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复习检测】1、右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B只有兴奋时,才能合成神经递质C神经冲动传到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D突触一般不含有部位的结构2、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A完成反射活动所用的时间决定于反射弧的长度 B反射活动的完成不需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路径3、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B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4、下列有关人体突触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突触间隙中的细胞外液是组织液B.神经信号通过突触发生变化的流程图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突触前膜是神经元轴突末梢的一部分,突触后膜是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的一部分D.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进人突触间隙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5、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几乎没有离子进出B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C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减小D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单向传递6、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主要通过神经递质来完成C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后膜释放D神经递质与突触前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膜电位变化7、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C.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大D.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小8、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传递的过程中,不会出现()A离子进出神经元B膜的转移和融合C线粒体活动加强D神经递质跨膜运输 9、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a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是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若c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可能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D电流表不偏转,电流表可能偏转两次11、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侧为细胞膜内侧,侧为细胞膜外侧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C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转运D图2中C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13、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B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 D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 14、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15、下列各种生理现象中,没有涉及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A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B肝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胰岛素C吞噬细胞吞噬细菌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6、突触小泡中含有乙酰胆碱,它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被胆碱酯酶所分解。有机磷则能够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当人体发生有机磷中毒时,会发生的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17、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18、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脑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B下丘脑与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生物节律等功能有关C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如呼吸和心血管中枢在大脑皮层D脊髓内有调节躯体运动等生命活动的低级中枢19、神经冲动在体内遵循的传导途径是( ) A.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 B.树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C.轴突神经元细胞体树突突触 D.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20、下丘脑对高等哺乳动物稳态的维持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下列有关下丘脑的说法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产生冷觉和热觉 下丘脑与生物的节律控制有关如果切断小白鼠的下丘脑与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小白鼠还能保持体温的基本恒定A. B. C. D.21、使人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是 ( )A大脑皮层、脊髓 B脊髓、下丘脑 C肾上腺、下丘脑 D下丘脑、大脑皮层24、2008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谜。这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没有信息传递功能。下图所示的反射弧中具有“沉默突触”,其中-O-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图反射弧中共有2个突触结构B若图只有为沉默突触,刺激不能引起e的电位变化,同时也不能检测到反应C若图中所有突触都是沉默突触,刺激a点时,在b、c、d、e都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D沉默突触产生原因可能与突触小泡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与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有关25、刺激某一神经元引起后一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26、在一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说话,受损的部位是AS区 BW区 CH区 DV区29、(2012江南十校联考,30)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1)图1中代表效应器的应为标号_,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及膜内电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2)图2中的1表示_,该结构可能由_(一种细胞器)形成,1中的物质是_。(3)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具有使突触后膜产生_的作用,此反射属于_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是因为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作用,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31、下图为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有突触的部位是(填图中字母)。当针刺手指后会产生缩手反射,但化验取指血时,针刺手指时手并未缩回,这一现象说明在反射过程中,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作用。(2)图2所示为某段神经纤维模式图。受到适当的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刺激使膜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徐州七上生物试卷及答案
- 数字时代形象传播研究-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保险顾问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影视剪辑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艺术市场经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娱乐经纪人人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化验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远程客户支持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酒店管理岗位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现场服务工程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GGD交流低压配电柜运行、维护说明书、安装、操作手册
- 社区卫生传染病风险评估记录表
- 2024年湖北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亚马逊逆向工作法
-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规划
- 受人威胁写遗书范本
- 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 300MW机组七漏治理方案及消漏方案
- 第十章蜜蜂授粉
- GB/T 5231-2001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