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_td-lte研究开发技术试验终端设备测试方法_第1页
设备管理_td-lte研究开发技术试验终端设备测试方法_第2页
设备管理_td-lte研究开发技术试验终端设备测试方法_第3页
设备管理_td-lte研究开发技术试验终端设备测试方法_第4页
设备管理_td-lte研究开发技术试验终端设备测试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备管理_td-lte研究开发技术试验终端设备测试方法.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D-LTE 研究开发技术试验 终端测试规范(2.6GHz) (最终版) TD-SCDMA 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专家组 TD-LTE 工作组 T D - L T E研 究 开 发 技 术 试 验 规 范 TT-2-2 目 次 目 次 . ii 前 言 . iv 1 范围 1 2 参考文件 1 3 缩略语 2 4 概述 3 4.1 测试内容. 3 4.2 测试配置. 3 4.3 测试仪表要求. 4 4.4 测试的前提条件. 4 5 物理层基本功能测试 5 5.1 带宽与帧结构. 5 5.2 参考信号 13 5.3 功率控制 20 5.4 同步 27 5.5 随机接入 30 5.6 LTE 内小区重选 36 5.7 PLMN 选择 39 6 物理信道、链路自适应与调度 . 40 6.1 控制信道传输格式 42 6.2 自适应调制与编码 43 6.3 资源分配 44 6.4 HARQ 49 6.5 调度 50 7 多天线技术 . 52 7.1 PDSCH MIMO 传输技术 . 52 8 高层协议基本功能测试 . 57 8.1 系统信息广播 57 8.2 RRC 连接控制 59 8.3 初始安全激活 65 8.4 移动性管理 68 8.5 UE 测量控制与报告 . 83 9 NAS 层基本功能测试 . 87 9.1 EPS 移动性管理 87 9.2 EPS 会话管理 98 10 业务能力测试 . 104 11 基本性能测试 . 108 11.1 概述 108 11.2 测试项目 109 12 无线指标测试 . 124 12.1 工作频段 124 12.2 信道划分 124 12.3 发射机测试 124 12.4 接收机测试 125 12.5 性能要求测试 125 12.6 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 126 修订记录 126 前 言 本规范主要规定了TD-LTE工作组技术试验阶段对TD-LTE 终端设备的基本功能、基本性能、业务 能力、无线指标等方面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过程。 本规范版权归TD-SCDMA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专家组(TD-PEG)TD-LTE工作组所有,未经授 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复制或拷贝本规范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1 TD-LTE 研究开发技术试验-终端测试规范(2.6GHz)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 TD-LTE 技术试验阶段对终端的物理层基本功能、链路自适应与调度、多天线技术、 高层协议基本功能、业务能力、NAS 层基本功能、无线指标、基本性能等方面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过程。 本规范适用于 TD-LTE 工作组技术试验阶段, 本阶段对应的测试时间安排参照 TD-LTE 研发推进总 体方案 20。 2 参考文件 本标准遵循的 3GPP 标准版本基于 2009 年 12 月版本。 1 TD-LTE 研究开发技术试验-终端设备规范(2.6GHz) 2 3GPP TS 36.101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3 3GPP TS 36.201 LTE Physical Layer General Description 4 3GPP TS 36.211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5 3GPP TS 36.212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6 3GPP TS 36.213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 7 3GPP TS 36.214 Physical Layer Measurements 8 3GPP TS 36.300 Overall description 9 3GPP TS 36.321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10 3GPP TS 36.322 Radio Link Control (RLC) protocol 11 3GPP TS 36.323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12 3GPP TS 36.331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13 3GPP TS 36.401 Architecture description 14 3GPP TS 36.521-1 User Equipment (UE)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art 1: Conformance Testing 15 3GPP TS 36.508 Common test environments for User Equipment (UE) 16 3GPP TS 36.523-1 User Equipment (UE)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Part 1: Protocol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17 3GPP TS 24.301 Non-Access-Stratum (NAS) protocol for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 Stage 3 19 3GPP TS 23.203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rchitecture 20 TD-LTE 研发推进总体方案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规范。 AMC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自适应编码和调制 BLER Block Error Rate 误块率 CC Chase Combing Chase 合并 CDD Cyclic Delay Diversity 循环延迟分集 CP Cyclic Prefix 循环前缀 DCI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下行控制信息 DL DownLink 下行链路 DwPTS Downlink Pilot Time Slot 下行导频时隙 eNodeB Evolved NodeB 演进型 NodeB EPA Extended Pedestrian A model 扩展步行 A 信道模型 EPC Evolved Packet Core 演进型的分组核心网 EPRE Energy Per Resource Element 每资源粒子的能量 EVA Extended Vehicular A model 扩展车载 A 信道模型 GBR Guaranteed Bit Rate 保证比特率 GP Guard Period 保护时间间隔 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IR Incremental Redundancy 增量冗余 MCS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调制编码方式 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多进多出 non-GBR non Guaranteed Bit Rate 非保证比特率 PDCCH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UCCH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USCH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 无线资源控制 RS Reference Signal 参考信号 QPSK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正交相移键控 RSRP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3 RSRQ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SFBC 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es 空频分组编码 SIMO 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单进多出 SM Space Multiplexing 空间复用 SNR Signal to Noise Ratio 信噪比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UE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 UL UpLink 上行链路 UpPTS Uplink Pilot Time Slot 上行导频时隙 4 概述 4.1 测试内容 TD-LTE终端设备的测试内容主要包括: 物理层基本功能测试; 物理信道、链路自适应与调度; 多天线技术测试; 高层协议基本功能测试; NAS层基本功能测试; 业务能力测试; 基本性能测试; 无线指标测试。 4.2 测试配置 本规范中,基本功能等测试所需的基本环境配置如图4-1所示。无线指标、性能测试等测试所需的 特殊测试配置在相应章节介绍。 监测仪表(X2) EPC eNB eNB 监测仪表(S1) UE 监测仪表(Uu) TD-SCDMA 系统 图4-1:终端测试组网图 用于接口监视的协议测试仪可以连接在S1、X2接口上,监测并分析记录接口数据。 图4-1中,UE为被测设备,eNodeB和EPC等为配套设备。 特别说明:鉴于TD-LTE开发早期,网络和终端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功能尚不够完善。所以在测 试初期不实际启动对相关信令和数据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但为了保证流程的完整性,RRC层的Initial security activation过程和NAS层的Security mode control过程需要保留,所以在不进行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测试时,需要网络在SecurityModeCommand中对加密算法和完整性保护算法作特殊配置,将 “cipheringAlgorithm”配置为“eea0”,将“integrityProtAlgorithm”配置为“reserved”。当网络按此配置时,终 端并不实际启动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并且NAS层消息的Security header type字段设置成“0000”。 4.3 测试仪表要求 4.3.1 协议测试仪 协议测试仪用于如下目的: 协议测试仪支持 E-UTRAN Uu、S1、X2 等接口的监测,支持对各层协议栈的解码,可以精确到位 域级别。 4.3.2 测试终端 可连接计算机记录并显示移动台发送和接收的信令序列。 4.3.3 射频测试仪表 矢量信号分析仪:支持对 TD-LTE DL、UL 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支持 3GPP TS36.521-1 所要求 的终端发射机测试。 信号源:支持产生 TD-LTE DL、UL 信号,支持 3GPP TS36.521-1 所要求的终端接收机测试、性能 测试。 4.3.4 可接受的测试设备的不确定度 测试设备参数的不确定度对于测试系统的准确度来说是必要的, 而且不太可能通过系统校准得到改 善。 对终端无线指标测试,可接受的测试设备的不确定度,见 3GPP TS36.521-1 的 Annex F。 4.4 测试的前提条件 测试前,应满足: a) 被测设备安装完毕,硬件软件全部工作正常,数据正确配置并正常运行; b) 辅助测试设备硬件软件全部工作正常,已完成各种逻辑数据的正确设置; c) 辅助测试无线环境正常工作。 5 5 物理层基本功能测试 5.1 带宽与帧结构 5.1.1 系统带宽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1.1.1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系统带宽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支持 5MHz 系统带宽(可选)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证终端支持 5MHz 系统带宽。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的 E-UTRAN 硬件、软件均支持 5MHz 系统带宽; 2) 终端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配置 E-UTRAN 系统带宽为 5MHz,选择配置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置 1、常规长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7(DwPTS:GP:UpPTS=10:2:2) ;使配置生效,E-UTRAN 小区开始 正常工作; 步骤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 eNodeB 的发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步骤3: 被测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4: 被测终端进行 RRC 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并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无 线资源块。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 终端接收到的 MasterInformationBlock 中 dl-Bandwidth 参数指示系统的发射带宽配置 NRB 为 5MHz(即取 n25) ; 2)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经过注册过程进入正常空闲模式; 3)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 4) 通过对 eNodeB、终端发射信号的频域分析、eNodeB 给终端调度的资源块的监测等方 式,可以验证终端能在整个系统带宽内进行下行接收和上行发射。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1.1.2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系统带宽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支持 10MHz 系统带宽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证终端支持 10MHz 系统带宽。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 E-UTRAN 硬件、软件均支持 10MHz 系统带宽; 2) 终端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配置 E-UTRAN 系统带宽为 10MHz,选择配置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置 1、常规长 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7(DwPTS:GP:UpPTS=10:2:2) ;使配置生效,E-UTRAN 小区开 始正常工作; 步骤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 eNodeB 的发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步骤3: 被测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4: 被测终端进行 RRC 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并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无 线资源块。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 终端接收到的 MasterInformationBlock 中 dl-Bandwidth 参数指示系统的发射带宽配置 NRB 为 10MHz(即取 n50) ; 2)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经过注册过程进入正常空闲模式; 3)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 4) 通过对 eNodeB、终端发射信号的频域分析、eNodeB 给终端调度的资源块的监测等方 式,可以验证终端能在整个系统带宽内进行下行接收和上行发射。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 对支持 10MHz 带宽的终端,除本测试项目外,还应完成本规范中明确要求在 10MHz 带宽 配置下进行测试的其它项目。 7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1.1.3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系统带宽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支持 15MHz 系统带宽(可选)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证终端支持 15MHz 系统带宽。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 E-UTRAN 硬件、软件均支持 15MHz 系统带宽; 2) 终端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配置 E-UTRAN 系统带宽为 15MHz,选择配置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置 1、常规长 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7(DwPTS:GP:UpPTS=10:2:2) ;使配置生效,E-UTRAN 小区开 始正常工作; 步骤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 eNodeB 的发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步骤3: 被测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4: 被测终端进行 RRC 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并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无 线资源块。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 终端接收到的 MasterInformationBlock 中 dl-Bandwidth 参数指示系统的发射带宽配置 NRB 为 15MHz(即取 n75) ; 2)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经过注册过程进入正常空闲模式; 3)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 4) 通过对 eNodeB、终端发射信号的频域分析、eNodeB 给终端调度的资源块的监测等方 式,可以验证终端能在整个系统带宽内进行下行接收和上行发射。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1.1.4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系统带宽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支持 20MHz 系统带宽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证终端支持 20MHz 系统带宽。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 E-UTRAN 硬件、软件均支持 20MHz 系统带宽; 2) 终端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配置 E-UTRAN 系统带宽为 20MHz,选择配置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置 1、常规长 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7(DwPTS:GP:UpPTS=10:2:2) ;使配置生效,E-UTRAN 小区开 始正常工作; 步骤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 eNodeB 的发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步骤3: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4: 终端进行 RRC 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并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无线资 源块。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 终端接收到的 MasterInformationBlock 中 dl-Bandwidth 参数指示系统的发射带宽配置 NRB 为 20MHz(即取 n100) ; 2)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经过注册过程进入正常空闲模式; 3)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 4) 通过对 eNodeB、终端发射信号的频域分析、eNodeB 给终端调度的资源块的监测等方 式,可以验证终端能在整个系统带宽内进行下行接收和上行发射。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 9 5.1.2 帧结构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1.2.1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帧结构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上行/下行配置 1(子帧配置:DSUUDDSUUD) 、常规长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5 (DwPTS:GP:UpPTS=3:9:2)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证终端支持 5ms 下行-上行转换点周期,子帧配置为:DSUUDDSUUD;支持 DwPTS:GP:UpPTS=3:9:2 的特殊子帧配置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 E-UTRAN 硬件、软件均支持上行/下行配置 1,特殊子帧配置 5; 2) 终端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配置 E-UTRAN 系统上行/下行配置 1、特殊子帧配置 5,选择配置 20MHz 系统带 宽;使配置生效,E-UTRAN 小区开始正常工作。 步骤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 eNodeB、终端的发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 步骤3: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4: 终端进行 RRC 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并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上行、 下行资源块所在子帧位置。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 帧结构符合配置预期;终端接收到的 SIB1 中的 subframeAssignment 为 sa1(配置 1) , specialSubframePatterns 为 ssp5(配置 5) ; 2)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经过注册过程进入正常空闲模式; 3)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 4) eNodeB 将全部(常规)上行子帧、下行子帧/时隙调度给被测终端; 5) 验证被测终端可以根据 eNodeB 的调度进行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1.2.2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帧结构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上行/下行配置 1(子帧配置:DSUUDDSUUD) 、常规长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7 (DwPTS:GP:UpPTS=10:2:2)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证终端支持 5ms 下行-上行转换点周期,子帧配置为:DSUUDDSUUD;支持 DwPTS:GP:UpPTS=10:2:2 的特殊子帧配置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 E-UTRAN 硬件、软件均支持上行/下行配置 1,特殊子帧配置 7; 2) 终端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配置 eNodeB 系统上行/下行配置 1、特殊子帧配置 7,选择配置 20MHz 系统带宽; 使配置生效,E-UTRAN 小区开始正常工作。 步骤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在对 eNodeB、终端的发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 步骤3: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4: 终端进行 RRC 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并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上行、 下行资源块所在子帧位置。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 帧结构符合配置预期;终端接收到的 SIB1 中的 subframeAssignment 为 sa1(配置 1), specialSubframePatterns 为 ssp7(配置 7) ; 2)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经过注册过程进入正常空闲模式; 3)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 4) eNodeB 将全部(常规)上行子帧、下行子帧/时隙调度给被测终端; 5) 验证被测终端可以根据 eNodeB 的调度进行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 11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1.2.3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帧结构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上行/下行配置 2(子帧配置:DSUDDDSUDD) 、常规长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5 (DwPTS:GP:UpPTS=3:9:2)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 证 终 端 支 持 5ms 下 行 - 上 行 转 换 点 周 期 , 子 帧 配 置 : DSUDDDSUDD ; 支 持 DwPTS:GP:UpPTS=3:9:2 的特殊子帧配置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 E-UTRAN 硬件、软件均支持上行/下行配置 2,特殊子帧配置 5; 2) 终端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配置 eNodeB 系统上行/下行配置 2、特殊子帧配置 5,选择配置 20MHz 系统带宽; 使配置生效,E-UTRAN 小区开始正常工作; 步骤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在对 eNodeB、终端的发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 步骤3: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4: 终端进行 RRC 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并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上行、 下行资源块所在子帧位置。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 帧结构符合配置预期;终端接收到的 SIB1 中的 subframeAssignment 为 sa2(配置 2) , specialSubframePatterns 为 ssp5(配置 5) ; 2)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经过注册过程进入正常空闲模式; 3)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 4) eNodeB 将全部(常规)上行子帧、下行子帧/时隙调度给被测终端; 5) 验证被测终端可以根据 eNodeB 的调度进行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1.2.4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帧结构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上行/下行配置 2(子帧配置:DSUDDDSUDD) 、常规长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7 (DwPTS:GP:UpPTS=10:2:2)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 证 终 端 支 持 5ms 下 行 - 上 行 转 换 点 周 期 , 子 帧 配 置 : DSUDDDSUDD ; 支 持 DwPTS:GP:UpPTS=10:2:2 的特殊子帧配置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 E-UTRAN 硬件、软件均支持上行/下行配置 2,特殊子帧配置 7; 2) UE 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配置 eNodeB 系统上行/下行配置 2、特殊子帧配置 7,选择配置 20MHz 系统带宽; 使配置生效,E-UTRAN 小区开始正常工作; 步骤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在对 eNodeB、终端的发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 步骤3: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4: 终端进行 RRC 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并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上行、 下行资源块所在子帧位置。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 帧结构符合配置预期;终端接收到的 SIB1 中的 subframeAssignment 为 sa2(配置 2) , specialSubframePatterns 为 ssp7(配置 7) ; 2)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经过注册过程进入正常空闲模式; 3)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 4) eNodeB 将全部(常规)上行子帧、下行子帧/时隙调度给被测终端; 5) 验证被测终端可以根据 eNodeB 的调度进行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 13 5.2 参考信号 5.2.1 下行参考信号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2.1.1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下行参考信号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下行小区公共参考信号(天线端口 0、1)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证终端支持接收 2 天线端口配置下小区公共参考信号(天线端口 0、1)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 E-UTRAN 硬件、软件工作正常,支持 22MIMO; 2) 终端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选择配置配合测试 E-UTRAN 工作为:系统带宽为 20MHz,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 置 1、常规长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7(DwPTS:GP:UpPTS=10:2:2) ; 步骤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 eNodeB 的发射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 步骤3: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4: 终端进行 RRC 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 终端能正常解调天线端口 0、天线端口 1 上发射的小区公共参考信号; 2)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 3)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2.1.2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下行参考信号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下行小区公共参考信号的频域位移(天线端口 0、1)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证终端能够根据 eNodeB 配置的下行 RS 图案频域位移,解调下行参考信号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 E-UTRAN 硬件、软件工作正常;支持 22MIMO; 2) 终端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选择配置测试 E-UTRAN eNodeB 工作为: 系统带宽为 20MHz, 帧结构为上行/下行 配置 1、常规长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7(DwPTS:GP:UpPTS=10:2:2) ; 步骤2: 配置物理层小区 ID 为 300; 步骤3: 使上述配置生效,E-UTRAN 小区开始正常工作; 步骤4: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 eNodeB 的发射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 步骤5: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6: 终端进行 RRC 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 步骤7: 依次改变物理层小区 ID 为 301、302、303、304、305,重复步骤 3步骤 6 的测 试。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 天线端口 0、天线端口 1 上发射的小区公共参考信号,根据物理层小区 ID 进行频域位 移,参考信号图案符合标准; 2)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 3)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 本项目对小区公共参考信号的 6 种频域位移进行测试。 15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2.1.3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下行参考信号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下行 UE 专用参考信号(天线端口 5)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证终端支持接收下行 UE 专用参考信号(天线端口 5)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 E-UTRAN 硬件、软件工作正常;终端和配合测试 E-UTRAN 支持下行 UE 专用参考信号(天线端口 5)(即支持 beamforming); 2) 终端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选择配置配合测试 E-UTRAN 工作为:系统带宽为 20MHz,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 置 1、常规长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7(DwPTS:GP:UpPTS=10:2:2) ; 步骤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 eNodeB 的发射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 步骤3: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4: 终端进行 RRC 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 终端能接收天线端口 5 上发射的 UE 专用参考信号; 2)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 3)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 5.2.2 上行参考信号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2.2.1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上行参考信号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上行 PUSCH 解调用参考信号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证终端支持发送上行 PUSCH 解调用参考信号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 E-UTRAN 硬件、软件工作正常; 2) 终端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选择配置配合测试 E-UTRAN 工作为:系统带宽为 20MHz,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 置 1、常规长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7(DwPTS:GP:UpPTS=10:2:2) ; 步骤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终端的发射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 步骤3: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4: 终端进行 RRC 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 终端发送的上行 PUSCH 解调用参考信号时频域位置符合标准要求; 2)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 3)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 4) 终端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序列循环位移,即终端能够根据 eNodeB 的配置使用适当的 ZC 序列循环位移版本发送其上行 RS。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 17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2.2.2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上行参考信号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上行 PUCCH 解调用参考信号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证终端支持发送上行 PUCCH 解调用参考信号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 E-UTRAN 硬件、软件工作正常; 2) 终端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选择配置配合测试 E-UTRAN 工作为:系统带宽为 20MHz,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 置 1、常规长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7(DwPTS:GP:UpPTS=10:2:2) ; 步骤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终端的发射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 步骤3: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4: 终端进行 RRC 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 步骤5: 对不同的 PUCCH 格式:格式 1、1a、1b、2、2b,重复步骤 1步骤 4 的测试。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 终端发送的上行 PUCCH 解调用参考信号时频域位置符合标准要求; 2)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 3)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 4) 终端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序列循环位移,即终端能够根据 eNodeB 的配置使用适当的 ZC 序列循环位移版本发送其上行 RS。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 参考 36.211 的 5.4,5.4.1 节。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2.2.3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上行参考信号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常规上行子帧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证终端支持在常规上行子帧发送 SRS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 E-UTRAN 硬件、软件工作正常; 2) 终端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选择配置配合测试 E-UTRAN 工作为:系统带宽为 20MHz,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 置 1、常规长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7(DwPTS:GP:UpPTS=10:2:2) ;eNodeB 步骤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终端的发射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 步骤3: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4: 终端进行 RRC 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 终端在常规上行子帧发送的 SRS 时频域位置符合标准要求;UE 能够根据 eNodeB 的配 置(SRS 的发送周期、发送子帧偏移量和 SRS 发送持续时间)在适当的子帧发送 SRS; 2) UE 能够根据 eNodeB 的配置(包括配置 SRS 的带宽、SRS Comb、SRS 跳频带宽)使 用适当的 RE 发送 SRS; 3)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 4)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 19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2.2.4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上行参考信号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在 UpPTS 中发送 SRS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证终端支持在 UpPTS 中发送的 SRS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 E-UTRAN 硬件、软件工作正常; 2) 终端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选择配置配合测试 E-UTRAN 工作为:系统带宽为 20MHz,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 置 1、常规长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7(DwPTS:GP:UpPTS=10:2:2) ;eNodeB 步骤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终端的发射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 步骤3: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4: 终端进行 RRC 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 终端在 UpPTS 中发送的 SRS 时频域位置符合标准要求; 2) UE 能够根据 eNodeB 的配置(包括配置 SRS 的带宽、SRS Comb、SRS 跳频带宽)使 用适当的 RE 发送 SRS; 3)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 4)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 5.3 功率控制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3.1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功率控制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动态调度授权的 PUSCH 发送功率控制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证终端支持按照 3GPP TS 36.213 的 5.1.1.1 节定义, 根据 eNodeB 的 TPC 指令调整动态调 度授权的 PUSCH 信道发射功率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 eNodeB 硬件、软件工作正常; 2) 选择配置配合测试 E-UTRAN 工作为:系统带宽为 20MHz,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置 1、 常规长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7(DwPTS:GP:UpPTS=10:2:2) ; 3) 终端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E-UTRAN 小区正常工作;系统配置上行功率控制所需的小区公共参数(SIB2)和 UE特 定 参 数 ( RRC消 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中 通 过IE UplinkPowerControlDedicated) ; 步骤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终端的发射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 步骤3: 终端进行 RRC 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 步骤4: 调整信号衰减或改变路损,验证功控的正确性。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 终端按照 TS 36.213 的 5.1.1.1 节要求, 在 PDCCH DCI format 0 或 DCI format 3/3A 上接 收 TPC 指令: PUSCH ; 2)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 TPC 指令相应调整发射功率,根据终端发送功率、基站接收功率以 及路损验证功控功能的正确性。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 21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3.2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功率控制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随机接入过程中 PUSCH(MSG3)发送功率控制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证终端支持按照 3GPP TS 36.213 的 5.1.1.1 节定义, 根据 eNodeB 的 TPC 指令调整随机接 入过程中 PUSCH(MSG3)发送功率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 eNodeB 硬件、软件工作正常; 2) 选择配置配合测试 E-UTRAN 工作为:系统带宽为 20MHz,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置 1、 常规长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7(DwPTS:GP:UpPTS=10:2:2) ; 3) 终端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E-UTRAN 小区正常工作;系统配置上行功率控制所需的小区公共参数(SIB2) ; 步骤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终端的发射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 步骤3: 终端进行随机接入过程。 步骤4: 调整信号衰减或改变路损,验证功控的正确性。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 终端按照 TS 36.213 的 5.1.1.1 节要求,在 Random Access Response Grant 上接收 TPC 指令 (TPC command for scheduled PUSCH): 2msg ; 2)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 TPC 指令相应调整发射功率,根据终端发送功率、基站接收功率以 及路损验证功控功能的正确性。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3.3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功率控制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PUCCH 功率控制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证终端支持按照 3GPP TS 36.213 的 5.1.2.1 节定义,根据 eNodeB 发送的 TPC 指令调整 PUCCH 信道发射功率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 E-UTRAN 硬件、软件工作正常; 2) 选择配置配合测试 E-UTRAN 工作为:系统带宽为 20MHz,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置 1、 常规长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7(DwPTS:GP:UpPTS=10:2:2) ; 3) 终端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E-UTRAN 小区正常工作;系统配置上行功率控制所需的小区公共参数(SIB2)和 UE特 定 参 数 ( RRC消 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中 通 过IE UplinkPowerControlDedicated) ; 步骤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终端的发射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 步骤3: 终端进行 RRC 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 步骤4: 调整信号衰减或改变路损,验证功控的正确性。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 终端按照 TS 36.213 的 5.1.2.1 节要求,在 PDCCH DCI format 1A/1B/1D/1/2A/2 或 DCI format 3/3A 上接收 TPC 指令: PUCCH ; 2)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 TPC 指令相应调整发射功率,根据终端发送功率、基站接收功率以 及路损验证功控功能的正确性。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3.4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测试项目:功率控制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测试分项:SRS 功率控制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证终端支持按照 3GPP TS 36.213 的 5.1.3.1 节定义,根据 eNodeB 发送的 TPC 指令调整 SRS 发射功率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测试条件: 1) 终端和配合测试 E-UTRAN 硬件、软件工作正常; 2) 选择配置配合测试 E-UTRAN 工作为:系统带宽为 20MHz,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置 1、 常规长度 CP、特殊子帧配置 7(DwPTS:GP:UpPTS=10:2:2) ; 3) 终端已签约。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步骤1: E-UTRAN 小区正常工作;系统配置上行功率控制所需的小区公共参数(SIB2)和 UE特 定 参 数 ( RRC消 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