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ppt_第1页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ppt_第2页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ppt_第3页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ppt_第4页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第二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海陆热力差异,海陆热力差异.swf,相似的情况发生在海陆之间,冬季和夏季海陆温度各有何差异? 相应的情况,冬夏季海陆气压有何差异?,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探究活动:,读课本P36页“大陆空气柱”, 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2)夏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南、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60,0,30,30,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阿留申低压,冬季,一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夏季,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南半球气压带特征,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特征,块状分布,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原因: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2、季风环流,(1)亚洲季风环流的形成,亚洲季风(冬季),冬季风的形成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北半球冬季风的形成,亚洲季风(夏季),夏季风的形成 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北半球夏季风的形成,注意:东亚冬季风要强于夏季风,看各气压中心的气压差可知: 在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相差30百帕;夏季,印度低压和夏威夷高压也相差30百帕,但冬季时两个气压中心距离近,夏季时距离远,故冬季时气压梯度力大,所以,西北风要强于东南风。,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梅雨,伏旱,海平面气压图.swf,季风环流2.swf,请思考总结: 1、东亚季风的成 因是什么? 2、南亚季风的成 因与东亚相比 有何异同? 3、请总结季风环 流的成因有哪 些。,季风环流,1、东亚季风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 2、南亚冬季风是源于蒙古高原,夏季 的西南风是来源于印度洋上北移的东南信风; 3、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移动也是重要原因。,参考答案:,(2)季风环流及成因,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 改变的现象,概念:,成因:,(主要原因),(3)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冬季:西北风 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 夏季:西南风,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冬寒冷干燥 夏炎热多雨,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风带气压带季节移动,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和少雨 夏炎热多雨,测试1,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18),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位中心 A是 , B是 。 2如果该图所示的气压状况 出现在亚洲大陆东部和西 太平洋地区,A气压中心 应该叫做 压, B气压心该做 压。 3如果该地区(包括陆地和海洋)为均一地面的话,从气压带、风带的角度看,应为 气压带分布的地区。 4图中C地风向为 风(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此时南亚盛行 风。,高压,低压,亚洲高气,阿留申低(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西北(偏北),东北,测试2,1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其主要原因是( )。 A洲的山区最高大 B东亚位于最大的大陆和大洋之间 C亚洲的气压带、风带最完整 D东亚的海洋最深 2形成东亚和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 B亚洲地形状况 C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D地面反射率不同,B,AC,测试3,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图219),回答下列问题。 1A为 压, 又称 压。 2B为 季风, C为 季风。 3 比较澳大利亚西北部和 C处两地风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亚洲低,印度低,西南,东南,都是东南 季风,C处为夏季风,性质热湿;而澳大利亚西北部是冬季风,性质冷干,谢 谢 合 作 !,梅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伏旱: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