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PPT课件.ppt_第1页
《重大危险源》PPT课件.ppt_第2页
《重大危险源》PPT课件.ppt_第3页
《重大危险源》PPT课件.ppt_第4页
《重大危险源》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陈 志 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21号(100713) 电话E-mail ,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基本概念 重大危险源管理亟待加强 重大危险源管理相关政策法规 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 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2.1 基本概念,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设施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不论长期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全国工矿商贸企业因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约15000人,其中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等高风险行业死亡约12000人。 在这些行业中存在大量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是重特大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2.2 重大危险源管理亟待加强,2.2.2 当前重大危险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法规体系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够 重大危险源及事故隐患大量存在,底数不清 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 企业管理责任制不落实,制度不健全,装备老化现象严重 应急救援预案亟待建立和完善,2.3 重大危险源相关政策法规,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应急救援条例(征求意见稿)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草案)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GB18218-2000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文件: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 ,2.4 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2.4.1 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贮罐区(贮罐),贮罐区(贮罐)重大危险源是指贮存表1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贮罐区或单个贮罐。,表1 贮罐区(贮罐)临界量表,贮存量超过其临界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贮罐区(贮罐)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 贮罐区内贮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贮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q1,q2,qn每一种危险物质的实际储存量 Q1,Q2,Qn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表2 毒性物质分级,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半数致死剂量(LD50)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是指在一次染毒后,引起某实验总体的试验动物中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该数值是根据急性实验的结果经数理统计后求得的,是较准确、稳定的毒性指标。, 库区(库),库区(库)重大危险源是指储存表3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库区或单个库房。,表3 库区(库)临界量表,储存量超过其临界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库区(库)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 库区(库)内贮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q1,q2,qn每一种危险物质的实际储存量 Q1,Q2,Qn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生产场所,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使用表4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设施或场所。 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单元内现有的任一种危险物品的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 单元内有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贮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q1,q2,qn每一种危险物质的实际储存量 Q1,Q2,Qn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表4 生产场所临界量表, 压力管道,长输管道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MPa的管道;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km且管道公称DN300mm的管道 公用管道 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mm。,工业管道 输送GB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 mm的管道; 输送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J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的管道; 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锅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 蒸汽锅炉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 热水锅炉 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120,且额定功率大于等于14MW。, 压力容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 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MPam3的压力容器(群)。, 煤矿(井工开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 高瓦斯矿井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煤层自然发火期6个月的矿井 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 瓦斯矿井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 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 尾矿库,全库容100万m3或者坝高30m的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申报表格分为三类: 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表1) 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表2-1表2-9) 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表3)。,2.4.2 重大危险源申报表,2.5 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2.5.1 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或确认高危险的工业设施(重大危险源),依据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制定出危害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通过危害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潜在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爆炸性物质(26种) 易燃物质(34种) 活性化学物质(21种) 有毒物质(61种) 列举142种物质的临界量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2.5.2 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基本思想:, 依据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进行评价,以预测事故发生的死亡半径为主要评价指标; 以死亡半径的大小进行重大危险源分级, 重大危险源快速评价,不同事故形态下死亡半径求算:, 爆炸危险:凝聚相含能材料爆炸、蒸气爆炸 火灾危险:热辐射、池火灾、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爆炸(BLEVE) 毒物扩散泄漏危险,计算机辅助 计算流程图,选定危险源编号,打开数据库文件,毒物伤害模型计算死亡半径R0,查找物质和有关数据,火灾爆炸伤害模型计算死亡半径R1,死亡半径R=max(R0,R1),结果存盘显示,危险源分级,物化数据库,火灾爆炸伤害模型计算死亡半径R1,毒物数据库,物化数据库,分别计算每一种物质造成的死亡半径,死亡半径R=max(R0,R1),方法一:根据灾害区的财产损失分级 用A*=lg(B1*)作为危险源分级标准,B1*为以十万元为缩尺单位的单元固有危险性评分值,一级重大危险源 A*3.5 二级重大危险源 2.5 R 3.5 三级重大危险源 1.5 R 2.5 四级重大危险源 R1.5, 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二:根据死亡半径分级,一级重大危险源 RC1 二级重大危险源 C2 R C1 三级重大危险源 C3 R C2 四级重大危险源 RC3,C1、C2、C3的取值建议为: C1、=200m、C2=100m、C3=50m,方法三:根据灾害区可能死亡的人数分级,(一)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恶性事故的; (二)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 (三)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 (四)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说明:事故严重程度分级根据即将出台的伤亡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已上报国务院法制办),2.5.3 重大危险源管理,事故预防及控制基本原理 生产经营单位管理职责与要求 安监部门职责与要求 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建设, 事故预防与控制原理,(1) 引发事故的四个基本要素,技 术,安 全,管 理,教 育,3E措施,Engineering Education Enforcement,(2) “3E”对策,一、安全生产条件与许可(市场准入制度)(NO.16) 二、企业负责人职责(NO.17) 三、安全生产投入与保证(NO.18、39) 四、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NO.19) 五、培训与教育(NO.20-23) 六、“三同时”要求与实施(NO.24-27),安全生产法 企业责任以落实十四项制度为主线, 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主体职责与要求,七、作业场所、活动、工艺及设备管理 安全警示标志(NO.28) 安全设备管理(设计、使用、报废、维护、检测) (NO.29) 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设备管理(NO.30) 危险工艺及设备淘汰制(NO.31) 危险作业活动(NO.35)、承包作业及交叉作业管理(NO.40-41)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NO.33) 八、危险物品管理(NO.32、34) 九、监督检查与隐患处理制度(NO.37-38) 督促职工遵章守制 生产经营场所经常性检查、处理、报告、记录,十、危害报告制度 劳动合同中应明确安全生产与职业危害的内容(NO.44) 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NO.36) 十一、劳动防护用品及管理(NO.37,39) 十二、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NO.42) 应急组织、应急人员、应急设备 紧急情况出现时实施应急抢险 十三、事故报告制度(NO.16,51,70) 十四、强制性工伤保险制度(NO.43),企业事故报告程序,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草案) 共15个条款,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管理10项制度。,重大危险源登记制度 重大危险源评估与备案制度 3年一次评估;每年备案;变更评估 重大危险源投入制度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培训制度 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标志制度 重大危险源监督检查建档制度 隐患治理制度 应急救援制度 危害告知制度与职工权利, 安监部门监管职责与要求,重大危险源分级备案制度 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重大危险源进行监督检查 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治理制度 责令整改;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限期整改并采取有效的防范、监控措施。 重大危险源已构成重大事故隐患责令停产停业整顿,2.5.4 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建设,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原理和方法 密切结合自动化检测与传感器技术、计算机仿真、计算机通信等现代高新技术,对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严密监视那些可能使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态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的变化趋势 及时给出预警信息或应急控制指令,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基本原理,建立四级(国家、省市、县、企业)监控(或信息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包括的参数: 普查申报信息、分级信息、管理状况、事故应急预案、监察记录 各级间信息网络以拨号方式建立联系,以便及时传递和更新 设立重大危险源国家监控中心,实现国家、地方、企业监控系统连接, 设计方案,企业内部网 (internet) 及其他网络,网络服务商(ISP) 监控总系统主页 (homepage),监控总系统 局域网 Windows NT,各省市监控子系统 Windows NT,网络服务商 (ISP),企业内部网 (internet) 及其他网络,各省市监控子系统 Windows NT,网络服务商 (ISP),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的网络组成结构框架图,以空间库为核心,采用多种数据分析与建模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资源与环境信息为科研为科研、管理和决策服务的计算机系统 可为管理部门及时、直观、形象地提供重大危险源信息,发生事故后抢险、救援信息; 有利于领导和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决策,最大限度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后果造成的损失、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工作,2.54.3 政府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 正常运行状态: 正常工况先危险源运行模拟流程和进行主要参数的数据显示、报表、超限报警,并根据临界状态判据自动判断是否转入应急控制程序 事故临界状态: 被实时监测的危险源对象的各种参数如果超出正常值的界限,监控系统给出声、光或语言报警信息;发出应急指令。 事故初始阶段:报告事故发生准确部位;自动启动应急控制系统 事故调查阶段:监控系统发挥“工业事故黑匣子”作用, 企业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系统,监控其正常状态下危险源对象的运行情况及状态,并对其实时和历史趋势做一个整体评判。对系统的下一个时刻做出一种超前的预警行为。,重大危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