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運動和力,初二三班 陈星宇,力,力的概念 力的單位:牛頓 符號:N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力的圖示:概念、畫法,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使物體發生形變,力的測量,彈簧測力計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五個“注意”,概念 原理:彈簧受到壓力或拉力產生形變,在一定範圍內壓力或拉力越大,彈簧型變量越大。,重力,重力的概念: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重力的三要素 中立於質量的關係:物體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質量成正比,大小:和質量有關 方向 作用點,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力的合成 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F1-F2|F合F1+F2,概念 合力 分力,二力平衡,平衡的概念 二力平衡,概念 條件,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麽有關,摩擦的分類 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 增大有益摩擦和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滑動摩擦 滾動摩擦 靜摩擦,探究運動和力的關係,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 牛頓第一定律,【重点难点分析】 1理解力的概念 力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都离不开力在物理学中,力是指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两个物体是否有相互作用,要从力的作用效果来考虑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个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另一个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只要有一个效果出现,就表明两个物体间存在着力的作用 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对于任何一个力,它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发生力的作用时,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同时受到了力的作用,即甲对乙有力的作用的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3)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体间直接接触,并且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如拉力、推力、压力等;另一类是物体间不用直接接触也会产生的力,如重力等因此,物体之间无论接触与否均可能有力的作用,2力的图示要正确规范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所受的力,具体的做法是: 明确研究对象受力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其大小、方向、作用点各是怎样; 根据力的大小选定合适的标度(用一定长度的线段表示多少牛的力),在图中附出标度,指出其长度表示多少牛的力; 以力的作用点起,按一定比例画一线段,用线段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在箭头旁边标出这个力的符号和大小,【例题分析】 例1 关于力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B有力产生时,施力物体同时一定也是受力物体 C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D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同时受到力 分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有力产生时,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所以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两个物体同时受到了力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例如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用竖直向上的力拉物体,当拉力等于物重时,物体仍与水平面接触,但它们之间已经没有力了 答案:ABD,例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说明地球吸引树上的苹果,苹果不吸引地球 B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说明地球吸引苹果的力改变了苹果的运动状态 C磁铁吸引铁钉,铁钉也吸引磁铁,而且两个力同时存在 D只有磁铁和铁钉接触时,才会发生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 分析: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地球吸引苹果的力改变了苹果的运动状态,地球吸引苹果的同时,苹果也吸引地球,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铁钉和磁铁之间的互相作用力不用直接接触也可以发生 答案:BC,例3 电线吊着电灯悬挂在天花板上,天花板对( )施加了向上的拉力,电灯对( )施加了向下的拉力 A电灯 B电线 C天花板 D地球 分析:天花板和电线接触,向上接着电线,电线与电灯接触,电线向上拉着电灯所以天花板对电线施加了向上的拉力、电灯对电线施加了力的作用 答案:B,例4 如图1所示是两个力的图示,比较、的大小有( ) A B C D无法判断,图1 分析:虽然和的长度不同,但由于所选定的标度也不同,和大小都是6N 答案:A,例5 用3N的力竖直向上拉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如图2所示正确画出拉力的图示的是( ),图2 分析:木块受的拉力作用点应在木块上,所以A错标度要选得合适,使力的大小不能出现半个格,所以B错D没选标度,所以也错只有C是对的 答案:C,【基础知识讲解】 1合力的概念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那两个力则称为合力的分力 如果物体受两个力(或两个以上的力)的作用,实践证明,物体表现出的(力的作用)效果并不是哪一个力产生的,而是这几个力共同作用造成的如某物体在力F单独作用时向北运动,在力F单独作用时向东运动若该物体同时受到F、的作用,我们会发现,它不再是单一的向北或向东运动,而是向东北方向运动,(见图812)就好像物体在东北的方向上受到一个力F一样就是说,可以用东北方向上的一个力代替F与F这两个力而不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这是引入合力概念的事实基础力F是力F、的合力,物体在力F、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的效果就是合力F的作用效果因此,研究合力对运动的影响与分别研究各个分力对运动的影响等效,而前者却显得更方便、直接这是引入合力概念的一个原因,2二力的合成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在实验基础上得到的请对照课本828和829两图并阅读实验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要竖直向上或向下拉弹簧? (2)在两次实验的两步骤中,为什么要使弹簧到达相同的位置? (3)F为什么叫F、的合力?根据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可表示为FF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可表示为FF(F为较大的力) 根据上述结论请思考:两个力的合力跟两个力的大小之和一样吗?合力一定大于分力吗?,例题 用60 N的力竖直向上提起质量为5 kg的物体,求物体受到的合力并作出合力的图示(取g10 N/kg) 解析: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60 N和竖直向下的重力510N/50N这两个力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根据二力合成的知识知道,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60N50N10N,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力相同,即竖直向上合力的图示如图813所示,方法指导:求二力合成问题的关键是弄清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两个力的方向确定计算合力大小的方法,根据较大的力(不论同向还是反向)的方向确定合力的方向在只要求作合力的图示时,不必再作各分力的图示,【同步达纲练习】 1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合力为12 N,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15 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为_ 2向下抛出质量为5 kg的物体,它所受的重力是_N若物体在竖直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3 N,它所受的合力大小是_N,合力的方向_ 3如图814所示,两个小孩能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同样能提起这桶水,这现象表明_,4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已知F120 N,F230 N它们的合力可能是 A大小为50 N,方向与F1相反 B大小为50 N,方向与F2相反 C大小为10 N,方向与F1相同 D大小为10 N,方向与F2相同 5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该两个力的合力如图815所示,已知F135 N,方向向右,则另一个力F2的大小和方向是 A15 N,向右 B55 N,向右 C15 N,向左 D55 N,向左,6一个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作用,其合力的大小是120 N,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是150 N,那么另一个力的大小可能是( ) A270 N B230 N C80 N D30N 7。一辆小车重200 N,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甲用50 N水平力向东拉,乙用30 N的水平力向东推,求这辆小车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大小和方向,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27 N或3 N 249 46,竖直向下 3两个力对物体的作用可以由一个力的作用来替代 4D 5C 6AD 7合力大小为80 N,方向向东,【基础知识精讲】 1正确理解力的平衡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平衡力的概念是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因此,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的物体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的;反过来,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全面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判断两个力是不是一对平衡力,要看两个力是否同时满足“同物、等大、反向、共线”四个条件,缺一不可,例1挂在树枝上的苹果静止不动,下列哪对力是平衡力( ) A苹果受到的重力G和苹果对树枝的拉力F1 B苹果受到的重力G和树枝对苹果的拉力F2 C苹果对树枝的拉力F1和树枝对苹果的拉力F2 解析:选项A中的G和F1分别是苹果和树枝受到的力,不符合“同物”“反向”两个条件选项中的F1和F2是苹果和树枝之间发生的一对“相互作用力”,不符合“同物”这一条件,不是平衡力选项B中的G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苹果)上,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选B,小结: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二力平衡知识的应用 二力平衡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中有许多应用,例如,研究滑动摩擦(课本109页)、连通器的原理(课本123页)、物体的浮沉条件(课本141页)时都要用到它概括说来,它主要有两方面的重要应用: (1)由物体的运动状态求力:若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二力为一对平衡力,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求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由力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若知道物体受到的两个力或多个力为平衡力,则可判定物体或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例如,根据空气对物体的阻力随物体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的道理,我们可以判定降落伞接近着地时是匀速直线下降的因降落伞下降速度达到一定数值时,空气对降落伞的阻力跟降落伞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降落伞匀速直线着地,例2某人用30 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200 N的木箱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画出木箱在水平方向所受力的图示 解析:因木箱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在水平方向上必有另一个力与推力F相平衡,这个力就是地面对木箱的阻力f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知fF,且f与F方向相反按力的图示法解答如图97,图97 又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如果牵引力等于阻力,水平方向上二力平衡,火车会(匀速直线运动),【基础知识精讲】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体互相接触且相互间存在压力,(2)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不光滑,(3)两接触面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怎样理解“要发生”相对运动?相信你在拔河比赛时会有切身的体会:紧握的双手与绳之间并没有发生相对运动,可存在摩擦(若没有摩擦绳便被对方拉走了),为什么会产生摩擦呢?绳子在对方拉力作用下,“要”发生相对手的运动,即有相对运动“趋势”,只是在手的摩擦作用下没发生罢了 2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跟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总跟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阻碍相对运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阻碍运动在许多情形下,摩擦力的方向反而跟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摩擦力不但不是运动的阻力,反而是运动的动力,例1如图911所示,传送带上有一物体M,卷扬机转动时把物体M匀速拉到高处,M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_,错解:M随传送带斜向上运动,摩擦力阻碍它运动,方向为斜向下 解析:M由于受到重力,相对传送带而言有一个“下滑”的趋势(只是在摩擦力作用下没有滑下),为阻碍M的这一“相对运动”趋势,传送带对它的摩擦力是斜向上的 方法指导:要正确分析摩擦力的方向,先判断两接触面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摩擦力总是阻碍接触面间的相对运动本例中,摩擦力不仅不阻碍物体的“运动”,反而是物体斜向上的运动的动力,3注意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对课本图911所示的实验,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匀速且水平地拉动弹簧秤?甲图和乙图相比什么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甲图和丙图相比呢?这种研究方法叫什么?(参看本章第一节“学法指导”)你能否运用此法再设计一次实验:探索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积是否有关? 以上研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规律静止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应当用平衡力的知识来分析,例2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A同学用10 N的水平拉力拉它没有拉动,B同学用20 N的水平拉力也没拉动,C同学用50 N的水平拉力拉着木箱以0.5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同学用水平力拉着木箱以1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E同学用65 N的水平拉力拉着木箱加速运动,F同学将木箱竖直起来拉动前进以上箱底受到的摩擦力各是多少?D同学的拉力是多大? 解析:和木箱静止不动,是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应与拉力相等,分别为10 N和20 N,中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摩擦力等于拉力,为50 N均为滑动摩擦,因为压力和粗糙程度一样,摩擦力全相等,均为50 ND同学的拉力与摩擦力相等,为50 N,【基础知识精讲】 1.牛顿第一定律 英国科学家牛顿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牛顿第一定律.定律中的“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包含了两种情况:一是该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外力对它的作用.这是理想情况;二是物体在某一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例如,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摩擦力可以不计,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它将在水平面上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并一直运动下去.定律中“总保持”有“原来是怎样,后来也仍然是怎样”的意思.例如,某一物体原来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后来仍然保持这种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后来仍然保持静止状态.,2.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 斜面实验中,同一小车沿相同高度的光滑斜面,从静止开始滑下,使小车滑到斜面底部时的速度相同,即开始时小车是以相同的速度沿粗糙情况不同的水平表面运动的.表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因而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短;反之,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因而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长,伽利略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他用经验事实与科学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一切运动着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的正确结论. 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推理,这是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重点难点解析】 例1.铅球从运动员手中抛出,在空中飞行,倘若此刻地球的引力消失,又不计空气阻力,那么铅球将( )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仍做曲线运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物体不受任何力符合牛顿第一定律的情况,又物体不受任何力前是运动着的,应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抛在空中的铅球受重力作用,如果地球的吸引力消失,即铅球不受任何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做匀速直线运动.应选D.,【难题巧解点拨】 例1.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使物体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改变运动方向 C.速度逐渐变慢 D.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物体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甘肃省外事办公室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公司战略创新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扬州市树人学校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湖北省肿瘤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 计算机二级VB中的反馈与迭代开发题及答案
- 程序员职业素养试题及答案
- 高考作文读者定位与试题及答案
- 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概况试题及答案
-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温度影响重点基础知识点
- 国开电大《应用写作(汉语)》形考任务1-6答案
- 小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 MOOC 金融学-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填写模板-接地装置(含连通或引下线)接头连接记录(表式一)GD3010247
-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2004年)
- 常见病观察及护理要点
- (高清版)TDT 1059-2020 全民所有土地资源资产核算技术规程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和答案解析(全国甲卷)
- 2022年1月上海春季高考英语真题(学生版+解析版+听力音频)
- 【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献综述48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