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学专题热力学定律讲义.docx_第1页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学专题热力学定律讲义.docx_第2页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学专题热力学定律讲义.docx_第3页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学专题热力学定律讲义.docx_第4页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学专题热力学定律讲义.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力学定律一、 热力学第一定律二、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物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那么,外界对物体所做的功W加上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U,即U= W + Q 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E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的总和。表达式:W+Q=U符号规则:物体内能增加,U0;物体内能减少,U 0外界对物体做功W 0;物体对外界做功W 0物体从外界吸热 Q0; 物体向外界放热Q 0二.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形式1: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是不可能自动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这是按照热传导的方向性来表述的。)表述形式2: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却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这是按照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来表述的。) 注意:两种表述是等价的,并可从一种表述导出另一种表述。表述形式3、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三、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热力学第一定律表示,做功和热传递提供给一个物体多少能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能量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守恒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12(选修3-3) (2) 若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做1500 J的功,可使其温度升高5改用热传递的方式,使气体温度同样升高5,那么气体应吸收 J的热量如果对该气体做了2000 J的功,其温度升高了8,表明该过程中,气体还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J答:(2)1500、吸收、400 前两空各2分,第3个空4分12.A(选修模块33)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J,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l05J试问:此压缩过程中,气体 (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 J答:放出;5104;解析: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 = WQ,代入数据得:1.5105 = 2.0105Q,解得Q =5104J;12.(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绝热膨胀过程中对外做功5J,则其内能(选填“增加”或“减少”) J;试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压强变化情况.答:减小 5气体体积增大,则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少;内能减少,则温度降低,其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减小;则气体的压强减小。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C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一定能实现D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解析: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做功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D正确;故物体吸收热量时,其内能不一定增大,A错;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宏观的热现象有方向性,但若通过外界做功,热量也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C错1,3,510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 )A体积不变,压强减小的过程,气体一定放出热量,内能减少B若气体内能增加,则外界一定对气体做功C若气体的温度升高,则每个气体分子的速度一定增大D若气体压强不变,气体分子平均距离增大时,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D )A机械能全部变成内能是不可能的B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也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变成功是可能的10被活塞封闭在气缸中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增加,压强保持不变,则 ( C )A气缸中每个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增大B气缸中单位体积气体分子数增多C气缸中的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气体内能的增加量D气缸中的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内能的增加量13(9分)(选做,适合选修33的同学)注意观察的同学会发现,用来制冷的空调室内机通常挂在高处,而用来取暖的暖气片却安装在较低处,这是由于要利用热空气密度小而冷空气密度大来形成对流的缘故。请你解释,为什么热空气密度小而冷空气密度大?将一氢气球放飞,随着气球高度的不断增大,若高空气压不断降低,气球的体积也不断增大,而温度基本不变。请问在此过程中其能量是怎样转化与转移的?解:(1)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知,对于质量一定的气体(2分),在压强一定的情况下(1分),温度越高,体积越大(2分),故密度越小。(2)气球要不断从外界吸热(2分),将吸取的能量用来不断对外做功(2分)。13(1)(6分)(选做,适合选修33的同学)汽车内燃机汽缸内汽油燃烧时,气体体积膨胀推动活塞对外做功。已知在某次对外做功的冲程中汽油燃烧释放的化学能为1103J,因尾气排放、汽缸发热等对外散失的热量为2.5102J,则该内燃机对外所做的功为 J,该内燃机的效率为 。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设法减小热量损失,则内燃机的效率不断提高,效率 (填“有可能”、“仍不可能”)达到100%。本小题考查对热力学第一定律和效率概念的理解,考查实验探究能力。7.5102J(2分),75%(2分)。仍不可能(2分)E9如图所示,绝热的容器内密闭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分子势能),用电阻丝对气体缓慢加热,绝热活塞可无摩擦地缓慢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气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少B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增加 C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增大 D对气体加热产生的热量一定大于气体对外所做的功abSU12(3)(本题4分)如图所示,绝热隔板S把绝热的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S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可忽略不计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缓慢加热一段时间后,a、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试分析a、b两部分气体与初状态相比,体积、压强、温度、内能各如何变化?答:气缸和隔板绝热,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a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压强增大,内能增大; (2分)a对b做功,b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增大(2分)36、(8分)【物理物理33】喷雾器内有10 L水,上部封闭有1 atm的空气2 L关闭喷雾阀门,用打气筒向喷雾器内再充入1 atm的空气3 L(设外界环境温度一定,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当水面上方气体温度与外界温度相等时,求气体压强,并从微观上解释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打开喷雾阀门,喷雾过程中封闭气体可以看成等温膨胀,此过程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简要说明理由解:设气体初态压强为p1,体积为V1;末态压强为p2,体积为V2,由玻意耳定律p1V1 p1V1 代入数据得:p22.5 atm 微观解释: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加,所以压强增加吸热气体对外做功而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热F 14【物理33】(8分)如图是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的气体实验装置,开始时封闭的空气柱长度为22cm,现用竖直向下的外力F压缩气体,使封闭的空气柱长度变为2cm,人对活塞做功100J,大气压强为p0=1105Pa,不计活塞的重力问:若用足够长的时间缓慢压缩,求压缩后气体的压强多大?若以适当的速度压缩气体,向外散失的热量为20J,则气体的内能增加多少?(活塞的横截面积S=1cm2)解:(8分)解设压缩后气体的压强为p,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 l0=22cm,l =2cm,V0= l0S,V=LS缓慢压缩,气体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 p0V0=pV (3分)解出p=1.1106 Pa (1分)大气压力对活塞做功W1 =p0 S ( l0-l ) =2J,人做功W2=l00J, (1分)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U=W1+W2+Q (2分)将Q20J等代入,解出U=82J (1分)12.I(12分)(选修3-3试题)电源电热丝如图所示,一气缸竖直放置,用一质量为m的活塞在缸内封闭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气缸的底部安装有一根电热丝,用导线和外界电源相连,已知气缸壁和活塞都是绝热的,气缸壁与活塞间接触光滑且不漏气现接通电源,电热丝对缸内气体缓慢加热(1)关于气缸内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单位时间内气缸单位面积上气体分子撞击次数减少 B所有分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