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环评乙字第2124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 目 名 称 :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华森环境科学研究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一八年九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际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卫生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018年9月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项目建设单位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林修金联系人王燕萍通讯地址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43100建设地点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永宁村花山立项审批部门当涂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当发改函2016647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动物园、水族馆管理服务N7715占地面积(亩)1020实际建设用地面积(亩)731.5绿化面积(m2)393074.8总投资(万元)73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934.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28%评价经费/投产日期2020年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项目原是法定代表人胡可见以“温岭市十八道地动物观赏园”与当涂县政府签约的,签约时间:2016年9月5日。签约后,原建设单位温岭市十八道地动物观赏园便着手项目前期规划、立项、土地、环评等报批手续,同时进行了部分工程建设。后因胡可见退出投资,导致项目停滞,项目环评等报批手续未完成。2017年11月,当涂县政府授权并见证,县文旅委按照原协议内容重新与新的投资方(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2017年11月23日,注册成立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现建设单位)。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现建设单位)接管该项目后,立即重启项目前期规划、立项、土地、环评等报批手续。现建设单位未进行项目建设,项目建设现状为原投资方(温岭市十八道地动物观赏园)遗存。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项目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永宁村花山,规划占地1020亩,实际开发面积731.5亩,总建筑面积25426m2,其中:商业配套建筑面积15430m2,后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5060m2,动物笼舍总建筑面积3343 m2,其他建筑面积1703m2,主要建设主入口综合服务区、旅游配套服务区、鸟语林及水禽科普区、樱花谷生态体验区、山区丛林探险区、非洲湿地草食区、次入口综合服务区以及矿坑景区(花山瑶池)等8大功能区。项目拟于2018年10月重新开工建设。该项目已经于2016年10月8日获得了当涂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备案表”(备案证号:当发改函2016647号),项目编码:2016-340521-72-03-014896,同意本项目备案;2018年08月16日,当涂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本项目变更备案(详见附件2)。对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属于允许类项目,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将有废水、噪声和固废等污染物的产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需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原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及“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有关规定,本项目属于名录中:第四十项、社会事业与服务业119、公园(含动物园、植物园、主题公园),项目为野生动物园,属于119项中的其他类(城市公园和植物园除外),因此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的委托(委托书见附件1),我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迅速进行了现场踏勘、调研,对建设工程进行了全面调查,确定本次环评目的是在了解建设项目场址周围环境特点和污染物排放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预测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投入运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以及环境质量可能发生的变化;同时结合实际,依据国家、安徽省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当地环境功能的要求,规定实行达标排放的污染防治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工程设计方案的确定以及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依据安徽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目录 (2015 年本) 皖环发201536号,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应上报当涂县环境保护局进行审批。二、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1、建设内容评价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按照功能分区包括主入口综合服务区、旅游配套服务区、鸟语林及水禽科普区、樱花谷生态体验区、山区丛林探险区、非洲湿地草食区、次入口综合服务区以及矿坑景区(花山瑶池)等,另外配套建设供电、供气、给排水相关配套设施等。建设项目组成见表1。表1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工程名称单项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及规模主体工程主入口综合服务区占地面积40420m2,设有售票区、验票区、游客服务中心以及鹦鹉大道;主要建设有1栋2层游客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为3000m2;旅游配套服务区占地面积24700m2,总建筑面积12430m2;1栋2层综合表演场、3栋2层餐厅(1#、2#、3#餐厅)以及2栋商业楼(1#商业楼2F、2#商业楼3F),另外建设有一栋配电房(1F)。鸟语林及水禽科普区占地面积66290m2,设有水禽养殖区(占地面积1000m2)、天鹅湖(占地面积3000m2)、观景平台(2处)、海狮表演馆(面积1200m2,可容纳800人)、休闲广场、大门假山、景观平台、景观桥、火烈鸟区(占地面积1500m2)、鸟语林(占地面积4000m2)、白琵鹭(占地面积1000m2)、斑头雁(占地面积1500m2)等;设有小天鹅、黑天鹅200只,蓝孔雀、火烈鸟200只、鸳鸯200只、其他物种共800只;樱花谷生态体验区占地面积12650m2,设有樱花谷、叠水瀑布、喂鱼互动区及休广场等;山区丛林探险区占地面积256106m2,设有猴馆(面积100m2)、跑马场(面积5600m2)、金花/红毛松鼠馆(面积100m2)、东北虎馆(面积300m2)、两爬馆(面积200m2)、黑豹/金钱豹馆(面积200m2)、棕熊笼舍(面积300m2)、黑熊/狼笼舍(面积300m2)、花面狸馆(面积50m2)、鸵鸟馆(面积100m2)、猛禽馆(面积50m2)、盘羊馆(面积200m2)、萌宠动物园(占地面积500m2)、白虎/白狮馆(面积100m2)、猞猁馆(面积100m2);另外设有山地体验区(占地面积2000m2)、放养区(9处,总占地面积约3000m2、有围堰)、观景平台和卫生间(4间,面积共计400m2)等;设有东北虎、非洲狮、白虎、白狮、棕熊、黑熊等44头,蟒类、龟等70条(只),灵长类共计70只;非洲湿地草食区占地面积33320m2,设有非洲草食区(占地面积2000m2)、花卉观赏区(占地面积1500m2)、鸸鹋(占地面积500m2)、水上游乐区(占地面积3000m2)、牦牛/鸵鸟馆(面积200m2)、景观林荫小道、鹈湖(占地面积3000m2)、景观大道及湿地景观(占地面积1000m2)等。河马、大象、斑马、犀牛、羊驼、骆驼等共计100头,小兽类共计200只。次入口综合服务区为后勤服务中心,占地面积14200m2,总建筑面积5060m2,建设有3栋员工宿舍(2F、3F、4F各1栋,建筑面积3260m2)、1栋食堂(1F,面积300m2)、1栋兽医院(2F,面积500m2)、1栋储存、加工区(3F,面积600m2),、1栋隔离笼舍(1F,面积300m2)、1栋保育室(1F,面积100m2),1处篮球场和1处停车场;矿坑景区(花山瑶池)占地面积40000m2,依托现有矿坑,设有空中滑索、亲水游乐、蹦极、攀岩、玻璃栈道、矿坑花园等;公用及辅助工程供电系统在园区的内部设置箱式配电。10KVA电力线路采用YJV22 电缆地下直埋,由配电房至各区的电力线路均采用VV22 电力电缆地下敷设;供水系统园区用水接自城市供水管道。用水量为42091t/a。消防系统沿动物园带布置一条4米宽的紧急车道,保证消防车通行。并沿紧急车道铺设给水管网,管径不小于100mm,并设置消火栓。排水系统由于动物园大部分为绿地和水域,规划不统一设置雨水管道,雨水采取就近排放,只是在浇洒水池附近道路及地面建设时,设置一些雨水边沟,设置一些雨水边沟。以利于雨水排放及收集到水窖和浇洒水池中。近期项目内污水最大化不排放,污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途径包括:冲厕冲笼和绿化浇灌用水。出水水质标准应符合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35-2002)4.2.4中水质要求;远期达到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要求后接市政管网。停车场在休闲娱乐区及入口处设置停车场,方便游客出行停靠车辆。临时工程施工道路项目外部建材等运输主要依靠项目区东侧青山大道施工营地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吃住利用附近现有农房施工场地项目场地不设搅拌站,建材堆场3处,总占地面积5000m2,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场地进行生态恢复。环保工程废气治理措施机动车尾气属于无组织排放,通过大气迅速扩散。餐饮区、休闲娱乐区会有少量油烟产生,经过油烟净化器处理之后外排。饲料加工设备配有布袋除尘器;动物园干粪便收集后临时贮存在粪便堆放场,粪便日产日清,不在动物园内长期贮存。废水治理措施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厨房含油废水隔油池,化粪池(39座),消毒池(1座),雨水收集设施(6座);1座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180m3/d,采用AO处理工艺);噪声治理措施项目水泵均安置于设备房里面,设备房拟设隔声措施;机动车进出时应放慢速度,园内设置汽车减速缓冲带且禁鸣喇叭,车道周围设置绿化带。固废治理措施动物园内生活垃圾、园林废弃物均收集后由环卫清运;餐厨垃圾委托专业单位处置;医疗固废、动物尸体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转移处置。动物园干粪收集后外售有机肥厂生产有机肥,做到日产日清。项目内设有粪便临时贮存场所,周边应设置围挡,具有可靠的防渗、防漏、防冲刷、防流失等功能。游客容量规划:最大日流量2.2万人次,常规日流量0.8万人,年度最大接待人流量300万人。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表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名称建筑面积单位备注一建设用地面积487686m2731.5亩二总建筑面积25426m21商业配套建筑面积15430m22后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5060m23笼舍面积3343m24其他建筑面积1703m2三容积率0.05四建筑占地面积16324m2 五道路面积26659m2六广场面积27381m2七水体面积40811m2八绿地面积393074.8m2九建设密度3.38%十绿地率76.6%十一机动车停车位合计976辆1外围停车场停车位944辆2次入口停车位35辆3非机动车停车位462辆2、规划结构二中心、 二轴线、 二环线、 五大片区(1)二中心:综合旅游服务中心:以对外对内旅游服务为主体功能,辐射园区内备放游节点服务体系。后勤保障中心:以动物园园区的动物饲养、 研究、 繁衍 、防疫为基础保障和员工生活配套中心。(2)二轴线主入口文化景观轴线突出主入口文化形象景观,展示当涂县地域文化脉络,动物园景区形象符号,成为对外旅游接待的视觉窗口。大青山樱花谷生态景观轴线利用错落的山体离差和废弃的矿石山景观,充分借用草食区空旷的视觉走廊,打造层峦叠幢樱花谷花海和瀑布组合景观,成为整个野生动物园一道亮丽的视觉景观。 二大旅游空间串联环线(3)两环线野生动物园趣昧游览环线:是整个野生动物园的核心游览区,是在保护现有的地形地貌、植物沟谷、湿地景观的基础上, 融入当涂文化因子结合野生动物观赏、互助、游乐、美食、购物的核心游览体验线路。山地车行游览环线: 是大青山野生动物园世界车行游览的主要区域,是充分借用山势地形结合森林, 以动物猛兽观赏为主的车行游览区。(4)五大旅游片区:森林动物王国、峡谷动物奇观、梦幻樱花谷、动物丛林世界、 奇迎大草原。3、功能分区项目主要建设主入口综合服务区、旅游配套服务区、鸟语林及水禽科普区、樱花谷生态体验区、山区丛林探险区、非洲湿地草食区、次入口综合服务区以及矿坑景区(花山瑶池)等8大功能区。各功能区面积一览表见表3,野生动物分区一览表见表4。表3 野生动物园各功能区面积一览表序号功能区名称面积备注1主入口综合服务区404202旅游配套服务区247003鸟语林及水禽科普区662904樱花谷生态体验区126505山区丛林探险区2561066非洲湿地草食区333207次入口综合服务区142008矿坑景区(花山瑶池)40000合计487686表4 野生动物分区一览表序号功能区名称动物种类动物数量合计1丛林探险区东北虎、非洲狮、白虎、白狮、棕熊、黑熊44头184(头、只)蟒类/龟70条(只)灵长类70只2非洲湿地草食区河马、大象、斑马、犀牛、羊驼、骆驼100头300(头、只)小兽类200只3鸟语林与水禽科普区小天鹅、黑天鹅200只1400(头、只)蓝孔雀、火烈鸟200只鸳鸯200只其他多种鸟类800只4、主要设备及仪器表5 饲料间主要仓储内容贮存地贮存物质贮存量储藏方式运输频次冰库肉类300kg冰柜一天一次草库干草60t袋装一天一次仓库土豆100kg袋装一天一次苹果200kg袋装一天一次蔬菜500kg袋装一天一次谷粮1000kg袋装一天一次表6 饲料间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数量(台)1粉碎机12切割机13搅拌机14蒸煮器(电加热)1表7兽医院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1多功能全自动生化分析12三目高清显微镜13医用离心机14自动电热压力蒸汽灭菌15呼吸麻醉机16抛光洗牙机17动物内窥镜18手提式B型超声诊断仪19X光机1本项目X光机等涉及到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的设备,其辐射影响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评价。表6 兽医院主要药品一览表序号药品名称规格年消耗量来源及运输贮存情况备注一消毒类1苯扎溴胺250ml 瓶装10 瓶外购,供应商负责运输贮存3个月用量动物皮肤消毒2戊二醛有效碘含量2.02.2(%),5L 塑料桶装15 桶器械消毒3甲酚皂50%,250ml 瓶装40 瓶稀释后用于生病动物粪便消毒484 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56.5%,250ml 瓶装96 瓶稀释后用于器械、食槽消毒5过氧乙酸1520%,5L 桶装15 桶稀释后用于笼舍消毒6聚维酮碘液0.075g/ml,500ml 瓶装20 瓶动物皮肤消毒7ClO2 溶液6%,50kg 桶装1 桶医疗废水消毒二治疗类1头孢曲松钠1g*260支外购,供应商负责运输贮存3个月用量用于动物治疗2苄星青霉素1g*70支3青霉素钠160万*230支4头孢唑啉钠0.5g*60支5头孢噻肟钠1g*130支6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120支7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2ml*80支8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2ml*50支9注射用阿奇霉素0.25g*40支10希刻劳0.75g*20盒5、公辅工程(1) 给水系统动物园用水接自城市供水管道。沿项目东侧布置给水干管。结合动物园道路建设一些水窖及分散式浇洒水池,利用浇洒供水管道将浇洒水池相连,利用泵站将地窖水加压供至各区浇洒水池,然后自流至水池服务区域,以降低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同时可利用动物园各浇洒水池作为景区消防水池,适当设置一些地下式消火栓,以满足景区消防需求。(2)排水系统排水采取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制。由于动物园大部分为绿地和水域,规划不统一设置雨水管道,雨水采取就近排放,只是在浇洒水池附近道路及地面建设时,设置一些雨水边沟,以利于雨水排放及收集到水窖和浇洒水池中。雨水管管径设置为400-600mm。项目区污水来源主要包括动物园员工及游客生活污水、动物笼舍冲洗废水、兽医院医疗废水及笼舍内径流雨水等。动物园厕所的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污水管道,保持动物园水体的清洁。动物园污水管网依据地形并结合动物园道路进行布置,收集后近期接入自建污水处理工程进行处理,项目内污水最大化不排放,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尽可能在项目区域内就地消纳。污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途径包括:冲厕冲笼和绿化浇灌用水。出水水质标准应符合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35-2002)4.2.4中水质要求;远期待市政污水管网建成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动物园内规划最小管径DN300mm,最大管径500mm。(3)动物园内布置一条4米宽的紧急车道,保证消防车通行。并沿紧急车道铺设给水管网,管径不小于100mm,并设置消火栓。动物园内部应设置消防宣传栏、告示牌,并配备消防器材、灭火装备和消防员。(4)供电系统在动物园的内部设置箱式配电。10KVA电力线路采用YJV22 电缆地下直埋,由配电房至各区的电力线路均采用VV22 电力电缆地下敷设。动物园内部照明设施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布置:近距尺度:注意灯具与环境的协调,与人体活动相适宜,并防止产生眩光。中远尺度:注意各建筑夜景照明相互之间的协调,突出区域的夜景整体特色。城市尺度:强化区域的天际轮廓线,以及建筑的第五立面的重点照明。(5)垃圾、废物箱垃圾箱外观设计应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性,同时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垃圾桶的表面设计宣传保护环境卫生的标语和口号,倡导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垃圾桶外壳的广告功能,设计一些广告宣传画等。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复杂,含易腐有机物、煤灰、泥沙、塑料、橡胶、玻璃、纸类等,有的生活垃圾中含有电池、金属等,垃圾分类回收是实现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手段。城市垃圾可分为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两部分,其中,金属、塑料、玻璃、纸张、木制品等可回收再利用,废旧电池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较重,可设置专门的收集装置回收,集中处理,其他的不可回收的物品可收集后清运至垃圾处理场进一步处理。6、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动物园需员工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共计工作人员200人,全年工作365天。 7、总平面布置建设项目规划面积约为1020亩,开发面积731.5亩,结合整个园区的运营的连贯性和景观空间的延续性,可选择的实际用地规模约731.5亩。根据设计原则,将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划分为主入口综合服务区、旅游配套服务区、鸟语林及水禽科普区、樱花谷生态体验区、山区丛林探险区、非洲湿地草食区、次入口综合服务区以及矿坑景区(花山瑶池)。主入口综合服务区、旅游配套服务区位于整个地块的南侧区域,靠近东侧青山大道,设有售票区、验票区、游客服务中心以及鹦鹉大道、综合表演场、餐厅、商业楼等;鸟语林及水禽科普区位于地块东侧中间区域,旅游服务区北侧区域;设有鸟语林、天鹅湖以及水禽动物等;樱花谷生态体验区位于整个地块西北侧区域,设有樱花谷、叠水瀑布、喂鱼互动区;山区丛林探险区位于整个地块西侧区域,占地面积较大,主要为狼、虎、豹、熊等猛兽类,灵长动物、猛禽类动物等;非洲湿地草食区位于地块东北侧,设有非洲食草区、湿地景观、花卉观赏区、牦牛骆驼馆等区域;次入口综合服务区位于整个地块东北侧。非洲食草区北侧,为后勤保障中心,建设有员工宿舍、食堂、兽医院、原料储存加工区、隔离笼舍、保育室、停车场等。矿坑景区(花山瑶池)位于整个景区西侧区域,依托现有矿坑,设有空中滑索、亲水游乐、蹦极、攀岩、玻璃栈道、矿坑花园等;这个项目以保护、研究、科教、游赏、休闲度假为核心理念,通过展示、游览方式的创新设计,空间结构的合理规划,以及多种旅游产品的策划,强化野生动物主题乐园的概念,实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创造情景化、体验化、精彩化的旅游氛围,形成人、动物、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旅游园区,集野生动物观赏、科普教育、休闲娱乐、文化旅游、餐饮住宿于一体。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具体见附图3。三、生态保育规划园区的现状森林植被类型主要为人工林,以纯生林和人工混交林形式存在。天然次生植被仅在局部地段,如沟谷或村边风水林中散布,在园区一些区域还分布着灌丛及草丛群落。园区的平地区域以园地植被为主,主要是农田和菜地。森林植被主要构成树种以马尾松、枫树等人工林树种为主。园区的森林生态保育以生态保先、因地制宜、适地种树等原则,以地带性植被的群落组成和结构为生态构建基础选择树神,在最大限度保留现状植被的基础,进行保护野生植物原有生境等生态措施,同时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现有野生植物资源,营造极具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其景观功能区将包括水源涵养林保育区、森林生态及景观保护区、生态抚育区、林相改造区、生态修复区、农田及菜地保留区、发展控制区等。森林生态及景观保护区:此区域采取封山育林的方式进行保育,恢复原生植被和自然生态,促进野生动植物的繁衍。同时不定期的对人工林进行抚育择伐,为乡土植物提供生长条件,促进自然演替。林相改造区:对主要的人工林地,尤其是生态功能不强且已经发生退化的残次林, 根据现状条件,因地制宜,采取小群落大混交方式,逐步进行生态改造,提升林区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并恢复地带性植物群落,促进动植物的繁衍。林改造可适量增加以观花为主的地带性景观树神,丰富森林群落的色彩,增加林捆的美感,为游人的健身休闲活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生态修复区:园区内黄土裸露区域采取工程措施及植被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态修复,逐步恢复自然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提升景观效果。林地保留区:对园区内的树林进行保留,并结合景区建设进行相应的合理改造利用。发展控制区:国区的主要区域纳入动物园生态建设中, 对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 形成森林公园外围生态缓冲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根据园内动植物的分布规律和环境特点,沿原有的自然廊道(包括山脊、沟谷、溪流等原有的线性空间)构建生物通道,将各个核心区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有机、复杂的生物网络体系,从而达到整体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具体的措施为采用林相改造等措施以尽量恢复各个区域的地带性植被群落,增设各种生物通道以避免形成生态孤岛,通过增设各种人工巢穴、构筑物以丰富各个小生境内各种生物的生存界面,设立生态隔离区以减少人为平扰、保护园区动植物等。四、工程占地及拆迁1、总体要求(1)工程占地 本工程全部占地分为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本项目永久占地面积共1020亩,其中建设占地面积731.5亩,本工程在永久占地内设临时建材堆场,总占地面积7.5亩。 表7工程征占地汇总表单位:亩序号项目占地类型合计备注水田旱地林地水塘未利用地1主体工程区106.98126.65425.2872.57/731.5永久占地2施工场地临时占地/7.5/位于永久占地内合计106.98126.65425.2872.57/731.5(2)工程拆迁 本项目拆迁工程已于2017年11月前完成,本次建设项目不涉及工程拆迁。2、临时占地环境合理性分析本工程项目地不设施工临时生活区,无弃土场,设置3处建材临时堆场;施工临时生活区租用项目地东北侧胡家小区已建民房。建材堆场主要用于用于砂石料、钢材等建筑材料堆放,不设置混凝土搅拌站。工程临时占地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水土保持、景观、居住区环境的影响,本评价结合这这几个因素分析本项目临时占地合理性。(1)建材堆放处布置合理性分析 表8 建材堆放区布置合理性分析序号环保要求内容分析意见1严禁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设置施工场地符合要求2不得影响周边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的安全符合要求3禁止在对重要基础设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行洪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布设。符合要求4涉及河道的,应符合河流治导规划及防洪行洪规定,不得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设置施工场地。本项目施工场地选址不涉及此项行为,符合要求5在山丘区宜选择荒沟、凹地、支毛沟项目施工场地选址不涉及此项行为,符合要求6尽可能少占用耕地项目建材堆放处位于项目永久占地内,不占用耕地7尽可能远离居民区(50m以上)符合要求由上表分析可知,受项目所处地形影响,项目建材堆放处位于项目永久占地内,不占用耕地,不处在基本农田和不良地质区内,且距离居民点50m以上,在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以及土地复垦措施的前提下,施工生产生活区的设置合理。 (2)施工环保设施布置合理性 本工程施工期生产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施工生产,项目在道路沿线及施工场地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沟,用于收集施工生产废水(砂石料冲洗水、地面冲刷雨水)。沉淀池与排水沟位于工程施工场地及道路沿线,施工结束后,及时填埋,复垦或恢复原有用地性质。 综上分析,建设单位已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努力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不占用良田,最大程度的减少因临时占地引起的土地占用和农业生产损失。因此临时占地从环保角度分析是合理的。 五、土石方平衡根据项目单位资料和工程建设规划,本项目土方总挖方量约为10万m3,主要为道路、工程、景观等建设开挖土方。开挖土方全部回用于工程回填、景观建设等,总填方量约为10万m3。土方全部内部平衡,无开挖土方外排。六、工程施工组织方案1、总体要求(1)本项目实施由业主单位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 (2)工程进度安排依据本项目分项工程的特点,以及项目的自然条件如雨季、冬季、洪涝期、干旱等因素,综合考虑,统筹兼顾。 按先难后易、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首先开工建设工期较长的动物场馆工程、服务设施工程;最后完成道路铺筑、绿化工程和照明设施等。 施工机构 成立专门的工程建设指挥部及专职的监理部门,以便对全段的施工计划、财务、外购材料,施工机具设备、施工技术、质量要求,施工验收及工程决算进行统一管理,地方政府参与领导与管理,以发挥其优势与积极性。成立专职的监理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旁站监督、计量与支付,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施工组织安排 本项目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分合同段组织施工力量进场施工,通过工程招标可选择资质条件优良的施工队伍,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严格的合同管理也有利于工程的实施。 施工组织实施的原则 施工组织应结合本项目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项目区植被良好,植被覆盖度较高,应尽量减少项目用地范围以外的临时用地,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不得进入与施工无关的区域,以减少对沿线环境的破坏。 施工人数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施工人数约 100 人。2、沿线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本工程所用的砂石料、水泥、钢材、木材、燃油等主要材料都可在马鞍山市内采购。以上材料均可利用现有道路汽车运输,运输方便。项目不设置混凝土和灰土拌和站,所需混凝土和灰土在马鞍山市商品混凝土和灰土市场上购买,采用混凝土车运输。 项目地处当涂县南部,施工运输条件良好,可利用的主要道路包括项目附近已建成青山路等。项目建设施工期交通便利,不需新建施工道路。3、施工用水用电本项目离城区较近,可采用自来水作为工程建设用水;施工用电,须与当地电力部门协商就近解决,以满足工程用电的要求。 4、施工场地布置(1)施工营地 本工程东北侧胡家小区闲置民房较多, 故本项目的施工生活设施均采用租用胡家小区闲置民房,不再单独设置施工营地。 (2)施工场地 根据施工总体布置,项目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不自建搅拌站。 施工场地布置选择在项目边界的平地,减少工程土石方开挖、回填量,现状主要为旱地、荒草地等,未占用林地。七、产业政策分析对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以及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属于允许类项目;且项目已经获得当涂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文件(备案证号:当发改函2016647号),同意本项目备案;2018年08月16日,当涂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本项目变更备案。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安徽相关产业政策。八、规划选址符合性分析与马鞍山市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1-2030)相符性分析马鞍山市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1-2030)提出要根据马鞍山市休闲旅游资源禀赋和空间分布特征,遵照综合性、整体性、区域共轭性以及区内相似性与区际差异性的旅游功能分区与布局原则,马鞍山市休闲旅游总体空间布局结构:“ 117”休闲旅游发展空间结构和“1314”的休闲旅游城镇体系。其中“7区”就包括青山太白文化休闲集聚区。即以自然生态为背景,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太白文化为品牌,深度开发李白诗歌文化资源,推进诗词旅游产品的具象化、产业化开发,整合李白诗歌文化苑、李白墓园、甑山生态园、护河镇园艺村、当涂护城河文化公园等知名景点,打造 “中国第一诗山”品牌。以挖掘整合创新为路径,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产业聚集区为支撑,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诗歌文化、大唐文化为核心,同时重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着力打造成以休闲旅游业为支点,文化、旅游、休闲、贸易、艺术、创作、商业功能多元结合,互动开发的文化创意,将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运营相结合打造世界著名诗歌文化旅游产业试验区。与当涂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相符性当涂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提出了当涂县旅游发展战略的目标定位,其功能定位为:以“太白仙境”为品牌,以自然生态为主题,以历史文化为底蕴,构架以点带线、以线拓面,东扩西拓、北接南延,次第推进、有序展开的旅游发展格局,建成以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为核心功能的,各旅游区主题突出、设施完善、环境舒适、功能齐全、产品丰富、优势互补的泛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等级县域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规划同时提出了当涂县旅游产业定位的定位,即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当涂县第三产业的龙头,全面推进当涂县休闲旅游功能升级,树立旅游品牌,营造宜居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升当涂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层次,最终建成泛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等级县域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增强当涂县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项目位于当涂县太白镇永宁村花山,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风景区的整体建设,极大地配合城镇化建设的进度,形成一个经济繁荣的良好城市格局和空间发展态势。用地规划符合性本项目选址位于当涂县太白镇永宁村花山,当涂县人民政府于2018年7月6日在当涂县政府召开了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项目建设专题会议,并形成了专题会议纪要(第23号“关于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项目建设专题会议纪要”)。该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于2018年6月12日获得当涂县城乡规划局规划方案审定意见通知书(当规方案(2018)023号)。项目规划占地1020亩,实际开发面积731.5亩,占地类型为水田、旱地、林地、水塘等,不涉及基本农田,项目占用的林地已办理林地占用手续。根据现场踏勘,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位于安徽省当涂县大青山旅游区,毗邻太白生态文化园、李白墓园、火车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条件便利。园区地处山林,植被茂盛,周边民户相较甚少,具备了良好的开发建设条件。 项目南侧约2km处为采石风景区,采石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旅游区,由采石矶片区、濮塘片区、青山片区、横山片区组成,总面积64.85平方公里,是一处以诗仙李白为灵魂,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底蕴,以翠螺浮大江的山岳型自然景观为特色,以文化欣赏、自然观光和休闲为主要功能的综合型风景区。项目东南侧约2km处为李白幕,根据安徽省文物事业管理局文件,当涂县李白墓保护范围为:园陵围墙四周外,东、西、南、北各2m;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北各500m,南至停车场南50m。项目选址不在当涂县规划的生态红线范围内,且不在当地饮用水源、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内;因此,项目选址合理。九、“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2016年10月26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要求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项目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如下:生态红线:项目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永宁村,不在主导生态功能区范围内,且不在当地饮用水源、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内;环境质量底线:项目区域环境质量不低于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一定的环境容量;资源利用上线:项目对污染源采取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能够有效的控制污染;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所在地无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采取环保措施后,废气、废水、噪声均可达标排放,固体废物能够得到合理处置,不产生二次污染。十、工程建设进度本项目后续建设期拟按15个月安排,2016年12月至2018年9月陆续完成可研、勘察、设计、征地、协调、招投标等前期、设计及施工准备工作,2018年10月开始重启施工,2020年1月竣工,并投入使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建设现状为原投资方(温岭市十八道地动物观赏园)先前建设的部分工程。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和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项目地理位置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地处北纬314642311726与东经11821381185244之间;下设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三个市辖区,管辖当涂县、和县、含山县三个县(和县、含山县原属巢湖市,2011年巢湖拆市,划归马鞍山管辖)。马鞍山至芜湖市区30公里;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毗连,具有临江近海,紧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优越地理位置。当涂县地处安徽东部、长江下游东岸,介于南京、芜湖之间,隶属钢城马鞍山,位居长三角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交汇处,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与江苏省一区两县接壤,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沿边县、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当涂居中靠东、承东启西、区位优越,是中国中部和东部的结合点。以当涂为圆心的市场半径覆盖了中国最活跃的区域,周边拥有3亿多人口的消费市场。当涂距南京市只有60公里,距合肥市只有120公里,距上海市只有270公里,长江黄金水道、沪皖赣铁路、205国道、314省道、沿江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4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2座机场、8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6座长江大桥,是水、陆、空立体交通的交汇点。随着马鞍山长江大桥、芜申运河和宁安城际铁路的建设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启动建设,当涂作为连接长三角和中西部的重要节点城市、枢纽城市和交汇城市的综合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2、地形、地貌当涂县在地质上位于宁芜断陷盆地的南段和中段,广泛分布着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及因火山喷发沉积而成的铁矿床。现今的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历了海洋隆起成陆海水入浸地壳多次升降沉积火山喷发断陷侵入等复杂的内外应力作用过程才形成的。该区域地势东高西低,地貌类型由东部的丘陵岗地逐渐向西过渡为冲田。土壤类型也大致从东向西逐渐过渡,依次为粗骨土、黄棕壤、水稻田和潮土,交错镶嵌分布。区内大部分为水稻田;沿江及洲、圩为潮土,由长江冲击层发育而成;黄棕壤主要位于山丘中上部,土层约60cm,土壤结构不良;山脊上分布有粗骨土,处于土壤发育幼年期,土体浅薄,植被覆盖差,该类土所占比例极小。3、气象当涂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季风明显、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冬、夏温差较显著。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气团影响,盛行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受太平洋副高压气团影响,盛行东风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3.3m/s。初夏,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形成降水集中的梅雨期。由于冷暖气团活动路线和力量对比变率较大,造成年际降水变化不一,导致洪涝、干旱灾害发生。四季划分以候平均气温小于10C为冬季,大于22C为夏季,界于10C22C为春、秋季。一年之中春、秋季短,各约2个月,春略长于秋;夏、冬季长,各约4个月,夏较长于冬。春、夏、秋、冬起讫日和持续天数分别为;春季3月16日5月25日,计71天;夏季5月26日9月20日,计118天;秋季9月21日11月20日,计61天;冬季11月21日3月15日,计115天。4、水文(1)地表水项目所在区域内主要地表水体为长江当涂段、姑溪河、襄城河、扁担河等。长江当涂段长江当涂段由南向北流经县境西部,从芜湖市横埂头附近入境,至和县养殖场南出境,为典型分叉型河床,主流在西侧,境内长18.6km,支流在东,长20.3km。长江当涂段,属感潮江段,每日两涨两落,涨潮时顶托江水,但不呈倒流。潮涨时内河水受到顶托涌水影响。枯水期潮差大,汛期潮差小,历史高潮水位9.5m。历年平均最高潮水位7.34m,历史平均最低潮水位0.54m,最大日潮差1.34m。长期以来,长江对于调节当涂县境内河、湖泊水位,发展农田灌溉和解决工业和人们生活用水,起了很大作用,但汛期(6-9月),雨量集中,江水猛增,易引起洪涝灾害。姑溪河姑溪河,古称姑孰溪,又名姑浦,为当涂县的母亲河,属长江支流。今姑溪河东起丹阳湖口小花津与运粮河相接,西至当涂城西金柱关注入长江。全长23.4公里。为当涂境内之重要河道;姑溪河目前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襄城河襄城河源于十里长山和黄梅山、龙王山,上游分两支,至银塘合为一河,再溪流注入长江,全长10km。入江口建中型闸一座,以防江水倒灌,闸内水位最高达10.8m(1983年7月6日)。襄城河主要功能为排涝和灌溉;襄城河目前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扁担河扁担河,全长约30千米,河床平均宽约50米,南起永安桥泵站连接青弋江,东傍万春圩、一五圩,西靠东河圩、鸠江圩、流经军滩、罗渡、王拐、永镇、官陡、大桥、犁头尖、北到双摆渡进入长江,扁担河主要为内部排水河;扁担河目前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2)地下水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赋存于2及3层土中,水量一般,透水性不均。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影响。随季节性变化,地下水位埋深0.30-2.40m,地下水年变化幅度约0.50m,雨季上升约0.2m,旱季下降约0.3m。粉细砂层为主要含水层,为承压水,区域上承压水位与潜水水位基本一致,赋存区域大,含水量丰富。5、土壤马鞍山市地势东高西低,地貌类型由东部的丘陵岗地逐渐向西过渡为冲田。土壤类型也大致从东向西逐渐过渡,依次为粗骨土、黄棕壤、水稻田和潮土,交错镶嵌分布。市区中、南部及郊区大部分为水稻田;沿江及洲、圩为潮土,由长江冲击层发育而成;黄棕壤主要位于山丘中上部,土层约60cm,土壤结构不良;山脊上分布有粗骨土,处于土壤发育幼年期,土体浅薄,植被覆盖差,该类土所占比例极小。项目场地地质基本情况如下: 场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冲击平原区,地貌上属长江级阶地,原为农田,已经填平,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一般为8.0m左右。场地内自上而下分布情况如下:第层:耕填土层,呈稍湿、松散状态,含少量砖和粘性土,土质欠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