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笔记(张积家)_第1页
普通心理学笔记(张积家)_第2页
普通心理学笔记(张积家)_第3页
普通心理学笔记(张积家)_第4页
普通心理学笔记(张积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学习理论(一)学习的概念学习是个体在生活中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这一广义的学习既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又包括言语、表情、动作等外部活动;既包括知识、技能的获得,也包括品德、态度和人格的形成;既包括人的学习,也包括动物的学习。首先,学习的发生是以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为标志的;其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变化时间比较持久;最后,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习惯化和敏感化,对刺激的反应减少或增加。)关于学习的本质,心理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联结论和认知论。联结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联结形成的,认知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变化。(二)学习的联结理论1、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实质是刺激与刺激之间的联结,又称S-S学习。(巴浦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概念:习得、泛化和分化,消退与恢复,延缓与调整,二级条件作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解释经典条件反射的理论有接近理论、瑞斯考拉和瓦格纳模型以及比较假设。2、操作性条件反射(R-O联结):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条件反射的相同之处,都是联结的形成,不同点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并不像经典条件反射一样是有环境事件引发的机体行为,而是由机体行为引发的强化。2.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trial and error)学习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通过“尝试”在一定刺激情境与特定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即形成了S-R联结。在尝试的过程中,个体会犯很多错误,通过环境给予的反馈,个体放弃错误的尝试而保留正确的尝试,最终形成正确的联结,这就是学习。桑代克还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2.2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认为,存在两种类型的学习:一类是由刺激情境引发的反应(S-R),称为应答性反应,这种学习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类似。另一类是操作性条件作用,这类学习是由有机体的自发行为引起的,并且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影响行为巩固和再次出现的因素是行为结果,即强化。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3 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个体经历痛苦折磨而形成的一种绝望心态,纵使脱离苦难的机会就在眼前,个体也无法尝试摆脱。(三)学习的认知理论1 格式塔学习理论 顿悟学习苛勒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种“完形”。完形的出现既不是盲目的尝试和错误实现的,也不是通过对操作的外部强化形成的。它的出现是由于突然理解了情境中事物的关系,特别是动作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对情境的改造,是主观构造的作用。2 托尔曼目的行为学习理论托尔曼修改了行为主义S-R的公式,将其变为S-O-R。他认为,学习不是S-R的直接联结,有机体的内部活动起重要作用。托尔曼的行为主义又称“认知行为”主义。2.1 认知地图认知地图是关于某一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它不仅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而且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等。位置学习就是根据对情境的认知,在当前情境与达到目的的手段、途径间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所以,托尔曼的学习理论也称为符号学习理论。2.2 潜在学习外部强化并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有机体在没有外部强化的条件下也会出现学习行为,这种学习来自于有机体的期待。学习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学习就可能不体现在外显行为中。(四)观察学习班杜拉将学习分为两类,一类是亲历学习,一类是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指有机体不直接参与学习活动,只对参与活动者的行为进行观察,也能学习到类似的行为。也叫替代学习。观察学习的重要概念包括替代强化和替代惩罚。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 生成过程 动机过程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突破了传统的行为注意的理论框架,从认知和行为联合起作用的观点去看待学习问题,对学习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五)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客观主义为基础,即认为事物及其意义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是有事物本身决定的,而学习就是把外在的,客观的内容转移到学习者身上。学习的认知理论主张研究行为的中介变量,但它假设信息或知识是事先以某种先在的形式存在的,个体必须首先接受它们才能进行认知加工,那些更复杂的认知活动也才能进行。认知学习看到了已有知识在新知识获得中的作用,但是没有强调新、旧经验间反应、双向的相互作用。 建构注意学习理论对学习和学习者提出了新的看法。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相对立,它强调事物的感觉刺激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是人们建构出来的,它不仅决定与事物本身,也决定于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验,对事物便有不同的理解。 建构注意有不同的观点,如激进的建构主义和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备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改造。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就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双向的互相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在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的信息的理解需要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在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时,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的经验对它作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因此,这是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建构注意者强调,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可能没有接触过某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但问题一旦出现,他们也会基于以往的经验和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教学应该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相互作用和转换。二、 注意理论(一) 注意的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最重要的特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总是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其他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时,就是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并且抑制与此无关的对象,从而保证认识工作的顺利开展。注意的指向范围和集中程序成相反的关系。(二)意识和注意的关系 首先,意识不同与注意。一般来说,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意识是心理内容或体验。其次,意识和注意密不可分,从睡眠、觉醒到注意是意识状态的连续过程。总之,在注意条件下,意识与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与特定对象,从而使意识内容或对象清晰明确,意识过程紧张有序,并使个体的行为活动得到意识的控制。(三)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 维持功能 整合功能 调节功能(四)注意的分类 1、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随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2、选择性注意 持续性注意 分配性注意(五)注意的认知理论1、侧重于选择性注意的理论过滤器理论过滤器理论主要依据是双耳分听实验,因为被试从非追随耳中获得的信息非常少,因此,布罗德本特认为信息的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开始阶段。面对外界纷繁复杂的信息,需要通过一个过滤器来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同时减轻神经系统的负担。过滤器的工作模式是“全或无”的模式。布罗德本特将这种过滤机制比喻成一个狭长的瓶颈,人们往瓶子里灌水时,只有一部分水可以通过瓶内,其余的就留到瓶外去了。因此该理论又叫瓶颈理论,也叫当通道理论,还叫早期选择模型。衰减理论特瑞斯曼对过滤器理论进行了修正,提成了衰减理论。他认为过滤器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进行工作的,而是按衰减的方式工作的。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的信息并不是完全消失,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并且,他假定,人们长时记忆中的项目具有不同的激活阈限。因此,即使有的信息强度减弱了,但是由于激活阈限很低(如名字、火警电话灯),仍然能够得到激活。过滤器在信息加工中的位置,他认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语言分析前的外周过滤器,一种是语言分析后的中枢过滤器。过滤理论和衰减理论虽然对过滤装置的作用和位置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想通之处:(1)两种理论都假定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在对信息进行过滤或衰减。(2)两种理论都认为信息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之前,只有经过选择的信息才能进一步加工。后期选择理论多伊奇等人认为,所以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以到达高级分析的水平,因而得到完全的加工。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他们假设中枢的分析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是输出是按重要性来的,对重要刺激作出反应,对不重要的刺激不做反应。如果有更重要的刺激就会挤掉原来重要的刺激,做另外的反应,因此,注意是对反应的选择。多阶段选择理论约翰斯顿等人认为前三个理论对于注意选择阶段的限定过于刻板,他认为注意选择可以在不同的加工阶段发生,我们称之为多阶段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选择发生的阶段以来与当前任务的要求,而且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阶段也越多。2、侧重于分配性注意的理论 认知资源理论 卡尼曼认为,注意是人能用于执行任务的数量有限的资源或能量。为了完整的识别一个刺激,就需要资源。如果刺激较复杂,需要的资源就多。如果同时呈现的几种复杂的刺激,资源会很快耗尽。如果给资源已经耗尽的人再呈现刺激,这些刺激就不能被加工。这种理论成为认知资源理论或能量分配模型。卡尼曼认为认知资源或能力是一般的,而不是特殊的,并且他预言:(1)由竞争的刺激源产生的干扰不是特殊的。人同时做两件事情感到困难并非由任务干扰引起,而是因为任务所需资源超过了资源总量。(2)当加工需要的资源超过人本身拥有的资源综合,而人又试图同时做第二项任务,那么第一项任务的成绩将会下降。双加工理论人类存在两类认知加工: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自动加工不需要注意,因而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控制加工需要注意,也受认知资源的限制,可随环境变化随时进行调整。意识加工经过大量练习可以转化成自动加工。交替反应说罗杰斯等人提出,在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一种独立的心理机制。这种机制每次运作只对一个刺激反应,只能在完成一项任务后进行第二项任务。但由于交替时间非常短,人们无法觉察。因此,注意分配实际上是一种时间的分配。交替任务说合心理不应期(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 PRP)效应理论的观点比较相似。当人们试图同时完成两件快速任务时,会出现短暂的心理不应期,正是由于这种心理不应期导致了双作业任务难以完成。三、感觉理论(一)感觉编码理论:1、缪勒的特殊神经能量学说 缪勒认为,各种感觉神经都具有自己的特殊能量,它们在性质上相互区别。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不同产生其他感觉。因此,不同质的刺激可能引起同一感觉,同一性质的刺激作用于不同的感觉通道也会引发不同的感觉。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也不同,由此引发的感觉也不同。缪勒首先提出了感觉器官专门化的问题,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对后续的感觉研究产生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缪勒认为感觉并不决定于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就具有客观事物不可知的错误结论。事实上,人脑对神经信号的加工是一种译码过程,他能揭示这种神经信号所代表的现实刺激物的特征,帮助人们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因此,感觉的性质不是由感觉神经的特殊能量决定,而是由客观世界刺激的性质决定的。2、特异化理论 认为不同性质的感觉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有些神经元传递好色信息,有些神经元传递甜味信息,当这些神经元分别被激活是,神经系统把他们的激活分别解释为“红”和“甜”。3、模式理论或模块理论 认为编码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红光不仅引起某种神经元的激活,而起引起相应的一组神经元的激活,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已。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才产生了红色感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不同感觉系统中,神经系统同时采用了特异性编码和模式编码。(二)韦伯定律 费希纳定律 斯蒂文斯定律 韦伯定律:德国心理学家韦伯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对刺激的差别感觉,不取决于刺激增加的绝对数量,而取决于刺激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例。如果以I代表原刺激量,以I代表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那么在一定范围内,差别是一个常数K,K=I/I。该公式就是韦伯定律。后来的研究表明,韦伯定律仅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费希纳定律:费希纳定律主要解决刺激曾量和感觉曾量之间关系的问题。费希纳假设,每个最小可觉差代表一个感觉单位,任何感觉的强度都可以用阈限上增加的最小可觉差决定。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上相等,大的感觉可以作为许多感觉单位的总和。他运用积分运算,在韦伯定律上推出了一个代表感觉大小和刺激强度之间关系的公式:S=KlgI+C。这个公式表明,感觉大小和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这就是费希纳的对数定律。它表明,如果要使刺激引起的感觉大小增加一倍,则刺激强度必须增加10倍,即当刺激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大小只按算术级数增加。费希纳定律也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斯蒂文斯定律:斯蒂文斯认为,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即知觉大小和刺激乘方成正比。P=KIn 即为斯蒂文斯定律。乘方定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上,它可以说明对刺激大小的主观尺度可根据刺激物物理强度的乘方来标定。时间上,它可以为某些工程计算提供依据。但是,用数量估计法得到的乘方定律,不能不受背景效应和反应偏向的影响。有人指出:(1)小范围刺激比大范围刺激会产生更陡峭的乘方函数,即较大指数。(2)当刺激接近于绝对感觉阈限时,乘方函数的斜率较大。(3)选定的标准刺激越大,乘方函数的斜率越陡峭。可见,在不同刺激条件下,感觉乘方函数的指数是变化的。 (三) 色觉理论 三色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根据红、绿、蓝三原色可产生各种色调及灰色的颜色混合规律,提出在人的视网膜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感受器,他们分别对一种波长的光敏感。当他们分别受到不同光的刺激时,就会产生不同颜色的感觉。后来,生物学家赫尔姆霍兹摈弃了一种感受器只对一种波长的光敏感的观念,假定三种感受器对各种波长的光都有反应,但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当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三种感受器中引起兴奋。如果三种感受器的兴奋程度相同,将引起非彩色的感觉;如果三种感受器兴奋程度不同,将引起各种颜色感觉,同时产生明度感觉,所产生的颜色感觉的色调由各种不同的感受器参与活动的比例决定。三色说最大的优点是说明了颜色混合的现象。三色说的明显缺陷是,人们找不到支持三色说的生物学证据。四色说:黑林认为颜色现象总是以红-绿、黄-蓝、黑-白成对的关系发生,因而假定视网膜中有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这三对视素的代谢作用包括建设(同化)和破坏(异化)两种对立过程,由此产生各种色觉。光刺激破坏白-黑视素,引起神经冲动产生黑色感觉。对红-绿视素,红光起破坏作用,绿光起建设作用。对黄-蓝视素,黄光起破坏作用,蓝光起建设作用。因为每种颜色都有一定明度,即有白色成分,所以每种颜色不仅影响本身视素的活动,而且也影响黑-白视素的活动。四色说可以很好的介绍色盲现象,也可以解释视觉负后像和对比现象,但是四色说也缺乏生物学证据。现代对立色理论:赫尔维奇和詹米逊在概括现代生物学研究基础上,试图将两种理论统一起来,提出了现代的对立色理论。现代对立色理论认为,色觉信息加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视网膜上有红、绿、蓝三种椎体细胞,他们分别对长波、中波和短波敏感,他们有选择地对光谱的不同波长反应,同时又可单独产生黑白反应。第二阶段,神经兴奋由感受器向中枢传导的通道上,存在着三种对立细胞,即黑-白、红-绿,和蓝-黄。每种感受器都有三种输出,分别和三种对立细胞相联系。20世纪50年代,人们在生物学中的发现可以进一步证明色觉机制可能在感受器水平上是三色的,在视觉传导通路水平是四色的,颜色视觉机制的最后阶段发生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四)听觉理论 频率说或电话理论:该理论认为声音频率由听觉神经细胞神经冲动发出的速度来编码。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听觉神经确实可以编码声音频率。不同神经元对不同声音频率具有最大敏感性。但是神经元的冲动发放频率是有局限的,不可能完全和声音频率匹配。因此,韦佛尔对频率说进行了修正,提出了神经齐射说。即当声音在400赫兹一下,每个神经元的神经冲动发放频率可以与声音频率相对应。声音频率升高,神经元之间通过联合来反应。位置说包含共鸣说和行波说。共鸣说认为,人耳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能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共鸣理论强调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音调听觉的作用。后来,有人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说。声波振动引起基底膜振动。振动从耳蜗底开始,向蜗顶推进,振动幅度逐渐升高。振动运动到基底膜某个部位时,振幅达到最大,然后停止并消失。由于外来声波频率不同,最大振幅所在位置也不同。不同的位置实现了对不同频率声波的分析。一般认为,听觉器官对声音频率的加工是频率说和位置说的结合。当声波低于500赫兹时,频率说是正确的;频率高于500赫兹时,位置与频率都发挥作用;声音超过5000赫兹时,位置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也有观点认为,听觉信息在基底膜上是行波说,在神经传导通路上是频率说。 四、知觉(一)知觉加工的形式: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综合和解释,知觉加工有不同的种类和形式。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在知觉环境良好、事物特征清晰的情况下,知觉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这种自动化过程不产生意识。人只能意识到知觉内容,意识不到知觉过程。这种加工叫做自动加工。当知觉环境条件较差,事物特征模糊的情况下,知觉过程需要注意和思维参与,人需要在有限的感觉信息基础上提取假设,再考验假设。这种加工叫控制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当人脑对事物特征进行分析时,沿着由具体到抽象的方向进行。这种由刺激物具体特征开始进行到越来越抽象的水平的加工叫自下而又的加工,又称数据驱动加工。知觉还依赖于知觉者自身的一些因素。人的知识经验、需要、兴趣和爱好,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和期待等,无不对知觉过程的结果产生影响。人脑不仅要加工来自外部和内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存储的信息。这种加工叫自上而下的加工和概念驱动加工。系列加工和平行加工系列加工指人脑依次加工事物的属性,最后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整体形象。平行加工指人脑同时对事物多方面的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即同时注意到事物各个部分、各个方面。 (二)知觉的心理机制 建构主义观点 建构注意认为,知觉是在感觉信息基础上建构出来的。人们知觉到的不是事物或事物的全部,而只是一些感觉信息的“碎片”,人将这些“碎片”整合,形成一个与真实事物或事件接近的知觉。由于建构作用,人们能将一些不连续的线段知觉形成某一图形。知觉计算的观点1、模板说:模板说是根据机器的识别模式提出的。它认为,人的记忆系统中有各式各样能识别外界刺激的模板。如果传入刺激与记忆模板匹配,该信息就得到破译和接受。从生理机制来看,这些模板由按一定结构组成的觉察细胞群组成。2、原型说:原型说与模板说不同,它不是刺激的内部拷贝,而是表示某个或某类刺激基本成分的抽象物。原型说认为,人可能更多地采用记忆系统中的原型来识别外界输入的信息。外界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的原型只要有相似之处,就能被识别。3、特征分析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觉是特征分析的过程。特征是构成任何事物的基本单元。视觉识别模型是由一群有不同功能的映像鬼、特征鬼、认知鬼和决策鬼组成。映像鬼的任务是登记进入眼睛的视觉信息,形成视觉的心理表象;特征鬼能辨认出图形的某一方面,有的辨认线,有的辨认角;认知鬼在映像鬼和特征鬼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原型匹配;最后由决策鬼进行裁决和判断。这一模型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相互作用理论 这种理论强调知觉中感觉因素和非感觉因素的交互作用。即知觉是由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共同决定的。(三)错觉的解释理论 对错觉目前主要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把错觉归结为刺激取样的误差;第二种把错觉归结为知觉系统的神经生理学原因;第三种用认知观点来解释。 眼动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是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做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特定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和范围,造成取样误差,因而产生各种错觉。该理论在解释有些错觉时非常有道理,但是却无法解释在眼动无法产生的条件下仍产生错觉的现象。于是,人们提出了准备性假说来修正这一理论。准备性假说认为,错觉是由神经中枢给眼动发出不合适的运动指令造成的。只要有这种眼动的准备性,即使眼睛实际没动,错觉也会产生。这种假设还没有被充分证实。 神经抑制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两个轮廓相互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刺激的细胞的活动,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人们看到的轮廓发生了相对位移,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各种错觉。 认知理论 1、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错觉具有认知根源。在某种意义上,错觉是人们误用知觉恒常性的结果。常性误用理论把错觉和知觉恒常性联系在一起,强调了深度线索在错觉产生中的作用,因而也叫深度加工理论。 2、模糊解释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解释。错觉是由于对视像的模糊解释而产生的。由于空间视觉形象在许多情况下是模糊的,于是视觉系统对网膜的输入信息有一个先天的模糊处理机制。即对于某个输入的视像,可以有不同的三维结构的解释。在一般情况下,视觉系统都接受了正确解释,但是一旦发生错误,错觉便发生了。五、记忆 记忆是人脑中对过去经验的反应,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和感知觉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属于人的认知过程。但它又和感知觉不同,感知觉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知,相当于信息的输入,而记忆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认知,相当于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 记忆的分类: 1、形象记忆、词语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2、无意记忆、有意记忆 3、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4、感觉意义、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5、图尔文对长时记忆的分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6、安德森对长时记忆的分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一)图尔文多重记忆系统理论 图尔文认为,人类记忆至少存在5个系统,分别是程序性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其中,程序记忆系统包括行为和认知动作,其他四种系统都属于认知表征系统。这两类系统的区别在于:四种认知表征系统可以通过命题或其他符号形式的学习发生变化,而程序性记忆系统则通过熟练的行为和认知程序来表达。在上述五种系统中,在进化和人类个体心理发生上有先后的次序,程序记忆系统和知觉表征系统发生较早,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效用;初级记忆系统和情境记忆系统发生地较晚,生物学效用较低。发生较晚的记忆系统的某些操作依赖于发生较早的记忆系统的操作,而发生较早的记忆系统的错做基本上独立于较晚记忆系统的操作。系统其他名称子系统提取方式程序记忆系统非陈述性记忆运动技能 认知技能简单条件反射简单联想学习内隐地知觉表征系统启动效应结构描述视觉的字词形式听觉的字词形式内隐地语义记忆系统一般记忆事实记忆知识记忆空间的关系的内隐地初级记忆系统工作记忆短时记忆视觉的听觉的外显地情景记忆系统个人记忆自传性记忆事件记忆外显地图尔文提出了SPI(serial parallel independent)来说明记忆过程和记忆系统的关系该模型的核心假设是:不同认知系统之间的关系是过程特异的,系统之间的关系依赖于过程的性质。它假定:1、信息以串行方式进入记忆系统,在一个记忆系统中的编码依赖于在其它系统中信息是否得到成功加工,即一个系统的输出提供给另一个系统的输入。2、在不同系统中信息以并行方式存储。系统中信息的性质由原初信息的性质和系统特性决定。3、提取一个系统中的信息不会牵连其他系统中相应信息的提取,提取过程是相互独立的。SPI模型假定,多重记忆系统并行存在于人的不同脑区中。近年来的研究支持这一观点。另外,由于SPI模型假定信息是被串行编码的,所以它预言:当进化和发展较迟的系统出现功能障碍时,进化和发展都较早的系统仍能获得信息,但相反的情形不会发生。这一预言也为很多研究结果证实。SPI模型还可以解释很多获得与提取脑中信息的不对称现象。短时记忆的遗忘说有消退说和干扰说,后来的实验结果证明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干扰而不是由于消退。短时记忆的提取有三种理论,分别是平行扫描说、自动停止系列扫描和完全系列扫描。实验结果支持完全系列扫描。(二)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理论1、完全表现说:该理论认为,人可以将视觉和演员材料转化为表象,然后再将表现存储在记忆中,即信息在脑中是严格按照表象来表征的。2、双重编码理论:该理论认为,长时记忆分为两个系统,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对具体事物或时间的编码、传递、存储用的是表象系统。加工和存储言语信息,用的是言语系统。两个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一个系统的活动可以引起另一个系统的活动,不同种类的刺激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征。3、概念命题说:该理论认为,长时记忆存储的既非表象,也非言语,而是一种抽象意义。这种抽象意义可以用概念组成的命题网络表示,所以也叫命题表征。命题是长时记忆的核心。命题的特征是:(1)它是抽象的,它代表一个思想而表示特殊系列的词或意向。(2)它由规则控制,命题建构必须和一系列规则一致。(3)它可以被分派一个真值。4、图式理论:人脑中表征一般概念的结构是图式。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知识经验是以一般概念形式存储在头脑中的。知识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心理结构的网络。这种心理结构就是图式。图式具有以下特征:(1)图式具有变量(2)图式具有等级结构(3)图式的等级结构处于动态的相互联系之中(4)图式是一种主动的计算装置。脚本和故事语法都是一种图式。(三)长时记忆的遗忘1、衰退说:该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由于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于最后消退的结果。这种看法虽接近常识,但是由于难以用实验证实,也与某些客观事实不符而存在缺陷。2、干扰说:该理论认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是遗忘的主要原因。一旦干扰解除,记忆就可以恢复。这种理论得到较多实验证据支持。3、提取失败说:该理论认为,遗忘不是由于记忆痕迹衰退,而是失去了提取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就好像忘记了将物品放在什么地方,怎么也找不到一样。一旦有了提取线索,信息就可以被提取出来。这种理论认为,所有学习都发生在一定情境中,人们根据当时的知觉环境对信息进行编码。遗忘是由于提取信息不能匹配记忆中的编码性质,而不是信息遗忘了。4、动机说:弗洛伊德认为,任何遗忘都有动机,我们记不起是因为我们不想记,于是便把信息压抑到潜意识中去。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就可以恢复。5、同化说:上述四种理论都把遗忘看成一种消极现象。但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却对遗忘持有一种积极态度。他认为,人在记忆中具有积极能动性。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在有意义学习中,新旧知识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人们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不是零碎知识,而是经过转换的较为一般性的观念结构。人们遗忘的往往是一些被较为高级观念所替代的低一级观念,从而减轻了记忆负担。这种理论与有意义学习中具体事实容易遗忘,而一般概念和原理不易遗忘的情形吻合。(四)内隐记忆理论(要充实)1、多重记忆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的子系统。图尔文等人提出,启动效应代表一种新的记忆系统,即知觉表征系统。这种系统独立存在,与外显记忆有不同的机制。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得到了许多神经生理学家的支持。2、加工说:该理论认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性分离反应了两类测验所要求的加工不同,并不说明记忆中存在机能上独立的两个不同的子系统。Roegider认为,外显记忆测验要求概念驱动加工。概念驱动加工要求有意义的加工、精细编码和心理意象等加工,这些加工提高了外显记忆成绩。与此相反,内隐记忆测验依赖于学习与测验时知觉过程的匹配。许多内隐记忆测验几乎都是提取过去经验中的知觉成分。因此,内隐记忆测验要求材料驱动加工。所以,影响概念加工的各种变量对内隐记忆测验就没有影响,而知觉和行为方面的变量对内隐记忆就会有很大影响。3、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区别:学习和测验呈现方式的变化对两种记忆有不同影响。马正平和杨治良发现,被试的内隐记忆成绩明显受通道变换影响,而外显记忆成绩则不受通道变换影响。加工水平对两种记忆有不同影响。格拉芙发现,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对对外显记忆效果影响大,对内隐记忆效果影响小。两种记忆保持时间不同。外显记忆的回忆量随学习和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延长而减少。但内隐记忆却可以保持较长时间。干扰因素对两种记忆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无关信息干扰,但无关信息却很少影响内隐记忆。(五)元记忆元记忆是元认知的一种重要形式,指人对自己记忆系统的认知和对记忆过程的监控。人的记忆系统可以分为元记忆和客体记忆。客体记忆是对客体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信息加工过程,而元记忆则是人对自己的客体记忆的认知、监视和控制。元记忆有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元记忆知识、元记忆监控和元记忆控制。元记忆知识指个人所具有的与记忆活动有关的知识和信念,包括有关记忆中人的因素、记忆目标和内容、记忆策略和方法三个方面。元记忆监测是指对记忆状态的各种监测性判断及伴随的情感体验。元记忆监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回溯性监测,如对回忆、再认的答案作出正确与否的信心判断;一类是预见性监测,包括学习难易度判断(easy of learning judgment, EOJ)、学习结果判断(judgment of learning, JOL)和晓感判断(feeling of knowing, FOK)。EOJ是在学习或识记之前,对所要识记项目的难易程度的判断;JOL是对当前已经学得的项目,在以后回忆中作出判断;FOK是对当前回忆不出,但又有一定“知道感”的项目,在以后再认测验中的成绩的判断。元记忆控制是指在元记忆监测基础上,激活已有的元记忆知识,对记忆过程进行有意识的组织和调节过程。控制作用在记忆加工中体现为5种形式:(1)确定学习的目标和计划(2)确定学习时间的分配(3)确定信息加工的类型(4)选择加工策略(5)发动、继续或中止识记或者提取过程。以上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元记忆知识是基础,对记忆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要以掌握一定的元记忆知识为前提;而元记忆监测和控制又可以激活有关的元记忆知识。元记忆的监测和控制由元水平和客体水平之间的信息流的方向决定。(六)元记忆的机制 1、痕迹接通说:被试在回忆提取失败时,实际上对要回忆项目的痕迹有部分接通,这是进行FOK判断的依据。这些依据可能包括阈下痕迹强度的水平、痕迹中残留的语义或物理特征等。痕迹接通说又包括很多假说,其中靶项目提取可能假说是目前痕迹接通说中研究得较多的一种。这种假说认为,FOK判断登记的高低由所识记靶项目的记忆强度决定。FOK判断与再认和回忆一样,都由靶子信息决定。FOK是记忆储存的一个准确指标。痕迹接通说得到很多实验结果的支持。2、推论说:FOK并非由靶子本身残留痕迹的接通引起,而是由记忆中与靶子相关的信息引起。这些相关信息包括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情境信息、启动问题和靶子回忆线索的相似性以及被试关于问题领域的一半专业知识。FOK判断是根据相关信息推断所要提取的项目信息的记忆情况,这种推论是产生FOK判断的基础。3、可接近性模型:FOK判断依赖于与靶子有关的部分信息的总的可接近性,FOK的判断建立在可接近信息量的多少和强度的基础上。(七)虚假记忆 六、表象(一)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关于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比较典型的有谢波德的“心理旋转”研究,佩奥的双重编码理论研究,柯斯林的“心理扫描”研究等。1、表象和知觉机能等价论长期以来,心理学将表象和知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表象看作室已经贮存的知觉像的再现(记忆表象),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想象表象)。目前在认知心理学中,对表象还有很多争议,但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表象和知觉是联系在一起的,将表象看作是类似知觉的信息表征。奈瑟认为,表象活动应用知觉的某些认知过程,只不过这时没有引起知觉的刺激输入而已。1976年,他又进一步将表象看作是由相应知识所激活的对知觉的期待,这样就把表象和知觉的自上而下的加工联系起来。柯斯林将视觉表象看成类似于视知觉的人脑中的图画,或者类似图画的信息表征。表象是一个种独特的信息表征形式并有其加工过程。这些观点都强调表象和知觉的机能等价。柯斯林通过自己的实验证明了表象和知觉等价的理论。信息表征除表象外,还有抽象的命题表征。命题表征几乎得到所有心理学家的承认,而对于表象是否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表征却又争议。有些心理学家不承认表象的独立地位,反对将表象看做类似知觉的心理表征。应当承认,命题表征的确可以说明表象表征涉及的一些现象,但是无法说明或不能圆满说明另一些现象。事实上,对某些现象,表象表征比命题表征可提供更好的解释,因此表象表征难以否定。2、双重编码理论佩奥的双重编码理论也十分强调表象的作用。佩奥认为,人脑中存在两种信息编码和贮存系统。一个表象系统,它对具体的客体或事件信息进行编码、贮存、转换和提取,其表征类似知觉;一个是言语符号系统,用言语听觉、抽象概念或命题形式进行信息加工。在信息加工中,两种系统可以重叠,也可能其中一种占优势。在一定条件下,表象和言语可以互译,言语可以通过译码以性感形象再现,表象也可用言语形式贮存起来。七、概念的心理表征概念的心理表征即概念结构,主要涉及概念由那些因素构成以及这些因素间的关系。关于概念的心理表征,目前心理学中有三种理论:特征论、解释论、网络论。(一)特征理论特征理论的共同特点是认为概念由特征构成。但特征如何组成概念,不同理论的看法却有差异。1、特征表说这种理论由波纳等人提出。他们认为,概念有许多特征,特征是意义的最小单位。特征分为两类:定义特征和特异特征。定义特征是定义一个概念所必需的特征,相当于概念的本质特征;特异特征对定义一个概念并不必要,但有一定的描述功能,相当于概念的非本质特征。特征表说能够很好地解释科学概念和人工概念的结构,由于某些自然概念的定义特征不易确定,所以特征表说不适用于某些自然概念或现实概念。2、原型说这种理论由罗施等人提出。罗施等人认为,概念并非由定义特征表征,因为某些自然概念的定义特征常常难以确定。概念是以原型即它的最佳实例来表征。人主要从最能说明概念的一个典型实例来理解概念。原型说能够较好地解释自然概念的结构,但是由于某些抽象概念的原型常难以确定,所以原型说只适用于部分自然概念。3、样例说麦丁否认概念可以表示为单一的心理表征,认为概念表征由它的所有样例组成。如“鸟”的概念不仅包括麻雀,知更鸟的表征,而且还包括鸵鸟、企鹅的表征。当人们发现一只新鸟时,如果它和鸟的某个样例共享最多的特征,就可以把它归到这个样例。上述三种理论同属特征理论,所不同的是,定义理论认为要成为一个类别的成员鼻血具备必须的和充分的特征,原型理论认为事物必须与原型有较多的特征重叠才能成为类别成员,而样例理论则认为事物要成为类别成员,必须与概念的任一样例的心理表征重叠。以特征为基础的概念理论存在明显问题。第一,什么是特征?很难找到一个客观的非人为的特征。第二,特征的选择和权重往往取决于语境和作业。第三,当人们考虑概念组织时,有比特征提取和匹配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分类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情境影响。正是这一认识使概念理论经历了一场革命,实现了以相似性为基础的概念观向以解释为基础的概念观转变。(二)解释理论1、心理本质论认为人们根据自己关于客观世界的理论组织概念。创造某个概念并非是提出一堆独立的特征,而是提出关于某个事物结构的理论,是理论使特征变得相关。麦丁指出:“物体之所以成为物体,是因为他们有本质、有基本特性,而人们正是按照这个看法来行动的。”人们对分类需要有一定的理由或解释。人们以理论或对本质属性的信念来称呼和归类物体,特征关系只是理论的副产品,理论构成概念的本质。2、心理语境论认为由目标或文化规定的语境可以提供概念里特征间的连接和类别里概念间的连接。使概念和类别联系起来的是人们关于目标的知识。知识制约人对特征的选择,并在一个下把他们捆绑起来。能成为概念关系的知识基础的不仅是语境目标和记忆,还可以是文化目标。人的概念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复杂性。人以事物特征和知识经验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分类系统。这些理论适合解释知识经验和语境的影响。(三)网络论网络论的代表是柯林斯等人提出的层次网络模型。这个模型最初是针对言语理解的计算机模型提出的,后来被用来说明概念结构。在模型中,概念以结点形式储存在概念网络中,每个概念都具有一定特征。各类属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在一起,概念间通过连线表示他们的类属关系,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概念网络。在网络中,层次越高的概念,抽象概括水平也越高。层次网络模型可以说明概念间的关系,并刺激了大量关于概念结构的研究。但是这个理论在解释典型性效应、熟悉性效应和否定效应是存在局限。因此,层次网络模型很快就被激活扩散模型和两个网络系统的理论所替代了。(四)激活扩散模型(五)两个网络系统八、语言 (一)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 (二)言语产生的阶段理论1、佛洛姆(fromkin)的七阶段模型:(1)选择意义。在这一阶段,说话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对听话人的了解和谈话所处的语境,从记忆存储库中提取信息,选择所要表达的意义。(2)产生句法结构。在这一阶段,说话者根据要表达的意义选择一定的句法结构。(3)选择内容词。选择内容词的词干,并将它们插入句法结构中。(4)说明单词的形态。如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等。(5)产生因素结构,给每个单词赋予一个因素串,表明单词的读音。(6)选择运动指令。将因素表征编码成一套运动指令,以支配发音器官的运动。(7)发出句子。发音器官执行运动指令,说出句子。2、格瑞特(garrett)的三阶段五水平模型:(1)概念化阶段,这一阶段对应的是信息水平,在这一水平上产生交际的意图和内容。(2)形式化阶段:这个阶段对应的是功能水平、位置水平和声音水平。功能水平选择句法,位置水平将词安排进句法结构中,声音水平将句子转化为声音。(3)发音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语言器官的肌肉运动将句子表达出来。格瑞特认为,语言产生的加工是系列的。3、安德森的三个阶段模型:(1)构造阶段:说话者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2)转化阶段:说话者运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形式。(3)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说出来。4、戴尔的四水平模型:(1)语义水平:确定要表达的意义。(2)句法水平:为词语选择适当的句法结构。(3)语素水平:确定名词的单复数和动词的时态。(4)语音水平:提取语音和发出声音。戴尔的模型是一个平行加工的模型,在四种水平的加工中存在着交互作用。5、勒韦尔特的言语产生模型:勒韦尔特提出一个与格瑞特的三阶段模型很相似的言语产生模型。他认为,言语产生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1)概念化阶段:对所要表达的概念产生前词汇信息。(2)形式化阶段:把前词汇信息映射到语言形式上,选择词汇,确定句法特征。(3)发音阶段:通过发音器官的活动把语音发出。1999年,他和合作者们又提出一个更为精细的语言产生的模型。6、书面语言产生的模型:1、计划。包括确定目的,形成思想,组织思想。2、转换。即句子产生的过程。3、检查。指评价和编辑的过程。这三个阶段并非是线性的,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经常在这些不同的活动之间转换。这些阶段和说话过程的阶段有重叠,但是在写作和说话之间还是存在着重要差异,特别是在计划阶段和检查阶段。由于在写作过程中没有来自语言接受者的反馈,写作者在计划阶段必须充分考虑到听众,而且在检查阶段也要仔细审查所要写出来的东西是否符合听众和写作的目的。九、动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成5个等级,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低级需要,其他三种需要是高级需要。高级和低级需要之间的关系是: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需要层次上升,力量相应减弱。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高级需要满足后,低级需要依然存在,但是对行为的影响降低了在从动物到人的进化过程中,高级需要出现较晚。在个体发展过程中,高级需要也出现较晚。低级需要关系到个人生存,也叫缺失需要,高级需要也叫生长需要。马斯洛并没有将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绝对对立起来。他认为,在人的高级需要产生之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地得到满足就可以了。另外,人的需要结构也具有明确的个体差异,并非都是正三角形结构,也有可能是倒三角形和菱形。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有局限。首先,他只强调个人需要,没有考虑到社会实践对人的需要的制约以及人的需要的社会性。其次,他过于强调个人的内在价值,他的自我实现论并没有突破西方个人本为的束缚。再次,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统统说成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这就模糊了人的生物学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差别,降低了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对人的需要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二)动机理论1、本能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许多心理学家从本能角度来解释行为。詹姆斯提出,人的行为依赖本能指引,人除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生物本能外,还具有许多社会本能,如爱、社交、同情、诚实等。麦独孤则提出了系统的本能理论。他认为,人类所有行为都以本能为基础。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和意志也由本能形成。佛洛依德也将人类行为的原因归结为本能合群等。他认为,人的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