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醇的生产及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 乙醇是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用途广等特点的可再生能源。本文简要综述了生产乙醇的几种新技术,主要包括以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的淀粉类技术、以甘蔗、甜菜等为原料的糖蜜类技术及以农、林废弃物等为原料的纤维素类技术;较详细地阐述了乙醇在医药、食物、燃料、饮料、化工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最后,展望了乙醇的应用发展前景。关键词 乙醇 生产 应用 进展面对化石能源短缺以及使用化石燃料导致的大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人类已着手开发用包括核能、风能、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源在内的各种绿色替代能源。在生物质能源中,作为替代性再生能源之一的乙醇,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因此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世界重要经济体近30 年来大力发展燃料乙醇,美国、巴西走在世界前列,两国燃料乙醇产量占世界的69%以上1。现阶段我国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以玉米为主( 占50%以上) ,其次是薯类( 占23%), 其余是高粱、小麦、糖蜜等2。乙醇除了做燃料,还有许多其它用处,如:作为有机合成的原料;各种化合物结晶的溶剂;洗涤剂;萃取剂;食用酒精可以勾兑白酒;用作粘合剂;硝基喷漆、清漆、化妆品、油墨、脱漆剂等的溶剂以及农药、医药、橡胶、塑料、人造纤维、洗涤剂等的制造原料;还可以做防冻剂、消毒剂等。1乙醇的生产技术目前,世界乙醇生产技术按原料可分为3类。(1)以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的淀粉类技术;(2)以甘蔗、甜菜等为原料的糖蜜类技术;(3)以农、林废弃物等为原料的纤维素类技术3。1.1淀粉类技术玉米乙醇技术 美国具有比较成熟的由玉米制备乙醇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传统方法,一是湿法碾磨。美国约40%的乙醇用湿法碾磨生产。将玉米浸泡在具有二氧化硫的水中24h至36h,使籽粒能分离(Separate)成为四个组成部分:胚、蛋白质、纤维质和淀粉。分离反应出现后,淀粉就发酵成乙醇,而剩下的三种组分则作为诸如玉米面筋粉和玉米面筋饲料等副产品出售。这些都是被看作比较值钱的副产品。二是干法粉碎。干法粉碎总共约占美国乙醇生产的70%。加工随着玉米被精细碾磨并被烧煮开始,淀粉被发酵并转化为乙醇,而玉米的三个不能发酵的部分(蛋白质、纤维质和脂肪)则被运送经过这个过程,并作为一种称作带可溶物的干酒糟(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DDGS的饲料产品,在结束时回收。伴随着玉米基乙醇生产力的不断扩大,美国伊里诺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与来自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部东部地区研究中心的同行们一道,已发现一项新的玉米碾磨方法叫做酶促干法粉碎,能增大每批生产的乙醇数量和这个方法产生的副产品的价值。该方法包括将玉米短时期浸泡于水,加以粗略粉碎并用酵母培养,将玉米籽粒分解,从而能够在发酵过程之前将胚和纤维质抽出4。我国南京绿天源生物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膜耦合清液发酵制备乙醇的生产工艺是知识产权的国家专利技术5 。膜耦合清液发酵制备乙醇的生产工艺技术特点如下:(1)高细胞密度:酵母细胞密度为5 108 /mL,发酵周期68h,是传统工艺发酵周期的1 /101 /8,发酵强度大,设备利用率高。(2)糖2醇转化率高,可达理论值的94%,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使产物反馈抑制降至最低,副反应产物极少。(3)改良湿法前处理工艺,玉米综合利用率高,副产物附加值得到大幅度提升。(4)差压蒸馏、热泵技术和热耦合技术的应用可显著降低能耗。(5)采用耐高温菌种,可在35时正常发酵,显著降低循环水消耗,节能。(6)全程自动控制,使整个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最佳工艺条件下运行。(7)闭环生产工艺,无工艺废水排放,既节约水资源,又保护环境。1.2糖蜜类技术蔗糖生产乙醇甘蔗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生物量、高可发酵糖量作物,且具有成熟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原料来源。因此,甘蔗作为非粮作物生产乙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闫德冉等人6以固定化酵母作为发酵菌株,研究了甘蔗生产乙醇的预处理、发酵工艺,获得了最适工艺参数。甘蔗经切断、撕裂、压榨机压榨和板框过滤后得到甘蔗汁,在甘蔗汁中加入1U/mL的青霉素,发酵及酒母培养的pH值为3.54.0,添加0.01%的硫酸镁,3235,发酵21h,乙醇浓度达到9.5%vol左右,糖醇转化率在96%左右。采用单浓度双流加连续发酵工艺进行生产试验,与淀粉质及纤维质乙醇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甘蔗生产乙醇的连续发酵工艺在生产上是完全可行的,工艺路线简单,生产成本低,是目前最适于大规模推广的乙醇生产工艺。 周美静等人7以可溶性固形物浓度为16%的甜高粱茎杆汁液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适宜的氮源为硫酸铵; 对发酵过程中的pH 值、接种量、温度对酒精度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利用甜高粱糖汁生产乙醇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H5.0、接种量10%、温度30 、发酵48 h,可获得10.0%(v/v)的酒精。1.3纤维素类技术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世界能源发展正步入一个崭新的时期,纤维素乙醇因被当作最佳液体替代燃料并具有生态效益而成为工业生物技术的研究热点。 中国科学院于2007年12月中旬启动“纤维素乙醇的高温发酵和生物炼制”重大项目。该项目分成4个子课题,分别是: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研究,新型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的发现、改造与应用,高温乙醇菌的系统生物技术改造,纤维素乙醇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其中,高温乙醇菌的系统生物技术改造项目则通过高通量筛选,获得直接利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发酵生产乙醇的高温菌株。通过对乙醇工业生产酵母的耐热性能改造,显著提高酵母发酵阶段的耐温性能,使乙醇工业生产酵母的耐热温度达到40以上,单位乙醇消耗原料(干基)控制在5tt。纤维素乙醇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项目将通过对乙醇高温发酵系统的模型化和系统优化,设计一套高温纤维素乙醇生产中试示范装置。此外,还将建立纤维素乙醇技术经济分析的数学模型,分析纤维素乙醇高温发酵在不同设计方案、操作条件及生产规模下的经济性,并与国内外其他主要技术系统进行比较。该课题还将开展纤维素乙醇技术发展战略分析与预测研究,完成万吨级纤维素乙醇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8。2乙醇的应用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还可作为燃料。2.1乙醇在医药中的应用2.1.1不同浓度的消毒剂乙醇广泛用于医用消毒,一般使用95%的酒精用于器械消毒;70-75%的酒精用于杀菌,例如75%的酒精在常温(25)下一分钟内可以杀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更低浓度的酒精用于降低体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但是研究表明,乙醇不能杀死细菌芽孢,也不能杀死肝炎病毒(如:乙肝病毒)。故乙醇只能用于一般消毒,但达不到灭菌的效果。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的用途如下表1。表1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的用途体积分数99.5%95%70-75%40-50%25-50%用途可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器械的消毒,相机镜头的拭擦杀菌效果最好预防褥疮,促进血液循环可用于物理退热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乙醇作为消毒剂的广泛应用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边藏丽等人9对医院使用的75%乙醇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按照 标准进行细菌总数检测, 用VIT EK-2 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结果发现,75%乙醇消毒剂细菌超标率为81% ( 5/ 62) ,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嗜热芽胞杆菌。75% 乙醇易受到革兰阳性芽胞杆菌的污染,医护人员应树立严格的消毒灭菌观念,在使用中容器应加盖,小瓶盛装并及时更换; 配制时应对环境空气和容器进行严格消毒灭菌;同时应建立、健全医院消毒管理、监督制度。2.1.2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彭丽等人10对100 例卵巢囊肿患者采用阴道B 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囊肿并注入无水乙醇治疗。术后1 个月月经来潮第1 天复查B 超观察囊肿情况。结果治疗后1 个月,月经来潮第1 天复查B 超,卵巢单纯性囊肿,黄体囊肿、巧克力囊肿消失率分别为6 6.7%、8 7.5%、5 0%。结论阴道B 超引导下经阴道穹窿穿刺卵巢囊肿,并注入无水乙醇,操作简便,安全经济有效。医学上还涉及到超声引导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巨大囊肿等11。2.1.3在药物中的作用乙醇在中药使用上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因为它能作为良好的有机溶剂,所以中医用它来送服中药,以溶解中药中大部分有机成分。酒精可以行药势,古人谓“酒为诸药之长”,酒精可以使药力外达于表而上至于颠,使理气行血药物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也能使滋补药物补而不滞,另外,酒精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2.2乙醇在食物中的应用2.2.1乙醇在饮料制作中的应用乙醇是酒主要成分,但酒内的乙醇不是把乙醇加进去,而是发酵出来的乙醇,当然根据使用的发酵酶不同还会有乙酸或糖等物质。白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另外啤酒的度数是指啤酒生产原料麦芽汁的浓度,以12度的啤酒为例,是麦芽汁发酵前浸出物的浓度为12%(重量比)。麦芽汁中的浸出物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以麦芽糖为主。啤酒中乙醇浓度一般低于10%。2.2.2乙醇在食品中的应用乙醇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防腐。利用乙醇的渗透性及杀菌力,可用作食品防腐剂。乙醇的杀菌机制:一是乙醇能使微生物生长的水分活性下降,渗透压上升。二是乙醇能对微生物的细胞壁,细胞膜产生影响,乙醇能使细菌所需水分减少,影响细菌代谢。另外,如在乙醇中添加矿物质可使乙醇的杀菌作用加强12。 杨爱萍等人13研究了乙醇对果粒腐烂的抑制情况。结果发现,使用100-1000L/L的乙醇熏蒸杨梅,显著抑制了果实在1冷藏时腐烂的发生,且乙醇浓度越高,果实腐烂程度也越轻。陈自来等人14采用200L/L的乙醇处理树莓,也显著抑制了树莓在10冷藏期间的果实腐烂。2.3燃料乙醇 燃料乙醇也称生物燃料、燃料酒精、汽油醇、乙醇汽油等,它是在汽油或柴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所形成的改进型混合燃料,其实现工业化生产始于巴西。巴西发展燃料乙醇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国内石油资源匮乏;另一方面是国内盛产甘蔗,农业资源丰富。为了有效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减少能源的对外依赖程度,巴西通过立法确立了用燃料乙醇替代汽油的发展方向15。美国紧随其后,应用燃料乙醇的经济政策始于1978年。我国的燃料乙醇的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由于备战和石油短缺,曾在部分地区用乙醇作为汽油的替代品使用,但由政府组织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是在20世纪末期。 燃料乙醇,一般是指体积浓度达到99.5%以上的无水乙醇16,是一种燃烧清洁的可再生高辛烷值的含氧生物燃料,含有的烃基(-R)与羟基(-OH)从本质上决定了乙醇可成为替代石油系燃料的内燃机代用燃料,用以代替四乙基铅17和甲基叔丁基醚(MTBE)18或乙基叔丁基醚(ETBE),乙醇加入汽油中对降低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很有效,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19。2.4乙醇作有机化工原料乙醇可用来制取乙醛、乙醚、乙酸乙酯、乙胺等的化工原料,也是制取、染料、涂料、洗涤剂等产品的原料。如氢燃料电池由于清洁、高效而备受关注,有可能成为汽车的一种主要的动力方式,但目前氢燃料电池的应用受到氢供给和氢储存的制约,设计一套从含氢的液体燃料及时制氢的可移动氢源,是解决此问题的方案之一,在众多的制氢液体原料中,由生物质发酵生成的乙醇有望成为最可行的可再生氢源。2.5乙醇溶剂乙醇作为溶剂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王信春等人20利用恒电位电沉积法在以乙醇为溶剂的溶液中制备了铜铟镓硒(CIGS)薄膜。 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 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分光光度计分别对薄膜的形貌、成分、晶体结构和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在-1.6 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电位)工作电位下沉积的薄膜经450 退火后能够形成形貌均匀致密、结晶性良好、带隙约为1.17 eV的黄铜矿结构CuIn0.7Ga0.3Se2薄膜。 实验过程中发现,以乙醇为溶剂可以有效避免在水溶液中出现的析氢现象,减小了沉积电位的限制。 朱媛等人21利用正交试验法,以姜辣素的含量为参数,探索乙醇溶剂提取姜油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溶剂提取姜油树脂最佳实验室条件为:原料粒度过60 目筛,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温度50 ,固液比1/9,提取时间为90min,在提取次数为一次的情况下,姜油树脂中姜辣素为1.59%。3乙醇应用发展前景乙醇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2-23。在我国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缓解石油紧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可有效地解决粮食转化的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环境的改善。面对能源短缺,发展生物质燃料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因地制宜采用不同原料生产乙醇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当前,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乙醇的生产仍应以淀粉质原料为主,其中主要是玉米,其次在适宜地区种植薯类作物为辅,因为我国和美国一样同处于玉米种植的黄金地带,玉米同其他作物相比易于种植,易于收获,易于贮藏,易于加工转化,易于提取纯化,生产乙醇附产品综合经济效益最好,技术最成熟,成本也最低。在我国,以非粮原料如秸秆等生产乙醇是一个应积极努力的方向。在西部适宜种植的边际土地种植甜高粱等作物用于生产乙醇,可以作为对全局的补充。但是利用粮食作物发酵乙醇或者利用木薯、甘蔗等非粮作物发酵制取乙醇,都会占用大量耕地。随着人口的增加与可利用的土地不断减少,粮食和土地供给将是燃料乙醇发展的瓶颈。因此,寻求替代原料尤为迫切。 与其他生物质能源相比,褐藻生产生物乙醇具有较高的效率。利用褐藻作为生物质能源与其他生物质( 甘蔗、甜菜、玉米、木薯、小麦) 相比有许多优点。首先,褐藻分布广泛,可以大规模的栽培,繁殖速度快,褐藻的干物质的积累量要高于陆生植物,可以满足乙醇的转化研究及产业化发展需要。由于褐藻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不含木质素,纤维素含量远比陆地植物少,藻体柔软、机械强度不高,因此容易被破碎和消化,可以通过热处理或生物化学方法将褐藻中的纤维素和海藻多糖降解为单糖或寡糖,因而可以以较低成本将其转化为乙醇。现褐藻乙醇生产工艺及技术以取得巨大的进展,随着相关技术工艺日趋成熟将在乙醇的制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4-29参考文献:1蒋剑春 生物质能源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2, 22( 2) , 75-80。2孙永明,袁振宏,孙振钧 中国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利用现状与展望J 可再生能源, 2006, 126( 2) ,78-82。3刘海军,李琳,白殿国等。我国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J,华工科技,2012,20(5),6872。4张诚彬,玉米生产乙醇新方法,粮油食品科技,20067,15(3),7。5徐昌洪,方家骥,国内外燃料乙醇生产和应用情况分析,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7,11,15(22),3035。6闫德冉,王林风,程远超。甘蔗生产燃料乙醇工艺探索与应用J,酿酒科技,2012,9,93。7周美静,王颉等,甜高粱汁液制备燃料乙醇的研究,食品科技,2008,9,108111。8卢暄。秸秆制燃料乙醇技术国内研发、中试现状及其产业化讨论,化学工业,2011,9,29(9),2627。12八藤真,乙醇防治食品腐败机理,食之科学,1993,(184),8692。13杨爱萍,汪开拓,金文渊,等。乙醇熏蒸对杨梅果实保鲜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1,32(20),277-281。14陈自来,朱虹等,乙醇处理对葡萄果实常温保鲜的效果研究,食品科学,2012,12,5,18。15杜风光,冯文生,燃料乙醇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现代化工,2006,1,26,(1),69。16赵群,王红岩,燃料乙醇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广州化工,2012,4,40,(7),9292。17超青。职业病知识介绍四乙基铅中毒J。劳动保护,1988,(10) ,40。18陈井影,赵晓松,王玉军。甲基叔丁基醚(mtbe)研究新进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2) ,182-186。19刘全根。乙醇汽油的应用J。炼油设计。2001,32(2) ,18-21。20王信春,胡彬彬等,以乙醇作溶剂电沉积制备CIGS薄膜,物理化学学报,2011,27 (12),2826-2830。21陈姗姗,潘诗翰等,褐藻燃料乙醇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中国酿造,2011,4,1113。22张 敏 曹燕子等,燃料乙醇研究概况及发展前景,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4,28(4),89-91。23朱媛,张雪松等乙醇溶剂提取姜辣素的实验研究,中国调味品,2008,4,4,83-85。24汤湘华,李雪峰等,国内车用代替燃料的发展现状及展望,石油规划设计,2012,5,23(3),15-17。25刘敏,邓新忠等,美国及国内燃料乙醇应用现状及发展预测,山东化工,20111,30,(6),29-30。26高建业,孙明等,全球燃料乙醇应用发展趋势,煤气与热力,2009,3,29(3),20-22。27张 敏 曹燕子等,燃料乙醇研究概况及发展前景,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经济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心理测评与辅导技巧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气工程基础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美术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生物教育专业考研模拟试卷及答案
- 物流园区多式联运仓库委托经营管理协议
- 宠物连锁品牌授权合作协议
- 露天煤矿作业岗位责任制与操作规范
- 2025-2030国内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疫苗出入库登记制度
- 融资岗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阅读理解 20篇 集训-2025年人教版中考英语复习专练(含答案)
- 课程内容中的全球化视角探讨-深度研究
- 2024年新疆中考语文调研试卷(二)
- 燃气、LNG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
- 生物分离工程习题(含答案)
- 2025年停车场无偿使用协议
- 护士定期考核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