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三晋灵公不君含解析新人教选修.doc_第1页
2017_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三晋灵公不君含解析新人教选修.doc_第2页
2017_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三晋灵公不君含解析新人教选修.doc_第3页
2017_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三晋灵公不君含解析新人教选修.doc_第4页
2017_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三晋灵公不君含解析新人教选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三) 晋灵公不君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厚敛以雕墙雕:刻画,绘制B谏而不入 入:进入C使麑贼之 贼:刺杀D宦三年矣 宦:做贵族的仆隶解析:选BB项,“入”在语境中是“被采纳”的意思。2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A吾知所过矣,将改之B古之良大夫也C不忘恭敬,民之主也D伏甲,将攻之解析:选DA项,代词,所犯的过错。B项,助词,的。C项,助词,的。D项,和例句一样,代词,代指赵盾。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C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D三进及溜,而后视之解析:选BA项,“辟”同“避”。C项,“阙”通“缺”。D项,“溜”通“罶”。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盛服将朝A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提弥明死之D晋侯饮赵盾酒解析:选BB项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均为名词作动词。A、D项为使动用法,C项为为动用法。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右,车右。古人乘车以右为尊,一车乘三人,尊者在右,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车左陪乘。B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时指用来温酒的器具,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C乙丑,古代用干支纪年月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D大史,即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解析:选A古人乘车以左为尊,一车乘三人,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车右陪乘。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译文:_(2)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译文:_(3)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译文:_答案:(1)臣子侍奉国君饮,超过了三杯,不合乎礼仪。(2)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麑暗杀他。(3)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79题。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7下列语句分别能表现晋灵公“不君”和赵盾之“恭敬”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DA项,不能体现赵盾“恭敬”。B项,是士季的话。C项,不能表现晋灵公“不君”。8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灵公不君一文,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定了贬斥晋灵公的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B晋灵公厚敛雕墙,违反薄赋敛、轻徭役、藏富于民的思想。以弹子射人以为乐,杀宰夫,不敬大臣。可见其“不君”。C赵盾因晋灵公荒淫无道,先委婉曲折地表扬晋灵公能知错改错,再苦谏其勤政爱民,触怒晋灵公,因而险遭晋灵公谋害。D为了上朝,赵盾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何等“恭敬”。这种精神连杀手都被感化。解析:选CC项,“先委婉曲折地表扬晋灵公能知错改错”的不是赵盾,而是士季。9晋灵公已经知错,并答应改错,可士季为什么还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答:_答案:文中大臣士季进宫劝谏,话未出口,晋灵公就说:“我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其实,晋灵公的话把重点落在了前一句,只是想用这个话堵住士季的口,并不是真想改正错误。而士季的这句话则把重点落在一个“改”字,知错必改,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这句话成为千古名句,主要用来劝诫人们犯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敢于承认并积极地改正错误。(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华元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乃杀之。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悉起,将至矣。”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不谷而反之,何故?非我无信,女则弃之,速即尔刑!”对曰:“臣闻之,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君子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霓,又何赂乎?臣之许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楚子舍之以归。夏五月,楚师将去宋,申犀稽首于王之马前曰:“先父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答。申叔时仆,曰:“筑室反耕者,宋必听命。”从之。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选自左传,有删改)注犀:申犀,申舟之子。不谷: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辞。考死:意为完成使命而死。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鄙我,亡也鄙:以为边境B遂致其君命 致:传达C筑室反耕者 反:造反D敝邑易子而食 易:交换解析:选CC项,反:通“返”,使返回。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君其待之 其孰能讥之乎B郑人囚而献诸楚 吾尝终日而思矣C寡君使元以病告 余船以次俱进D华元为质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解析:选DD项,为:动词,做,成为。A项,助词,表期望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B项,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C项,介词,把/介词,按照。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申舟出访齐国,担心自己路过宋国会被杀是因为他曾在孟诸战役中得罪了宋国。B宋被围,求救于晋,晋侯听从伯宗的劝告没有出兵,而是派解扬通知宋国投降。C解扬认为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尽管他违背了诺言,楚庄王还是放了他。D宋人害怕楚国长期围城,派华元连夜潜入楚营与子反谈判,签订盟约,宋楚讲和。解析:选BB项,“通知宋国投降”与原文不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译文:_(2)非我无信,女则弃之,速即尔刑!译文:_(3)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译文:_答案:(1)郑国是明白的,宋国是糊涂的;去晋国的使者不会受害,而我却定会被杀。(2)这不是我不讲信用,而是你丢弃了它,快去接受你该受的刑罚吧!(3)即使这样,兵临城下被逼签订盟约,就算让国家灭亡,也不能答应。三、语言表达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叙述技巧。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1)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春秋笔法”的内涵。答:_(2)请结合材料,谈谈“春秋笔法”在文化、舆论方面的现实意义。答:_答案:(1)春秋笔法,即“微言大义”,是指通过记叙,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叙述技巧。(或: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