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咬文嚼字(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70分)班级:_ 姓名:_ 座号:_ 得分:_1下列画横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尺牍(d) 斩截(zhn) 适宜(y) 斟酌(zhn)B没镞(z) 鲁莽(l) 调和(tio) 倒涎(yn)C骨子里(g) 岑寂(cn) 清沁(qn) 付梓(z)D意蕴(yn) 锱铢(z) 累积(j) 蕴藉(j)【答案】A2下列四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援例 蝉娟 凝练 词藻典故B含糊 透彻 揉合 推陈翻新C谨严 鲁莽 啰嗦 若隐若现D涵义 滥调 精髓 兴尽而反【答案】C【解析】A项,蝉婵;B项,揉糅;D项,反返。3下列各句中画横线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B就是族中亲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往,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C对那些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我们深恶痛绝,恨不能把他们全部扫地出门。D在巴格达几乎未经多少有效抵抗就迅速落入美军之手后,美国人难免为军事上的优势自鸣得意。【答案】A【解析】A项,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此处褒贬失当。B项,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要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C项,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D项,自鸣得意: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 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 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 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 ,情感还没有凝练。A所以 必须 表现 透彻B虽然 必需 表示 精确C虽然 必须 表现 精确D所以 必需 表示 透彻【答案】A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卢浮宫、白金汉宫等世界著名宫殿见证了帝国的兴衰和文明的构建,它们以固态的建筑、雕刻、绘画、艺术等诉说着流动的历史和文化。B造成高房价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财政的病灶、腐败枉法的危害、房地产商唯利是图的不良行为和炒房者“搅浑水”的混乱等因素引起的。C据郑州市房地产开发协会在房交会上的统计,约有70%的被调查者有购房计划,但如何让这些购房需求变成购房行动,是开发商最头疼的问题。D随着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答案】C【解析】A项,“建筑、雕刻、绘画、艺术”不能并列;B项,句式杂糅,“原因主要是引起的”杂糅;D项,搭配不当,可在“竞争”后加“的激烈”。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朱光潜的谈美一书中还谈论了美感与快感的区别, , , , , 。 ,它不包含功利目的,它使人暂时忘记自我而专注于欣赏对象当中。所以说,艺术可以使人出世。那么这只是快感而不是美感区分了这两种极易混淆的感觉指出“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当我们感觉到高兴而联想到自身的欲望时美感不是普通的感官刺激用“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这一生动的比喻A BC D【答案】A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述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他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B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他的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C清冈卓行,日本当代诗人、小说家。D伊索寓言,产生于古希腊时期,其结构短小精悍,内容博大精深,既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性,又有形象生动的艺术性。【答案】A【解析】A项中的朱光潜是“现代”著名的美学家。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人生的悲剧尤其能给人带来惊心动魄的震撼。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他却认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他看到了悲剧的积极意义。他甚至还说:“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 。”这话表面看来,矛盾至极,但是其实含有至理。因为如果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所以, ,才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答案】它是最不完美的 乐观地(正确地)看待人生中的不完美(悲剧)【解析】第一处,前面“他却认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他看到了悲剧的积极意义”,指出了从人生的价值看,悲剧(不完美)的意义,所在的句子表达的意思应与之对应,应填“它是最不完美的”;第二处,从后面“才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推测前面应是表达一种态度“乐观地(正确地)看待人生中的不完美(悲剧)”。9下面是新浪网页上的一则新闻,请在阅读之后,发一个帖子,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60字)(6分)一次,姚明休假结束离开上海,有记者采访时问他:“你什么时候回美国?”姚明回答说:“要作一个纠正,我不是回美国,而是去美国,现在我是回中国。”【答案】一“去”一“回”,一字之差,彰显姚明拳拳爱国心。在姚明心中,美国不属于他,中国才是他永远的家。姚明,中国的骄傲,我永远是你最忠实的支持者。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修改。(不得改变原意)(6分)有个戏,写国民党统治时期,两位小学教师谈话。一个说:“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老舍先生认为可以改得更通俗一些;又说,假如把这句话再改一下,不仅让观众听得懂,还会引导他们去想,就更有力量了。(1)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更通俗些,可改为_(2)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通俗,又能让人产生联想,可改为:_【答案】(1)看看孩子们多可怜,个个面黄肌瘦!(2)看看孩子们的脸!【解析】注意题目的具体要求:(1)要求“更通俗些”,(2)要求“通俗,又能让人产生联想”。修改前后的句子注意书面语与口语的差别。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8分)谈 静朱光潜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这两个字含义极广。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再比方街上有一个乞丐,我只能见到他的蓬头垢面,觉得他很讨厌;你见他便发慈悲心,给他一个铜子;旁人见到他也许立刻发下宏愿,要打翻社会制度。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地细啜,能领略其中风味。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朱子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你姑且闭目一思索,把这幅图画印在脑里,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界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我这番话都是替两句人人知道的诗下注脚。这两句诗就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大约诗人的领略力比一般人都要大。近来看周启孟的雨天的书引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觉得这种情境真是幽美。你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中国诗人到这种境界的也很多:“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像这一类描写静趣的诗,唐人五言绝句中最多。你只要仔细玩味,你便可以见到这个宇宙又有一种景象,为你平时所未见到的。静的修养不仅是可以使你领略趣味,对于求学处事都有极大帮助。释迦牟尼在菩提树阴静坐而证道的故事,你是知道的。古今许多伟大人物常能在仓皇扰乱中雍容应付事变,丝毫不觉张皇,就因为能镇静。现代生活忙碌,而青年人又多浮躁。你站在这潮流里,自然也难免跟着旁人乱嚷。不过忙里偶然偷闲,闹中偶然觅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你多在静中领略些趣味,不特你自己受用,就是你的朋友们看着你也快慰些。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你对着有趣味的人,你并不必多谈话,只是默然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中间的无上至乐。(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1第一段说“感受”的“含义极广”。请根据文意,说明“含义极广”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答案】感知的对象。对象引起的人的心灵反应。不同个体的反应有差异。 名师点睛第一步,读文审题,明确标准要求。整体阅读全文是答题的基础,阅读时必须掌握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理清文章思路,二是把握文章的主旨。阅读时要充分利用文章的标题和注释,善于通过文章的关键句子进行突破。 审读题干,明确筛选整合的标准和要求,如本题要求筛选“含义极广表现在哪些方面”;再次阅读全文,阅读时采用逐句快读的方法,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第二步,紧扣题目,细心查找信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查找信息:1投石探波法。将题干表明目标的关键词句作为“石子”投到文章这个“水面”上,以“石子”为圆心,由近及远,层层查找。2借助“标志语”。标志语主要分两种:一是角度性标志语,如“为什么”“怎样”“如何”“认为”等;二是结构性标志语,如“首先”“其次”“再次”“不过”“那么”等。 查找信息时谨记三点:一是信息筛选的标准要明确;二是信息存在的区间要明示;三是信息整合的要点要清晰。2下面是两个推论句,但作者省略了推论的中间环节。请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分别补写出句中所省略的内容。(3分)你的心界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答案】对物界的感受愈敏锐物界对心界的影响愈小,心灵愈能领略趣味。【解析】所谓推论,不是作凭空的推想,可从上文得到启示。如第2段就讲了天才伟大的创造力与他的感受力分外强烈有关,第3段说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据此可得出:对物界的感受愈敏锐,你愈不觉得物界是沉寂的。这是从心灵的角度来说的。第二个推论句则是从物界的角度来说的,根据第一个推论就可得出答案。3比较第5段中的小林一茶的俳句与中国诗人的诗句,指出它们在境界上有哪些相同点。(3分)【答案】都表现了一种幽美的情境。都是在静观寻常事物中妙悟到的另一种景象。都能从中看出诗人悠然自得的、空灵的心境。【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审题,只比较两者的“相同点”,相异点就不应涉及。鉴赏诗歌的形象,除自己的理解、感受、体味以外,常常要与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第5段作者引俳句后说“觉得这种情境真是幽美”,然后又说“中国诗人到这种境界的也很多”;在举了中国诗人的例子后,说“像这一类描写静趣的诗你只要仔细玩味,你便可以见到这个宇宙又有一种景象”;再结合第上题,就可对题目中要求鉴赏的诗句进行鉴赏了。4本文可分为三大部分,13为第一部分,45为第二部分,6为第三部分。请分别从每个部分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每处2个字),概括出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4分)【答案】感受、静趣、裨益。5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5分)(1)从主题思想的角度赏析谈静(2)从说明技巧的角度赏析谈静【答案】(1)本文的主旨是关于静的修养。能够领略静趣的人,才能在尘世喧嚷中蓦然获得无穷妙悟。心静不仅能使人领略乐趣,于人的身心也有极大裨益。赏析应当紧扣文本进行,角度可以多样,例如:A主题在全文构思中的作用。“静”是全文的中心与枢纽。所有的范例、事理都体现出文章的主题思想,文章的内容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段落层次也围绕着主题来安排。B主题与个人修养的关系。“静”是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忙里可“偷闲”,闲中能觅静,它全在于个人的修炼。静中领略的趣味,不仅使自己受益,也给朋友带来快慰。C从结构技巧的角度谈主题在文中的展开方式。全文先谈“感受”,再从“心界的空灵”所获得的“静趣”,引出“静修”于人身心都有裨益的结论。D从表现技巧的角度谈主题在文中的展开方式。如人生哲理、物理定律的妙用,生动范例(自然现象、社会场景)的精选,俳句、诗句的引用等对于阐释主题的作用,以及由此所启发的读者对静的审美理解和艺术享受。 (2)抓住话题关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全文由“感受”入手,引出“静趣”,再到静修的好处,后面的内容以前面的阐述为基础,说理层层递进。将抽象的理论融入生动具体的范例解说之中,而范例大多来自现实生活,以及人们熟悉的文学作品,使文章的观点更加容易理解。书信的形式和谈话的方式,以及亲切平和的语言,增加了文章的亲和力,使文章的观点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情与辞朱光潜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也是如此。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不过这种界线也很不容易划清,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而情感是容易为理、事、物所触动的。许多哲学的,史学的,甚至于科学的著作都带有几分文学性,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们不运用言辞则已,一运用言辞,就难免要表现几分主观的心理倾向,至少也要有一种“理智的信念”,这仍是一种心情。情感无法直接表现于文字,都必借事、理、物烘托出来,这就是说,都必须化成思想。行文的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种情致,其次要找出具体的事物可以烘托出这种情致,最后要找出适当的文辞把这内在的情思化合体表达出来。创造也并非无中生有,它必有所本,自然就是艺术所本。艺术根据自然,加以熔铸雕琢,选择安排,结果乃是一种超自然的世界。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全在“自然”之上加这一番“人为”。情是自然,融情于思,达之于辞,才是文学的艺术。在文学的艺术中,情感须经过意象化和文辞化,才算得到表现。浑身都是情感不能保障一个人成为文学家,犹如满山都是大理石不能保障那座山有雕刻,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作家如果信赖他的生糙的情感,让它“自然流露”,结果会像一个掘石匠而不能像一个雕刻家。雕刻家的任务是给那块顽石一个完整的形式,一条有灵有肉的生命。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有一句名言:“诗起于在沉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在沉静中加过一番回味,情感才由主观的感触变成客观的观照对象,才能受思想的洗炼与润色,思想才能为依稀隐约不易捉摸的情感造出一个完整的可捉摸的形式和生命。这个诗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一切文学作品。就大概说,文学作品可分为三种,“情尽乎辞”,“情溢乎辞”,或是“辞溢乎情”。心里感觉到口里也就说出十分,那是“情尽乎辞”;心里感觉到十分,口里只说出七八分,那是“情溢乎辞”;心里只感觉到七八分,口里却说出十分,那是“辞溢乎情”。就常识说,情尽乎辞也应该是文学的理想。不过,“情溢乎辞”也未尝没有它的好处。语文有它的限度,尽情吐露有时不可能,纵使可能,意味也不能很深永。艺术的作用不在陈述而在暗示,古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不尽,意味才显得闳深婉约,读者才可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三。把所有的话都说尽了,读者的想象就没有发挥的机会,虽然“观止于此”,究竟“不过尔尔”。拿绘画来打比,描写人物,用工笔画法仔细描绘点染,把一切形色都尽量地和盘托出,结果反不如用大笔头画法,寥寥数笔,略现轮廓,更来得生动有趣。画家和画匠的分别就在此。画匠多着笔墨不如画家少着笔墨,这中间妙诀在选择与安排之中能以有限寓无限,抓住精要而排去糟糠。(选自谈美谈文学,有删改)1下列关于“情与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情”无法直接用“辞”来表现,不借助事、理、物是没有办法表现出来的,这意味着“情”最终必须转化为思想。B“情”是一种自然状态,只要将其融合到思想之中,就是文学的艺术;“辞”是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它是思想情感的载体。C文学作品可以依据作者写出来的话是否完全把心里的感觉说尽,大体分为“情尽乎辞”“情溢乎辞”“辞溢乎情”三种。D从常识上讲,情尽乎辞,也就是作者写出来的文字能把心里所有的感觉完全表现出来,应该是文学的理想。【答案】B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学必须具有抒情性并表现某种心灵上的感触,这种感触可以是明显的或微妙的,甚至可以是难以表达的。B艺术来源于自然,艺术根据自然,经过文学家的熔铸雕琢,选择安排,而不是无中生有地胡乱创造,结果就是一种超自然的世界。C在文学的艺术中,情感须经过意象化和文辞化,才算得到表现,因此一个作家不能仅信赖自己的生糙的情感,让情感“自然流露”。D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有一句名言:“诗起于在沉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这句名言表达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胆囊切除术后夹管护理
- 《诫子书》课件公开课
- 硬膜外钻孔引流术护理
- 联通小CEO个人年终总结
- 亲子共读讲座课件
- 公司级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 《蒙娜丽莎》课件
- 麻醉科等级评审工作汇报
- 生产质量主管年终总结
- 2024脓毒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管理要点
- 学校校服厂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沥青基碳纤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生物 黑吉辽蒙版】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解析版)
- T/CNFAGS 15-2024绿色合成氨分级标准(试行)
- 建筑工程答辩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大学英语四级单词表
- 肺功能课件完整版本
- (2025)辅警考试题《公安基础知识》综合能力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冷库施工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