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楼板连续梁设计.doc_第1页
现浇楼板连续梁设计.doc_第2页
现浇楼板连续梁设计.doc_第3页
现浇楼板连续梁设计.doc_第4页
现浇楼板连续梁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9 现浇楼板、连续梁设计9.1现浇楼板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取1米板宽作为计算单元。 双向板四边固定设计 (按弹性理论)图9.1 轴与轴间计算模型图(走道) 9.1.1荷载计算恒载设计值 活载设计值 一米板宽全部荷载 9.1.2内力计算 9.1.3配筋计算(1)平行于方向板跨内:选配C8200,AS=251mm2。(2)平行于方向板跨内:选配C8200,AS=251mm2。(3)方向支座:选配C8200,AS=251mm2。(4)方向支座:选配C8200,AS=251mm2。 均满足要求。9.2现浇连续梁设计选取三层连续次梁B计算设计,结构布置如图9.2所示。图9.2 结构布置图9 9.2.1荷载计算 (1)恒荷载 (2)活荷载(3) 荷载组合 表9.3 荷载组合(kN/m) 荷载组合18.3418.3426.826.826.826.826.826.815.6418.3418.349.2.2内力计算图9.5 次梁剪力及跨间最大弯矩计算简图(1)固端弯矩=跨:跨:跨:(2)次梁剪力及跨间最大弯矩的计算同理可得:表9.4 次梁剪力及跨间最大弯矩的计算跨度V左V右xMmax33.33 32.69 1.82 10.48 31.43 34.60 1.71 8.25 46.65 49.83 1.74 16.24 48.56 47.92 1.81 13.90 48.24 48.24 1.80 14.48 48.24 48.24 1.80 14.48 47.82 48.66 1.78 13.72 50.44 46.04 1.88 17.01 20.02 16.84 1.96 -2.99 31.70 33.96 1.74 10.71 33.14 32.53 1.82 9.19 9.2.3次梁B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支座按矩形梁计算,跨中截面按T形梁计算。 选配2C18 (As=509mm2)同理可得:表9.5 1-12支座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表支座弯矩M 实配 (mm2) (%) 119.810.058 0.97 183 2C18(509)0.58 218.670.054 0.97 172 2C18(509)0.58 324.380.071 0.96 227 2C18(509)0.58 430.090.088 0.95 283 2C18(509)0.58 528.940.084 0.96 271 2C18(509)0.58 628.940.084 0.96 271 2C18(509)0.58 728.940.084 0.96 271 2C18(509)0.58 831.180.091 0.95 293 2C18(509)0.58 918.910.055 0.97 174 2C18(509)0.58 1013.210.038 0.98 121 2C18(509)0.58 1120.910.061 0.97 193 2C18(509)0.58 1219.810.058 0.97 183 2C18(509)0.58 (2)跨中截面 其中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