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数学模型研究_第1页
生物数学模型研究_第2页
生物数学模型研究_第3页
生物数学模型研究_第4页
生物数学模型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部分离散的单种群模型的研究摘 要 生物数学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和解决生物学问题,并对与生物有关的数学方法进行理论研究的一门学科。生命现象是非常复杂的,从生物学中提出的数学问题往往也是比较复杂,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工作,建立模型于是成了必需。数学模型能定量地描述生物现象,一个复杂的生物学问题借助数学模型能转变成一个数学问题,通过对数学模型的逻辑推理、求解和运算,通过获得的理论知识对生命或非生命现象进行研究。1. 单种群模型建立的一般性原理衡量一个模型是否完善的标准是看该模型是否是最一般化、最真实、最实用和最简单。为了使一个模型是有用的,并且是成功的,我们认为一个好的单种群模型应该满足:1. 准确刻画自然现象并与实验数据相吻合;2. 帮助理解未知的种群动态行为;3. 能够自然地得到推广和改进并能考虑复杂的种内相互作用。以下是建立单种群模型的几个基本原理。(1) 原理一:指数增长;自然界中很多物种或个体都是以指数或几何级数增长的。(2) 原理二:合作;生物种群为了生存、繁殖和防御外敌侵犯,个体之间需要有共同的合作行动。(3) 原理三:种内竞争;物种竞争也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比如,雄蝗虫为争夺雌蝗虫所发生的竞争以及雌蝗虫为了竞争产卵场所而发生的争夺空间的竞争等,都限制了蝗虫生物潜能的发挥。2. 离散Malthus人口模型和Berverton-Holt模型 提到具有离散特征的单种群模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离散Malthus人口模型。英国人口学家Malthus (1766-1834) 根据百余年的人口统计资料,于1798提出了著名的人口指数增长模型。这个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人口的增长率是常数,或者说,单位时间内人口的增长量与当时的人口数量成正比。表1 美国1800-1860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和相应的模型预测值时间 观测数据 预测值0 5.3 5.31 7.2 7.12852 9.6 9.58783 12.9 12.89564 17.1 17.34465 23.2 23.32856 31.4 31.3769离散Malthus差分方程如下 (2.1)与连续Malthus人口模型一样,我们也可以利用离散增长模型(2.1)来预测早期美国人口增长规律。,种群数量保持恒定;种群数量下降;,雌体没有繁殖,种群在一代中灭亡。对于,因为空间、食物等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种群自身的密度制约效应说明在模型(2.1)中引入密度制约的效应,即在净增长率中考虑种间竞争的影响。下面从几何直观我们给出一个具有密度制约效应的离散单种群模型的严格推导过程。 图1比率与的函数关系在图1中给出了比率与的函数关系。图1中的点A所表示生物意义可以这样理解:当种群数量非常小的时候,种群之间的相互竞争非常小甚至没有,此时净增长率不需要任何的修改。因此,模型,当种群数量非常小的时,关系仍然成立。重新改写成该方程得到 (2.2)然而,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之间的竞争起来越强,这使得精确的净增长率被这种竞争而修正,并且一定存在一点使得竞争强到种群的数量不再增长,即充分接近1。此时的种群数量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为图1中的点。由图1知,当种群数量从点到点时,比值也一定增加。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设比值与具有如图1中的直线关系,该直线的方程为 (2.3)简化上式得 (2.4)记,则式(2.2)可简化为 (2.5) 由方程(2.5)我们看出,当考虑种间竞争时净增长率被因子代替,该因子与连续Logistic模型中的因子具有相同的作用。微分方程(2.4)就是著名的Beverton-Holt 模型。实际上,模型(2.4)可以直接从连续Logistic模型的解析解推导出来。以下介绍的是如何从Logistic模型的解析解得到离散的Beverton-Holt模型。由于Logistic模型的解析解为 (2.6)并记,则式(3.1.6)简化为 (2.7) 因此有 (2.8)由于 则当只考虑整数时刻种群的数量我们有如下的差分方程 (2.9)比较(2.4)和(2.9),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建模方法得到的完全相同的模型。利用离散Beverton-Holt模型和连续的Logistic模型的这一关系,我们可以推断离散Beverton-Holt模型和Logistic模型具有完全相同的动态行为,包括正平衡态的存在和稳定性、周期系统周期解的存在性和稳定性。也正是由于上述性质,使得我们可以利用这两种模型各自相应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对方的动态行为。3. 具脉冲的自治单种群离散模型最简单的离散脉冲方程 (3.1)其中为正常数表示脉冲周期,即每隔个世代实施一次脉冲效应,为脉冲量常数。在没有脉冲的条件下,差分方程(3.1)过初的解为 当时,由脉冲条件得 (3.2)此时如果把时间间隔看成,则模型(3.2)是一个具有间隔时间为的Multhus离散方程,其动态行为在第三章已有详细研究。Berezansky和Braverman在2004年研究了如下的自治脉冲Beverton-Holt模型 (3.3)其中为常数。模型(3.3)假设脉冲摄动在每一个世代发生,当然我们可以假设每隔一个任意整数世代脉冲摄动才发生,但根据前面的我们对Beverton-Holt模型解析解的研究知道,经过任意次迭代后解仍可表示为模型(3.3)第一个方程完全一样的形式。由模型(3.3)容易得到 (3.4)记,研究脉冲系统(3.3)解的渐近行为和持久性等价于研究模型(3.4)相应的性质。这里介绍Berezansky和Braverman的主要结论,为了方便,记 (3.5)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 当时,如果,则模型(3.4)的任意解在一个有限世代变为小于零,即种群最终是绝灭的;如,则对满足的初始的任意解对所有的是严格正的且极限 成立(2) 当时,如果,则模型(3.4)的任意解在一个有限的世代变负;如果,则任何满足初始的解对所有的是严格正的且极限 成立(3) 当时,模型(3.4)对任意初始出发的解都将在一个有限时间变负。参考文献1 唐三一,肖燕妮单种群生物动力系统科学出版社2 杨东方,苗振清数学模型在生态学的应用及研究1海洋出版社3 陆征一,王稳地生物数学前沿科学出版社4 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等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5 张怀强,金建玲,刘 波 等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116 Lin 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