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微生物学教案一、 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进度表周次学时教学内容备注12绪论22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细胞32原核微生物:细菌的分类和鉴定、真细菌42原核微生物:古细菌52真核微生物: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真菌基本形态 、菌落特征 62真核微生物:真菌及其他真核微生物72真核微生物: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病毒:概念、大小、形态及特征82病毒:病毒结构、噬菌体、昆虫病毒和植物病毒92微生物营养:微生物营养物质及其功能、营养类型、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机制102微生物营养:培养基的概念、类型和配制原则以及配制方法112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122微生物生长及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及测定方法132微生物生长及控制:微生物的生长规律142微生物生长及控制: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52微生物的生态:生态系统、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162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微生物与环境保护172微生物的应用:微生物接种剂、微生物农药二、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章节各章名称理论课周次理论课时数实验课时数总课时数绪论221原核微生物6282真核微生物5273病毒334微生物的营养4265微生物的代谢226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64107微生物的生态448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224 合 计341246三、单元教学计划名 称绪论目 的要 求掌握微生物的概念、类群、特点,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战略地位和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重 点难 点重点: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难点:无时 间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2学时一、微生物的概念,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及特点1.微生物的定义2.微生物的特点二、微生物学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1.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2.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三、微生物学发展简史1.史前期2.创始期3.奠基期4.发展期5.成熟期四、微生物学研究的意义1. 医学保健领域的贡献2. 在工业应用上的贡献3. 在农业上的贡献4. 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贡献理论讲授;举例名 称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细胞目 的要 求掌握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细菌、放线菌的形态、大小、细胞结构、化学组成、功能、繁殖方式及菌落特点,了解细菌代表种群的基本特征。重 点难 点重点:原核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细菌的结构及其化学组成和功能,染色技术,真细菌和古细菌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异同。难点:真细菌和古细菌化学组成的差异,细胞壁化学组成和结构及其功能的关系。时 间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6学时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细胞以细菌细胞为代表介绍原核微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一、 细菌细胞的形态1、细胞大小 2、形状和排列方式 二、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 2、细胞质膜和内膜系统3、细胞质及核质三、 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第二节 细菌的分类和鉴定一、分类原则二、分类方法三、生物分类系统第三节 真细菌一、革兰氏阴性细菌 二、革兰氏阳性细菌 三、放线菌 第四节 古生菌一、基本特征 二、与其他生物的区别理论讲授;举例名 称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目 的要 求掌握真菌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分类依据和方法,了解原生动物、藻类的一般形态及繁殖特点,了解各亚门真菌的代表种属重 点难 点重点: 真菌菌丝的特点、结构及其功能、繁殖方式难点: 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的异同时 间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5学时第一节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一、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第二节 真菌一、真菌的一般形态(一)菌丝和菌丝体 (二)酵母状细胞 (三)菌落 二、繁殖1、无性繁殖 2、有性繁殖 三、真菌的分类四、真菌的代表种属 第三节 其它真核微生物一、单细胞藻类1、基本特征 2、生活习性 二、原生动物1、基本特征 2、生活习性 理论讲授;举例名 称第三章 病毒目 的要 求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分类依据、病毒的复制周期(增殖周期)及亚病毒的种类;了解昆虫病毒及植物病毒的基本特征。重 点难 点重点:病毒结构和化学组成,噬菌体的复制难点:几类亚病毒的特征时 间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3学时第一节 病毒(真病毒)一、病毒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概念和特征 三、大小和形态 四、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五、病毒的分类 六、亚病毒 第二节 噬菌体一、噬菌体的形态 二、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第三节 昆虫病毒和植物病毒一、昆虫病毒 二、植物病毒 理论讲授;举例名 称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目 的要 求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所需营养要素和营养特点,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方式、培养基的类型及配制原则和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及微生物怎样吸收营养物质难点: 特殊用途的培养基(选择、鉴别、加富培养基区别)时 间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4学时一、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1、生物的化学组成 2、营养物质及功能 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三、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机制1、单纯扩散 2、促进扩散 3、主动运输 4、基团转位 四、培养基1、概念 2、配制原则 (1)目的明确 (2)营养协调 (3) 理化条件适宜 (4) 经济实用 3、培养基的类型 4、培养基的配制 理论讲授;举例名 称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目 的要 求掌握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呼吸类型、耗能代谢。了解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重 点难 点重点:微生物的产能方式、生物固氮、肽聚糖合成难点:异养微生物的产能代谢时 间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2学时第一节 微生物产能代谢一、 氧化还原与能量的产生 二、 高能化合物的形成 三、 能量的释放与利用1、发酵 2、有氧呼吸 3、无氧呼吸 4、能量的消耗 第二节 分解代谢一、 己糖的分解 二、 丙酮酸代谢 第三节 耗能代谢一、 无机养料的同化1、二氧化碳的同化 2、硝酸盐的同化 3、分子态氮的同化 二、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理论讲授;举例名 称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目 的要 求掌握微生物纯培养的获得方法、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重 点难 点重点: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方法;细菌群体生长规律及相关知识;温度、氢离子浓度、氧气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常用的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方法。难点:正确理解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时 间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6学时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测定方法一、生长繁殖的概念 二、获得纯培养的方法1、稀释分离法 2、选择性培养基的应用 三、 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定(一)单细胞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1、细胞数量的测定 (1)细胞总数的测定 (2)活细胞数量的测定 2、细胞生物量的测定 (二)多细胞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一、 分批培养中微生物群体的生长1、细菌的生长曲线(1)概念 (2)细菌的生长曲线 2、真菌的生长规律 二、 固体培养基上微生物的群体生长 三、 连续培养1、恒化培养 2、恒浊培养 第三节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一、温度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 水分及其可给性 三、 氢离子浓度 四、 氧气和氧化还原电位 五、 光照与辐射 六、 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 第四节 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一、 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二、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1、物理灭菌(1)热力灭菌 (2)紫外线灭菌 (3)其他灭菌方法 2、化学灭菌 理论讲授;画图演示,举例名 称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态目 的要 求掌握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群、微生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重 点难 点微生物与动植物的关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微生物与环境保护时 间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4学时第一节 生态系统一、生物圈与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三、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特点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一、土壤中的微生物二、水体中的微生物三、空气中的微生物四、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五、动植物体中的微生物六、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第三节 微生物与动植物的关系一、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二、微生物与动物的关系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一、微生物在碳素循环中的作用二、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三、微生物在磷、硫等元素循环中的作用第五节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一、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二、重金属的转化三、微生物与污水处理四、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理论讲授;举例名 称第八章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目 的要 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制剂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展望;掌握微生物农药和菌肥的基本性质、特点及使用方法;掌握菌肥质量的检测方法重 点难 点微生物制剂的性质特点和使用方法菌肥质量与生物农药效价的测定时 间教学组织教学方法2学时第一节 微生物接菌剂一、微生物接种剂的概念、性质特点二、微生物接种剂的应用(一)根瘤菌剂(二)固氮细菌制剂(三)促生菌剂(四)菌根菌第二节 微生物农药一、微生物农药的概念、性质和种类二、微生物农药对害虫的防治(一)细菌杀虫剂(二)杀虫抗生素(三)真菌杀虫剂(四)其它微生物杀虫剂 理论讲授,举例说明四、教案内容课 目 绪论目 的要 求掌握微生物的概念、类群、特点,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战略地位和微生物学的重要性重 点难 点重点: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发展简史 难点:无主要内容一、 概述1、 微生物定义 5分2、 微生物的特点 10分3、 微生物学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 5分二、 微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1、 史前期 10分2、 创始期 10分 3、 奠基期 15分 4、 发展期 10分 5、 成熟期 5分三、 微生物学研究的意义 1、 医学保健领域的贡献 8分2、 在工业应用上的贡献 8分3、 在农业上的贡献 7分4、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贡献 7分课 目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细胞目 的要 求掌握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其功能,生长繁殖方式、细菌细胞的形态特征和菌落形态。了解代表种群的基本特征。重 点难 点重点: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难点: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主要内容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细胞一、细菌细胞的形态1、细胞大小 3分2、形状和排列方式 7分二、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细胞壁 1、基本结构及化学组成、功能 5分2、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 (1) 革兰氏染色的方法、结果 15分(2) 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10分3、缺壁细菌 15分 (1)实验室形成 自发突变形成 L细菌 人工去壁方法形成 原生质体和原生质球或球状体 (2)自然界长期进化形成 支原体(二) 细胞质膜和内膜系统1、质膜结构、化学组成、功能 10分 2、内膜系统 10分(三)细胞质及核质1、核质区和质粒 10分2、核糖体和协助蛋白 10分3、内含体 5分课 目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细胞目 的要 求掌握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其功能,生长繁殖方式、细菌细胞的形态特征和菌落形态。了解代表种群的基本特征。重 点难 点重点:细菌的特殊结构难点:芽孢的形成机理 主要内容三、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1、鞭毛 10分2、菌毛 5分3、荚膜 10分4、芽孢 10分5、其它 5分四、细菌的繁殖 5分五、细菌的菌落 5分第二节 细菌的分类和鉴定一、细菌的分类原则 10分七个分类单元:界门纲目科属种命名:双名法二、分类依据和方法 10分(一)经典方法(二)数值分类法(三)分子分类法三、生物分类系统 5分 第三节 真细菌一、革兰氏阴性细菌 15分二、革兰氏阳性细菌 10分课 目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第三节真细菌 第四节古细菌目 的要 求掌握放线菌、古生菌、蓝细菌等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细胞结构、繁殖方式及代表种群重 点难 点重点:放线菌、古生菌、蓝细菌与真细菌的区别难点:古生菌的基本特征 主要内容第三节 真细菌三、放线菌 15分1、形态结构2、繁殖 10分3、菌落 5分四、蓝细菌 10分1、形态结构 2、繁殖五、其他原核微生物1、立克次氏体 12分2、支原体 10分3、衣原体 10分4、螺旋体 8分第四节 古生菌一、 基本特征 10分二、 与其他生物的区别 10分 课 目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一节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第二节 真菌目 的要 求掌握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点,掌握真菌的基本形态、菌落特征、繁殖方式、分类依据及类群划分重 点难 点重点:真菌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繁殖方式难点:无 主要内容第一节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一、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25分(一)细胞壁和细胞质膜(二)细胞核和细胞器(三)鞭毛和纤毛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10分第二节 真菌一、真菌的一般形态(一)菌丝和菌丝体 1、菌丝和菌丝体 15分2、菌丝特异化 15分(二)酵母状细胞 10分(三)菌落 5分二、真菌的繁殖1、无性繁殖 25分(1)分生孢子(2)节孢子(3)孢囊孢子(4)厚垣孢子(5)游动孢子2、有性繁殖 20分(1)卵孢子(2)接合孢子(3)子囊孢子(4)担孢子三、真菌的分类 15分四、真菌的代表种属 1、鞭毛菌亚门 10分课 目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 第二节 真菌 第三节 其它真核微生物目 的要 求掌握真菌的代表种属的基本特征,了解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以及和真菌的主要区别重 点难 点重点:真菌代表种属的基本特征,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的主要区别难点: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的主要区别 主要内容第二节 真菌四、真菌的代表种属2、接合菌亚门 15分3、担子菌亚门 15分4、子囊菌亚门 20分5、半知菌亚门 15分第一节 其它真核微生物一、单细胞藻类1、基本特征 10分2、生活习性 5分二、原生动物1、基本特征 10分2、特殊结构 10分课 目第三章 病毒 第一节 病毒(真病毒)目 的要 求了解病毒学的形成与发展,掌握病毒的基本特点,重 点难 点重点:病毒的概念和特点难点: 主要内容第一节 病毒(真病毒)一、 病毒学的形成与发展 10分(一) 病毒发现时期(二) 电镜观察和化学分析时期(三) 分子生物学时期二、 概念和特征 20分(一)病毒的概念(二)病毒的基本特征三、大小和形态 10分(一)病毒的形状(二)病毒的大小四、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10分(一)病毒的结构(对称结构) 1螺旋对称 2二十面体对称 3复合对称(二)病毒的化学组成蛋白质和核酸,还有一些脂类和糖类等成分 课 目第三章 病毒 第一节 病毒 第二节 噬菌体 第三节 昆虫病毒和植物病毒目 的要 求掌握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亚病毒的特征,噬菌体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侵染规律,了解几种主要昆虫病毒和植物病毒的基本特点重 点难 点重点:病毒的结构、噬菌体的侵染规律难点:亚病毒的特点主要内容五、病毒的分类 5分六、亚病毒 15分(一)类病毒(二)拟病毒(三)朊病毒第二节 噬菌体一、噬菌体的形态 10分二、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40分(一)生长测定 一步生长曲线(二)噬菌体入侵寄主的过程:1吸附2侵入3复制4组装或成熟5病毒粒子释放三、温和噬菌体和溶源性 10分第三节 昆虫病毒和植物病毒一、昆虫病毒 10分二、植物病毒 10分课 目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目 的要 求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所需营养要素和营养特点,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方式、培养基的类型及配制原则和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 难点: 主要内容一、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1、生物的化学组成 15分2、营养物质及功能 25分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20分(1)光能无机营养型(2)光能有机营养型(3)化能无机营养型(4)化能有机营养型 三、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机制1、单纯扩散 7分 2、促进扩散 8分3、主动运输 12分4、基团转位 13分课 目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目 的要 求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所需营养要素和营养特点,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方式、培养基的类型及配制原则和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 难点: 主要内容四、培养基1、概念 5分2、配制原则 (1)目的明确 10分(2)营养协调 20分(3)理化条件适宜 20分(4)经济实用 5分 3、培养基的类型 20分(1)按照化学组成划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2)按照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划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3)按照培养基的功能划分为选择性培养基、鉴别性培养基4、培养基的配制 20分 (1)按照培养基的配方称取药品(原料)(2)培养基各种成分的混合和溶化(3)培养基PH的初步调正(4)培养基的过滤澄清(5)培养基的分装(6)塞棉塞和包扎 (7)培养基的灭菌课 目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目 的要 求掌握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呼吸类型、分解与耗能代谢方式。了解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重 点难 点重点:微生物的产能方式、生物固氮、肽聚糖合成难点:异养微生物的产能代谢主要内容第一节 微生物产能代谢一、氧化还原与能量的产生 5分二、高能化合物的形成 5分三、内能的释放与利用1、发酵 5分2、有氧呼吸 5分3、无氧呼吸 5分4、能量的消耗 5分第二节 分解代谢一、己糖的分解 20分二、丙酮酸代谢 10分第三节 耗能代谢一、无机养料的同化1、二氧化碳的同化 10分2、硝酸盐的同化 5分3、分子态氮的同化 15分二、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10分课 目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目 的要 求掌握微生物纯培养的获得方法、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方法。难点:无主要内容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测定方法一、生长繁殖的概念 5分二、获得纯培养的方法(一)稀释分离法 20分1稀释平皿分离法2平皿划线法3单细胞挑取法(二)选择性培养基的应用 10分三、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定(一)单细胞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1、细胞数量的测定 (1)细胞总数的测定 20分(2)活细胞数量的测定 30分2、细胞生物量的测定 5分(二)多细胞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10分课 目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目 的要 求掌握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重 点难 点重点:生长曲线概念与规律;温度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难点:正确理解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主要内容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一、分批培养中微生物群体的生长(一)细菌的生长曲线1、概念 5分2、细菌的生长曲线 30分(1) 延迟期(2)对数期(3)稳定期(4)衰亡期(二)真菌的生长规律 10分二、固体培养基上微生物的群体生长 10分三、连续培养1、恒化培养 7分2、恒浊培养 8分第三节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一、温度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0分课 目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目 的要 求掌握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规律以及对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的控制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消毒与灭菌的方法难点: 主要内容第三节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二、水分及其可给性 10分三、氢离子浓度 10分四、氧气和氧化还原电位 5分五、光照与辐射 5分六、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 5分第四节 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一、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15分二、消毒与灭菌的方法1、物理灭菌(1)热力灭菌 35分(2)紫外线灭菌 5分(3)其他灭菌方法 5分2、化学灭菌 5分 课 目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态目 的要 求掌握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重 点难 点微生物与动植物的关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内容第一节 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10分1生物圈2生态系统3生态平衡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流 10分1能量流和食物链2物质流中的生物功能群三、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特点 10分1微环境2稳定性3适应性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10分二、水生环境中的微生物 10分课 目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态目 的要 求掌握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农商行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成都市公安局温江区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环境法与政策分析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环保科技与生态治理的专业能力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公共艺术与传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儿科急救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天然气泄漏现场处置措施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三山高级中学等六校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北省随州一中化学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ZNO基变阻器材料合作协议书
-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操作手册
- 植物基食品生产设备创新-深度研究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成品库管理汇报
- 锂电池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价值分析
- 2025《抛丸机安全操作规程》符合安全标准化要求
- 混凝土搅拌站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正本)
- DB35T 2078-2022 沼液还田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规范
- 供货及时性保证措施
- 雅马哈RX-V365使用说明书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