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育种》PPT课件.ppt_第1页
《猪的育种》PPT课件.ppt_第2页
《猪的育种》PPT课件.ppt_第3页
《猪的育种》PPT课件.ppt_第4页
《猪的育种》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猪的育种,德州学院农学系,2,本章的主要内容,猪的主要经济性状 种猪性能测定,3,第一节 猪的主要经济性状,育肥性状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繁殖性状 质量性状,4,一、育肥性状,生长速度: 平均日增重(30100kg) 达到一定目标体重(100kg)的日龄 中国地方品种:300-600g/d; 国外引进品种:800g/d 饲料转化率:从30100kg阶段每单位增重所消耗的饲料量 料重比,5,一、育肥性状,活体背膘厚:在测定100kg体重日龄时,同时测定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采用B超扫描测定倒数第34肋间处离背中线5cm处的背膘厚,单位为mm。 采食量:平均日采食量表示,6,二、胴体性状,7,二、胴体性状,胴体重:(carcass weight) 去头、蹄、尾、内脏 ; 保留板油和肾脏,8,二、胴体性状,屠宰率: =宰前重/胴体重100% 杜洛克:74.38% 苏太猪:72.88 % 太湖猪:66.7%,9,二、胴体性状,胴体长 (胴体斜长):胴体倒挂时从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肋骨与胸骨联合点前缘间的距离。,10,11,二、胴体性状,背膘厚(一点) 第6-7肋骨背膘厚,6-7肋骨背膘厚,12,二、胴体性状,背膘厚(三点) 平均背膘厚= (肩部最厚处 +最后肋骨处 +腰荐结合处)/3,腰荐椎结合处,最后肋骨处,肩部最厚处,13,二、胴体性状,皮厚: 第67肋骨处皮肤厚度(毫米),用游标卡尺测,第6-7肋骨处,14,15,二、胴体性状,眼肌面积: 胴体胸腰椎结 处背长肌横断 面面积,用硫酸 纸描绘眼肌面 积(两次),16,二、胴体性状,眼肌面积: 用硫酸纸描绘眼 肌面积(两次), 用求积仪或方格 计算纸求出眼肌 面积(cm2)。 眼肌面积(cm2) =眼肌宽度(cm) 眼肌厚度(cm) 0.7,眼肌高度,眼肌宽度,17,二、胴体性状,胴体瘦肉率: 用手工剥离半胴体。分成瘦肉、脂肪、皮、骨四部分,分别称重,再相加,作为100%;(不计算分割过程中的损耗,不包括板油、肾 )。分别计算瘦肉、脂肪、皮、骨所占的比例。,18,三、肉质性状,肉色 (肌肉中色素含量) 测定方法: 1、客观仪器测定 反射值高低 L53为PSE肉 2、主观评分法 5分标准图法,19,三、肉质性状肉色,20,肌肉pH:玻璃电极测定 背最长肌:判定PSE肉 pH 6.2 肌肉嫩度 :肌纤维直径、肌肉中结缔组织等有 关,用剪切力表示 肌内脂肪含量:2.5-3%最佳。,三、肉质性状,21,三、肉质性状-系水力,取背最长肌第1-2腰椎处厚度为1厘米肉片。用圆形取样器(直径2.523或3.385厘米)取下面积为5或10平方厘米的圆形肉样,称重后将肉样夹于两层纱布之间,上下各垫18层新华定性中速滤纸。 置于土壤允许膨胀压缩仪平台上加压至35千克,保持5分钟,22,四、繁殖性能,产仔数 初生重 断乳窝重 初产日龄 产仔间隔,23,四、繁殖性能-,不同胎次金华母猪的产仔数,24,配种前短期能量高低对排卵的影响,25,五、质量性状-毛色、耳型和遗传缺陷,1、毛色: (1)白色对非白色显性,有时有黑斑 (2)黑色对白环带呈不完全显性 (3)黑色对红色显性 (4)花斑基因:隐形基因,可以通过横交净化 淘汰 2、耳型:长白猪为垂耳,大约克为立耳,垂耳 对立耳为不完全显性,26,黑斑基因,27,五、质量性状-毛色、耳型和遗传缺陷,3、遗传缺陷: (1)致死基因:导致妊娠期胚胎死亡; (2)猪的应激综合症(PSS)基因: 猪在应激 条件下发生恶性猝死和肉质变劣。现查 明,PSS基因是由于兰尼定受体基因突变产 生,此突变基因(氟烷阳性基因)为完全 隐形遗传。 (3)另外有锁肛、隐睾、阴囊疝等,28,遗传缺陷,29,第二节 种猪性能测定,概念:按测定方案将种猪置于相对一致的标准 环境条件下进行测定的全过程。包括测 定信息,测定结果,根据测定结果按标 准进行评估、分级和良种登记。 类型:中心测定站测定和农场内测定,30,一、性能测定的发展,长白猪的成功培育(丹麦) 20世纪初, 同胞和后裔测定 自身测定(超声波) 测定站测定 欧美日各国采用测定站测定 我国于1985年建立了第一个种猪测定站 中国武汉种猪测定中心,31,二、性能测定方案,测定中心集中测定(测定站测定) 场内测定(现场测定或农场测定) 同步测定,32,二、性能测定方案-测定中心集中测定,公猪本身测定(生长性状和活体背膘) 公猪本身性能加同胞(胴体和肉质性能)测定 电子识别自动记料测试系统,33,1、公猪性能测定 指在相对一致的环境条件下测定公猪一个或几个表型性状,按照相应的品种的标准,进行分等定级,或根据估计育种值或综合选择指数的高低,判定其优劣。 核心种猪场的每个血统种公猪都测定 每头公猪与配3头核心群母猪,每窝选1头公猪送测定中心时行测定,二、性能测定方案-测定中心集中测定,34,2、公猪本身性能加同胞 每头公猪与配3头核心群母猪,每窝选1头公猪、1头去势公猪、1头母猪送测定中心时行测定 公猪单栏饲养,其余同胞在同一栏内,二、性能测定方案-测定中心集中测定,35,3、电子识别自动记料测试系统,法国生产 ACEMA-64 猪自动化 测试系统,二、性能测定方案-测定中心集中测定,36,后备公猪和后备母猪的测定 体重100kg时测定活体背膘厚并称重 计算体重达100kg时的背膘厚和日龄, 用于育种值估计,二、性能测定方案-场内测定,37,性能测定-单栏饲养,38,根据统一的测定规程,测定站测定与场内测定同时进行,利用BLUP(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和REML(约束极大似然法),消除场间等环境偏差,进行个体育种值估计,以提高群内选择差,加大选择强度。,二、性能测定方案-同步测定,39,武汉种猪测定中心测定方案,场内测定 后备公、母猪2-6月龄平均日增重,85kg时活体背膘 测定站测定 选送 25-90kg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90kg时活体背膘 胴体性状,40,广东省种猪测定方案,主要实施公猪性能测定 测定项目 平均日增重、平均饲料利用率、平均背膘厚,41,丹麦的测定方案,测定站测定 同窝的1公、1母和1去势公猪组成, 测定重量范围25-90kg 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 中央试验站测定与场内测定 4-5周龄集中断奶,统一处理 25kg时送往中央试验站 同一头公猪最多测定50个后代,同一窝中只能测定1-3头公猪 每组猪在体重30-100kg测定,42,种猪测定技术操作规程,送测条件与要求 送测品种要求 送测个体要求 测定前的隔离观察与预试 测定方法 测定猪的饲养管理 测成成绩评定 测定成绩的公布及合格种猪的利用,43,第三节 种猪的选择,种猪在性能测定后,有的生长快,但外形不好,不能留种 综合评定=性能测定+外形评定 外形评定可一票否决,44,一、种公猪的选择,体型外貌:要求头和颈较轻细,占身体的比例小,胸宽深,背宽平,体躯要长,腹部平直,肩部和臀部发达,肌肉丰满,骨骼粗壮,四肢有力,体质强健,符合本品种的特征。 繁殖性能:要求生殖器官发育正常,有缺陷的公猪要淘汰;对公猪精液的品质进行检查,精液质量优良,性欲良好,配种能力强。 生长肥育性能:要求生长快,体重达100kg的日龄在170天以下;料肉比在2.8kg以下;背膘薄,在15mm以下。,45,种公猪的留种 三个阶段,断奶时进行初选:从大窝中选留长势好,身体健壮的仔猪,初选时尽量多留。另外就是数量判断法,例如一头母猪产10个仔,公八母二,则公猪可做良种留下,母猪即在淘汰之列,相反则淘公留母。 5-6月龄时进行二选:根据每头测定猪的育种值,综合体型外貌评分,由高到低进行挑选。 8-10月龄进行终选:淘汰爬跨能力弱、精液品质差的公猪,使最终选留的数量达到规模要求。种公猪的留种比例,最好能实现1020选1,至少不能低于5选1;,46,睾丸发育差(左),47,睾丸不对称,48,种公猪的淘汰原则,使用年限一般控制在2年左右,种公猪年淘汰率在50%左右。 凡性欲低下,经调教及药物处理仍无改善的后备公猪应及时淘汰。 凡睾丸器质性病变(肿大、萎缩)的公猪应及时淘汰。 精液品质差、配种受胎率低、与配母猪产仔少的公猪应予淘汰 。 患过细小病毒、乙脑、伪狂犬等疾病的公猪应予淘汰。 肢蹄疾病严重,影响配种使用的公猪应予淘汰。 因病长期不能配种的公猪应淘汰。 三周岁以上的老年公猪一般应予淘汰。,49,二、种母猪的选择,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要求;乳房和乳头:乳头排列整齐,有一定间距,分布均匀,无瞎、内翻乳头。外生殖器正常,四肢强健,体躯有一定深度 繁殖性能:后备种猪在月龄时配种,要求发情明显,易受孕。当母猪有繁殖成绩后,要重点选留那些产仔数高、泌乳力强、母性好、仔猪育成多的种母猪。根据实际情况,淘汰繁殖性能表现不良的母猪 生长肥育性能:可参照公猪的方法,但指标要求可适当降低,可以不测定饲料转化率,只测定生长速度和背膘厚。,50,三、后备猪的选择 (一般经过4个阶段),1、断奶阶段选择 2、性能测定结束阶段选择 3、母猪繁殖配种和繁殖阶段选择 4、终选阶段,51,三、后备猪的选择 (一般经过4个阶段),1、断奶阶段选择 仔猪必须来自母猪产仔数较高的窝中 母猪必须符合本品种的外形标准,有效乳头数在7对以上(瘦肉型猪种6对以上),没有遗传缺陷,没有瞎乳头,公猪睾丸良好。 初选数量:初选数量为最终预定留种数量公猪的1020倍以上,母猪10倍以上,以便后面能有较高的选留机会,52,三、后备猪的选择 (一般经过4个阶段),2、性能测定结束阶段选择:性能测定一般在月龄结束 凡体质衰弱、肢蹄存在明显疾患、有内翻乳头、体型有严重损征、外阴部特别小、同窝出现遗传缺陷者,可先行淘汰。 其余个体均应按照综合育种值指数进行选留或淘汰。该阶段的选留数量可比最终留种数量多1520。,53,三、后备猪的选择 (一般经过4个阶段),3、母猪繁殖配种和繁殖阶段选择 对下列情况的母猪可考虑淘汰: 月龄后毫无发情征兆者 在一个发情期内连续配种次未受胎者 断奶后月龄无发情征兆者 母性太差者 产仔数过少者,54,三、后备猪的选择 (一般经过4个阶段),4、终选阶段 选择的主要依据是种猪的繁殖性能: 本身、同胞和祖先的综合信息判断是否留种 已有后裔生长和胴体性能的成绩判断是否留种,55,后备母猪选择标准特征检查,56,背膘测定,57,母猪的蹄部评估,58,59,种母猪淘汰原则,正常淘汰:对年龄较大、生产性能下降的种母猪予以淘汰。 传统栏舍饲养,母猪一般利用7-8胎,年更新比例为25%。 工厂化限位饲养,母猪一般利用6-7胎,年更新比例为30-35%。,60,种母猪淘汰原则,异常淘汰: 后备母猪长期不发情,经药物处理后无效者淘汰。 后备母猪虽有发情,但正常公猪连配两期未能受孕者淘汰(屡配不孕或连续2次以上返情经药物处理无效者)。 能正常发情、配种,但生产情能低下,一般头三胎累计产仔低于24头;第2-4胎累计产仔低于26头;第三胎后连续3胎累计产仔低于27头者均应淘汰。 出现肢体疾病,久治未愈,严重影响生产者淘汰。,61,种母猪淘汰原则,异常淘汰: 母性特差,哺乳能力弱,易压死仔猪,或具有咬、吃仔猪之恶癖者应淘汰。 患过细小病毒、乙脑、伪狂犬等繁殖障碍疾病,患乳房炎、子宫炎、阴道炎等经治疗无效的种母猪应予淘汰。 连续2次流产的母猪可考虑淘汰,遗传性、习惯性流产的母猪宜及早淘汰。 正因为有淘汰才会有更新,因此种猪的选择选配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项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未来的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62,种猪运输,运输车辆忌社会上贩运肉猪的运输车,并彻底清洗消毒。 做好车辆隔栏,以每栏810头为宜,能自如站立、活动。 车箱底应垫上木屑或稻草,以免蹄脚受损。 启运前不宜饱食。 装车时尽可能同类别猪只混于一栏,且体重不宜相差太大,最好上车时对猪群喷洒有较浓气味消毒药水。 运输途中不能骤停急刹,应保持车辆平稳行驶。 长途运输应随车备有注射器及镇静、抗生素类药物,停车时注意观察猪群状况,遇有异常猪只需及时处理。,63,第四节 猪的杂交模式和杂交繁育体系,猪的杂交模式 简单杂交(二元杂交):一般农户家中饲养本地母猪然后与外种公猪(长白猪或约克夏猪)杂交生产商品肉猪 三元杂交 :先用两个种群杂交,产生的杂种母本再与作为终端父本的第三个种群杂交,产生的三元杂种作为商品肉猪。,64,第四节 猪的杂交模式和杂交繁育体系,猪的杂交模式 四元杂交:四元杂交又称双杂交。用四个品种(系)分别两两杂交,获得杂种父本和母本,再杂交获得四元杂交的商品肉猪。 轮回杂交 :指由两个或三个品种(系)轮流参加杂交,轮回杂种中部分母畜留作种用,参加下一次轮回杂交,其余杂种均作为商品肉猪。,65,我国几个优良的杂交组合简介,杜湖猪:湖北白猪杜洛克 (由华中农业大学与湖北农科院) 杜三猪:杜洛克三江白猪 (黑龙江和红兴隆农场管理局) 杜长太:太湖猪长白猪 F1杜洛克 F2(杜长太) 杜长大:大约克猪长白猪 F1杜洛克 F2(杜长大) 杜大长:长白猪大约克猪 F1杜洛克 F2(杜大长),66,猪的杂交繁育体系,完整的繁育体系主要包括 以遗传改良为核心的育种场(群) 以良种扩繁特别是母本扩繁为中介的繁殖(群) 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生产场(群),67,(一)育种群,育种群处于繁育体系的最高层,主要进行纯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