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中历史水平考查漏补缺.ppt_第1页
2016年高中历史水平考查漏补缺.ppt_第2页
2016年高中历史水平考查漏补缺.ppt_第3页
2016年高中历史水平考查漏补缺.ppt_第4页
2016年高中历史水平考查漏补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查漏补缺,2016年广东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知识点一,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是_,受_限制,统而不治。_控制立法、财政大权,以_为首的内阁掌握行政权,司法权独立的一种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国王,法律,议会,首相,英国,德意志帝国,背景: 法律保证: 内容: 特点:,议会制度、资产阶级革命 (光荣革命结束),权利法案,实行责任制内阁(显著特点) 内阁首脑是首相(实权) 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 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物,三次王朝战争,德意志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掌握大权,议会作用小 内阁首脑宰相对皇帝负责 议会为两院制(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内容,限制王权,保障议会权力至上,特点: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保留浓厚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军国主义的倾向明显,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对议会负责,内阁,组织内阁,内阁与首相共进退,对议会集体负责,国王,形式任命,统而不治,掌握国家大权,监督内阁,国家权力中心,内阁和国王、议会之间的关系,首相,内阁,共进退 内阁下台,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议会,行 政 权,皇帝,宰相,世袭,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统帅军队,权力巨大。,由皇帝任命,掌握行政大权,是内阁首脑,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立 法 权,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权力较大,未经联邦议会同意,任何法律均无效。,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权力小,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不拥有任何行政权监督权。,2、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3、内容:,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实行联邦制国家,共和制:与君主制对立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国家不设君主,而是采取_ 的形式,国家元首由_ 产生的一种政治体制。,共和国,选举,美国,法国,背景,法律保证,美国独立战争、邦联制,1787年宪法,联邦制原则,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权在资产阶级和封建保守势力,反复易手,共和之路十分艰难,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联邦政府,各州政府,(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国会,联邦法院,美国联邦政府,总统,实行三权分立,总统 (行政权),国会 (立法权),最高法院 (司法权),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可以解释一切法律和条约,总统任命的法官须经参议院确认,可否决国会的法律,国会可以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可以弹劾总统,总统任命大法官,联邦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行使最高审判权,分权制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间接选出,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普选产生,可提出通过法案,但受到参议院和总统的控制,行政,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统),参议院:,众议院:,立法,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负责,选出,(议会),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近代的时限:1840鸦片战争1949新中国成立,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单元线索:,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知识点二,列强 侵略,中国社 会性质 变化,民族 奋起,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第二次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甲午中日 战争 马关条约,八国联军 侵华 辛丑条约,列强 加紧 掠夺,开始沦 为半殖 半封社会,半殖半封 进一步 加深,半殖半封 大大加深,完全陷入 半殖半封 深渊,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 运动,辛亥革命,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商品输出为主,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输出为主,旧民主主义革命,巴黎和会,日本全面 侵华,中华民族由 衰弱走向 复兴,抗日战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虎门销烟,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英国,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清廷堕落为”洋人朝廷,成为帝 统治的工具。完全沦为半殖半封,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英法联军,公使驻北京、外船在长江通航、外国人在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天津) 开天津,割九龙,赔八百万(北京),朝鲜东学党起义,发展资本主义 侵华野心蓄谋已久。,日本,八国联军,割辽、台、澎;赔二亿、开埠、设厂,侵略深入内地,阻碍民族资发展,掀起瓜分中国。半殖半封大大加深,镇压义和团运动,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赔4.5亿;设使馆界;拆京沽炮台;驻兵京山海关铁路沿线;禁反帝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交部,破坏中国领土、贸易、关税、司法主权。开始沦为半殖半封,清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反抗。半殖半封加深,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 壮大;工人运动,德古典哲学 英古典政治经济学 空前,马、恩实践,马克思主义诞生 共产党宣言 (1848),肯定资的积极作用 揭示社取代资规律 宣告工人阶级历史使命 号召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理 论,实 践,巴 黎 公 社,十 月 革 命,社会背景,革命措施,失败原因,历史意义,历史条件,革命进程,意义影响,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 科学理论指导,意 义,知识点三,建立 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苏联及其盟国方面,美国及其盟国方面,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3)标志冷战正式开始,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1949),政治上: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1947,9),经济上: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军事上: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1955),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冷战表现),“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 (信号),知识点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间,历史事件,世界市场发展特征,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雏形开始形成,1618世纪,殖民扩张,拓展,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20世纪初,最终确立,知识点五,20世纪70年代以后 第三次科技革命 全球化(多极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知识点六,曲折发展凋谢萎缩,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 试行 先是在安徽、四川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推广 普遍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全面展开)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把企业搞活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经济 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土地公有制,内容,知识点七,兰州,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城市,沿边城市,内地省会城市,开放,三级跳!,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中华第一楼” 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塔” 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成就: 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五、通讯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 1、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 条有线电报线 2、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3、20世纪初,清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 市内电话 4、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知识点八,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事业 1895.2,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中国电影的起步 1905年11月定军山 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2、电视事业 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一、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具体原因 贫富差距过大限制社会购买力,造成市场萎缩 分期付款过度膨胀,盲目扩大生产加剧矛盾 股票投机活动过度,金融市场稳定受到严重冲击 直接原因 供需矛盾 2、概况 时间、地点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 表现:全面经济危机 金融工业农业-生活 美国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特点 范围特别广 破坏性特别大 持续时间特别长 4、影响,知识点九,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凯恩斯主义-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 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原因 政府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 2、混合经济(70年代初)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 原因 70年代初经济危机,出现“滞胀”现象,2、“新经济”的出现 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长达十年的繁荣,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国内外敌人不甘心失败,企图扼杀新生政权 长期战争经济严重破坏 2、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 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化 流通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普遍义务劳动 3、特点 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战争导致经济的严重破坏,引发经济危机 经济困难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适应战后需要而引发政治危机 1921年苏俄兵变,知识点十,2、概况(时间)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 3、内容 农业 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工业 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矿产等 流通 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废除实物分配制 4、特点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5、 新经济政策的作用,苏俄(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17,1921,1925,1953,1964,1982,战时共产主义,列宁,斯大林,赫鲁 晓夫,勃列 日涅夫,1991,戈尔 巴乔夫,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改革:重视农业,改革:重视工业,突破体制,但背离方向,社会主义方向,没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三大支柱,货币,金融,以美国为主导,贸易,形成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知识点十一,1、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经济区域 集团化: 经济全球化,欧共同体-欧盟,亚太地区:,东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2、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对比,知识点十二,人物,主张,相似点,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法律应是理性的体现,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倡导君主立宪制;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认为人类不平等根源在于财产私有制,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权在民,天赋人权;要自由也要自律,康德 (德意志),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否定教权主义,提倡民主政治、自由平等,法治,启蒙运动的代表及其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 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器物,制度,思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深化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思 想 近 代 化,知识点十三,近代学习西方的历程(归纳),学习西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