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例_第1页
论文范例_第2页
论文范例_第3页
论文范例_第4页
论文范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汽车概论结课论文要求1. 论文题目题目不限(结合课堂讲授知识或自己感兴趣的汽车知识)。2. 格式要求封面(自行设计、有无均可)、正文、参考文献(书论文网址)。3. 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交纸制介质,并提供电子稿(文件名:姓名-学号,邮箱:,收到后自动回复)。4格式要求(1)A4纸单面打印(正文注明:学院、学号、姓名、手机)。(2)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cm。(3)页眉:现代汽车概论论文;页脚(页码):阿拉伯数字居中。(4)字体字号(全文行距最小值18磅):题目黑体小二(段前段后各0.5行);正文五号宋题;标题形式:1 1.1 1.1.1(顶格)(1) 1)(段首缩两字)字体:一级标题黑体小三(段前段后各0.5行);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三级标题宋体五号加粗(段前段后为0行);其他均为宋体五号。(5)参考文献:格式见参考论文。参考论文:汽车与社会(职业技术学院 学号:3120100205 手机:)摘要:汽车是21世纪最显著的人类文明标志之一,从1886年第一辆汽车的诞生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汽车这一被称为“改变世界的机器”,已从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变成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汽车的诞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已成为制约汽车工业乃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汽车带来的安全问题,从道路使用者、车辆本身及使用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针对汽车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从排放和噪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针对汽车带来的能源危机问题,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改进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分别对汽车带来的安全、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关键词:汽车;安全;环保;节能1 引言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基本要求,其中人们对于行的要求是安全、快捷和方便。人类为了安全、迅速且方便地出行,逐渐开发出种种水上、陆地、雪地乃至空中的交通工具。每一种新的交通工具的诞生、成熟和普及,都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进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汽车已成为当前极为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给我们带来了现代的工业生产模式,推动了交通运输革命、城市规划和社会进步。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还找不出一个无汽车的现代社会的先例。汽车产业在带动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日益显示出其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作用。2009年,世界汽车保有量达9.7亿辆(其中轿车占70以上),平均每千人约130辆。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汽车工业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产销量第一的国家。2 汽车地位2.1 最重要的运输工具现代交通结构基本由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组成,各自在交通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火车、飞机和轮船,只适用于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客货运输量;汽车既适用于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和大批量货物运输,也适用于作为家庭及个人的交通工具和小批量的货物运输。火车、飞机和轮船,属于线性交通工具;汽车属于面上交通工具,只要有道路就能行驶,可实现门对门的服务。由于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灵活性,汽车已迅速发展成为最主要、最受青睐的交通工具1。2.2 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世界的汽车年产量将近7000万辆。一辆汽车有1万多个零件,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如钢铁、合金、塑料、橡胶、玻璃、纺织品、木材和涂料等,运用了各种各样的制造工艺,如冶炼、铸造、锻造、金属切削、焊接、装配和涂装等2。有许多工业参与,如冶金、机械制造、化学工业、电子工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轻工业等。许多营业部门也介入其中,如金融业、商业、运输业、旅游业和服务行业等。可以断言,没有哪个国民经济的工商业部门与汽车无关。汽车的另一贡献是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由于汽车产业链长,除各相关产业需要大量第一线设计、制造人员外,汽车后期服务(销售、维修、配件、油站、停车、银行、保险、医院、学校、交通管理等)更需要大量人员投入,由此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汽车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约占全国总就业机会的15%左右。在美国及西欧,每6个就业岗位就有一个与汽车有关。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汽车相关产业从业人数将达1亿人以上。汽车工业也是高盈利行业。在发达国家,许多汽车公司如通用、丰田、福特和大众等名列“全球500强”的前茅。在这些国家中,汽车工业的总产值占GDP的78%,占机械工业产值的30%。因此,世界所有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把汽车工业当作“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3 近代科技的标志汽车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零件以万计、产量以千万计、保有量以亿计、售价以万元计的商品,集声、光、机、电、热、电子、化工、美工于一身,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不断产生科技进步的动力,使汽车成为当代众多高新技术争相应用的强大载体,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越来越获得广泛的应用,现代汽车已经成为用高新技术装备起来的产品。2.4 改变生活方式今天,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可看到汽车。由于人们可以更容易和更快捷地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因而造就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得益于汽车的帮助,一个人可以住在郊区而在城里工作。人们也可以借助于汽车容易地到达他们想去的任何地方,汽车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现在我们很难想象没有汽车人们将如何生活。在中国,由于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家用轿车,生活方式大为改变。由于公路建设已经日趋完善, 越来越多的汽车爱好者以长途驾车旅行为乐3。我们可以看到分成车道的公路、受操控的红绿灯和交通标志、相互连接的立交桥、停车场、城市环路和城间公路网,所有这些设施都是为满足汽车的需求而修建,汽车已大大地改变了城市规划和我们的环境。汽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不仅在物质方面,而且还在精神方面,汽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文化产物和业余活动。每天从媒体上,如电视、广播及报纸上,都能找到有关汽车的新闻,人们把汽车作为日常聊天的有趣话题。在世界上,汽车博物馆、汽车展览会和汽车竞赛已成为有趣的娱乐活动,吸引了社会上众多的车迷、收藏家甚至狂热者4。3 汽车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3.1 交通安全问题成千上万的汽车快速地行驶在拥挤的道路上,就很难避免发生碰撞。据统计,每年交通事故造成了70万人死亡,1200万人受伤和500多万美元的损失。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仅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6%,而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是全世界的1/9。众所周知,心脏病和癌症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不幸的是,汽车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绝不逊于心脏病和癌症。人类已经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但仍未能制造出真正安全的汽车。汽车事故中的高伤亡难以降低,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严峻的社会问题。因此,许多国家都不惜人力和财力去应对交通安全问题。针对交通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可集中在道路使用者、汽车和环境三个方面。3.1.1 针对道路使用者的解决办法针对道路使用者的解决办法是规范他们的行为,例如,训练驾驶员、教育和提醒道路使用者,以及执行法规去限制他们的行为。可是由于社会地位、年龄、体质、职业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与人的素质和能力亦不相同。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道路使用者表现出复杂而多样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不可能指望每一个道路使用者在复杂和紧急的情况下都表现出有理智和不犯错误。许多专家相信采用某些工程建筑去限制道路使用者的行为比单纯的训练和提醒更为有效。例如,建造隔离栏去防止行人横穿马路,以及建造立交桥去引导交通流,把行人和汽车分开等。3.1.2 针对汽车的解决办法针对汽车的解决办法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性是强化汽车避免事故的能力,如改善驾驶员的视野和操作条件,改善灯光照明,增强轮胎性能,改善制动和转向性能等。目前,采用的主动安全技术主要有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加速滑转反应装置(ASR)、电控稳定性程序(ESP)、速度感应式转向系统(SSS)、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EBD)、巡航控制系统(CCS)等;被动安全性是降低事故造成的伤害,如改善保险杠和车身壳体的结构,推广防护装备,如座椅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玻璃及吸能转向柱等。3.1.3 针对环境的解决办法针对交通环境的解决办法是改善道路条件和道路设施,以及实行有效的交通管理。但是,由于资金短缺,某项特定的措施(如修建立交桥)仅能针对某个重点地区,即已发生许多事故的危险地点或交通拥挤及复杂的路段。在中国,主要的交通特点是“混合交通”。即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行。有效的管理方法是采取“渠化管理”,即分别修建人行道、慢车道及机动车行车道。不管采取何种办法,不可能归结到一种完善的方法而没有任何其它问题。例如,加宽道路,由于汽车与汽车之间的距离加大会减少事故(正效应),而由于车速加快又有可能增加事故(负效应)。另一个例子,良好的交通环境和完善的汽车结构(正效应)会造成驾驶员的粗心和冒险行为(负效应)而导致灾难。我们应该采用系统工程学的方法,认真调查和研究,综合分析人车环境组成的交通系统,构建提高交通安全的综合解决方案。3.2 环境污染问题众所周知,汽车发动机的燃油燃烧后会排放出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氧化硫和铅微粒等。当废气暴露在日光下,就会变成引起中毒、窒息和癌症的化学烟雾和酸雨。通常,有害气体等于所消耗的燃油重量的5%。汽车和汽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大大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3.2.1 排放控制尽管在中国汽车的平均拥有率和平均密度比其他发达国家低得多,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北京、上海及广州等几个大城市,汽车的平均拥有率已达1辆/5人,汽车造成的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在城市道路上汽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挤在一起使交通条件更加糟糕。显然,汽车很难在这种条件下发挥出正常速度,它们需要不断地减速、停车、起动,这使得其发动机在不利的情况下工作,造成严重污染问题。根据一些初步调查,在中国大城市中,汽车造成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有害排放物已达到其总量的60%70%,氮氧化合物已达到30%。因此,亟需迫切地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汽车排放物。针对汽车有害排放物的措施应从改善内燃机的结构着手。首先,燃油和空气的比例必须正确。其次,点火必须正常,使混合物完全燃烧。例如,在大多数发动机上采用的电控多点喷射技术可以精确控制燃料供给,达到燃油和空气的恰当比例,从而保证最佳燃烧。最后,在排气管中可加装催化反应器去氧化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以便大大减少有害排气的成分。此外,电动汽车和其他燃气汽车的应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的有害排放物。3.2.2 噪声问题汽车噪声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外界,同时也经传声结构和空洞传到车内。为了达到环保法规标准,需对车外噪声加以控制;为了提高汽车乘坐的舒适性也需降低车内噪声。汽车噪声主要来自发动机工作过程(燃烧、进气和排气)、机械振动和轮胎与道路的相互作用。汽车噪声控制可分为被动控制(消除噪声源、隔声、防振、吸声等)和主动控制(利用重叠声场相互干涉)两种方式。3.2.3 其他污染问题从离合器和制动器衬片磨出的石棉微粒会引起肺癌。燃油的蒸汽和化学材料的异味对人的呼吸器官有害。从汽车空调系统泄漏的含氟的制冷工质会破坏大气的臭氧层。每年,全世界超过1000万辆汽车由于碰撞损坏和超龄而废弃。钢和其他金属材料制造的零件易于再利用和再循环,但塑料和复合材料制造的零件不易再利用和分解。同一种塑料零件收集在一起才可能对其再利用。因此,为了分类拣出,在汽车塑料零件表面,表明其材质的文字必须清晰地标出。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废气、废液、废件、粉尘和其他化学物质(其中有些可能有害)被排放、泄出或抛弃到自然界中。例如,在油漆车间,在制造过程中采用各种化学液体,如酸洗、磷化和电泳涂漆,喷漆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会污染空气。3.3 能源危机问题全世界的汽车每年要消耗多少燃油?这个数字超过10亿吨,是世界石油年产量的1/3。也就是说,全世界所探明的石油储量在未来40年内将被用光。3.3.1 减小汽车重量汽车重量的减小是最有效的节能方法。汽车运动过程所受阻力中,除空气阻力,其他滚动、坡道和加速阻力都和汽车的重量成正比。如果汽车的重量降低了,上述三项也将降低相应的比例。大多数专家相信轻量化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占汽车重量70%的钢和铁材料替换成轻材料,特别是塑料和铝。如德国奥迪A8 轿车采用全铝车身,其车身骨架由100根挤压成型的铝合金杆制成,比传统的钢车身构件数目少2/3。为了避免焊接问题,杆件由压铸的铝接头连接。该全铝车身比钢车身减重40%,而且其制造投资减少33%。由于车身的重量是一辆轿车重量的一半以上,在轿车车身上采用越来越多的铝合金,可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因为车身重量大大减小,支承车身的悬架和轮胎也就可以更小。同时有可能采用更小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这种轻量化的连锁反应有显著节能效果。3.3.2 降低轮胎滚动阻力无内胎子午线轮胎是轮胎重要的发展趋势。子午线轮胎帘线的方向垂直于胎面中心线。子午线轮胎具有滚动阻力小、附着性能好、吸收振动好和承载能力大的优点。汽车的速度愈高,轮胎节省的燃料愈多。子午线轮胎比普通斜交轮胎燃油经济性高7%左右。3.3.3 减少空气阻力空气阻力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当车速大于80 km/h时,将近一半的发动机的功率会消耗于空气阻力。改善车身形状对燃油经济性有重要意义。若一辆轿车的空气阻力系数从0.5降至0.3,就可节省0.02 L/km燃油。装有导流罩货车的空气阻力会降低20%,在高速时货车可节省34%的燃料。减少空气阻力意味着汽车的造型变得平顺圆滑。现在的轿车造型不再是30年前的概念,即“坚挺的曲面和凸棱构成的方基体”,而是圆滑的拐角和流畅的曲面构成的微妙形体。虽然高级轿车仍极力保持它们庄严的外貌,但显然它们的形状也变得圆滑和柔软。3.3.4 增加变速器的档位虽然增加档位会使变速器更复杂,但它使驾驶员可选择某个传动比更好地与特定的道路条件相匹配。更高的档位传动比较小,意味着每公里发动机曲轴旋转次数更少,即发动机工作循环较少和油耗较少。因此,这是改善动力性和节油的一个很好的办法。近年来,新型汽车趋于增加档位的数目。即使在小型轿车和货车中,其4档变速器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