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铆钉连接主要有三种方式:1.搭接(图a),铆钉受单剪;2.单盖板对接(图b),铆钉受单剪;3.双盖板对接(图c),铆钉受双剪。,3.3.3 铆钉和螺栓连接的计算,实际工程结构的铆钉连接都用一组铆钉来传力,在此情况下,由于铆钉和被连接件的弹性变形,所以铆钉组中位于两端的铆钉所传递的力要比中间的铆钉所传递的力大。,但为了简化计算,并考虑到铆钉和被连接件都将发生塑性变形,在实用计算中如果作用于连接上的力其作用线通过铆钉组中所有铆钉横截面的形心,而且各铆钉的材料和直径均相同,则认为每个铆钉传递相等的力。,. 作用于连接上的力其作用线通过铆钉组形心,此情况下每一铆钉所传递的力可认为相等,Fi= F / n。据此进行铆钉剪切强度和挤压强度的计算;对被连接件进行挤压强度计算,并按危险截面进行拉伸强度计算。,例题 8-8 某钢桁架的一个节点如图a所示。斜杆A由两根63 mm6 mm的等边角钢组成,受轴向力F =140 kN作用。该斜杆用直径为d =16 mm螺栓连接在厚度为10 mm的结点板上,螺栓按单行排列。已知角钢、结点板和螺栓材料均为Q235钢,许用应力为s =170 MPa,t =130 MPa,sbs=300 MPa。试选择所需的螺栓个数并校核角钢的拉伸强度。,解:1.按剪切强度条件选择螺栓个数,由于此连接中各螺栓的材料和直径相同,且斜杆上的轴向力其作用线通过该组螺栓的截面形心,故认为每个螺栓所传递的力相等,为F/n,此处 n 为螺栓个数。,此连接中的螺栓受双剪(图b),每个剪切面上的剪力为,(b),从而求得所需的螺栓个数:,n =3,取,螺栓的剪切强度条件为,2.校核挤压强度,由于结点板的厚度(10 mm)小于两根角钢肢厚度之和(26 mm),所以应校核螺栓与结点板之间的挤压强度。每个螺栓所传递的力为 F/n ,亦即每个螺栓与结点板之间的挤压力为,(b),而挤压应力为,其值小于许用挤压应力sbs =300 MPa,满足挤压强度条件。,斜杆上三个螺栓按单行排列(图b)。图c示出了该斜杆(含两角钢)的受力图和轴力FN图。,3. 校核角钢的拉伸强度,该斜杆在图c中所示的m-m截面上轴力最大,而净截面面积又最小,故为危险截面。,FN,max=F=140 kN,该截面上:,由型钢规格表可查得每根 63 mm6 mm 等边角钢的横截面面积为7.29 cm2,故危险截面的净面积为,A = 2(729 mm2 6 mm16 mm) =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5 常见的植物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 8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年高压电工证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护理查房范文
- 3C内审员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四川安全员C证资格考试真题含答案
- 2033三年级数学下册 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第2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说课稿 苏教版
- 第12课《台阶》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7.2.5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 Story Time教学设计小学英语二年级下册人教版(新起点)
- 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拓展
- 2025年春季形势与政策-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复习考点
-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数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第四章-运动系统
- 九上历史知识点总结(表格版)
- 范更华-图论及其应用
- 店长分成合作协议书
- 家乡文化渠县
- 2024年自考00055《企业会计学》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