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沉淀池设计,二沉池,沉淀池的一般规定 1设计流量 在合流制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当废水是自流进入沉淀池进,应按最大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当用水泵提升时,应按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在合流制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较核,但沉淀时间应不小于30min。 2沉淀池的只数 对城市污水厂,沉淀池的只数应不少于2只。,3沉淀池的经验设计参数,4、沉淀池的有效水深、沉淀时间与表面水力负荷间相互关系,5、沉淀池的几何尺寸 沉淀池超高不少于0.3m;缓冲层高采用0.30.5m;贮泥斗斜壁的倾角,方斗不宜小于60,圆斗不宜小于55;排泥管直径不小于200mm。 6沉淀池出水部分 一般采用堰流,在堰口保持水平。出水堰的负荷为:对初沉池,应不大于2.9L/sm;对二次沉淀池,一般取1.5-2.9L/sm。有时亦可采用多槽出水布置,以提高出水水质。,7贮泥斗的容积 一般按不大于2日的污泥量计算。对二次沉淀池,按贮泥时间不超过2小时计。 8排泥部分 沉淀池一般采用静水压力排泥,静水压力数值如下:初次沉淀池应不小14.7kPa(1.5mH2O);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应不小8.83kPa(0.9mH2O);生物膜法的二沉池应不小于11.77kPa(1.2mH2O)。,沉淀池设计,一、设计数据 (1)池子长宽比以3-5为宜,大型池设置导流墙 (2)采用机械排泥时,宽度应与设备配合 (3)池子长深比一般为8-12 (4) 池子纵坡一般采用0.01-0.02,采用机械刮泥时,不小于0.005。,(5)一般按表面负荷计算,水平流速校核。最大水平流速:初沉池为7mm/s;二沉池为5mm/s (6)刮泥机的行走速度不大于1.2m/min,一般采用0.6-0.9 m/min。 (7)入口整流措施:整流墙、挡流板、淹没孔与挡流板、淹没孔与整流墙。整流墙开孔比6%-20%,过孔流速0.1m/s左右。,(8)集水措施:三角堰集水、淹没孔口 (9)进出口挡板:挡板应当高出水面0.10.15m;浸没在水面下深度不小于0.25m,进口处一般为0.5-1.0m,出口处为0.30.4m;挡板位置:距进水口处0.5-1.0m,距出水口处0.250.5m。 (10)出水堰前应设置收集浮渣的设备 (11) 当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污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于方形的矩形,排数一般不宜多于两排。,一、平流沉淀池设计 沉淀池功能设计的内容包括沉淀池的只数、沉淀区的尺寸和污泥区尺寸等。 设计沉淀池时应根据需达到的去除效率,确定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或过流率)、沉淀时间以及污水在池内的平均流速等。 目前常按照沉淀时间和水平流速或表面水力负荷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1)沉淀池的表面积A 式中:qVmax最大设计流量,m3/s; q表面水力负荷,m3/m2h, 初沉池 一般取1.53m3/m2h 二沉池一般取12m3/m2h。 (2)沉淀区有效水深h2 h2=qt 式中:t沉淀时间, 初沉池一般取12h; 二沉池一般取1.52.5h。 沉淀区的有效水深h2通常取23m。,(3)沉淀区有效容积V1 V1=Ah2 或 V1=qvmaxt3600 (4)沉淀池长度L L=t3.6 式中: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mm/s;一般不大于5mm/s。 (5)沉淀池的总宽度b; b=A/L,(6)沉淀池的只数n: n=b/b 式中:b每只沉淀池的宽度。 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一般为3050m,为了保证污水在池内分布均匀,池长与池宽比不小于4,以45为宜。 (7)污泥区的容积。 对于生活污水,污泥区的总容积V: 式中:S每人每日的污泥量,L/d人,可参考表10-8; N设计人口数,人; T污泥贮存时间,d。,(8)沉淀池的总高度h: h=h1+h2+h3+h4 = h1+h2+h3+h4+h4 式中:h1沉淀池超高,m;一般取0.3m; h2沉淀区的有效深度,m; h3缓冲层高度,m; 一般取:无机械 刮泥设备时为0.5m;有机械刮泥设备时,其上缘应高出刮板0.3m; h4污泥区高度,m; h4泥斗高度,m; h4梯形的高度,m。,(9)污泥斗的容积V1 式中:S1污泥斗的上口面积,m2; S2污泥斗的下口面积,m2. (10)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V2 (10-34) 式中:L1,L2梯形上下底边长,m,例一:Qmax=43200m3/d,设计人口25万人,沉淀时间1.5h,采用链带式刮泥机,求二沉池各部分尺寸。 解: (1)池总面积: 设表面负荷q=2.0 m3/m2h。设计流量0.5 m3/s A= 3600Qmax/q=900 m2 (2)沉淀部分水深: h2=qt=2.01.5=3.0m,(3)沉淀部分有效池容 V=Ah2=2700m3 (4)池长:设水平流速3.7mm/s L=3.6vt=20m (5)池总宽 B=A/L=900/20=45m (6)池子个数 设每个池宽4.5m n=45/4.5=10个 (7)校核长宽比 L/b=20/4.5=4.4 符合要求,(8)污泥部分容积 设T=2.0d,污泥量为25g/人d,污泥含水率95%,则: S=25 100/(100-95)1000 =0.50L/人d V=SNT/1000=250m3 (9)每个池污泥所需容积 V=V/n=25m3 (10)污泥斗容积 采用泥斗见图,(11)泥斗以上梯形部分部分污泥容积 h4=(20 +0.3-4.5) 0.01=0.158m (12)污泥斗及梯形污泥容积 V1+V2=35m325m3 (13)池总高:H=0.3+2.4+0.5+3.62=6.82m,竖流沉淀池,一、竖流沉淀池工作原理 在竖流式沉淀池中,污水是从下向上以流速作竖向流动,水中的悬浮颗粒有以下三种运动状态: 当颗粒沉速u时,则颗粒将以u-的差值向下沉淀,颗粒得以去除; 当u=时,则颗粒处于随遇状态,不下沉亦不上升; 当u时,颗粒将不能沉淀下来,而会随上升水流带走。,由此可知:当可沉沉淀池的去除效率要比平流式沉淀池低。但当可沉颗粒属于絮凝沉淀类型时,则发生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一方面,由于在池中的流动存在着各自相反的状态,就会出现上升着的颗粒与下降着的颗粒、同时还存在着上升颗粒与上升颗粒之间、下降颗粒与下降颗粒之间的相互接触、碰撞,致使颗粒的直径逐渐增大,有利于颗粒的沉淀。,二、构造,三、设计基础数据 (1)池径与有效水深 比值不大于3.0;池径不 宜大于8.0m,通常为4-7m, 也有超过10m的 (2)中心管内流速 不大于30mm/s。,(3)中心管下口应设喇叭口和反射板: a.反射板底距泥面至少0.3m。 b.喇叭口直径和高度为中心管直径 的1.35倍。 c.反射板的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 1.3倍,反射板表面积与水平面倾角为17。 d. 中心管下端至反射板表面之间的 缝隙高在0.25-0.50m范围内,缝隙中污水 流速,在初沉中不大于30mm/s,在二沉 中不大于20mm/s。,(4)排泥管下端距池底不大于0.20m,管上端超出水面不小于0.4m。 (5)浮渣挡板距集水槽0.25-0.5m,高出水面0.1-0.15m,淹没深度0.3-0.4m. 四、设计计算 竖流沉淀池计算表.doc,例二:已知城市人口60000人,Qmax=0.13m3/s,采用竖流沉淀池做二沉池,试设计。 解: (1)中心管 管内流速0.03m/s,采用池数4个,单池最大设计流量 中心管面积 中心管管径d0=1.17m 喇叭口直径d1=1.35 d0=1.58m,缝隙流速0.02m/s,则 h3= qmax/v1d1 =0.0325/(0.02 1.58 )=0.33m 反射板直径d2=1.3 d1=2.05m,(2)沉淀区面积 取表面负荷q=2.52 m3/m2h,上升流速 v=2.52m/h=0.7mm/s A= qmax/v=46.43 m2 (3)沉淀池直径 (4)沉淀池有效水深h2 设沉淀时间T=1.5h,h2=3600vT=3.78m (5)校核径深比 D/ h2=7.8/3.78=2.063(符合要求),(6)校核集水堰过水负荷 q0= qma/ D=1.33L/ms2.9 L/ms 符合要求,不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安外国语大学《服装工业样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电机原理与电机拖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工程伦理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中学教案分析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高分子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文创艺术职业学院《经济法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化工原理(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大地测量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卫生职业学院《硬件描述语言与数字系统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莞城市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DZ∕T 0221-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正式版)
- 医学检验项目管理制度
- DBJ-T 15-98-2019 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 鸢飞鱼跃:〈四书〉经典导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四川大学
- MOOC 统计学-南京审计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高考作文标准方格纸-A4-可直接打印
-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 31011-2019)
- 毛泽东诗词鉴赏
- 肛肠科的中医特色护理【医院中医护理及保健知识】
- 《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安全规程》(AQ7011-2018)
- 商场纠纷和解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