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试题答案补充_第1页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补充_第2页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补充_第3页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补充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试题答案补充四、13题第1小题:“因”译为“经由”“经过”亦可。第2小题:“唱”译为“提倡”、“倡导”,可以看出是通假字的,都可得分。第3小题:“盛”译为“高尚”“崇高”亦可。14题第1小题:没有描述画面,只写出了意象也可得一分。第2小题答出功业无成的无奈也可得分。六、(18分) (一)19文中的“处事灵活”是外国拍摄者的观点(1分),他认为中国人“哪儿都能睡”,体现了中国人善于因陋就简,(补充:随遇而安,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灵活利用现有条件达到目的的生活智慧(2分),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1分)。(补充:如果答案没有出现“文中的处事灵活是外国拍摄者的观点”,而是在另两个得分点中提及“外国拍摄者认为”等文字,均可得到第1处的1分)20 当一个国家的宏大梦想如同列车奔腾向前的时候(1分),构成“这一梦想的一个个具体表达”的劳动者个体(启程者,跋涉者,漂泊者)(1分),他们的个体梦想与尊严更需要给予关怀与尊重,他们需要一张安稳的睡床让自己暂时停靠、休息一下(2分)。(“这些身躯”“这趟列车”的解释各1分“安静的卧榻”2分) (补充:本句有含义的词语为“这些身躯”“这趟列车”“安静的卧榻”“启程者,跋涉者,漂泊者”“故乡未来”,除“安静的卧榻”2分外,其他答对任何两点都可没点得1分) 21 本段选择了三大社会焦点问题:教育、社保、法治,运用排比(补充:反复)表达了现实中个体无尊严生活的强烈痛苦和无奈,深化了情感的意蕴。诗化语言,使用形象的修饰语如“不够体面的”“浓烟滚滚”“奔腾”“疲惫”等,配以“一次又一次”“依然” “从未” “等一等”等词语,增加了情感的强度,强化了诗的情感节奏,从而在直接表达强烈痛苦、焦灼和无奈之后,还能让读者感受到对改变现实的无限焦虑、期待和呼唤。(答出1点就可以给满分4分,要点2分,分析2分)(补充: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择了三大社会焦点问题:教育、社保、法治,表达了现实中个体无尊严生活的强烈痛苦和无奈,感情充沛间接抒情,作者把感情附着在“凛冽如冬”“浓烟滚滚中奔腾的列车”等事物上,让读者感受到对改变现实的无限焦虑、期待和呼唤。) 22英国路透社:在奇怪的睡姿背后看到中国人的辛勤劳动,并提醒:累的时候需要休息。编辑从“睡姿”这个独特的角度观照中国劳动者,观点相对而言较为客观,包含着独特的人文关怀。德国人:在“睡觉的中国人”身上看到的是辛苦疲惫的外表后面劳动者积极奋斗的干劲、力量和中国社会的蓬勃精神,并表达推崇和敬佩之意。(补充:德国人只看到了劳动者生活的一面或表象,没能全面地看问题,没能揭示问题的实质。) 作者:在奇怪的睡姿中看到了被忽略甚至被损害的中国劳动者个体梦想和尊严,从中国人自身和中国社会现实的角度提出了,在国家宏大梦想不断前行的同时,要给真正的“造梦者”每一个普通劳动者个体的梦想和尊严给予足够的关怀和尊重。(补充:认同作者的观点,他提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具有现实意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对三种观点的评价言之成理即可。概括观点1分,评价1分,满分6分)(二)19中年是我们生命中适应性强、健康向上、精力充沛和富饶多产,因而为人类物种的兴盛奠定基础的阶段。(答出2点得1分,3点得2分,4点得3分,5点得4分,只答新奇、进化不得分) 20一方面,作者认为中年人是必不可少的创新力量,他们是技能娴熟、经验丰富的“超级供养者”,是其余人赖以生存的精英集团。另一方面,中年人是重要的文化传播者,他们更善于制定长期规划,其智慧的技能更加强大。(一点2分,只答中年是“超级供养者”和“文化传播者”得2分) 21一是严密准确(或具有科学性)。如使用准确数字“40”“1.3”等,使表达更加精确。使用模糊词语,如“往往”“几乎”“不一定”等。使表意更加严谨,不盲目绝对化,增加文章科学性。二是生动形象(或文学性)。如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简练的舞蹈”“姗姗来迟”等,主要是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也可提升文章品味。(答对1点就可给满分4分。概括特点2分,举例分析2分) 22划线句的意思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就是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积淀了相应的知识和信息(或说文化),而人类繁衍绵延的基本方式则依靠文化的代代相习或传承。以可食用的块茎作物为例,人类要生存需要从自然界获得大量食物,对于块茎植物来说,首先要判断哪些块茎植物是可以食用的,然后还要学习如何采摘、种值、加工、食用,从认知、判断到学习、利用、推广,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进化成长过程,同时也是知识信息形成、积累、传递的过程,最终也会以信息的方式在人类生活中代代留存并延续,这也就是人类的生活方式。(其他两例以此类推,意思对即可。句意解说正确得3分,举例分析恰当得3分。 )(补充:本句须解说的词语是“耗用大量能源”“迫切需要沟通”“信息量丰富”。“耗用大量能源”:以可食用的块茎作物为例,人类要生存需要从自然界获得大量食物,即“完全取决于对稀有的宝贵资源的熟练采集”。“迫切需要沟通”:如采猎社会常有复杂而难以掌握的技能用以寻觅和处理食物,人类就得通过协调、学习达到沟通的可能,从他们所处的环境中获取各自的需要之物。“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