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 科层制与组织,一、社会组织概述,1、 起源:初级群体。其发展伴随着PG的衰落,希望集团()由家族小群体向民营企业的发展,四川刘永行4兄弟创“育新良种场”从事孵化、养殖 饲料研制和生产 1988 开发的“希望牌”高档猪饲料占领成都市场。 1992 在全国各地办厂,把希望模式在全国复制。 1995 明晰产权和资产重组,成立大陆、东方、新、华西。 1999 以饲料为主,涉及食品、高科技、金融、房产、生化等 拥有140多工厂的全国性集团公司。,2、含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成员为实现特定目标,根据一定的职权结构而组成的次级群体。 3、构成要素 成员 目标 职责分工与权威结构 规章制度(或行为规范) 一定的技术和物质设备 4、分类,1)帕森斯按功能与目标分,2)P.M.Blau和W.R.Scott按受惠者分,互惠组织 使组织 成员受益 如工会,服务组织 使组织以外与 组织有接触 者受益 如医院,经营性组织 目标:盈利 如企业,公益组织 受惠者包括 更广泛 的社会公众 如政府,3)A.Etzioni按权力类型和成员服从方式分,强制类组织 以强制权力为基础 如军队,规范类组织 成员因被感召加入 如教会、党派,功利类组织 以金钱和物质 刺激为基础 获成员服从 如企业,4)我国2种习惯分类, 按机构编制分:国家机关、事业、企业, 按产业标准分,5、结构,直线职能式结构,矩阵式结构,事业部式结构,厂长,职能部门 1,职 2,车间主任1,3,2,班组长 1,2,3,工人,工人,工人,厂长,ZN 1,ZN 2,ZN 3,甲产品(项目)小组,乙产品(项目)小组,丙产品(项目)小组,表示规划目标关系,表示执行人员,表示直线职能关系,公司领导,ZN,ZN,事A,事C,事B,ZN,生产制造,ZN,ZN,生 制,ZN,ZN,生 制,ZN,扬州大学要加强学风建设,学校层面上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负责; 涉及的行政职能部门包括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宣传部; 涉及学院包括社发院、文学院、法学院、农学院、工学院。 请围绕学风建设的目标,分别建立直线职能式 和 矩阵式组织结构。,学风组长,教务处,法学院,社工,档案,历史,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学生处,校团委,宣传部,文学院,社发院,农学院,工学院,哲学,大四班,学风组长,学生处,校团委,教务处,社发院,文学院,法学院,宣传部,文学院,法学院,二、组织理论,校长,分管行政工作 的副校长,分管开发工作 的副校长,分管公共事物 的副校长,分管人事工作 的副校长,分管学术工作 的副校长,教育学院,理学院,商学院,艺术学院,社科学院,工学院,医学院,法学院,文学院,心理学系,人类学系,社会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系主任,全系教员,a. 劳动分工 b. 权威等级,各有权限。 c. 公文往来并保存档案。 d. 职务专业化,因才录用 e. 成文规则,照章办事 f. 非人格化,1、科层制理论,学术视野G.Ritzer:现代社会的 “麦当劳化”(日常生活的标准化),麦当劳的特点 标准; 效率; 可计算性; 可预期性,南京鼓楼区成立五大小学“集团”,扬子晚报,2010年06月18日A10版,集团运行模式:“统一加分散”。统一指以共识的教育思想为办学核心理念,在学校各项管理中统一要求;分散指集团内各校均为独立法人单位学校。,科层制的优缺点:,优点:管理效率高 缺点: a. 官僚主义与“目标置换” (组织成员将照章办事本身看作首要甚至唯一的行动准则,而真正的组织目标反而被忽视。) b. 繁文缛节 c. 用人困境:“彼得原理”(科层制下,个人的晋升的依据是他在当前职位上的表现,而不是他是否具有将要晋升的那个职位的能力,由此造成能力不充分的人不恰当地占据了较高的职位,从而降低了组织的行动能力。) d. 人的异化,人情味缺乏 e. 对外界变化反应迟钝,4)对科层制的质疑,梅奥 :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群体和规则同样发生作用。 Peter Blau:组织成员并没有完全遵循规则 Michel Crozier :科层制一定导致效率吗?,5)对科层制之外组织形式的探讨,W. G. Ouchi(威廉大内):日本企业不同于科层制。 a. 终身雇佣 b. 集体决策 c. 广泛培训(非专业化原则) d. 群体工作单元(团队雇佣与晋升) e. 全身心投入,2、组织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车间作业管理 通过研究动作与时间制定了“按件计酬”原则和“差别计件比率”原则 基于人性的“经济人”基本假设。, 法约尔:组织行政管理 提出14项原则,【2】人际关系理论:对组织效率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物理和生理因素,而是社会和心理因素以及在工作中形成的人际关系。 “霍桑实验”: 20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梅奥及其研究小组在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项研究。起初主要考察照明条件对产量的影响。 随着研究深入,有如下发现: 1)“社会人”假设:人不仅有经济需求,而且有友谊、安定、归属感等社会需求。组织的效率同人的态度、情绪有很大关联,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士气来提高工作效率。 2)“非正式群体理论”:组织中一些以感情联系为基础的非对组织效率有重要影响。, 巴纳德:“组织平衡论”,认为组织的成功取决于成员的贡献与满足之间的平衡。 (美)麦格雷戈: 1)对动机激发理论进一步阐释: 需要 动机 行为,【3】组织行为理论,2)“X理论”和“Y理论” “X理论”:一种专制型的管理理论。假设绝大多数人好逸恶劳,一般的报酬不足以使其热爱工作,只有采取强制、监控、惩罚等才能保证工作效率。 “Y理论”:不是因人本性导致懒惰、逃避责任等,而是因管理者不正确管理方法给成员带来负面感受。 “Y理论”强调管理者要为组织成员提供发挥他们潜力的环境,提出 “成员自我控制原则”、“一体化原则”。, (美)约翰摩尔斯和伊杰洛斯奇的“超Y理论” 1)组织成员需要、动机、对管理方式要求不同 2)职工素质、组织目标、工作性质等多因素都会影响管理效率,管理者应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管理方法。,【4】权变理论, 1960s,T.R.Burns &G.M.Stalker:管理类型与环境类型关系 稳定的环境 快速变动的环境 “机械型” 管理 “有机型”管理。 (职权明晰、垂直互动) (职权模糊而富有弹性 组织效率靠权衡与变通), 1972卡斯特、罗森茨韦格的系统与权变理论 组织外部系统与内部子系统: 技术系统(完成目标所需知识、技能、机械设备等) 心理系统(个人行为与动机、人们地位和作用的关系、群体动力学等) 结构系统(通过组织图、职位与工作说明、规划与程序等表现) 管理系统(制定目标、拟定战略与经营计划、设计组织结构并建控制程序) 目标与价值系统, 1973 Jay Galbraith设计复杂组织提出“信息加工模型”权变理论诞生标志 组织是“信息加工器” 信息处理数量与环境不确定性成正比。,本章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