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成因探析内容摘要苏良军,黄渝祥.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成因探析.数理统计与管理.1999,18(1),1924论文从实证方面对苏南苏北间的经济发展不平差距的基本状况作出了历史考察与总结,借助计量经济模型求解出各因素对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贡献程度,进而总结出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这对指导江苏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苏南苏北经济差距协调发展人力资本地区经济差距的内涵十分丰富,可以表现在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笔者认为,地区经济差距主要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化水平、经济结构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上,最终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出效率上;二是人们生活水平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决定了地区间的人们生活水平的差距,是我们此处考察的对象。StudyontheCausesofDisparitybetweentheEconomicDevelopmentLevelofSouth&NorthJiangsuSuLiangjunHuangYuxiang(SchoolofEconomics&Management,TongjiUniversity,)AbstractPositivelyoriented,thispaperlaunchesahistoricalinspectandsummaryonthefundamentalcharacteristicsofthedisparitybetweentheeconomicdevelopmentofsouthandnorthJiangsu,explorestheeffectivefactorscontributingtotheformationandenlargementofeconomicdisparity,drawingsupportsfromeconomectricalmodel,andsumsupthemajorinfluencefactors.Itcanbeusedastheexperienceforreferencetothebalanced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ythroughoutJiangsuprovinceandeventhewholecountry.KeyWords:EconomicDisparity,South&NorthJiangsu,CoordinatedDevelopmentHumanCapital.一、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基本状况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形成人们生活水平差距的基础,其大小可以用人均总产出水平来衡量,本文选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指标。1.市际间的差距根据江苏省原有11个地级市GDP的数据,我们计算了1991、1992、1993与1994年度的江苏省市际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指数,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江苏省市际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平均差距始终是很大的,全部市际垢相对离差,高的年份在50%以上,低的也在40%以上;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与最低的城市之间的差距更大,最好最差比1991年还只有4.31,1993年却已上升到6.56。表1江苏省市际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状况1991199219931994变异系数(%)46.0555.259.257.3相对离差(%043.951.855.653.6最好最差比4.315.446.566.37极差系数1.361.631.791.74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1995、1994、1993,江苏市县经济1992。从表1还可以看出,90年代以来,江苏省各市间的经济差距的扩大呈现出一定的波动特征,而并不是象一般人想象的那样,一直在扩大。反映在表中,1994年与1993年相比,江苏省市际间各项差距指标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苏南、苏中、苏北间的经济差距如何确定苏南与苏北的范围,可以有多种划分。本文采用现在通行的划分方法,把苏州、无锡与常州划为苏南,把南京、镇江、扬州与南通划为苏中,把徐州、淮阴、盐城与连云港划为苏北。由下表2可知,进入90年代以来,苏南、苏中与苏北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其总体特征与市际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特征基本相似。首先是差距较大,苏南地区的人均GDP要比苏中高出一倍,苏中又比苏北高出一倍;其次是三者之间的差距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但又略有波动。表2苏南、苏中、苏北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状况年份均值(元/人)比值苏南苏中苏北全省苏南苏中苏北全省199139782296131321963.031.7511.67199260053044156029713.851.9511.91199389904266206042194.362.0712.051994123436012297259104.152.0211.99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1995、1994、1993,江苏市县经济1992。二、苏南苏北非均衡经济发展模型改革开放之前,苏南、苏中与苏北也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差距,但并没有象这样大,而且,当时也并没有形成象今天所展现的苏南、苏中与苏北三个梯度的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苏南与苏北原有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了,这其中原因很多。此处力图借助计量经济模型找出苏南苏北经济差距形成与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回归时,我们选择1994年度江苏省11个地级市的横截面数据,考察各因素对江苏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的贡献程度。1.解释变量的设计与选择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均GDP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可以量化的,有的只能作定性的解释。在选择解释变时时,我们侧重于基础性的数据,这意味着,被选择的解释变量直接影响到人均GDP的水平,但又不取决于人均GDP。为此,我们选择了以下几个解释变量:ACL:人均耕地面积(AverageCultivatedLand),单位;亩/人;HC:公路交通(HighwayCommunication)发达程度,单位:公里/万平方公里;FC:实际利用外资额(ForeignCapital),单位:亿美元;EDU:从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Education)年限,单位:年;TVE:乡镇工业(TownshipandVillageEnterprise)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单位:%;AFA:人均固定资产净值(AverageFixedAssets),单位:万元。表3给出了回归时使用的1994年建模数据。表3江苏省1994年分市建模数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元)公路交通HC(KM/KM2)利用外资FC(亿美元)平均教育年限EDU(年)人均耕地面积ACL(亩)乡镇工业比例TVE(%)人均固定资产净值AFA(万元)南京90083663.856.870.6130.260.863无锡141772178.386.620.6377.600.867徐州37761970.695.491.0852.710.199常州95022072.786.470.9167.850.585苏州1261617721.775.830.8776.390.755南通44121002.905.720.9053.610.276连云港32471690.845.301.1146.610.162淮阴22261350.215.351.2142.790.085盐城2940690.505.621.2554.800.136扬州50212171.365.720.8848.530.294镇江84032821.736.270.9162.050.457资料来源:教育年限根据江苏省人口普查办公室提供资料计算,其它指标根据江苏统计年鉴1995计算。2.解释变量的调整与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公路交通发达程度指标的选择与度量。勿庸讳言,一个地区的交通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该地区的公路网密度、等级,而且取决于该地区的水路、铁路、航空运输发展状况。由于各种指标的存在,回归时需要对各种指标进行换算,而目前,国内并没有这方面定量化的经验数据。即使是在同一交通领域内部,如本文所选择的公路交通,交通基础设施也存在着技术等级的差别,回归前也要进行科学换算。相比之下,后者难度较小,所以我们在回归时只选择了公路交通,以此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换算时,我们根据各级别公路的昼夜通行能力,选择换算系数,把各种路面转换成一级汽车专用公路。在指标调整中,涉及到的第二个问题是从业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由于分地区人口文化程度的统计只在每次的人口普查中才进行,目前可收集到的最新江苏省市人口文化程度数据来源于1990年的江苏省人口普查资料。具体利用时,我们按照较乐观的估计分配年限。具体年限分配如表4所示。表4各级文化程度的受教育年限大学本科或以上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小学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年限15.5141211851资料来源:参考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朱国宏著的人口质量的经济分析第131页。在指标调整中,涉及到的第三个问题是奇异样本南京的排除。南京在江苏省的地位比较特殊。首先,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在江苏省的投次是实行区域倾斜政策的,但事实表明,南京的巨额投资(约占全省的45%)并没有带来南京经济的突飞猛进,南京市的经济发展在全省只算中等水平。其次,由于南京作为江苏省会的特殊地位,人才萃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明显高于全省其他地区,在江苏省的每年科研经费与科技获奖成果中,南京所占的比例都要超过一半,分别达到57%与76%,但实践证明,南京的人才优势并没有很好地转换为经济优势。另外,南京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其公路交通的发达上,根据江苏省交通厅提供的数据,1994年江苏共拥有一级汽车专用公路687公里,其中南京为144公里,占21%之多,交通发达程度在一省首屈一指,但交能的发达也没有为南京的经济腾飞插翅添翼。正是由于南京的上述特殊性,我们为避免回归检验受阻,在下面的回归中剔除南京这个奇异样本。3.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考虑到实际利用外资额与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度相关性(两者相关系数高达0.8932),为排除多重共线性,我们进行两次回归,第一次回归中使用实际利用外资额,第二次回归中使用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然后进行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此外,我们给出了第一次回归的结果:AGDP=-13743.8+9.4944HC+225.6044FC+2521.49EDU-2967.21ACL+107.2858TVE(-2.1228)(1.9150)(4.1210)(2.8807)(-1.7947)(4.2687)R2=0.9842F=62.3397很明显,在上述的回归方程中,五个解释变量除了ACL的t检验值略为偏低外,其余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由此,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回归方程作进一步的分析。目前,苏南地区人均GDP12343元,苏中6012元,苏北2972元,若用上述指标来解释,各自对苏南与苏北经济差距的影响程度可汇总如表5所示。表5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解释(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元)公路交通HC(KM/KM2)利用外资FC(亿美元)平均教育年限EDU(年)人均耕地面积ACL(亩)乡镇工业比例TVE(%)苏南12343194.9632.926.1620.80375.24苏北2972133.612.245.2921.17350.366差距的绝对值937161.35230.680.870-0.37024.874差距的贡献9371582.56922.62194.710982668.7差距解释度(%)1004.351.416.38.219.8表5说明,苏南与苏北间的经济差距,大约有一半(51.4%)可由外资利用额解释,20%左右可由工业产出结构来解释,16%左右可由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解释,而人均耕地面积与公路交通的解释程度相对较小,皆不足10%。同时,我们选用人均固定资产净值(AFA)来代替实际利用外资额(FC),其回归结果极为相似,AFA对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解释程度与FC几乎相等。4.模型的进一步考证为了使前面的分析结果更具有说服力,笔者想对模型中的解释变量的设计与选择再考证一下。既然苏南苏北经济差距有50%左右可由两者的投资差别来解释,其投资差别又由什么决定的呢?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我们不妨从回归方程中去掉投资这个变量,再考虑其它因素的贡献程度。这样,便有如下的回归方程:AGDP=-6022.86+10.3249HC+1406.206EDU-7413.595ACL+170.562TVE(-0.4967)(1.0164)(0.8625)(-1.8053)(4.6622)R2=0.9622F=21.0584相应地,我们可以得到各个解释变量对苏南苏北人均GDP差距的解释程度:表6反映出,不考虑投资,苏南苏北AGDP的差距可由TVE解释65.2%,HC对苏南苏北AGDP的差距解释程度最小,这与前面的分析结果完全吻合。不同的是,ACL的贡献程度比EDU大了一些。表6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解释(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元)公路交通HC(KM/KM2)平均教育年限EDU(年)人均耕地面积ACL(亩)乡镇工业比例TVE(%)苏南12343194.966.1620.80375.24苏北2972133.615.2921.17350.366差距的绝对值937161.3520.870-0.37024.874差距解释度(%)1004.89.320.865.2另外,也许有人怀疑我们在回归中忽略了其它重要变量对AGDP的影响。在回归时,我们曾经考虑过经济波动程度对AGDP的影响,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只能收集到江苏省间断年份的分市经济增长数据,准确地衡量各市经济增长的波动程度比较困难,因此,我们不得不忽略它。同样,考虑到经济增长极的辐射作用,我们曾试图利用江苏省各市距上海这个经济增长中心的距离作为解释变量,但实际困难却很大:首先,长江横跨江苏南北,长江南北距上海同样距离的两个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大相径庭;其次,虽然可以把长江以北的各市距上海的距离乘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然后再选择地理接近度这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但问题是如何确定上述系数,因为缺乏经验数据,确定起来主观随意性较大,我们也不得不放弃这个指标。总之,我们认为,除了投资,对苏南苏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工业产出结构,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均耕地面积。三、结束语进入90年代以来,苏南苏北的经济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找出了苏南苏北经济差距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它们包括投资、工业结构与人均受教育程度。但我们知道,对经济差距的解释程度的高低并不代表其对经济增长的净贡献,更不能由此来决定苏南苏北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或方针政策,这是因为:1.投资对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形成解释程度最大,要缩小苏南与苏北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投资政策上向苏北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或鼓励、引导外商到苏北投资是个重要的举措,但苏北的产际情况首先决定了苏北引进外资的微弱能力(1994年苏北四市实际利用外资额只占全省的5%),苏北经济发展的滞后又决定了苏北自我积累能力的薄弱;再则,江苏省在目前情况下不可能实现发展战略的转移,其投资还继续向苏南、苏中(主要是南京)倾斜,因此,过分强调投资在缩小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中的作用是没有多大现实意义的。2.苏南苏北的工业结构在苏南苏北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中居于第二位。苏北乡镇工业的不发达有其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等各方面的原因,苏北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曾模仿苏南大力发展乡镇工业,但事实证明,苏北还是失败了。这说明盲目鼓吹在苏北大张旗鼓地办工业也是不现实的。苏北的工业薄弱不但与其物质资本的匮乏有关,更与其人力资本的匮乏有关!就影响人力资本形成的两大因素教育与卫生保健来说,苏北与苏南有着巨大的差距。研究表明,苏北地区的人力资本已经达到了非常匮泛的程度,这严重地制约了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文仅考察了人力资本的一个方面教育。教育差距是构成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第三大因素。要积累人力资本就要大力发展教育,在目前资金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苏北各级政府更不能忽视人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泰顺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浙江省三门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云南省德钦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朗读 全部单元
- 河北省迁安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灵寿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社保缴纳及企业职工企业补充意外伤害保险合同范本
- 2025年船员薪资待遇与晋升合同条款
- 2025版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与传播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绿色建筑房地产项目销售包销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初升高高中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劳务施工施工方案
-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课件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加入音乐家协会申请书
- 2025年高二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扬帆砥砺行奋斗正当时
- 车辆构造与检修(第三版)课件 项目1 铁道车辆基本知识认知
- 华住收益管理
-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第二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 智联招聘行测题库及答案
- 2024版技术咨询合同:化工行业技术服务协议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