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17学年高中语文3.10过秦论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必修.doc_第1页
2016_17学年高中语文3.10过秦论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必修.doc_第2页
2016_17学年高中语文3.10过秦论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必修.doc_第3页
2016_17学年高中语文3.10过秦论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必修.doc_第4页
2016_17学年高中语文3.10过秦论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必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过秦论 第1课时1作家作品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年著名_、_,世称_。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年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_。贾谊著作主要有_和_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_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2写作背景过秦论写于汉文帝即位初期。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即旧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的前期。这时,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见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晁错论贵粟疏),以至“易子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汉文帝“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资治通鉴卷十五),表面上废除肉刑,实际上只是改换一些杀人的名目而已。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了著名的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从正面论析时势,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还写了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论“古”是为了说“今”,通过论史讽喻,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用历史经验教训,振聋发聩,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囊括()墨翟()翟景()雍州()逡巡()陈轸()膏腴()乐毅()鞭笞()藩篱()瓮牖()猗顿()隳名城()合从缔交()百有余年()销锋镝()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3)东割膏腴之地(4)蒙故业,因遗策(5)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6)逡巡而不敢进1政论家 文学家 贾生 “屈贾” 散文 辞赋 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3nndzhiyngqnzhnyyuchfnwng yuyhuznyud4(1)窥伺,指暗中观察动静,等待机会。(2)两手相抱,形容毫不费力。(3)肥沃。(4)因袭,继承。(5)吝惜。(6)有所顾虑而徘徊不敢前进。1文章第一段主要写的什么内容?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主要写秦国势力的崛起。先写秦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然后写秦孝公的对内对外政策,最后写实施上述内外政策取得的成果。2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联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政策”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3第二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51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近90年间的历史的?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败”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的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联盟,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纵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纵。前318年,苏秦再次约纵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纵约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纵。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秦。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4第3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5第3自然段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劲弩(n)雍州(yn)藩篱(pn)亡矢遗镞(z)B黔首(qin)辅佐(zu)氓隶(mn)一夫作难(nn)C囊括(ln)连衡(hn)谪戍(sh)度长絜大(xi)D盟约(mn)肥饶(ro)猗顿(q)俯首系颈(jn)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从事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蒙:遭受C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费:耗费D振长策而御宇内振:举起3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秦人开关延敌延及孝文王、庄襄王B以致天下之士致万乘之势C赵奢之伦制其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D从散约败合从缔交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然后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然秦以区区之地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5论坛跟帖在传达友情、发表观点的同时,在只言片语之中流露着跟帖人的个性、素质与心境。某同学在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之后,在学校校园网的论坛上针对贾谊的才华、遭遇和英年早逝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引发了不少同学的跟帖。请你也跟帖发帖,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过秦论(下)贾谊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抚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櫌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籍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民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霸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注:耰(yu)白梃(tng):指农具。此处藉以形容武器之粗劣。扰,锄头的木柄。白梃,白木棒。阖(h):关闭。1下列语句中画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侯并起,豪俊相立并:一同。B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合:联合。C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罢:疲惫。D其弱也,五霸征而诸侯从 从:合纵。2下列六句话编成四组,全是秦朝灭亡原因的一项是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也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ABCD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朝吞并了六国诸侯以后,修筑渡口关隘,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守护着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戍卒,却所向无敌。B由于子婴连一般君主的才能也不具备,又选取了中等以下的辅佐之臣,所以虽然有险固的工事,沃野千里的关中之地,也难免秦朝的败亡。C秦国从秦穆公到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个个才能超群,而且与秦国关中一带险固的地势有密切的关系。D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它丢失了从周代而来的治国传统,所以不能长治久安。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2)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也。1B【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藩”应读fn;C项,“囊”应读nn,“絜”应读xi;D项,“猗”应读y,“颈”应读jn。2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B项,蒙:继承。3D【解析】A项“延”,迎击;延续,发展。B项“致”,动词,招来;动词,到达。C项“制”,掌管,统率;制服。D项“从”,均为合纵。4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词。D项,“山东”在文中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为山东省的省名。A、B、C项古今义相同。5“才调无伦”的贾生33岁即撒手尘寰,是自责太傅的失职忧郁而死吗?不是。是那些权贵不容他,是嫉妒、毁谤扼杀了他。但他又为何非学屈原投汨罗,不学司马迁忍辱负重著成信史照尘寰呢?他的逝去,给后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太多的叹惋。【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网络论坛留言是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各大网站论坛都有网友留言。网友留言是个人观点的真实流露,是针对某件事情的具体感受,其中不乏精彩的言论。作为新一代中学生没有理由不参与其中,就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或焦点新闻人物发表自己的随感。但需要注意:(1)留言要有针对性。(2)采用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3)语言要构思,有文采。1D【解析】D项“从”,意思是“服从,跟随”。2D【解析】是秦人战败时的情形;是六国君主的错误;是结论,不是原因。排除这三句即可。3B【解析】B项“子婴连一般君主的才能也不具备,又选取了中等以下的辅佐之臣”理解错误,在文中是作者假设的情况。4(1)章邯趁机凭借众多兵力,在外面跟诸侯做交易,来图谋他的君主。大臣们不忠实,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 (2)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忠臣不敢进谏善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参考译文】秦朝兼并了诸侯,崤山以东有三十多个郡,修整好各地的关隘,占据各地的险要地势,整备精良的武器装备,守护着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戍卒,振臂大呼,不用弓箭矛戟等兵器,仅仅靠着锄把和木棍,虽然没有给养,但只要看到有人家住的房屋就能吃上饭,纵橫驰骋天下,所向无敌。秦朝险阻之地防守不住了,关卡和桥梁来不及关闭,长戟刺不了,强弩射不了。楚军很快深入境内,鸿门一战,竟然连像篱笆那样的阻拦都没有遇到。于是山东大乱,诸侯纷纷起事,豪杰相继立王。秦王派章邯率兵东征,章邯趁机凭借众多兵力,在外面跟诸侯做交易,来图谋他的君主。大臣们不忠实,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子婴登位,最终也不曾觉悟。假使子嬰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山东地区即使混乱,秦国的地盘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秦国地势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环绕,形成坚固防御,是个四面都有险要关塞的国家。从繆公以来,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难道代代贤明吗?这是它的地理形势造成的呀!况且天下各国曾经同心合力进攻秦国,然而被险阻困住不能前进,难道是因为勇气、力量和智慧不够吗?是地形不利,地势不便啊。秦国把小邑并为大城,在险要关塞驻军防守。诸侯们出身平民,是为了利益联合起来,并没有一般占据王位者的德行。他们的交往还不亲厚,他们的下属还未亲附,名义上是说灭秦朝,实际上是为自己谋求私利呀。他们看见秦朝的防御是难以进犯的,就必定退兵。如果能安定本土,让人民休养生息,以等待他们的衰败,收养弱小,扶助疲敝,那么凭着能对大国发号施令的君主,就不用担心在天下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了。贵为天子,富足拥有天下,自己却遭擒获,这是因为他们挽救败亡的策略错误啊。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