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四水循环与洋流专题训练.doc_第1页
浙江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四水循环与洋流专题训练.doc_第2页
浙江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四水循环与洋流专题训练.doc_第3页
浙江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四水循环与洋流专题训练.doc_第4页
浙江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四水循环与洋流专题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训练四水循环与洋流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关于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B.库区蒸发量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多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2.在F处建有一个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A.海陆间的水循环B.跨流域调水C.水库D.地下水补给湖水答案1.C2.A解析第1题,修建水库后,水域面积扩大,库区冬季的气温偏高,蒸发量相对增加,降水应增多。第2题,海水淡化就是将海水抽到陆地上,然后生产出淡水,这就相当于人为地制造出了海陆间的水循环。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下图为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图中海洋为地中海)。读图,完成第34题。3.波河丰水期主要出现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下列属于波河流域洪水多发原因的是()河流汇水面积大河道平直,流速快支流众多,汛期长有多个入海通道A.B.C.D.答案3.D4.B解析第3题,波河大部分支流处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径流丰富,所以冬季形成主要丰水期。故选D项。第4题,读材料可知,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正确;河道平直,流速快与有多个入海通道都利于泄洪,使流域洪水少发,错误;读图可知,波河支流众多且汛期主要出现在春末夏初与冬春季节(因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支流得到冰雪融水补给;冬春季节,大部分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波河得到雨水补给,径流丰富),所以汛期持续时间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正确。故选B项。下图为印度洋部分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 )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5.图示季节()A. P地的风向为西南风B.P地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Q地洋流性质为暖流D.E地洋流自西向东流6.M海域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疏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是()向低纬度弯曲暖流向北凸寒流等温线密集寒暖流交汇等温线密集冷海水上泛A.B.C.D.答案5.C6.B解析第5题,图中北印度洋的等温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原因是北印度洋冬季盛行东北季风,盛行由东北向西南流的季风洋流所致,因此P地的风向为东北风;北印度洋的洋流流向呈现“夏顺冬逆”的规律,因此P地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沿索马里半岛沿岸向南流,形成索马里暖流,故Q地洋流性质为暖流;E地洋流为南赤道暖流,流向是自东向西。第6题,M海域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即向北凸),原因是西澳大利亚寒流向北流;等温线密集,原因是寒流与暖流交汇,导致南北温差大。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需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水库流入量/水库流出量)。读北半球某水库水量盈余率统计表,完成第78题。月份123456水量盈余率1.341.221.000.900.720.66月份789101112水量盈余率0.750.811.001.921.361.45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月水库水位最高6月水库储水量最少9月水库储水量最少10月水库水位最高A.B.C.D.8.该水库()A.可能位于英国B.分布在大陆西岸C.以冰雪融水为主D.水位季节变率小答案7.A8.B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水量盈余率大于1,说明流入量大于流出量,图中只要水量盈余率大于1,水库的水量就在增加,盈余率小于1,水库水量在减少,所以A项正确。第8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降水集中在10月至次年2月,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故该水库可能分布在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区)。(2018浙江宁波高三期末)沙丁鱼是冷水鱼,水温1420 是它们最喜欢的温度范围。每年5月到7月间,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从非洲最南端厄加勒斯浅滩一路向北迁徙到南非第三大城市德班海域。读非洲局部区域图及两城市降水量(单位:毫米)资料,完成第910题。5月6月7月德班592839开普敦6993829.非洲南端渔业资源丰富及57月沙丁鱼北迁的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寒流流经非洲南端水温低,往北水温越高B.寒暖流交汇冬季寒流势力增强,由南向北侵袭C.上升补偿流北方为产卵地,温度高,鱼卵更好孵化D.寒暖流交汇沿岸多浅滩,营养物质丰富10.导致德班和开普敦57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洋流性质B.纬度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地势答案9.B10.C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非洲南端位于厄加勒斯暖流与西风漂流的交汇处,寒暖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由材料可知,南半球每年的冬天,沙丁鱼从非洲最南端厄加勒斯浅滩一路向北迁徙到南非德班海域,引起沙丁鱼大举迁徙的主要原因是洋流的影响,该地位于30S40S海域,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西风漂流增强,故冬季寒流势力增强,由南向北侵袭。故选B项。第10题,该地位于30S40S附近,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开普敦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多;德班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少。故导致德班和开普敦57月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故选C项。洋流模式图可以反映出世界洋流分布的总体规律,有人将其画成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第1112题。11.有关世界洋流分布特点及成因的归纳,正确的是()A.南北纬30附近大洋东部均为暖流B.处洋流由信风吹动形成C.洋流有上升流补充D.各洋流的位置基本不变12.下列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说法,可信的是()A.处大陆沿岸多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英国开往美国的货轮常选择处航线C.处洋流可向高纬度海区传递热量D.洋流的交汇处常形成大渔场答案11.C12.C解析第1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纬30附近大洋东部均为寒流;处洋流是由于赤道暖流遇到陆地阻挡形成的;洋流有上升流补充;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季风环流的影响,某些洋流的位置会发生变化。第12题,处为大陆东岸,不会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英国开往美国的货轮若选择处航线,则为逆水航行;处洋流为暖流,可向高纬度海区传递热量;洋流并没有交汇。1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 000毫米,而濒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日本山河(局部)分布示意图(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5)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答案(1)日本河流短小;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形成大量降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于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生产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4)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冬、夏季节降水都比较少。(5)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地形以山地为主,而且是季风气候,据此可得出其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流速、流量季节变化等河流主要特征。第(2)题,从河流特征可综合分析:航运价值低是由于河流短小,流速快造成的;流量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第(3)题,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太平洋沿岸为偏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雨量大;而日本海沿岸为背风坡,降水少。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显得较为紧张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濑户内海南北两侧都分布有山脉,冬夏季风影响都较小,故河流的降水补给均较少。第(5)题,注意是要求按河流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其水资源开发机构可以进行的工作有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14.读世界渔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大范围渔场的分布特点。(2)图中的A、B两海域分布有世界著名的渔场,简析其形成大渔场原因的差异。(3)目前,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普遍萎缩,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答案(1)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北半球比南半球分布范围广,面积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渔场。(2)A渔场是北海道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形成大渔场。B渔场是秘鲁渔场,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3)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酸雨等。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导致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重大工程的不利影响。对策: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控制人口增长;防治海水污染,改善海洋环境。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大范围渔场从纬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