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校校园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_第1页
辽宁高校校园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_第2页
辽宁高校校园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_第3页
辽宁高校校园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_第4页
辽宁高校校园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 目: 辽宁高校校园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旅游管理 姓 名: 赵方冰 指导教师: 刘波 完成日期: 2014年4月18日 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题目:辽宁高校校园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选题意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论证: 近两年,辽宁大学的银杏节举办的如火如荼,给了我论文题目的启发。并结合武汉樱花节的成功案例,给了论文已科学性跟可行性。主要内容: 分析辽宁省的高校旅游资源,通过SWOT分析,分析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给辽宁高校旅游开发一些可行的建议。目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方向多样化,逐渐从传统的旅游景点,开拓至较新颖的高校校园旅游。随着对高校旅游的重视度的增加,高等学校特别是那些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美丽自然资源的高等院校日益成为人们心中别具一格的旅游胜地。通过分析辽宁省高校旅游现状,结合SWOT分析,了解其具体情况,进而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来发展辽宁自己的高校旅游文化。计 划 进 度 : 按时完成。指 导 教 师 签 字: 主管院长(系主任)签字: 年 月 日辽 宁 大 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论文题目辽宁高校校园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学生姓名赵方冰学 号100607110年级、专业2010级旅游管理指导教师姓名刘波指导教师职称所在院系商学院第一次指导(对确定题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指导意见):1、 修改题目为辽宁高校校园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2、适当增加参考文献3、增加结语部分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第二次指导(对论文提纲的指导意见):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第三次指导(对初稿的指导意见):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第四次指导(对修改稿的指导意见):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第五次指导(对是否定稿、进入答辩及其它指导意见):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主管院长(主任)签名 院系盖章 年 月 日注:指导意见如不够填写可加附页指导教师评语学 生: 专 业: 论文题目: 论文共 页,设计图纸 张。 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评分: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辽宁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单评阅人评语:评阅人评分:评阅人签字: 年 月 日答辩委员会评语:院(系)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于 年 月 日审查了 届 专业学生 的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成绩:答辩委员会成员:答辩委员会(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阅人评分:指导教师评分 :答辩成绩:总成绩:院长(系主任)签字: 年 月 日注:评阅人评分满分为100分,指导教师评分满分为100分,答辩成绩满分为100分;总成绩为三者的算术平均值(四舍五入)。摘 要校园旅游是以校园独特的人文景观,配以优雅的自然风光,并以深厚的校园文化内涵为依托,发展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是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一种特色旅游。它将是未来城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家长对孩子的素质培养等方面重视程度的增加,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和重大影响力的高等校园日益成为人们心目中别具特色的旅游胜地。辽宁省地处我国东北部,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省内有各类高校近百所,近乎每所学校都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近年来随着十二运的成功召开,辽宁省更是将旅游业的发展列为重中之重,有着较好的政策优势。但虽说辽宁省高校旅游资源丰富,但校园旅游发展缓慢。本文通过研究辽宁省高校旅游发展现状,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辽宁省高校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从中提炼出了未来辽宁省高校旅游的发展对策。辽宁省的高校旅游应该立足自然优势,政府加以辅助,充分整合校园旅游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开拓营销策略,旨在把美丽而富有生机的校园旅游逐步发展,丰富辽宁省的旅游资源,使高校美丽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校园文化融为一体,打造辽宁省的校园旅游品牌。关键词:辽宁省;校园旅游;SWOT;战略选择AbstractCampus tourism is based on the special campus cultural landscape which is with elegant natural scenery. And it is a new type of tourism product that develops and relies on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it is also a kind of special tourism which can bring certain economic benefits, social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It will be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tourism in the futur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tourismand parents increasingly emphases on the aspects of childrens quality training and so on, som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especially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significant influence, have become perceived distinctive tourist resorts in peoples heart. Liaoning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China which has a unique natural tourism resource. There exist nearly a hundred universities of various kinds in the province, and almost every school has a relatively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recent years, as the Twelfth National Gam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eld successfully, Liaoning province regard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s a top priority which is supported with good policies. Although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rich tourism resources in Liaoning province, campus tourism is developing in a very low speed.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Liaoning provinc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he basis of SWOT analysis,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campus tourism, and refin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Liaoning provinc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urism should base on the natural advantages and governments assist. Whats m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ully integrate campus tourism resources, intensify publicity and expand the marketing strategy. They aim at developing the beautiful and vivifying campus tourism and enriching tourism resourc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urism will mix the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and profound harmony of campus culture together, and create Liaoning provinces campus tourism brand. Key words: Liaoning province; campus tourism; SWOT; strategic choices II目 录摘 要I序 言1一、高校校园旅游的界定2二、辽宁省高校概况2三、辽宁高校旅游的SWOT分析31辽宁开发高校旅游的优势条件4(1)优秀的自然旅游资源4(2)悠久的校园历史文化内涵4(3)人文景观与科普教育资源丰富4(4)充足的客源市场5(5)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条件优越5(6)辽宁高校校园旅游与周边旅游资源具有整合优势62辽宁开发校园旅游的劣势条件7(1)缺少对校园旅游的正确认识7(2)管理体制的保守8(3)缺乏合理的校园建设83辽宁开发校园旅游的机遇分析84辽宁开发校园旅游的外部威胁9四、辽宁校园旅游的开发策略91充分认识发展校园旅游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92加大校园旅游与城市旅游的整合力度93凸显校园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服务管理94发展灵活有效的营销策略10五、结语10参考文献11序 言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旅游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去名校旅游已经成为游客旅游选择的路线之一。譬如在英国,作为哈利波特系列影片的重要取景地之一的牛津大学,以及保留各式中世纪建筑的剑桥大学。瑞典的隆德城也因隆德大学而久负盛名。另如美国的哈弗大学、麻省理工、西点军校,无一不以强烈的名校文化影响力,以及古朴而又典型的校园建设,令众多游客流连忘返,从而使高校旅游成为所在城市游客旅游选择的必不可少之地。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方向多样化,逐渐从传统的旅游景点,开拓至较新颖的高校校园旅游。随着对高校旅游的重视度的增加,高等学校特别是那些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美丽自然资源的高等院校日益成为人们心中别具一格的旅游胜地。在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都已对外开放。尤其是武汉大学的樱花节,每当武汉大学的樱花盛开之际,武大便成为市民踏青的好去处,更是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参观驻足。而武汉大学近几年已采取收费方式,组建起了自己的旅游部,将樱花园正式对外开放,在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获得了一定的旅游收入。武汉大学近期对外宣布:今年在樱花季人数实行控制,每天最多允许4万游客入校赏樱,参观券20元/张。不止如此,武汉大学建立了“武汉大学冬(夏)令营活动中心”,主动组织中小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武汉大学参观游玩,将樱花节的旅游组织化。辽宁高校校园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一、高校校园旅游的界定从上个世纪90年代,高校旅游的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裴泽生于1997年就曾撰写文章,提出走进象牙塔,开展高校旅游的想法1。这之后我国学者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对该领域做了相当多的理论探讨2。随着今年我国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和蓬勃发展,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校园交通组织及校园环境和建筑方面3的内容得到建筑界和规划界的探讨。可以说,它们的研究为相关高校旅游活动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平台。进入2000年,对高校旅游的探讨得到了更多专家的重视,如舒茂兰提出“开发校园旅游好”等4。据统计,在2001-2003年,我国高校仅假期接待的旅游总人数就已突破400万人次,并且每年还在以26%的速度递增5。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高校校园旅游引起了旅游学界的极大关注。为了便于理论研究工作的深入以及学界之间的交流,旅游学界对高校旅游的内涵界定和达成共识是首要且至关重要的一步。现有研究成果对高校校园旅游内涵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种:金世胜认为,“高校旅游属于新兴的特色旅游,是以高等学校为载体,以校园文化为灵魂,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文化旅游”5 。徐凌则以校园旅游的概念来予以表述:“校园旅游是指以名牌大学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资源开发与利用,吸引旅游者前来参观、旅游和学习。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着重于旅游者精神层面、知识层面上的满足”6 。成梁等给出的界定更为确切:“高校旅游就是以高等院校作为旅游目的地,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融观光、娱乐、体验、寓教于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或旅游服务活动。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着重于旅游者的精神层面、知识层面的满足”7。而房木生的文章则更是通过清华和北大风景差异的比较,向人们展示了两大名校的风貌。8可见,尽管当前学界对此给出的界定略有差别,甚至称谓不同(如“校园旅游”、“高等院校旅游”、“高校游”、“高校校园旅游”等),但内涵基本相同。二、辽宁省高校概况辽宁省作为东北三省之一,拥有很多著名的高校。其中,著名的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先后迁徙北平、开封、西安、四川三台等地。在此期间,广大师生积极参加爱国抗日运动,是“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学校建有中国第一个大学软件园、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第一家上市的大学企业、梁思成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建筑系。现如今,拥有普通本科院校43所,其中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是国家“985”工程院校,辽宁大学以及大连海事大学是“211工程”院校。独立学院20所,高职院校48所。表1 辽宁高等院校分布情况沈阳东北大学(985、211)、辽宁大学(211)、中国医科大学(小211)、沈阳农业大学(小211)、沈阳建筑大学(小211)、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化工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医学院、沈阳工程学院、沈阳工学院、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沈阳城市学院、辽宁何氏医学院大连大连理工大学(985、211)、大连海事大学(211)、东北财经大学(小211)、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民族学院、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连财经学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大连科技学院、大连艺术学院鞍山辽宁科技大学、鞍山师范学院锦州渤海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小211)、辽宁医学院其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小21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东学院、辽宁科技学院、营口理工学院、辽宁财贸学院三、辽宁高校旅游的SWOT分析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在此基础上,更好的认清形势,寻找高校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1辽宁开发高校旅游的优势条件(1)优秀的自然旅游资源辽宁高校主要分布于沈阳与大连两座城市,沈阳的高校以古老的建筑和浓厚的校园氛围闻名,而大连则已靠海的地理优势发展海滨校园旅游文化。以这两座城市为中心,辽宁省拥有近100所普通高校,有着优秀的文化沉淀,古老而又典型的校园建筑,在此基础上发展校园旅游。如近两年辽宁大学的“银杏节”,以校园银杏路为依托,每到落叶纷纷的时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到辽宁大学游览。总体来说,辽宁高校校园自然环境优美,依山傍水,具有旅游开发的自然优势。表2 辽宁主要高校自然资源高校名称自然景观资源沈阳农业大学旱田水田、坡地和林园,农业教育、科研条件优越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景观辽宁科技大学东邻千山、西邻玉佛苑(2)悠久的校园历史文化内涵辽宁省是近代教育的发源地之一。1912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政府把全国分为六大学区,每个学期设立一所高等师范院校,这也就是该学区的国立最高学府。师范教育的开始就是大学教育的开始。这六大学区是北部的北京、东部的南京、南部的广州、中部的武昌、西部的成都和东北的沈阳。而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就是东北大学的前身。新中国建国前后建立的诸所高校,如辽宁大学(1948)、大连理工大学(1949)、大连海事大学(1953),其办校历史都相对较长,文化底蕴比较深厚。(3)人文景观与科普教育资源丰富辽宁高校具有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科普教育资源,有些已经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经典。上文所提及的辽宁大学的银杏节,除了借助自然景观之外,古老而有艺术气息的校园建筑也是造就其影响力的因素。辽宁大学、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老校区)建筑群,已于2013年双双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再如大连海事大学拥有全国第一艘专用远洋教学实习船,也是世界最先进的远洋教学实习船之一的育鲲轮。表3 辽宁主要高校人文景观以及科普教育资源高校名称人文景观以及科普教育资源特色影响评价辽宁大学历史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东北大学东北大学建筑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全国医学文献资源网络东北地区中心馆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我国目前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沈阳师范大学司徒安雕塑园司徒安先生国内唯一一座雕塑园大连海事大学航海专业教学实验楼群世界一流航海学府(4)充足的客源市场辽宁省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第三产业增加值10486.6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8.753.238.1变为8.652.73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68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其中: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093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6%。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40427.2万人次,增长11.7%;接待入境旅游者503.1万人次,增长4.8%。接待入境旅游者中,外国人401.7万人次,增长1.6%;港澳台同胞101.4万人次,增长20%。全年旅游总收入46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432.8亿元,增长18.5%;旅游外汇收入34.8亿美元,增长3.2%.5以上来自国内外的旅游者及来辽宁省求学的省内外学子为辽宁的高校校园旅游提供了大量的客源市场。而且还有难以计数的各类人士到大学里开会、访问、交流、游览,再加上社会上追求各种各样的“充电”人士,学生家长亲友、已经毕业离校的各类校友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到高校,都使高校旅游有着广阔的客源市场基础6。(5)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条件优越 辽宁省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是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对接的黄金地带。也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亚经济带及各大洲进行国际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地带。拥有36条铁路干支线,铁路密集度居全国之首。辽宁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0095公里,沈大、沈抚、沈铁、沈丹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全省拥有沈阳桃仙机场和大连周水子2个国际机场和4个民用机场,基本上形成了通往国内六大城市和亚洲主要城市的航空运输网络。辽宁拥有2920公里的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分布着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六大港口。其中规划港口岸线523.5公里,规划深水岸线278.2公里。2010年底,辽宁省就已基本实现以铁路为骨干、港口为门户、公路四通八达、民航、水运和管道相配合的现代化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截止至2013年底,辽宁省星级以上宾馆523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8家;旅行社1243家。这些接待设施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接待需求。(6)辽宁高校校园旅游与周边旅游资源具有整合优势校园旅游毕竟只是旅游的一个方面,如果没有其他旅游资源的带动,校园旅游开发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辽宁省自然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与校园旅游资源形成整合优势,有利于促进校园旅游资源的开发。辽宁省拥有5A级景区3个(沈阳世博园、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老虎滩极地馆和金石滩景区),4A级景区63个,其他自然旅游景区数不胜数。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为辽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表4 辽宁省著名旅游景区城市著名旅游景区沈阳市沈阳世博园、沈阳怪坡风景区、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棋盘山旅游开发区、沈阳故宫、新乐遗址、昭陵、张氏帅府、福陵大连市星海公园、老虎滩海洋公园、冰峪旅游渡假区、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白玉山、旅顺口、旅顺军港、苏军烈士陵园、洋信鳄鱼园鞍山市千山、汤岗子温泉、东山城市森林公园、岫岩药山风景区、海城白云山风景区、二一九公园、玉佛苑锦州市医巫闾山风景区、辽沈战役纪念馆、笔架山风景区、北普陀山、万佛堂石窟、广济寺古建筑群辽阳市广佑寺风景区、汤河旅游风景区、核伙沟自然风景区、石洞沟森林公园、参窝水库旅游区、喀斯特古溶洞观音洞、姑嫂城、冷热地奇观、龙峰寺风景区、燕州城遗址公园、博物馆、王尔烈纪念馆、曹雪芹纪念馆、东京陵东京城、弓长岭温泉滑雪场、冮官屯窑址、太子河公园、瓦子沟自然风景区、观音寺抚顺市夏湖风景区、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雷锋纪念馆、皇家极地海洋世界、高尔山本溪市本溪水洞、关门山、怪石洞、平顶山、佛顶山、九顶铁刹山丹东市鸭绿江断桥、虎山长城、河口、太平湾、绿江、鸭绿江口湿地、抗美援朝纪念馆、五龙山、五龙背温泉、青山沟、凤凰山、天华山、天桥沟、蒲石河、泉山、大鹿岛、獐岛、小岛、玉龙湖盘锦市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红海滩朝阳市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白石水库,赵尚志(将军)纪念馆,凌源热水汤温泉,南塔、北塔、云接寺塔营口市月亮湖公园、仙人岛、望儿山阜新市乌兰木图山、大清沟水库旅游景区、海州露天矿、海棠山风景名胜区、东藏圣地瑞应寺葫芦岛市将军湖、柏山风景区2辽宁开发校园旅游的劣势条件(1)缺少对校园旅游的正确认识在多数人的眼中,高校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场所,应该是“清修之地”,需要井然的秩序和安静的环境,必须保持自身的人文气质与教学秩序,不能开展高校旅游,否则将会偏离党的教育方针,改变高校“教书育人”的教育属性9。很多师生只看到了大量游客给校园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不文明的游客会破坏校园的环境与设施,大量游客的到来会带来交通堵塞等。正是因为如此,校方对发展校园旅游的意义认识不足,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校园旅游的发展。不止如此,从游客角度看,校园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普通游客对它存在着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校园虽是“一方净土”,但实际上,高校也是一种“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因此,它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应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职能,让校外人士感受、体验其科学、人文氛围,这既是高校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也是提高自身声誉的有效途径7。(2)管理体制的保守我国高校分别属于教育部管理或地方管理,在进行旅游开发时不便于统一规划和管理,未能将不同类型的高校旅游资源进行旅游产品的转化和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而且高校作为具有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为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其管理时间主要集中于教学期间,管理工作也主要局限于教学和师生活动。高校旅游的开发,势必加大学校内部管理难度,容易导致管理“真空”的出现7。(3)缺乏合理的校园建设 一些高校的建筑在建筑艺术上略逊色,特点不够突出。而随着私人小汽车在校园的日益普及,校园的交通堵塞现象也逐渐严重,现有的道路交通网络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其次,高校的校园停车场十分缺乏,不足以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据笔者调查,很多高校目前的卫生状况并不十分理想。在校园里经常会看到没有及时清扫的垃圾,垃圾桶的设置位置也不够合理。3辽宁开发校园旅游的机遇分析2014年2月,全省旅游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和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省长做出了“发展服务业要从旅游突破”的重要批示。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全省旅游总收入增长20%”的工作目标。上月,省政府以1号文件形式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旅游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旅游业的重要经济产业地位,强调我省旅游业要由行业管理向产业发展转变。我们要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出发,认真分析和研判当前旅游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提高政府的主导作用,生产优势旅游产品,积极推动旅游项目落地,调整旅游发展方式,实现旅游产业大发展、快发展8。进入 21世纪,人类前进的步伐已迈向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里,旅游者的价值取向、旅游行为、旅游需求等随着人们的旅游品位与偏好、知识素养、经济收入而不断变化,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开发重点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全新的旅游分支 文化旅游,因其具有知识密集性、形式多样性、启迪创新性、可持续性等特点,可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着的旅游需要,从而表现出强大的魅力、旺盛的生命力,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据专家们预言,文化旅游将是21世纪旅游消费的新趋向。高校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知识含量很高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形式,能给旅游者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有可能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种文化时尚9。4辽宁开发校园旅游的外部威胁由于高校校园旅游在我省尚待起步,校园旅游的产品还待开发,而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开发基本完善,产品内涵也比较丰富,这些旅游产品必然是校园旅游开展过程中的主要竞争者。尤其是目前人们以观光旅游为主要选择而校园旅游还没有受到大众普遍关注的前提下,校园旅游将面临着和其他类型旅游的激烈的竞争。四、辽宁校园旅游的开发策略1充分认识发展校园旅游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 高校校园旅游对公众的教育意义重大。各级政府以及各类高校应充分认识发展高校旅游的重要意义,在制定不同层面的高校发展政策时应统筹考虑校园开展旅游活动的需要,并提供资金保障。在总结中国近年来发展高校旅游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从而为辽宁高校旅游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法规依据。2加大校园旅游与城市旅游的整合力度校园旅游属于城市旅游的一部分,以城市旅游为辅助,可以为校园旅游提供相应的便利并起到吸引游客的作用。目前即使对于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园旅游品牌,旅游者也很少会为了校园景观而花费专门的时间,因此将校园旅游有机的融入到城市旅游当中,可以给游客带来新颖、耳目一新的旅游全新体验,给校园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最终达到以校园旅游为主线、其它旅游活动为辅线、突出校园旅游在整个旅游线路中的重要地位的目的。3凸显校园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服务管理高校校园最具魅力的当属其旅游文化和科技文化,进一步发掘校园文化的内涵,凸显科技优势是校园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思路。当然在进行校园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势必会对校园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校园旅游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校方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应的旅游服务机构,使校园旅游的开发与服务更具专业性,在不打扰学校师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好校园旅游开发和服务。4发展灵活有效的营销策略高校校园旅游必须采取灵活有效的营销策略,加强营销16。从以往的新的旅游形式的开发过程中不难看出,旅游开发与营销策略是分不开的,只有灵活有效的营销策略,才能源源不断的吸引游客,使高校旅游能够稳步发展。首先,高校内部和旅行社应该培养一批既懂现代营销策略又熟悉高校情况的复合型营销人才,以适应校园旅游营销工作的需要。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源市场应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如,网络营销,联合促销,品牌营销等。高校旅游是一种特色旅游,它以参观校园景色,感受高校文化,参加校园活动为主要内容17。高校校园旅游具有很高的参与性,旅游者可以融入到校园的环境和气氛当中。亲身体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