 在“资源管理器”或“我的文档”中直接用鼠标双击或单击相应的模板文件(参见博士论文模板文件名称一览表)。2.3 按该模板中的要求进行操作,并适当存盘。存盘时,请按提示的信息给文件起名字并保存。(参见博士论文模板文件名称一览表)2.4 在“USTB博士论文英文摘要模板(单独报送).dot”和“USTB博士论文中文摘要模板(单独报送).dot”中还需更新文中的文件名域,然后再保存文件。3 博士论文模板系统的文件构成3.1 模板文件3.1.1 USTB博士论文封面模板.dot供制作封面时使用文件存盘提示名称USTB博士论文封面学号姓名.doc文件名样板:USTB博士论文封面B93043287张三.doc3.1.2 USTB博士论文正文模板.dot供制作论文正文时使用文件名样板:USTB博士论文正文B93043287张三.doc文件存盘提示名称USTB博士论文正文学号姓名.doc3.1.3 USTB博士论文英文摘要模板(单独报送).dot供制作在论文之外单独报送的英文摘要时使用。文件存盘提示名称Y学号.doc文件名样板:YB93043287.doc3.1.4 USTB博士论文中文摘要模板(单独报送).dot供制作在论文之外单独报送的中文摘要时使用。文件存盘提示名称L学号.doc文件名样板:LB93043287.doc3.1.5 USTB博士论文封面模板(外审).dot当按规定论文应当由外单位匿名评阅时,须根据此模板制作论文封面。文件存盘提示名称USTB博士论文封面模板(外审)学号姓名.doc文件名样板:USTB博士论文封面模板(外审)B93043287张三.doc3.2 使用模板过程中的参考文件3.2.1 博士论文模板使用说明.doc3.2.2 博士论文模板备查信息.doc3.2.3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doc3.2.4 关于博士学位论文和摘要格式、装订、报送的暂行办法.doc3.2.5 论文中图、表、公式的示例.doc4 如果从已有的文件来制作规范的论文时,可以采用粘贴的方式来制作,但应注意以下事项:4.1 对于正文的粘贴,选定所粘贴的段落,在粘贴后选择格式工具栏的样式菜单中的“正文”,就可以使所粘贴的段落符合格式的要求;注:格式工具栏为样式菜单为4.2 对于正文中标题的制作方法,参见模板中的说明;4.3 对于其他部分的粘贴,在粘贴过程中最好粘贴文字,而不要粘贴段落以免段落格式不符合要求,并且应该注意粘贴文字的字体与要求是否相符;4.4 粘贴后的段落格式、字体格式,应当与粘贴前模板该位置的格式相同。5 使用本模板生成以下文档:5.1 论文一本,由封面、论文正文构成,具体装订顺序参见下面说明。封面的文档一般为“USTB博士论文封面B93043287张三.doc”, 当按规定论文应当由外单位匿名评阅时,则封面的文档为“USTB博士论文封面(外审)B93043287张三.doc”,正文的文档为“USTB博士论文正文B93043287张三.doc”。5.2 单独报送中文摘要一页,文档为“LB93043287.doc”。5.3 单独报送英文摘要一页,文档为“YB93043287.doc”。6 以上文件的第一页均应出激光页,其他页的打印要求整洁规范、字迹清晰。7 论文的装订份数和上交份数、中英文摘要的上交份数参见“关于博士学位论文和摘要格式、装订、报送的暂行办法”,相应磁盘的上交也参见此规定。8 论文装订顺序为:封面、封二、题名页、版权页、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次页、插图或附表清单(可选)、注释说明清单(可选)、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可选)、在学研究成果、致谢。9 打印完毕后请您按照所给样板详细检查,特别是字体、字号、行间距等。正文的行间距为1.3倍行距,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其他各项请按照样板来检查。注意:在打印前,需要将所有提示需要删除的内容全部删除。返回目录北京科技大学博士论文模板文件名称一览表模板的总体说明模板文件名文件存盘提示名称文件名样板博士USTB博士论文封面模板.dotUSTB博士论文封面学号姓名.docUSTB博士论文封面B93043287张三.docUSTB博士论文正文模板.dotUSTB博士论文正文学号姓名.docUSTB博士论文正文B93043287张三.docUSTB博士论文封面模板(外审).dotUSTB博士论文封面模板(外审)学号姓名.docUSTB博士论文封面模板(外审)B93043287张三.docUSTB博士论文英文摘要模板(单独报送).dotY学号.docYB93043287.docUSTB博士论文中文摘要模板(单独报送).dotL学号.docLB93043287.doc公共信息博士论文模板备查信息.doc 博士论文模板使用说明.doc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doc关于博士学位论文和摘要格式、装订、报送的暂行办法.doc论文中图、表、公式的示例.doc北京科技大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返回目录学科门类门类代码一级学科(或者专业学位领域)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学位名称法学03政治学0302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030205法学硕士理学07数学0701应用数学070104理学硕士物理学0702凝聚态物理070205理学硕士化学0703分析化学070302理学硕士地质学0709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1理学硕士科学技术史0712不设二级学科,我校授工学学位工学博士工学08力学0801固体力学080102工学硕士工程力学080104工学博士机械工程0802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工学硕士机械电子工程080202工学硕士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工学博士车辆工程080204工学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工学博士材料学080502工学博士材料加工工程080503工学博士冶金工程0806冶金物理化学080601工学博士钢铁冶金080602工学博士有色金属冶金080603工学博士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工程热物理080701工学硕士热能工程080702工学博士制冷及低温工程080705工学硕士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工学博士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工学硕士系统工程081103工学硕士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4工学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工学硕士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工学硕士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产普查与勘探081801工学硕士矿业工程0819采矿工程081901工学博士矿物加工工程081902工学博士安全技术及工程081903工学博士管理学12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不设二级学科管理学硕士工商管理1202企业管理120202管理学硕士公共管理1204教育经济管理120403管理学硕士(专业学位)工商管理120280MBA机械工程080280工程硕士材料工程080580工程硕士冶金工程080680工程硕士动力工程080780工程硕士控制工程081180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081280工程硕士矿业工程181980工程硕士环境工程083080工程硕士车辆工程083580工程硕士工业工程083780工程硕士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编写指南返回目录1 引言 11 制订本论文编写指南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同意我校博士论文的撰写要求和编辑的格式,便于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 12 本编写指南格式作制学位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印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使用于博士论文(全文和详细摘要),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编辑、印刷、出版等。 13 本指南是根据GB7713-87科学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原则,并结合我校学位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2 定义返回目录 21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作者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时评审和答辩用的学术论文。它是研究生科研工作的总结形式,也是研究生学习和科研情况的总检查。是表明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文献资料,它应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新的见解,使评审学位申请者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学位论文必须是申请者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应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对于合作完成的项目,论文内容应侧重本人的研究工作。学位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抄袭前人的工作。 22 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博士学位论文应根据学科、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或在理论上、实践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学年。返回目录3 编写要求返回目录 3. 1 学位申请者必须认真撰写论文,论文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它的内容,而且有赖于它的书写质量和编辑水平。研究生要通过论文的撰写,实事求是地反映出作者的学术水平和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论文的撰写要求文理疏通、文字简洁、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数据可靠、逻辑性强,博士生要求理论透彻。 32 工学博士学位论文篇幅(不包括附录及文献目录)一般在7万字左右。4 结构和顺序返回目录4.1论文章、条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4.2论文的构成 论文的基本结构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结尾部分。前置部分封面、封二(见5.1)题名页(见5.2)序或前言(见5.3必要时)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见5.4)目次页(见5.5)插图和附录清单(见5.6必要时)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名词等注释表(见5.7必要时)122.12.2图1(或图1.1)图2表1(或表1.1)表2引言(见6.3)正文(见6.4)附录部分主体部分结论(见6.5)致谢(见6.6)参考文献(见6.7)结束部分附录A附录B索引在学研究成果封底5 前置部分。 51 封面5.1.1 封面是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51,2 封面上可包括下列内容: a. 分类号 在论文封面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交换和处理。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类号,同时应尽可能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 U D C的类号。 b 单位代码和学号 在论文封面右上角标出单位代码和作者的学号(北京科技大学的代码为10008)。 c 密级 视论文的内容,按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级。关于论文密级类别,我校规定,需由指导教师或教研室决定。类别的范围:返回目录公开:校内、校外人员都可查阅内部:校内人员都可查阅机密:须经指导教师同意方可查阅凡需保密的和申请发明、专利权的论文,经各学院和研究生院同意,不宜公开发表的材料可以用附件方式分册书写,注明“内部资料”。凡是秘密、机密、绝密的论文,可向学位办公室申请,以便采取相应保密措施或暂缓归档上报。 d 题名和副题名或分册题名 用大号字标注于明显地位。 e. 卷、分册、期的序号和名称 如系全一册,无需此项。 f 责任者姓名 责任者包括论文的作者、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指导小组、评阅人、答辩委员会主席、以及学位授予单位等。并注明责任者的职称、所在单位。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只限于对于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的指导、以及对撰写论文进行指导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应以批准招生的为准,如有变动应正式向研究生院提出转导师的报告备案)。指导小组,是指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期间,直接参加指导论文工作的小组成员。其成员一般应为副教授以上,人数不超过5人(含指导教师)。至于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以及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列入。这些人可以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部分,或排于脚注。 g. 学科、专业名称 系指学位论文作者主修专业的名称,必须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学科、专业(二级学科)全名填写。 h. 工作完成日期返回目录论文提交日期:一律按论文提交送评审日期;学位论文的答辩日期:指答辩通过日期;学位的授予日期:一律按校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日期;论文工作起止日期:一律从进入课题起始至论文提交送审止。 52 题名页返回目录 题名页是对学位论文进行有效处理和检索所必需的题录来源,不能用封面代替。为便于国际交流,应有英文题目。英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521 题名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概括和反映整个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必须确切、简明、简明、力求简短,应能看出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和工作重心。一般不宜超过25个汉字。题名所用的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已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题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避免使用英文字符、代号、公式和上下标等。论文题名在整本论文中不同地方或填写学位申请有关表格中出现时,应完全相同。 55.2 下列情况可以有副题名: 题名语意未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报告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或说明者等。 53 序或前言 序并非必要。论文的序,一般是作者或他人对本篇基本特征的简介,如说明研究工作缘起、背景、主旨、目的、意义、编写体例,以及资助、支持、协作经过等;也可以评述和对相关问题研究阐发。这些内容也可以在主体部分引言中说明。 54 摘要(中英文)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的编写应遵循下列原则:541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它是论文的缩影,是论文中的主要内容、见解、结论简短明了的缩写。542 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543 摘要内容应尽可能包括原论文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汇编等二次文献采用。544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主要结论及意义、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545 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546 论文摘要可以用另页置于题名页之后,正文之前。547 中文摘要应不少于600800个字,一般不超过1000字。论文摘要还用作编辑出版中国博士科研成果通报。548 论文的英文摘要,应有英文题目和关键词,内容与中文摘要同、用另页置于中文摘要之后。549 博士论文详细摘要返回目录博士论文详细摘要为博士生申请学位时,提供国内外同行专家评议用,详细摘要可在1.0万字左右,不宜过长。要突出重点,阐述清楚。内容包括:文献简述,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创造性成果及社会经济效益,理论分析,实际运算,实验手段,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必要时加附少量重要数据;详细摘要应使同行专家阅后对文献综述、学术水平、理论与实践、论文写作的表述、逻辑、学风等方面能进行评审并写出评议意见,同时可判断是否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能否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提供全文同行专家评议者,无需撰写详细摘要。 5.5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每篇论文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左下方。中文关键词如有可能,应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为了国际文流,应在英文摘要左下方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5.6 目次页 论文可以有目次页,详细摘要无需目次页。 目次页由论文的篇、章、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依论文论述次序而排列的一览表。另页排在摘要之后。整套报告、论文分卷编制时,每一分卷均应有全部报告、论文内容的目次页。目次页中的标题必需与正文内的标题一致。 5.7 插图和附表清单 报告、论文中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次页之后。 图的清单应有序号、图题和页码。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58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表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说明汇集表,应置于图表清单之后。 6 主体部分 61 格式 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可由作者自定,但一般学位论文皆以引言(或绪论)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束。主体部分应由另页右页开始。每一篇必须另页起。每一章、条、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求统一,层次消楚。6.2 序号返回目录 6.2.1 如论文在一个总题下装为两册(或分册),各卷或篇应有序号。可以写成:第一卷、第二分册;第一篇、第二部分等。论文统一按出现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分章连续编号。 622 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分章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图l、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 6.23 报告、论文页码的编排 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页码应由引言首页开始,作为第1页,并为右页另页。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编入页码。可以将题名页、序、目次页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的相同位置,便于识别。 6. 24 报告、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如:附录A。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式(B3);文献A 5等。 6.3 引言(或绪论)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万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博士学位论文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出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文献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在正文中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6.4 正文返回目录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一般包括:文献综述、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差异,对正文内容不能做出统一规定。但是,必须是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正确,不得生造词汇。论文的文献综述是在查阅国内外文献和了解国内外有关科技情况的基础上,围绕课题涉及的问题,综述前人工作情况,对所选课题进行科学地、严密地理论分析,剖析课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达到承前启后的目的。文献综述要求:(1) 总结课题的研究方向至少15年以来的国内外动态;3(2) 明确前人的工作水平;(3) 课题的主攻方向及依据;(4) 文献总结应达到可独立成为一篇综述文章的要求;(5) 文献总结的篇幅约占论文的1/5。6.4.1 图返回目录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应编排序号。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必要时,应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题下方,作为图例说明。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廊鲜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照片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6.4.2 表返回目录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A 表应编排序号。B 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居左。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附注序号的编排,见(622)。表内附注的序号宜用小号阿拉伯数字并加圆括号置于被标注对对象的右上角,如:XXX1),不宜用星号“*”,以免与数学上共轭和物质转移的符号相混。C 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只有在无必要标注的情况下方可省略。表中的缩略词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D 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或“”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列表。643 数学、物理和化学式返回目录A 正文中的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B 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如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符号“ ”处对齐。C 小数点用“”来表示。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余三位数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撇。对于纯小数应将零列于小数点之间。示例:应该写成94 652.023 567;0.314 325 不应写成94,652.023,567;0.314,325应注意区别各种字符,如拉丁文、希腊文、俄文、德文花体、草体;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字符的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上下角标(特别是多层次,如“三踏步”)、上下偏差等。示例:具体见博士学位论文编写指南印刷本。644 计量单位返回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论文中计量单位必须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使用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应遵循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定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645 符号和缩略词返回目录符号和缩略词应遵循国家标准(见附录B)的有关规定执行,如无标准可循,可采纳本学科或本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的规定;也可以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制的各学科词汇的用词。如不得不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为同行读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符号、记号、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等时,均应在第一次出现时一一加以说明,给以明确的定义。6.4.6 理论分析、数学解析及数值计算返回目录利用研究生本人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所选课题进行科学、严密地理论分析,剖析课题,提出自己的见解。6.4.7 实验原理、方法及实验装置返回目录学位论文要求对实验原理、方法、装置、步骤有较详细的阐述,以便评阅人及答辩委员会审核实验的可靠性,也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个较完整的研究方法。6.4.8 实验结果返回目录列出全部数据的图或表,便于读者看明和验证作者的论点的正确性。数据多可另加附录。6.4.9 结果的讨论分析严格的理论分析和科学推论,引用的结论及数据等应加注参考文献。较长的公式推导可列入附录。65 结论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观点明确、严谨、完整、准确、精炼。文字必须简明扼要。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不要简单重复罗列实验结果,要认真阐明本人在科研工作中创造性的成果和新见解,在本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新见解的意义。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作出客观的叙述。应严格区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特别是导师的)科研成果的界限。66 致谢可以在正文后对下列方面致谢: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它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67 参考文献表参考文献部分在论文中具有重要作用,表明该论文参考了某些有关资料,从而作为评价该论文的依据之一。参考文献只列出主要的及公开发表过的,按正文中引用的顺序附于文后。按照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执行。7 附录 附求是作为报告、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71 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报告、论文后,也可以另编成册: a.为了整篇报告、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类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b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c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d 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e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72 附录与正文连续编页码。每一附录的各种序号的编排(见42和624)。 73 每一附录均另页起。如论文分装几册,凡属于某一册的附录应置于各该册正文之后。8 结尾部分(必要时) 为了将报告、论文迅速存储入电子计算机,可以提供有关的输入数据。可以编排分类索引、著者索引、关键词索引等。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重要科研成果。b. 书脊应将题名填写上,应将题名、博士生姓名、学校名称设计在书脊上,书脊上的题名应与其封面、题名页上的题名一致。c. 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必要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返回目录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以下简称法定单位)包括:1.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一);2. 国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