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勤丰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气体、液体都能发声B声波能使结石粉碎,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C次声波的强度足够大时人耳能听到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相同的3一根铜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A把铜棒加热到100B把铜棒轧成一张薄铜板C宇航员把铜棒带上月球D用锉刀对铜棒进行加工4根据密度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同时与体积成反比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5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同D经过5秒钟,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大6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是()ABCD7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A3:4B4:3C2:1D1:2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A,B,C和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是()AABC且A水BABC且C水CABC且A水DABC且C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甲物体做的是运动,乙物体做的是运动。10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传播到人耳中;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11小明周末到无锡去玩,从青阳乘车。全程30km,汽车运行时间60分钟,则汽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km/h当汽车驶离公交站台时,若以汽车为参照物,公交站台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12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1:3,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3:1,那么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在04范围内它是热缩冷涨的,因而水在时密度最大。寒冷的冬天湖里的水总是首先从(选填“水面”或“水底”)开始凝固。14一物体的质量是2.7104kg,体积为10m3,则其密度为kg/m3,合g/cm3,若把该物体切去一半,则剩下部分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5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小东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矿泉水的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7长度的国际制主单位是,时间的国际制主单位是。18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对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的氧气密度是g/cm3,一瓶煤油,瓶内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将煤油倒去一半,则瓶内剩下煤油的密度是。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1分)19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cm20小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Ccm,tBCs,vAC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填“大、小”)。21下面是小明同学在探究物质的密度时记录的数据:实验序号物质体积V/cm3质量m/g质量(m)/体积(V)/(gcm3)物质种类1铁块1107.97.9铁2铁块22015.87.93铁块33023.77.94木块11050.5木材5木块220100.56木块330150.57水110101水8水220119水33030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为的数据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为1、2、3或4、5、6或7、8、9的数据可知:对于同种物质,是一定的,而对于不同物质,是不同的;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22洋洋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物体密度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分度盘如图甲所示。(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移动;(2)天平调节平衡后,洋洋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江立即对洋洋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3)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测出物块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物块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该物块的质量是g,密度g/cm。23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g,酱油的密度为kg/m3。(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选“偏大”或“偏小”)。(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将一个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四、综合应用题(25分)24一辆汽车在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表指针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左右摆动,则汽车从图中位置行驶到南京还需多长时间?25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声。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速度是1500m/s,此处海水大约有多深?26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kg/m3有一只铜球质量是178g,体积为25cm3通过有关计算说明该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计算出空心部分的体积?27一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测得液体的体积为V,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为m,改变液体的体积,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一系列V与m的对应值,描绘mV图象如图所示,求:(1)容器的质量;(2)液体的密度;(3)90cm3液体的质量。2018-2019学年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勤丰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分析】(1)声音能传递信息,声音能传递能量。(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3)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将声现象与生活实际中的一些说法相联系,深入理解音调和响度的概念;(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肯定能发出声音,但由于人的听觉范围的限制,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到。【解答】解:A、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A正确;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真空中不能传声,故B错误;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大,即指的是响度,故C错误;D、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生,振动频率低于20Hz,或高于20000Hz,我们听不到,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涉及声现象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气体、液体都能发声B声波能使结石粉碎,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C次声波的强度足够大时人耳能听到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相同的【分析】(1)一切物体都可以振动发声。(2)声波能传递信息,声波能传递能量,声波传递能量时,都能使物体振动。(3)人耳不能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4)声的传播速度受到介质种类和温度的影响。【解答】解:A、固体、气体、液体振动都可以发声。选项正确。B、声波能使结石粉碎,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选项错误。C、次声波的强度再大人耳也不能听到。选项错误。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相同。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声的发生和传播,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等。这些都是比较简单的基础知识。3一根铜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A把铜棒加热到100B把铜棒轧成一张薄铜板C宇航员把铜棒带上月球D用锉刀对铜棒进行加工【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不随其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A、把铜棒加热到100,铜棒的温度升高,质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把铜棒轧成一张薄铜板,铜棒的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宇航员把铜棒带上月球,铜棒的位置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用锉刀对铜棒进行加工,组成铜棒的物质总量减少,所以质量减小,即质量发生变化,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其特性的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4根据密度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同时与体积成反比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分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一定)密度相同,不会随其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解答】解:A、同种物质,密度确定,不会随质量变化而变化。此说法错误;B、同种物质,密度确定,不会随体积变化而变化。此说法错误;C、同种物质,密度确定,不会随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此说法错误;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此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同种物质密度一定,密度大小与质量、体积无关;不同物质,可以从数学方面的比例关系,用公式比较密度大小。5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同D经过5秒钟,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大【分析】(1)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在st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的运动速度;(3)由图知,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运动。(4)根据图象读出5s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解答】解: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B正确;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但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同,都是20m故C正确;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本题考查了由st图象比较物体的速度大小、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由图象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找出小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是()ABCD【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它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解答】解: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它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及其特性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相对比较简单。7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A3:4B4:3C2:1D1:2【分析】根据天平左右质量相等,利用密度的公式列出等式,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两种球的密度关系。【解答】解:因天平平衡时,天平左右两侧物体的质量相等,所以,m甲+3m乙2m甲+m乙,整理可得:m甲2m乙,因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所以,由可得:甲V2乙V,整理可得:甲:乙2:1。故选:C。【点评】根据质量相同,利用方程法可将两侧的质量表示出来,因为体积V均相同,可顺利约去,这样简单整理后即可得出密度之比。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A,B,C和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是()AABC且A水BABC且C水CABC且A水DABC且C水【分析】对图象中的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要有明确的认识,结合质量与体积的变化规律可分析出密度的大小关系。【解答】解:比较A和B,观察图象,当体积均为10cm3时,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大于C的质量,由,可得,A的密度大于B的密度大于C的密度,即:ABC。由于水的密度为1g/cm3,mV图中B直线斜率为1,所以A水,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概念及应用数学函数图象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解决此类图象问题时,可采取控制变量思想,取相同体积来比较质量或取相同质量为比较体积,进而比较密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甲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分析】在一条直线上,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是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解答】解:由图甲可知,甲物体进行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是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乙可知,物体乙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物体乙做曲线运动;故答案为:匀速直线;曲线。【点评】正确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等的路程,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10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途中(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振动;空气;传播途中。【点评】本题考查声音产生的原因、传播条件和减弱噪声的途径,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1小明周末到无锡去玩,从青阳乘车。全程30km,汽车运行时间60分钟,则汽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0km/h当汽车驶离公交站台时,若以汽车为参照物,公交站台是运动(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分析】(1)根据v求出速度;(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结果的描述不同。【解答】解:(1)60min1h,所以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30km/h;(2)选汽车为参照物,公交站台与汽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公交站台是运动的。故答案为:30;运动。【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的计算和参照物的选取,确定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选择什么物体作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结论不同。12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1:3,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3:1,那么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1。【分析】已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和所用的时间之比,根据公式svt可求通过的路程之比。【解答】解: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故答案为:1:1。【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弄清速度和时间的比例是解题的关键。13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在04范围内它是热缩冷涨的,因而水在4时密度最大。寒冷的冬天湖里的水总是首先从水面(选填“水面”或“水底”)开始凝固。【分析】据水的反常膨胀的特点分析,同时结合密度的知识即可解决。【解答】解: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即在04范围内它是热缩冷涨的,即在4时,体积最小,故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此时水的密度最大;所以在冬天结冰的湖中,湖底的水的密度最大,其温度是4,越往上温度越低,故湖里的水总是首先从水面开始凝固。故答案为:4;水面。【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解题时注意: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发生变化,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但水例外。14一物体的质量是2.7104kg,体积为10m3,则其密度为2.7103kg/m3,合2.7g/cm3,若把该物体切去一半,则剩下部分的密度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析】已知质量和体积,可利用公式计算密度;密度的单位有g/cm3和kg/m3,这两个单位较大的是g/cm3,它们的进率为1000,并且是从大单位到小单位,应扩大1000倍;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由此来分析剩余部分的密度怎样变化。【解答】解:物体的密度2.7103kg/m32.7g/cm3;因为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不随质量和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所以物体的质量变小,其密度不变。故答案为:2.7103;2.7;不变。【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密度的公式计算密度,以及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改变而改变,以及单位的换算。15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析】(1)“铁比木头重”是指: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重,也就是说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大;(2)水结冰具有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现象;由公式可得密度变化。【解答】解:(1)因为铁和木头的质量以及体积都不确定,但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的质量大,所以“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大;(2)水结冰时,状态发生变化,虽然质量不变,但体积增大,所以会出现冬天室外的水缸被“冻破”的现象;质量不变,体积增大,由知,密度变小。故答案为:密度;变大;变小。【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密度的本质,还要熟练掌握密度变形公式的应用。16小东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矿泉水的密度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分析】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解答】解: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瓶矿泉水如果喝掉一半,只是质量和体积的变化,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根据密度的定义可知,其物理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000kg;故答案为:不变;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点评】本题考查密度的意义和特性,属于基础题。17长度的国际制主单位是m,时间的国际制主单位是s。【分析】根据对长度和时间单位的掌握作答。【解答】解:长度的国际制主单位是m,时间的国际制主单位是s。故答案为:m;s。【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长度、时间单位的掌握,属于识记性知识,难度较小,容易解答。18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对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的氧气密度是2.5103g/cm3,一瓶煤油,瓶内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将煤油倒去一半,则瓶内剩下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分析】氧气用掉一半,质量减半,氧气还充满整个氧气瓶,体积保持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密度的变化。煤油倒掉一半,质量减半,体积减半,根据密度公式判断煤油是否发生变化。【解答】解: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对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根据,质量减半,体积保持不变,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2.5kg/m32.5103g/cm3。一瓶煤油,瓶内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将煤油倒去一半,根据,质量减半,体积减半,煤油的密度不变。故答案为:2.5103;0.8103kg/m3。【点评】在不考虑温度变化时,对于液体和固体,用掉一半,质量减半,体积减半,密度保持不变。气体用掉一半,质量减半,气体还充满整个容器,体积保持不变,密度减半。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1分)19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2.80cm【分析】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末端与3.8cm刻度线对齐,估读为3.80cm,被测物体长度为3.80cm1.00cm2.80cm。故答案为:2.80。【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0小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小(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C10.00cm,tBC1s,vAC0.0333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填“大、小”)。【分析】(1)平均速度的公式是:v;(2)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下滑速度越大,运动时间越短,时间不容易记录,由此选择合适的坡度;(3)从图中读出AB、AC的长从而得到BC长,读出通过BC及AC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4)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此可知平均速度的误差。【解答】解:(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是根据公式v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要使物体运动速度慢一些,所以斜面坡度要小;(3)已知刻度尺分度值为1mm,sAB10.00cm5.00cm5.00cm,tBC15:35:2315:35:221s,sAC10.00cm0.00cm10.00cm,tAC15:35:2315:35:203s,则vAC3.33cm/s0.0333m/s;(4)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故所计时间偏小,由v可知,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故答案为:(1)v;(2)小;(3)10.00;1;0.0333;(4)大。【点评】本题考查了测量平均速度原理、速度的计算以及误差的分析,从图上正确读出小车通过各段路程和对应的时间是关键。21下面是小明同学在探究物质的密度时记录的数据:实验序号物质体积V/cm3质量m/g质量(m)/体积(V)/(gcm3)物质种类1铁块1107.97.9铁2铁块22015.87.93铁块33023.77.94木块11050.5木材5木块220100.56木块330150.57水110101水8水220119水33030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为1、2、3或4、5、6或7、8、9的数据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为1、2、3或4、5、6或7、8、9的数据可知:对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而对于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分析】根据测量的三块铁块、三块木块和三次水测量的数据,利用分别进行计算,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即可总结出规律;【解答】解: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6或7、8、9,可以得到7.9g/cm3;7.9g/cm3;7.9g/cm3;同理:0.5g/cm3;0.5g/cm3;0.5g/cm3,所以得到:同种物质制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取实验序号1、4与7(或2、5与8或3、6与9)可以看出这三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尽管体积相同但是质量不同,即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故答案为:1、2、3或4、5、6或7、8、9;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点评】(1)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2)这是一道图表分析题,应当细心,从所学知识出发,找到有价值的信息。22洋洋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物体密度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分度盘如图甲所示。(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2)天平调节平衡后,洋洋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江立即对洋洋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用手直接拿砝码,物体与砝码位置放反了。(3)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测出物块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物块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该物块的质量是57.4g,密度2.87g/cm。【分析】(1)在调节天平过程中,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2)天平的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是一个重点知识,包括放置天平、怎样调节横梁平衡、调节横梁平衡前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怎样读数等等。(3)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无论是左物右码还是右物左码,天平左盘里的质量等于右盘里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水前后水面对应的刻度线的差。知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解答】解:(1)如图,指针偏向右侧,平衡螺母向相反方向移动,所以他应采取的措施是平衡螺母向左移;(2)天平调节平衡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存在两个错误是:用手拿砝码,会腐蚀砝码,影响以后测量的准确性,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托盘,物体的质量不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3)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2.4g。物体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0g+20g+10g+5g+2.4g57.4g。物体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物体的密度:2.87g/cm32.87103kg/m3。故答案为:(1)左;(2)用手直接拿砝码,物体与砝码位置放反了;(3)57.4;2.87。【点评】要解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天平的使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用规则、注意事项等,都要考虑到。固体密度的测量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实验,一定要熟练掌握。23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右”或“左”)调。(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45g,酱油的密度为1.125103kg/m3。(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偏大(选“偏大”或“偏小”)。(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分析】(1)天平使用前调节平衡时,要调节平衡螺母,规则是“右偏左调,左偏右调”,即指针向右偏就向左调平衡螺母,指针向左偏就向右调平衡螺母,调左侧的还是右侧的平衡螺母都是可以的;(2)砝码与游码示数之和是天平所测物体的质量;由图示量筒读出酱油的体积,然后由密度公式可以求出酱油的密度;(3)在测液体密度时,玻璃容器中的液体向外倒的过程中,容器壁一定要粘液体,所以不能全部倒出,将会带来实验误差,明确对体积测量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判断对密度测量结果的影响;(4)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可以利用等体积的水和酱油,称量水和酱油的质量,根据体积相等列出等式求出酱油的密度。【解答】解:(1)调节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零刻度处,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由图甲所示可知,酱油和瓶的总质量:m总50g+10g+2g62g,酱油的质量m62g17g45g,由图乙所示量筒可知,酱油的体积:V40ml40cm3,酱油的密度:1.125g/cm31.125103kg/m3。(3)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没有量筒的情况下,可利用水的密度已知这一条件,用等量替代方法测量酱油的体积,步骤如下: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则水的质量m水m1m0,由可求得,水的体积V,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则水的质量m酱油m2m0,烧杯内水的体积等于酱油的体积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故答案为:(1)零刻度线;左;(2)45;1.125103;(3)偏大;(4)装满水;。【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调节、天平读数、量筒读数、求密度,要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与读数方法,求出酱油的质量与体积,应用密度公式可以求出酱油的密度。四、综合应用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购销合同范本模板
- 交房为要签协议合同
- 室内设计销售试题带答案
- 2026-2031年中国扫描仪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前景可行性报告
- 铁路干部招聘题库及答案
- 彭阳消防考试题库及答案
- 工商银行实操考试题库及答案
- 栏目制作拍摄合同范本
- 基于校园场域的鸟类行为科普作品多维设计与创新创作研究
- 基于林龄差异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精准估算及生态意义探究
- 出库单模板电子版
- 木糖醇的生产工艺设计综述-课程设计
- 高血压的防治健康宣教
- MBEC项目管理标准手册
- WB/T 1087-2018煤炭仓储设施设备配置及管理要求
- GB/T 2566-2010低煤阶煤的透光率测定方法
- GB/T 13277.4-2015压缩空气第4部分:固体颗粒测量方法
- GB/T 11032-202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 社会保障概论讲义课件
- 三级安全培训记录表 (个人档案)
- 2023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